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0)
2023(2638)
2022(2257)
2021(2155)
2020(1757)
2019(3949)
2018(3704)
2017(6945)
2016(3393)
2015(3889)
2014(3812)
2013(3511)
2012(3319)
2011(2764)
2010(2882)
2009(2535)
2008(2491)
2007(2267)
2006(1954)
2005(1744)
作者
(8998)
(7507)
(7233)
(6778)
(4955)
(3667)
(3367)
(2872)
(2714)
(2625)
(2568)
(2481)
(2480)
(2319)
(2224)
(2173)
(2157)
(2123)
(2109)
(2079)
(1823)
(1769)
(1743)
(1733)
(1668)
(1666)
(1623)
(1569)
(1452)
(1435)
学科
(11648)
经济(11624)
(8077)
(7226)
企业(7226)
管理(6851)
中国(5023)
(4237)
方法(4061)
业经(4050)
文化(3737)
理论(3253)
产业(3180)
(3154)
贸易(3152)
(3030)
教育(2961)
地方(2885)
(2803)
农业(2773)
(2339)
(2326)
数学(2294)
市场(2229)
数学方法(2228)
(2221)
金融(2220)
(2207)
(2134)
关系(1974)
机构
大学(46986)
学院(45518)
(17337)
经济(16934)
研究(16624)
管理(16509)
理学(13952)
理学院(13724)
管理学(13505)
管理学院(13394)
中国(11547)
(10141)
科学(9332)
(8234)
(8030)
师范(7961)
(7935)
中心(7731)
研究所(7200)
(6916)
师范大学(6527)
财经(6474)
北京(6426)
(6008)
(5930)
(5734)
(5646)
经济学(5521)
业大(5356)
研究中心(4917)
基金
项目(31367)
研究(25056)
科学(24695)
基金(22462)
(20290)
国家(19586)
社会(16433)
科学基金(16095)
社会科(15449)
社会科学(15444)
(11771)
基金项目(11480)
教育(11203)
编号(10490)
(9962)
成果(9648)
自然(9070)
自然科(8848)
自然科学(8845)
自然科学基金(8692)
资助(8399)
重点(7079)
课题(7055)
(6937)
国家社会(6930)
(6800)
项目编号(6711)
(6659)
(6514)
大学(6276)
期刊
(21396)
经济(21396)
研究(14794)
中国(11053)
教育(8120)
学报(7598)
管理(7359)
科学(7001)
(6239)
大学(6216)
(6211)
学学(5541)
图书(4619)
农业(4253)
书馆(3716)
图书馆(3716)
技术(3664)
财经(3378)
(3357)
金融(3357)
业经(3248)
经济研究(3133)
(3090)
世界(3055)
(3031)
(3014)
论坛(3014)
社会(2828)
(2827)
问题(2650)
共检索到73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司方维  
活跃在台湾文坛的豫籍迁台作家,不管是在大陆已经开始或到台湾后才开始文学创作,在大陆时即已接受了最初的文学启蒙。而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故乡生活与所接受的中原文化熏陶,也以北方意象与文学精神两种形式刻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红燕  
现代川籍作家作品中方言入文现象非常明显,四川方言较之于其他地域的方言有明显的"粗野味",这一特征首先表现在小说人物在作品中语言的腔调之高及礼法缺失下喜欢给他人起诨号。其次,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需求,作品中"实力团体"的语言多为詈骂语,这成为他们实施压迫的象征性因素。四川地区女性语言麻辣味较强,彰显了传统家庭宗族制在该地域控制较薄弱及该地域女性抗争意识强烈。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高玉琴  
文学作品先依作家国籍分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高玉琴(广东教育学院图书馆,广州,510303)1合理性分析《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规定:在文学大类中,文学作品先依作家的国籍分,再按作品体裁分。将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先集中在一个大类中,增强了作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柯涛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需要区域文化的支撑。文章分析了中原文化对建立中原经济区的引领和阻滞,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发掘中原文化中的精华,指导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同时还需要建设中原文化,支撑中原经济区的建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晓鹏  
吕祖谦作为南宋著名思想家,其创立的吕学是南宋浙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学术界公认吕学深受其家学的影响并且得"中原文献之传",但是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吕氏家学及吕学所得"中原文献之传"存在许多不同认识,而这更进一步涉及对吕学的思想渊源、性质问题的理解。实际上,吕学所得"中原文献之传"既指其家族中经过战乱南迁后仍难得地保留了来自原有文化中心中原地区的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更进一步指吕氏家学中保留了大量用某些载体把北宋以来中原学者们对各种经典、典章制度等的理解、诠释及传授和各种先贤的见闻、言论、掌故、公案等予以记录的文字资料。因此,吕祖谦所传其家学及"中原文献",正是整个北宋的思想学术及其文化精神,而这也说明了吕学自有渊源,其学虽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却又不是简单的综合拼凑众说,而是自成一说,卓然成家,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思想路径和深广的思维向度,成为南宋浙学基本精神的典型代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中华  
