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9)
- 2023(7039)
- 2022(5245)
- 2021(4967)
- 2020(4037)
- 2019(8892)
- 2018(9032)
- 2017(15984)
- 2016(9866)
- 2015(11671)
- 2014(11987)
- 2013(10772)
- 2012(10058)
- 2011(9188)
- 2010(9543)
- 2009(8769)
- 2008(9101)
- 2007(8470)
- 2006(7817)
- 2005(7257)
- 学科
- 济(33932)
- 经济(33880)
- 管理(23803)
- 业(21442)
- 企(17100)
- 企业(17100)
- 中国(13715)
- 农(11541)
- 方法(11405)
- 教育(10358)
- 学(9965)
- 业经(9446)
- 理论(9093)
- 数学(8876)
- 数学方法(8569)
- 教学(8194)
- 农业(7602)
- 制(7244)
- 财(7225)
- 地方(7025)
- 发(6430)
- 体(5767)
- 银(5690)
- 银行(5667)
- 贸(5490)
- 贸易(5483)
- 融(5433)
- 金融(5432)
- 发展(5431)
- 和(5430)
- 机构
- 大学(146073)
- 学院(138457)
- 研究(52058)
- 济(47010)
- 经济(45701)
- 管理(44344)
- 理学(37570)
- 理学院(36929)
- 中国(36408)
- 管理学(35600)
- 管理学院(35376)
- 科学(34023)
- 京(32927)
- 所(27411)
- 农(26420)
- 范(25785)
- 师范(25539)
- 研究所(24983)
- 江(23770)
- 中心(22881)
- 财(22668)
- 业大(21504)
- 北京(21135)
- 农业(20844)
- 师范大学(20821)
- 教育(20325)
- 院(18634)
- 州(18590)
- 财经(17774)
- 技术(17184)
- 基金
- 项目(88216)
- 科学(68877)
- 研究(66257)
- 基金(61289)
- 家(54049)
- 国家(53523)
- 科学基金(44371)
- 社会(39557)
- 社会科(37010)
- 社会科学(36998)
- 省(35107)
- 教育(34278)
- 基金项目(31536)
- 划(30862)
- 自然(28267)
- 编号(28255)
- 自然科(27666)
- 自然科学(27653)
- 自然科学基金(27142)
- 成果(26219)
- 资助(24880)
- 课题(21819)
- 重点(21009)
- 部(19513)
- 大学(19057)
- 发(18915)
- 年(17949)
- 创(17743)
- 性(16839)
- 项目编号(16831)
共检索到224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蓉荣 程良宏
大学生学习参与边缘化主要缘于其"不会""、不愿"与"不在乎"的学习态度与行为,相应形成形式在场、场域悬置与场域外围三种不同类型。这一现象与大学入学准备教育的偏误、教师对本科教学的有限投入以及学生学习的功利化倾向等密切相关,对大学生学习主体身份的认同、国家"以本为本"战略的达成以及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价值旨归均造成一定阻隔。提振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力,引导教师加大教学投入,提供数字化学习平台及构建"大中小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是促成大学生学习参与从边缘化向主动参与转变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学习参与 边缘化参与者 学习主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早期的西方大学曾经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 ,以维护其学术研究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逐步走出了“象牙塔”,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同时也使大学面临一种艰难的选择———如何既适应社会又崇尚学术 ,怎样才能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同时保持大学应有的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时代强烈呼唤大学不仅要走出“象牙塔” ,还要超越“象牙塔” ,全面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既要服务又要引导社会前进的责任以及国际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先金
大学与象牙塔在语言指称与意义联系方面存在着许多混乱,诸如大学为何被称为象牙塔、象牙塔有何蕴涵与意义、大学人对象牙塔有何情结。大学与象牙塔之间有着历史渊源,象牙塔是大学的精神家园。但在当代,象牙塔遭遇到了现实危机和重建派、走出派等不同的态度派别。其实,大学的象牙塔取向和向社会开放的取向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冲突,而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这一点对于大学而言就意味着要走“内圣外王”之路。
关键词:
象牙塔 大学精神 大学理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嘉在《教育评论》第2期撰文指出,作为人类社会创造和创新源泉的大学,面对当前的金融风暴很难置身事外而袖手旁观。大学是否也存在越界现象呢?如果越界,会给大学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醮
局外人语钟醮(北京)在一次关于中国旅游发展的随意交谈中,在座人的话题曾一度转到某些地方和单位对旅游教育不重视的问题;其间,有位同志突然提到我国旅游业"九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要点,且对其中没有提到旅游教育而有些想不通。不几日,笔者有幸从他处借到一份这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仁彪
