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0)
- 2023(9496)
- 2022(7918)
- 2021(7363)
- 2020(5976)
- 2019(13211)
- 2018(12756)
- 2017(22336)
- 2016(13393)
- 2015(14750)
- 2014(14419)
- 2013(13196)
- 2012(12163)
- 2011(11261)
- 2010(11402)
- 2009(9725)
- 2008(9590)
- 2007(8388)
- 2006(7206)
- 2005(6294)
- 学科
- 济(39016)
- 经济(38969)
- 管理(32639)
- 业(28758)
- 企(22891)
- 企业(22891)
- 方法(16972)
- 中国(15916)
- 数学(14373)
- 数学方法(14163)
- 农(12330)
- 学(11806)
- 财(10988)
- 理论(9633)
- 业经(9535)
- 贸(9252)
- 贸易(9251)
- 教育(9235)
- 易(8992)
- 农业(8369)
- 技术(7601)
- 制(7279)
- 务(6931)
- 财务(6909)
- 财务管理(6900)
- 环境(6634)
- 企业财务(6591)
- 融(6580)
- 金融(6579)
- 银(6547)
- 机构
- 大学(181107)
- 学院(177994)
- 研究(62292)
- 济(62081)
- 经济(60665)
- 管理(60246)
- 理学(53147)
- 理学院(52389)
- 管理学(51073)
- 管理学院(50766)
- 中国(41777)
- 科学(41583)
- 京(37755)
- 农(36321)
- 所(32889)
- 业大(31004)
- 范(30708)
- 研究所(30621)
- 师范(30331)
- 农业(29096)
- 财(28193)
- 江(27107)
- 中心(26890)
- 教育(24212)
- 师范大学(24170)
- 技术(23602)
- 北京(23463)
- 财经(22929)
- 院(22146)
- 经(21037)
- 基金
- 项目(123108)
- 科学(96435)
- 研究(89377)
- 基金(86355)
- 家(77510)
- 国家(76759)
- 科学基金(64048)
- 社会(54032)
- 社会科(51047)
- 社会科学(51032)
- 省(49823)
- 教育(47157)
- 基金项目(46383)
- 划(44193)
- 自然(42829)
- 自然科(41882)
- 自然科学(41864)
- 自然科学基金(41148)
- 编号(37485)
- 资助(33680)
- 成果(30938)
- 重点(29101)
- 课题(28178)
- 部(27792)
- 发(26634)
- 创(26246)
- 创新(24360)
- 科研(24347)
- 教育部(23842)
- 计划(23601)
共检索到258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伴随社会以及高校内部组织环境的变迁,学术职业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传统的信念、价值以及工作和生活方式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并承受着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在此压力之下,教师的行为表现乃至心理、精神以及身体状态都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如工作满意度下降、激情消退、精神紧张乃至倦怠等。这些由过高职业压力所带来的负效应,往往会影响到教师的学术活力甚至创造力,它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对当下学术制度与政策环境予以反思性的审视与评价。
关键词:
学术职业 压力 高校教师 学术活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王嘉颖
高校教师是教学运作和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实践专业人员,如何强化其职业发展和学术产出成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与此同时,新管理主义和学术资本主义在高校组织管理体制中的渗透、社会环境与科学技术的急速变迁,高校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院校组织内部的一系列变化,导致高校教师处于高度压力之下。本研究利用2007北京市高校教师调查数据,尝试从组织环境与个体特质两个层面,揭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内涵与影响因素,探讨过度压力对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所形成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1)高校教师面临不同层次的教学、科研和经济压力。在教师职业生涯轨迹中,40岁以下为高压期,41~55岁为缓压期,56岁以后为低压期。(2...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压力 学术产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莹莹 唐海滨 彭勃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受内外部对高质量的强烈呼声、自身发展压力及物质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及国家对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期待,高校教师将会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因此,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深度追问进而寻求缓解之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必须破解的一个重要命题。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意涵职业倦怠指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鲍威 吴红斌
教师薪资是高校对教师努力工作的物质肯定,薪资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学术产出和教学投入,同时也是高等院校吸引、激励、稳定核心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相关数据,着眼于宏观和中观层面,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薪资外部竞争性与高校资源筹措机制来阐释高校教师薪资溢价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与2003年之前的高增长态势相比,近年来高校教师薪资呈低增长趋势,区域间、院校间薪资差异明显,高校教师薪资已形成以"市场驱动"为主、"财政保障"为辅的二元结构;2.教师薪资定价受到区域学术劳动力市场薪资水准的显著影响,但在知识密集型行业未形成有效的外部竞争性;3.院校资源筹措机制成为影响高校教师薪资定价的重要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宁
