- 年份
- 2024(10306)
- 2023(14972)
- 2022(13071)
- 2021(12269)
- 2020(10320)
- 2019(23604)
- 2018(23652)
- 2017(44760)
- 2016(24878)
- 2015(28206)
- 2014(28120)
- 2013(27818)
- 2012(26090)
- 2011(23457)
- 2010(23517)
- 2009(21614)
- 2008(21238)
- 2007(19033)
- 2006(17039)
- 2005(14852)
- 学科
- 济(100426)
- 经济(100314)
- 业(70207)
- 管理(63680)
- 农(51675)
- 企(48131)
- 企业(48131)
- 方法(42468)
- 数学(36579)
- 数学方法(35983)
- 农业(34429)
- 中国(26668)
- 业经(25778)
- 学(24593)
- 地方(24126)
- 财(22608)
- 制(18454)
- 贸(17151)
- 贸易(17139)
- 易(16622)
- 理论(15893)
- 发(14761)
- 环境(14663)
- 技术(14580)
- 和(14407)
- 策(13757)
- 务(13565)
- 银(13505)
- 财务(13495)
- 财务管理(13464)
- 机构
- 学院(353658)
- 大学(352447)
- 管理(135816)
- 济(133909)
- 经济(130767)
- 研究(123874)
- 理学(117598)
- 理学院(116233)
- 管理学(113695)
- 管理学院(113100)
- 中国(92286)
- 农(83566)
- 科学(82746)
- 京(76383)
- 所(64841)
- 业大(64788)
- 农业(64697)
- 研究所(59367)
- 财(58147)
- 中心(57157)
- 江(54594)
- 范(47892)
- 北京(47843)
- 师范(47369)
- 财经(46200)
- 州(45793)
- 院(44528)
- 省(43917)
- 经(41928)
- 农业大学(41049)
- 基金
- 项目(245230)
- 科学(189900)
- 基金(175067)
- 研究(174304)
- 家(155336)
- 国家(153971)
- 科学基金(129940)
- 社会(106510)
- 社会科(100284)
- 社会科学(100253)
- 省(99095)
- 基金项目(93323)
- 自然(87256)
- 自然科(85125)
- 自然科学(85098)
- 自然科学基金(83520)
- 划(82079)
- 教育(78382)
- 资助(72666)
- 编号(71911)
- 成果(58132)
- 重点(55047)
- 发(53014)
- 部(52321)
- 课题(49688)
- 创(49662)
- 科研(47176)
- 计划(46513)
- 创新(46412)
- 大学(44320)
- 期刊
- 济(154603)
- 经济(154603)
- 研究(99726)
- 农(83962)
- 中国(74043)
- 学报(67530)
- 科学(59711)
- 农业(57245)
- 大学(50529)
- 学学(47920)
- 管理(46433)
- 财(41872)
- 教育(38951)
- 融(30148)
- 金融(30148)
- 技术(30042)
- 业经(29952)
- 业(27442)
- 财经(21343)
- 版(21224)
- 问题(21046)
- 经济研究(21014)
- 业大(20204)
- 图书(19320)
- 科技(18345)
- 经(18103)
- 资源(17704)
- 统计(17026)
- 技术经济(16805)
- 农业大学(16494)
共检索到528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本文运用了非线性回归预测理论和数据挖掘中贝叶斯分类算法,通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及专题调查资料,对宣州区农村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状况进行建模和预测。根据此模型,本文提出了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及转移的途径。
关键词:
数据挖掘 贝叶斯 非线性 劳动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汪立祥
近年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目前,全区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00亩以上从事水稻种植的大户有18户、面积达5625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华富
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初探焦华富(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芜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各国都无一例外地要经历这个过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始于1956年合作化完成以后,从1956~1978年,由于国家对农村劳动力采取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宁建华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阶段的转移应该将大中城市 (包括输出地的县城 )作为流向的第一渠道 ,由乡镇企业带动的小城镇作为流向的第二渠道 ,因农产品需求和多样化带动的农村内部转移作为第三渠道。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的压力 ,才能相对疏通农民工流向的整体渠道。为了论证这一点 ,本文选用安徽省阜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调查的特例 ,结合有关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
劳动力 流向 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预测
[作者]
曹揆昕 邓寿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尤其是今后困扰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难题。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剩余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个矛盾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安徽省九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基础。因此,对未来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和转移进行定量分析,以便于我们能够正确制定经济、社会、人口发展战略,显得至关重要。 1 当前安徽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估算农业劳动力规模与耕地的比例关系,是衡量劳动力不足、相适应或过剩的尺度。据调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糜韩杰
对于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充足还是不足的两派不同的观点,文章通过修正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计算法,结合最优理论,从全社会农业生产支出成本最小的角度,推算出农村农业生产所需的合理劳动力,进而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以此揭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寡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0329.41万人,是充足的,但充足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时供应劳动力市场,因为目前的农业资本存量还远没有达到可以释放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淑丽 齐伟娜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问题,以部分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为自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基于黑龙江省1985—2010年鉴统计数据,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预先选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选取的影响因素中农村男女比例、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呈负相关,城镇失业率、受教育程度、财政支农比率、机械总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呈正相关,其中受教育程度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先运
The paper discussed several current methods to measure rural residual labor forces,forwards a feasible shortcut way to measure,and conducts research and forecast by using the data of Shangdong Province.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测算 预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勇强 黄郁鑫
对于我国当前的二元化经济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以及城镇失业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负相关;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正相关。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华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剩余劳动力 转移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全卓伟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历史。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传统的农业技术由于机械、电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相对稳定的土地面积相比,农业中存在了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以“二元经济论”著名的阿瑟·刘易斯认为,只要非农业部门能够提供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实际工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个人收入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过高生活费和因劳动力流动脱离了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就会大量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王晨阳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矛盾 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