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2)
2023(5602)
2022(5044)
2021(4791)
2020(4125)
2019(9900)
2018(9682)
2017(18787)
2016(10488)
2015(12139)
2014(12507)
2013(12529)
2012(11863)
2011(10848)
2010(10915)
2009(10288)
2008(10396)
2007(9682)
2006(8240)
2005(7349)
作者
(32656)
(27534)
(27508)
(26374)
(17462)
(13243)
(12713)
(10803)
(10264)
(9897)
(9274)
(9265)
(8965)
(8793)
(8753)
(8682)
(8623)
(8098)
(8019)
(7979)
(6957)
(6818)
(6817)
(6301)
(6285)
(6274)
(6246)
(6072)
(5752)
(5692)
学科
(46857)
经济(46818)
(27604)
管理(26826)
方法(23936)
数学(21564)
数学方法(21327)
(20885)
企业(20885)
(14504)
中国(11264)
(11173)
地方(10421)
(9842)
农业(9599)
业经(9304)
(8925)
贸易(8924)
(8632)
(8461)
(7273)
(6838)
财务(6818)
财务管理(6797)
理论(6637)
(6581)
银行(6558)
企业财务(6375)
(6312)
金融(6309)
机构
大学(157657)
学院(156970)
(63804)
经济(62369)
管理(59067)
研究(53524)
理学(50809)
理学院(50207)
管理学(49215)
管理学院(48906)
中国(40332)
科学(34590)
(33532)
(32208)
(28584)
(28372)
业大(26340)
中心(25989)
研究所(25893)
农业(25606)
(25498)
财经(22856)
(21261)
北京(21122)
师范(21029)
(20585)
经济学(19674)
(19424)
(18714)
经济学院(18047)
基金
项目(103781)
科学(79931)
研究(74886)
基金(73294)
(64303)
国家(63724)
科学基金(53164)
社会(45608)
社会科(43083)
社会科学(43065)
(42014)
基金项目(39138)
(35286)
教育(35222)
自然(34438)
自然科(33580)
自然科学(33566)
自然科学基金(32954)
编号(31470)
资助(30533)
成果(25978)
重点(23782)
(23191)
(22933)
课题(21880)
(21182)
科研(20406)
创新(19827)
计划(19681)
大学(19525)
期刊
(69024)
经济(69024)
研究(43122)
中国(29787)
(28600)
学报(27274)
科学(23584)
(22836)
大学(19851)
农业(18890)
学学(18717)
管理(18666)
教育(16449)
技术(14322)
(13862)
金融(13862)
业经(11744)
财经(11116)
经济研究(10627)
(10489)
问题(9702)
(9538)
统计(9022)
技术经济(8517)
(8476)
(7892)
理论(7869)
图书(7638)
商业(7499)
(7485)
共检索到229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军需  李有  
根据田间调查、病原鉴定和人工接种试验,发现豫西百合病害有13种,其中真菌性病害6种,细菌性病害3种,病毒性病害3种,不明原因的病害1种。不明原因的百合扁茎病过去未见报道。初步分析了该地区百合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莉  梁国付  申怀飞  丁圣彦  
区域尺度上,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对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及其异质性有着显著影响。本文在RS技术和GIS技术支持下,对豫西地区1987年、1995年、2000年三期影像进行判读解译,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地面GPS采集数据,通过选取相关景观指数,从斑块水平和景观水平两个层次,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根据景观格局连通度与景观功能通达性之间的关系,从功能流的角度入手,综合分析影响景观流的干扰因子:距离、摩擦力、障碍和坡度等,基于最小累积耗费算法,找出不同时空、不同人类干扰强度下景观流的通达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近20年来景观格局变化中,生态景观斑块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东部人为干扰严重,自然景观消失殆尽,农业景观和建设用地占有较高比重,在整个区域中阻碍景观功能流的通达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自然因素(如坡度等)和人为干扰因素(如景观破碎化程度等)提出优化方法,利用可视化效果找出景观格局需要优化的重点地段,在维持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出景观的合理布局优化方案,以提高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琳  赵辉  高增贵  
采用形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河南省豫西地区农田土壤镰孢菌种群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鉴定,共得到了9个种的镰孢菌,分别为尖孢镰孢菌、半裸镰孢菌、轮枝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层生镰孢菌、锐顶镰孢菌、黄色镰孢菌、木贼镰孢菌和茄腐镰孢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表明:镰孢菌属真菌18S rDNA-ITS和EF-1α基因序列均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和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其中李瑟组镰孢菌轮枝镰孢菌、层生镰孢菌、黄色镰孢菌种间18S rDNA-ITS基因序列存在着较高的同源性,不能正确地表现镰孢菌属种一级分类单元的特征;而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列却较好地表现出了供试菌株种一级的关系,说明镰孢菌延伸因子EF-1α基因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申怀飞  吴国玺  丁圣彦  