一些组织公民行为短期似乎起到了组织"润滑剂"的作用,长期却损害了组织绩效。本文对这类组织公民的动机、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企业实践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承 刘霄
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意愿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社会问题。基于精英阶层再生产理论和代际传递理论,本文利用北京26所高校2629份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再生产”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博士生在学术领域的再生产现象及其再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并比较了不同博士生再生产路径。主要的研究发现有:首先,父辈为非精英的博士比父辈为精英的博士更愿意从事学术职业;第二,位于社会阶层两极的非精英群体中的下层阶层和精英群体中的政治精英,进入学术领域的意愿较强;第三,所有阶层进入学术职业的意愿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下层阶层、政治精英、技术领域非精英、工人阶层、政治领域非精英、商业领域非精英、学术精英和商业精英;第四,政治精英与下层阶层学术职业再生产的实现路径不同——政治精英子女通过将政治资本转化为学术资本的“代际资本转化”方式,而下层阶层子女则多通过“自我生产”,实现学术资本的初始积累。
关键词:
博士生 再生产 学术职业 精英阶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牛梦虎
对我国50多所高水平大学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至少在61岁之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不存在一种常见的波形生命周期现象,其学术活力呈现一种线性上升的过程。影响学术活力的主要因素来自个体的信心及其超负荷的时间投入;在不同年龄段,高校教师学术活力存在两级分化的格局,越是进入职业的中后期,分化越突出。
关键词:
学术活力 高校教师 职业生涯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倪永宏
近年来,关于高校教师师德水平下降的话题屡见不鲜。客观而言,确有部分教师责任意识不强,但也有一些客观因素在教师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消极影响。为全面客观地了解这一情况,笔者围绕教师职业满意度,以江苏扬州大学、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工学院、淮阴工学院5所高校600名教师为对象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凌云志
高校教师的职业权利是由其职业特点产生的教育性权利。在高校中漠视甚至侵犯高校教师职业权利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培训进修的常态化机制。竞争的核心要素是科技与教育,而高等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主要主体之一,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程度直接事关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他们理应得到国家和社会更多的重视和关心,但是在走向法治社会的今天,高校教师享有的职业权利与其法定权利存在着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光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因此在实践中要有方向性、针对性和高度感,通过外优生存环境和内炼自身修养来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职业道德 养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忠东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解决其面临的困境,即需要集中解决职业道德价值理念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以强化其职业道德价值意识,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教师自身等多维力量协作努力等。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在2005年1月27日举行的奥斯威辛悼念仪式上,世界各国与会者对纳粹大屠杀暴行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呼吁国际社会以实际行动防止悲剧重演。人们不会忘记的是,60年前纳粹在欧洲肆虐之时,“帝国轴心”之一的日本在亚洲同样犯下了累累罪行。然时至今日,日本右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文跃然 欧阳杰
本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不同角度审视了八种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对高校教师收入分配的指导意义,考察了国外特别是美国高校在教师收入分配如结构、基本工资、奖金等方面的通行做法,提出了关于国内高校教师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取向及指导思想的建议,以及高校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基本工资、奖金、福利、管理体系及资金渠道等七个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特点 薪酬福利 分配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红艳
通过对陕南某地方高校一百多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陕南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处于一般水平,和其他高校的调查结果没有明显差异。陕南地方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具有明显的年龄、职称、性别、兼职与否等方面的差异,其职业幸福感与离职意向显著相关,职业幸福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离职意向。在对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职业幸福感 离职意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惊鸿
现有论述的普遍性倾向是混淆了公民一般权利与教师职业权利的关系,因而使得关于教师权利保护的讨论无的放矢。本文讨论了教师职业权利的内涵及其与公民基本权利、一般民事权利的联系与区别,认为教师权利属于职业权利,具有以私权的权利为主同时兼具公权属性。针对现行教师权利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高校教师的教育雇员地位,建立院校与民营院校统一的教师职业权利保护,完善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以及高校内部协调机制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