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71)
2023(4316)
2022(3724)
2021(3433)
2020(2696)
2019(6414)
2018(6433)
2017(11044)
2016(6376)
2015(7253)
2014(7743)
2013(7501)
2012(7173)
2011(6386)
2010(6602)
2009(5856)
2008(5868)
2007(5550)
2006(4982)
2005(4511)
作者
(20289)
(16758)
(16576)
(15914)
(11093)
(8310)
(7690)
(6585)
(6582)
(6470)
(6103)
(5926)
(5856)
(5460)
(5384)
(5299)
(5195)
(5169)
(5136)
(5041)
(4553)
(4263)
(4231)
(4151)
(4033)
(3913)
(3898)
(3661)
(3545)
(3518)
学科
(26560)
经济(26539)
(20590)
管理(19768)
(15922)
企业(15922)
技术(11534)
地方(10915)
(9142)
方法(8580)
数学(7130)
数学方法(7025)
农业(6810)
(6736)
中国(6731)
技术管理(5985)
业经(5980)
地方经济(5789)
(5455)
环境(4821)
理论(4802)
教学(4585)
(4469)
贸易(4464)
(4451)
(4239)
教育(4035)
(3697)
(3361)
(3296)
机构
学院(93294)
大学(89492)
(33283)
研究(33278)
经济(32396)
管理(32127)
理学(26700)
理学院(26315)
管理学(25751)
管理学院(25576)
中国(24614)
(23707)
科学(22804)
(20539)
(18396)
(18054)
研究所(16604)
中心(15912)
业大(15005)
技术(14518)
(14503)
(14419)
(14309)
(14252)
农业(14206)
师范(13972)
(12423)
北京(11707)
财经(10986)
师范大学(10871)
基金
项目(60453)
科学(45982)
研究(45874)
基金(39765)
(35466)
国家(35138)
科学基金(28961)
(27239)
社会(26442)
社会科(24889)
社会科学(24882)
基金项目(21457)
(21313)
教育(21299)
编号(20107)
自然(18593)
自然科(18069)
自然科学(18064)
自然科学基金(17708)
资助(16078)
成果(16035)
课题(14954)
重点(14630)
(14599)
(14250)
(13388)
创新(12564)
(12517)
(12183)
(11547)
期刊
(43682)
经济(43682)
研究(26873)
中国(24453)
教育(15775)
(15623)
学报(15391)
科学(14225)
技术(12799)
管理(12456)
(12452)
大学(10761)
农业(10687)
学学(9949)
业经(7881)
(7606)
金融(7606)
技术经济(6345)
(6226)
论坛(6226)
科技(6157)
图书(6136)
资源(6073)
(5962)
职业(5926)
经济研究(5455)
问题(5258)
财经(5075)
现代(4713)
(4665)
共检索到151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申玉玲  程鸿轩  李好琴  曹玉莲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凡  叶晓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瑞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刚  冯宗炜  孔红梅  秦宜哲  
本文对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分布最广的农林业系统两种类型泡桐—小麦、玉米,沙兰扬—小麦、玉米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分析,並与当地传统的农田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农林业系统的现存量分别为34985.1和34253.4kg/hm~2;9年累积生物量分别为257940.1和3257404.3kg/hm~2;生物生产力分别为29560.1和30457.4kZ/hm~2·a;经济生产力分别为8436.7和8371.77元/hm~2·a,9年累积经济生产力分别为89151.16和87769.45元/hm~2:光能转化率分别为1.835%和1.7405%:物质年归还量分别为3366.6和3102.3kg...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刚  冯宗炜  王效科  刘国华  
本文依据豫北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了对该区各类型混林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並采用多层次决策分析法(AHP)对各类型混林农业系统进行了综合效益的分析与评价。最后推出了该区在目前生产力状况下优化的混林农业系统模式,即:苹果—小麦·花生—草莓生态系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效科  冯宗炜  吴刚  刘国华  
本文通过对以桐粮间作为代表的农林业系统的结构、生物量、生产力、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的动态分析,並与当地的农田系统和以泡桐林地为代表的林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认为农林业系统是一种投入相对较少,而产出较多,综合效益较大的复合系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会  王海宁  李清清  吴旭干  成永旭  
