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
- 2023(1014)
- 2022(1008)
- 2021(950)
- 2020(892)
- 2019(2122)
- 2018(2200)
- 2017(4068)
- 2016(2372)
- 2015(2655)
- 2014(2743)
- 2013(2757)
- 2012(2643)
- 2011(2369)
- 2010(2397)
- 2009(2308)
- 2008(2251)
- 2007(1945)
- 2006(1715)
- 2005(1459)
- 学科
- 济(10638)
- 经济(10627)
- 管理(6779)
- 业(6521)
- 方法(6130)
- 企(5896)
- 企业(5896)
- 数学(5496)
- 数学方法(5424)
- 学(2934)
- 财(2484)
- 贸(2481)
- 贸易(2481)
- 易(2390)
- 中国(2227)
- 地方(1977)
- 农(1899)
- 关系(1719)
- 理论(1632)
- 业经(1605)
- 务(1536)
- 财务(1514)
- 财务管理(1509)
- 制(1507)
- 企业财务(1460)
- 和(1452)
- 策(1389)
- 技术(1333)
- 划(1289)
- 地方经济(1267)
- 机构
- 大学(34682)
- 学院(33747)
- 研究(13126)
- 济(12247)
- 管理(11982)
- 经济(11951)
- 理学(10740)
- 理学院(10591)
- 管理学(10184)
- 管理学院(10151)
- 科学(9782)
- 中国(9320)
- 农(7855)
- 所(7653)
- 京(7555)
- 研究所(7114)
- 业大(6947)
- 农业(6159)
- 财(5468)
- 中心(5466)
- 江(5107)
- 院(5091)
- 北京(4903)
- 省(4639)
- 范(4590)
- 师范(4507)
- 财经(4478)
- 州(4154)
- 经(4086)
- 研究院(4067)
共检索到50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静 彭祚登 江丽媛 孙龙 谭晓红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具有适应性强、易繁殖、生长快等特点,在我国栽植广泛,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木本燃料能源树种之一。豫刺8号(R.pseudoacacia Cl.‘Hennansis8’)为刺槐无性系优良品种之一,具有作为燃料型能源林开发利用的潜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德龙 宋湛谦 黄文豪 胡伟华 李福海 张全来
为弄清真菌对变色泡桐木材成分与结构的影响,更加有效防治泡桐木材变色,该文对真菌引起的变色泡桐木材成分含量及其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变色前后泡桐木材化学成分分析及红外谱图(FTIR)和光电子能谱(ESCA)分析,发现热水抽提物由5.01%增加到5.87%,冷水抽提物由2.10%增加到3.47%,1%NaOH抽提物由18.19%增加到20.48%,木质素基本未变,综纤维素由77.60%变为76.10%,其中综纤维素中α--纤维素基本未变,而戊聚糖由26.13%减小至22.75%,半纤维素含量降低.FTIR表明,与正常材相比,变色泡桐木材的与羰基C O振动相关的红外吸收谱峰1 744、1 734 c...
关键词:
泡桐 木材 变色 真菌 化学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改云 任海青 秦特夫 江泽慧
用褐腐真菌茯苓按常规栽培方法对木材进行降解,对比研究了正常材和不同腐朽程度木材化学组成之间的差异,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发现,腐朽初期,综纤维素和戊聚糖的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随腐朽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木质素和1%NaOH抽出物的相对含量却逐渐升高。当腐朽进行到15周时,综纤维素含量、戊聚糖含量和纤维素结晶度分别由正常材的72.80%、14.95%和40.3%下降到18.57%、8.58%和16.1%,木质素含量和1%NaOH抽出物含量分别从27.30%和12.89%增加到43.88%和70.07%。之后,随着腐朽时间的延长,木材的组成几乎保持不变。FTIR结果证实了相...