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随高程和坡度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特点: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大的各类农业用地、建筑用地、果园、水域和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和坡度相对较小的区域;而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小的各类林地(除果园外)、草地和未利用地则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和坡度较大的区域。(2)不同的海拔段和坡度段内各土地类型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农业用地类型和林地类型在各个地形梯度内都占有较大的面积比重,这是由于其基数较大,在区域内占据优势地位决定的;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沙  杨琰  张娜  孙喆  张萍  田宁  张志钦  
论文对自2009年10月到2015年12月豫西鸡冠洞两处滴水:鲤鱼戏水(LYXS)和天宫冰灯(TGBD)进行了连续定点监测及取样分析,并结合2015年8月4—6日对其进行的暴雨监测,从不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滴水的滴速、pH值、HCO_3-、电导率、Ca(2+)、Mg(2+)、Ba(2+)、Sr(2+)、元素比值等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际尺度上,鸡冠洞滴水的水化学特征响应ENSO循环引起的多雨年与干旱年降水的变化,其主要受控于土壤CO_2的溶解、上覆物质的淋滤、先期沉积作用(PC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全喜  王云航  
为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对生态权益的认知与维权实践,对豫西5个行政村的农村留守妇女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在认知方面,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意识有所提升,但还缺乏对农村环境的整体认识;维护生态权益的意识较强,但缺乏主动有效举措;获取环境信息的愿望强烈,但缺乏客观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认为生态权益维护的困难主要来自政府、企业、个人3个层面。在维权实践中,向农村基层组织及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是农村留守妇女生态权益维护的主要方式,但其应对举措存在消极忍让与被动参与的倾向;农村留守妇女期待多元化、有效性的维权举措。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留守妇女生态教育形式、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职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制度体系、优化农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沙  杨琰  张娜  孙喆  张萍  田宁  张志钦  
论文对自2009年10月到2015年12月豫西鸡冠洞两处滴水:鲤鱼戏水(LYXS)和天宫冰灯(TGBD)进行了连续定点监测及取样分析,并结合2015年8月4—6日对其进行的暴雨监测,从不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滴水的滴速、pH值、HCO_3~-、电导率、Ca~(2+)、Mg~(2+)、Ba~(2+)、Sr~(2+)、元素比值等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际尺度上,鸡冠洞滴水的水化学特征响应ENSO循环引起的多雨年与干旱年降水的变化,其主要受控于土壤CO_2的溶解、上覆物质的淋滤、先期沉积作用(PCP)的强弱;2)季节尺度上,滴水受岩溶水运移路径、淋滤作用、水-岩反应时间及先期沉积作用等因素综合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3)在单场降雨尺度上,滴水的水化学特征都不同程度表现出随滴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主要受到岩溶水的运移路径、活塞效应、稀释作用等因素影响,而与水-岩反应时间关系不大;4)受到2013年区域极端干旱后"老水"的滞留与2014年新降水的稀释作用影响,其滴水水化学指标的极端值出现在降水量有所回升的2014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文文  王祥宁  吴丽芳  段青  崔光芬  王继华  
【目的】研究亚洲百合与铁炮百合杂交的亲和性,比较正反交组合在杂交亲和性上的差异。【方法】以亚洲百合‘Brunello’和铁炮百合‘新铁炮2号’配制正反交组合,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在雌蕊中的生长动态。【结果】两个组合花粉均可在柱头上萌发,但花粉管在柱头乳突细胞、花柱通道细胞中会依次发生胼胝质反应。杂交后7—18 h,正交组合花粉管的平均生长速度一直比反交组合的快,18 h后反交组合花粉管的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并超过正交组合。授粉后55 h正交组合花粉管到达花柱1/2处并停止生长,48 h时反交组合花粉管进入子房。正反交组合均表现柱头和花柱不亲和。【结论】正反交亲和性程度存在差异。采用切割花柱授粉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爱菊  唐金富  赵祥云  朱立煌  