新时期河南作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方式主有四种。第一是童年经验,第二种表现在创作素材的搜集和选择方面,第三种表现在人物的创造上,第四种表现在河南作家的文学传承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肖华  
陕西文学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注入了陕西当代作家不可估量的文学理念 ,重文与济世的两极同源是陕西当代作家的普遍文学心态。心中的文学梦和强烈的使命感使他们不为名利所惑 ,不为时势所动 ,甘于苦作苦为 ,顺境之时平心淡淡 ,身处逆境斗争不息 ,痴于文学 ,执着一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怡  
中原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华夏文明重要的传承区。文章着眼于中原文化的基本内容与特点,分析了河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论述了中原文化的特性,提出了中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应从根源性与基础性上加强对中原文化传统的认识,从包容性与开放性上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原创性上指导设计创新应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可猛  
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方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但是却始终未能在文化产业研究中获得应有的关注。文章在对现象学的关键概念——"直观"的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媒体考古学中"深层时间"的研究逻辑,借用现象学方法将中原文化作为可能性的文本加以考察,着力探究满足文化资源开发中即追求个性创造又追求受众市场的可行方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伟华  
2016年1月15日,"怀念我们的旧日邻居——《六角街灯》读者恳谈会"在黑龙江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成功举办。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原副社长、黑龙江省作家李文方先生携新作做客省图,与来自社会各界的读者共同分享了这部回忆三代哈尔滨俄侨悲欢苦乐和青春梦想的文学作品。《六角街灯》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特别策划并组织创作的"哈尔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仁志  
在近几年的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中,以“铁西三剑客”(双雪涛、班宇、郑执)为代表的“新东北作家群”凭借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迅速崛起,其中“子一代”叙述视角及其折射出的文化内涵令人瞩目。这些新生代东北作家以“子一代”的视角讲述着父辈的创伤记忆,呈现了一段历史性悲剧,其间蕴含着独特的叙述风格,这一独特的书写行为在当下的大众文化场域中也具有特殊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旭初  
随着文艺政策的引导、消费文化的兴起,中国当代文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文学资源的建设开始向市场化转型,并且开始了文学资本的运作。从宏观的"当代文学资源"建设层面上看,当代作家文学馆(纪念馆)作为文学资源中的延伸产品,无疑是文化资本运作的举措之一。当然,如何使当代作家文学馆(纪念馆)作为公共空间和社会文化平台,进一步服务文化建设,并在资本运作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当代文学资源,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若茜  
中日文学虽然同属东方文化圈,而且日本文学从古至今深受中国文学影响,表面看上去十分相似、相近,但是,两国的文学观念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直接表?在“三言二拍”与“好色物”的文学作品里,同时也影响了两国作家的经历与命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丽花  徐仲佳  
海派文学的文化记忆:一方面是《海上花列传》以新器物、日常生活、社会世情等具体记忆建构可资怀旧的上海;另一方面是海派文学对上海进行一种怀旧回忆的审美建构。怀旧是基于回忆之上的价值认同和审美想象。《海上花列传》与海派文学对上海互文回忆的价值认同和审美想象,不仅表明《海上花列传》是海派文学怀旧上海的起点,也呈现海派文学的文化记忆,更重要的是为分析文学文本的审美内部关系开辟了记忆模仿的范式研究。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旭东  
家庭创伤记忆是青年成长叙事中阻滞人格主体建构的障碍与生成畸形情感伦理的动因。纾解精神创伤、呼唤亲情关怀、直面家族史等是以张悦然、张怡微、笛安为代表的部分“80后”女作家群体亟需处理的问题。在回溯创伤记忆时,《茧》《细民盛宴》《西决》《东霓》等相关文本的叙事人贴近隐含作者的距离,将历史原罪、情感经济、家族隐秘指认为精神创伤成因,以对生父母、继父母和代父母的态度渐变完成情感认同,并借自白语调与叙事节奏使创伤书写或内蕴审慎节制、以柔克刚之美,或呈露出主体情绪恣肆宣泄的快意夸饰之美。但青年作家生活经验与历史反思力有限,自怜情结与性别身份的困囿使相关文本暴露了精神分析写作或情感夸张式宣泄的局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