关键词:
茯苓 褐腐 木材 化学成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谔 刘力 斯红光 冯翰 韩一凡
对8种杨树,包括采自南方的4种(响叶杨、Ⅰ-214、鲁克斯和哈佛)和采自北方的4种(中金2号、中金10号、中绥5号和28-77号),进行了木材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分、灰分和苯醇抽出物的含量较低,8种杨树的平均值分别为9.69%,0.68%和1.74%。纤维素和综纤维素的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8.76%和77.19%。木质素和戊聚糖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54%和21.72%。按制浆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来比较,这些杨木纤维素和综纤维素的含量高,抽出物和木质素的含量低,当属优质原料。采自北方的4种比南方的4种更好。
关键词:
杨属 纸浆材 化学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军 王宇光 杨锦玲 李薇 董文化 梅文莉 戴好富
【目的】比较新品种"热科沉香’1号’"和普通白木香经打钉法结香2年后所产沉香的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为筛选出优良的白木香种质或优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木材解剖学方法观测木材三切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2种沉香的木材组织构造;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检测2种沉香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热科沉香’1号’"对创伤的修复能力较弱,结香颜色呈黄褐色,结香体积更大且容易结香,沉香物质主要积累在导管和轴向薄壁组织中;普通白木香对创伤的修复能力较强,结香颜色呈棕褐色,结香体积较小且速度较慢,沉香物质主要积累在内涵韧皮部和木射线薄壁组织中。2) GC-MS分析结果表明,2种白木香所产沉香倍半萜和色酮类成分的总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75.88%和70.41%,但"热科沉香’1号’"所产沉香以色酮类成分为主,普通白木香所产沉香倍半萜和色酮类成分含量相当。3)"奇楠"沉香的标志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与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之和在"热科沉香’1号’"所结沉香中的含量为25.19%,而在普通白木香所结沉香中的含量为5.97%,前者约为后者的4.22倍。【结论】"热科沉香’1号’"所产沉香的质量更优,是一种易产香、产量高、质量优的种质,值得进一步培育和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建举 曹琳 杨建林 韦善华
通过对5种施肥处理下的9年生尾叶桉纸浆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试,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讨论施肥处理对尾叶桉木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尾叶桉纤维素含量和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对抽提物含量和戊聚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施肥处理会显著提高木材中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和戊聚糖含量,而且施肥量愈大,木材中戊聚糖含量愈高。
关键词:
尾叶桉,施肥效应,木材化学成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凤 吕建雄 曹永建 赵秀 赵有科 周永东 吴玉章
以毛白杨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干燥箱内进行木材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170~230℃、处理时间1~5h的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降低,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处理温度比处理时间对毛白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温度为200℃,处理时间为2h。另外,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木材主要组分变化的原因,发现表征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减弱,而表征木质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强。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关键词:
毛白杨 热处理 化学成分含量 回归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廷宁 杨维西 陈涛 马金海 柳向阳
通过对黄土高原50个主要树种热值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发现树种间热值的差异主要与树木体内所含的苯-乙醇抽出物和木质素的含量呈二元线性相关.50个树种的苯-乙醇抽出物和木质素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59和27.41%,针叶树的苯-乙醇抽出物含量(17.95%)明显高于阔叶树(5.87%),木质素含量则差异极小.苯-乙醇抽出物和木质素含量对树木热值的显著影响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极高的发热量.两种化学成分的总发热量与树木热值之间具有紧密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树木热值影响因素 苯-乙醇抽出物 木质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秀 雷亚芳
【目的】研究桑枝、杜仲条和柳条木材的化学成分及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化规律,为木材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桑枝、杜仲条和柳条木材为研究对象,参考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标准中规定的系列测定方法对其纤维素、综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0g/L 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灰分和含水率6个指标进行分析,并与重组木常用木材沙柳、杨木、速生杉木及棉秆进行比较。【结果】在树干不同高度上,对桑枝木材而言,纤维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基部显著高于中部和梢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木质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基部极显著高于中部和梢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综纤维素含量基...