【目的】分离百合的LFY类基因,检测百合中LFY类基因的拷贝数并分析其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T-PCR结合RACE的策略克隆百合的LFY类基因,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百合中LFY类基因的拷贝数,通过RT-PCR分析LiLFY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了包括全长开放阅读框(ORF)的LiLFY1基因的cDNA序列。与已克隆的LFY类蛋白的同源性分析表明,LiLFY1编码的蛋白与单子叶植物水稻和玉米的LFY类蛋白具有更高的同源性。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二倍体百合中有2个拷贝的LFY类基因。LiLFY1基因在百合的幼嫩花芽和顶端分生组织中表达,而在根、茎、成熟的叶片和成熟花的各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蓝青  吴美娇  王雪倩  房伟民  陈发棣  滕年军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影响百合散粉的相关因素,为培育无花粉污染百合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95份百合种质资源为试材,调查其花粉量和与散粉特性相关的花器性状。[结果]95份百合种质资源中,3份没有花药,其余92份均含有花药,花粉量变幅为0~192.5万粒,其中喇叭百合平均花粉量最高,分别是亚洲百合、铁亚百合杂种系(LA百合)、铁东百合杂种系(LO百合)、东喇百合杂种系(OT百合)、东方百合和野百合的4.34、3.35、3.32、1.52、1.60和1.59倍。花药体积变幅为0~609 mm3,其中喇叭百合花药平均体积最大为494 mm3,分别是上述其他6个系列的4.66、3.41、2.51、1.21、1.57和1.64倍。野百合花药中花粉密度最大,平均为644粒·mm-3,分别为亚洲百合、LA百合、LO百合、OT百合、东方百合和喇叭百合的1.27、1.10、1.52、1.38、1.12和1.14倍。4份百合种质资源未散粉,其中3份没有花药而不散粉。‘不锈钢’因花药不开裂而不散粉;‘耶罗琳’等花粉中含有大量油滴,花粉彼此黏着力较大,散粉时形成较大的花粉团,尽管花粉量较多,但花粉污染较轻;而‘德利安娜’等花粉含有油滴较少,花粉彼此黏着力较小,散粉时不易形团状,花粉污染较重。[结论]大部分百合种质资源花粉量较多,花粉污染严重;百合花粉量主要由花药大小决定,受花药中花粉密度影响较小;表观花粉量或花粉污染程度与花粉量成正相关,而与花粉粒之间黏着力度成负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鸿飞  张延龙  牛立新  罗建让  
【目的】对8种野生百合花瓣的色素成分进行研究,为百合花色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种野生百合花瓣(花瓣橙色3种和白色5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对其色素进行定性分析,采用NaNO2-AlCl3法和比色法测定花瓣中的叶绿色、类胡萝卜素、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检测8种野生百合花瓣中的单体酚组成及其含量。【结果】白色系和橙色系百合花瓣之间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总黄酮的含量有差异,其中,类胡萝卜素和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橙色系百合显著高于白色系百合。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及矢车菊素是百合花瓣中主要的花青苷(素),除此之外,还从8种百合花瓣中鉴定出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莉  辛海波  李晓艳  李晓昕  义鸣放  
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作为植物细胞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是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发挥抗氧化剂的功能。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在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雪珍  张克中  贾月慧  范佳林  刘燊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百合21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所试验品种染色体数均为2n=24。染色体呈现多态性,大部分品种都是由近中部(sm)、近端部(st)和端部(t)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亚洲百合、东方百合的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动范围分别为5.1%~14.39%和5.11%~13.66%;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分别为2.09~2.61和2.01~2.64;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在78.54%~84.05%和77.04%~86.08%。21个品种核型类型有13个为"3B"型,8个为"4B"型;17个有随体的品种中,仅6个具有中间随体,其余均为端部随体;可以通过不同类型染色体数量以及它们在核型中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秀梅  王继华  王丽花  吴学尉  彭绿春  瞿素萍  
对从百合枯萎病病株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致病性以及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白色绒毛状,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克隆分析菌株的核糖体DNA-ITS区域序列,分离菌与GenBank中尖孢镰刀菌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9.8%,仅有1个碱基的差异,进一步证实嵩明百合种植基地百合枯萎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路路  王欢  孙明  张启翔  
以岷江百合花被片为材料,通过RT-PCR方法,克隆单萜合酶基因,命名为LreTPS.该基因包含177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90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分子质量为68.18 ku,等电点为5.77.LreTPS编码的蛋白含有单萜合酶蛋白特有的DDXXD、RRX8W保守基序,氨基酸序列N端含有一段转运肽,与其他植物的单萜合酶基因蛋白同源性为40%-50%.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reTPS基因属于TPS-b亚家族.荧光定量表达结果表明,LreTPS在岷江百合花被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在叶片中,在雄蕊与柱头中微量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