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F_1具有优异的养殖性能,但F_1不同规格仔蟹对扣蟹养殖性能的影响并不清楚。本研究系统地比较了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F_1不同规格仔蟹在扣蟹养殖阶段的生长、成活率、早熟率、产量、养成规格和饵料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生长阶段,小规格组扣蟹的平均体质量始终低于大规格组。就雌体而言,6—7月和8—9月,小规格组扣蟹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大规格组(P<0.05);就雄体而言,6—7月和7—8月,小规格组扣蟹的WGR和SGR显著高于大规格组(P0.05)。小规格组最终养成扣蟹无一龄早熟现象,而大规格组则存在一定的早熟率。小规格组饵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大规格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志远  涂桂萍  
改造低洼田 1 33hm2 养殖克氏原螯虾 ,合理种植水草 ,严把虾种放养关 ,加强水质管理 ,采取轮捕轮放技术 ,生产克氏原螯虾 5 10 4kg ,产值和利润均很显著。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宓国强  卢斌辉  
根据将当年鱤鱼养成商品规格、成活率 90 %以上的养殖结果 ,探讨了鱤鱼的池塘养殖技术。鱤鱼的池塘养殖可用专养和与河蟹的混养二种模式 ,前期需投喂活鱼苗 ,后期用鱼块。在鱤鱼体长 5cm左右时进行食性转化较为适宜。养殖的关键技术为食性的转化和及时分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侦  冯广朋  庄平  侯俊利  
为了确定长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洄游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系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两个亲蟹群体的38个形态指标。结果显示,通过两个群体雌蟹与雄蟹的逐步判别分析,均筛选获得5个主要因子,分别对其建立了判别公式,雌蟹与雄蟹的平均拟合率分别为94%与92%,中华绒螯蟹洄游群体雌蟹与雄蟹的判别率均高于养殖群体。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之间有16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其中有8个参数差异极显著,差异系数值范围为0.294~0.614。两个群体的雌蟹间有11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而雄蟹间为12个。外额齿间距和第4步足指节长度跟壳宽的比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永昌  王世会  成永旭  吴旭干  
为探究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中华绒螯蟹在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差异,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扣蟹养殖至成蟹。本文系统地比较了在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生殖蜕壳率和性腺发育情况,进一步评价了成活率、产量、饲料系数和最终体质量分布等差异。结果表明:(1)在生长阶段,4组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雌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7月25日到8月25日,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则出现在8月25日到9月25日。人工养殖辽河水系成蟹生殖蜕壳时间与长江水系成蟹基本一致,无二龄早熟性状。9~11月,雌雄个体的肝胰腺指数(HSI)逐渐下降,性腺指数(GSI)显著上升。(2)4组中华绒螯蟹在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最终养成成蟹雌体体质量集中于100.00~175.00 g,雄体体质量集中于175.00~225.00 g。综上,辽河与长江水系杂交组生长性能与自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长江流域经适应性养殖后,生长性能得以提高,二龄早熟性状消失,而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作为母本的杂交种则成活率和产量杂种优势明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杰  吴旭干  龙晓文  马明君  黄庆  赵恒亮  成永旭  
采用形态学测量和生化分析等方法,比较了野生和池塘养殖条件下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的形态学、肝胰腺指数(HSI)、常规生化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野生和池塘养殖扣蟹的形态学特征差异较大,雌雄个体均有4个贡献较大的主成分(PC1,PC2,PC3,PC4),其中PC1的贡献率均远高于其他主成分,两者PC1分别由16和19个主要影响变量构成;所测36个形态学指标中,两群体雄蟹和雌蟹分别有25和22个形态学指标差异显著,进一步筛选判别贡献率较大的4~5个指标分别建立判断方程,综合判别准确率达95%以上;野生扣蟹的HSI、组织中总脂、躯体肌肉的16∶0、18∶1n9和20∶4n6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扣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