关键词:
桑枝 杜仲条 柳条 化学成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传贵 江泽慧 费本华 余雁 张双燕
以杉木成熟材晚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成分选择性脱除方法依次脱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在纳米尺度上,探讨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木材细胞壁压入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对细胞壁的弹性模量影响显著,脱除木质素后细胞壁弹性模量损失了6.53%。半纤维素是一种界面高分子,在细胞壁中作为连接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界面偶联剂,对细胞壁的纵向弹性模量影响极显著,脱除半纤维素后细胞壁弹性模量损失约为9.16%。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对细胞壁的硬度影响均显著。木质素脱除后,细胞壁硬度降低了16.98%。半纤维素脱除处理与脱木质素处理相比,硬度仅下降了0.8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郑仁红
对浙江南部产的大木竹Bambusawenchouensis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textilis和当地分布较广的水竹Bambusatextilisvar.fasca,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等3个参试竹种及木本和草本制浆原料作了比较。结果表明,3年生大木竹竹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21.9g.kg-1,木素226.4g.kg-1,氢氧化钠抽出物251.3g.kg-1,苯-醇抽出物46.3g.kg-1。从造纸原料要求的标准讲,该竹综纤维素质量分数较高,木素与溶液抽出物较低或中等,属较好的造纸竹种。从年龄上看,1年生大木竹的综纤维素和多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京亚 徐斌 米沛
【目的】对杨树根材的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杨树根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2年采自合肥大圩的12年生意杨无性系I-69杨(Populus deltoids Bartr cv."Lux")的根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制作根材切片,观测其纤维宽度、纤维壁厚及细胞腔径,采用冰醋酸与双氧水混合溶液离析法测定根材纤维长度,参照GB/T 2677.(2-10)-1993规定的造纸原料成分测定系列方法分析根材的化学成分。【结果】I-69杨根材纤维平均长度为1 068.37μm,平均长宽比为37.56,平均壁腔比为0.73;I-69杨根材综纤维素平均含量为83.96%,酸不溶木质素平...
关键词:
意杨I-69杨 根材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澍农 张亚梅 余养伦 于文吉
【目的】研究水煮处理对竹材吸湿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为竹材改性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将竹片置于100℃沸水中(竹片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水煮处理4 h,利用动态水分吸附仪(DVS)测试水煮处理前后竹材动态水分吸附曲线,采用Hailwood-Horrobin(H-H)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拟合,通过扫描电镜(SEM)、化学成分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分析水煮处理前后竹材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结晶区参数。【结果】竹材经水煮处理后,在相对湿度大于50%的环境中,其平衡含水率相对于原竹对照样降低。H-H模型拟合显示,当相对湿度大于35%时,水煮处理竹材的单分子层水含量增加,多分子层水含量显著降低。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水煮处理后竹材薄壁细胞细胞壁发生皱缩现象,细胞壁上微孔减少,多分子层水含量降低。化学组分分析显示,水煮处理使竹材中部分半纤维素发生降解。FTIR分析显示,水煮处理竹材的羟基和羰基含量增多,是其单分子层水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XPS分析显示,水煮处理使竹材中半纤维素发生降解,同时脂肪酸、脂肪、酚类等物质随水分迁移到竹材表面。XRD分析显示,水煮处理主要影响竹材的非结晶区域,结晶区宽度增大;半纤维素降解使竹材结晶度增大。【结论】竹材在沸水中水煮处理4 h后,其吸湿性相对于原竹对照样降低,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水煮处理竹材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变化是使其吸湿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元 仲利涛
杉木精油在杉木体内的分布(化学成分与含量)是随原料产地、树源品种及其部位、提取条件与方法不同而不同。通过气质联用,分离出36个色谱峰,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的吸收特征峰,占该精油总量的90.758%,杉木心材精油主要成分为柏木醇,含量高达67.355%,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邵平 江茂生 陈孝云 谢拥群
以空气和菜子油为介质,分别用180,200和220℃处理杉木间伐材2和4h,测定处理样综纤维素、纤维素、Klason木质素和苯醇抽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高温热处理过程中木材内综纤维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试材综纤维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纤维素总体降低较少,相应的苯醇抽出物含量、Klason木质素含量增加;温度升高、处理时间延长,木材主要化学组成的变化程度增大;在隔氧的油介质中进行热处理,试件的化学成分变化程度低于空气介质中热处理材;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时间、介质对主要化学组成产生极显著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180℃热处理时开始发生半纤维素分解,到2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