"走出象牙塔"后的大学的功能和责任都在扩展。严格地说大学的"职能"与"功能"是有区别的,但又是相互联系与转化的。继教学、研究、服务之后,"交往"正在成为现代大学的第四功能。现代大学的概念具有多义性,也是发展着的。守护大学理念,创新大学制度,是大学薪火传承的根本保证,也是大学应有之社会责任。
关键词:
职能 功能 责任 交往 现代大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耀明
我们常用"象牙塔"一词来比喻和形容大学",象牙塔"意味着大学是那种摆脱外界束缚、放弃暂时利益、保护师生进行知识探索的场所";象牙塔"固守着大学校园中不受外界喧嚣侵扰的那份宁静。但现实中论文剽窃、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冒澄 操太圣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大学的服务职能日益突显,与此同时,财政紧缩成为大学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这种局面,西方大学纷纷进行变革,在运作机制、核心活动和组织特性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最终形成"创业型大学"的模式。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 创业文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曾
在滚滚的社会流动浪潮中,大学教授的社会流动显得特别耀眼。这种流动的耀眼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大部分"地位获取"模型中家庭背景具有明显影响的魔咒,断然宣称,教授的社会流动并无家庭背景的显著影响。以职称、收入和发表文章的数量作为社会流动的指标,把家庭背景、人口统计特征以及个人成就作为影响学术职业流动的三大动因,用三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中美之间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结论是,学术职业是突破社会流动中家庭背景局限性的一条通道。中美两国是两个在发展程度上有巨大差距的国家,然而,教授社会流动的类型却有惊人的相似。
关键词:
社会流动 大学教授 家庭背景 中美比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莹莹 唐海滨 彭勃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受内外部对高质量的强烈呼声、自身发展压力及物质待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倾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及国家对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期待,高校教师将会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因此,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深度追问进而寻求缓解之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必须破解的一个重要命题。一、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意涵职业倦怠指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往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柯特大饭店曾经在电梯改造中,遇到必须暂停营业的问题,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老板眉头紧皱"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必须这样做,没有其他可替代的方案。"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就在这时,柯特大饭店里的一名清洁工刚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停下了手里的工作,望着忧心忡忡的老板和满脸自信的工程师们想了想,说道:"如果是我,我就会想办法直接在屋子外面装一个电梯。"工程师
关键词:
柯特 大饭店 工程师们 建筑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局里的局外人"表述的是女性在学术共同体中的一种"边缘化"状态。通过在线观察可以发现,edX课程教师存在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女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文学、伦理学、哲学与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男教师开设的课程集中在物理、历史与工程学等学科;开课方式上,女教师偏好合作开课,其独立开课的主要是文学课程;从助理教授、副教授到教授,随着职称的升等,女教师的参与越来越少。本文以性别为切入点探讨MOOC课程的教师群体差异,可以深入了解这种新课程形式,并有助于塑造更多元的课程文化。
关键词:
MOOC课程 edX 性别隔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思遥 黄亚婷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探究了博士毕业生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形成机制。通过分析1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1333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发现,经济压力、导师指导及就业环境是形塑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职业前景认知的重要因素。经济压力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而是通过影响他们的物质偏好产生间接作用;导师指高于女性博士毕业生。导师指导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及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在30岁以下博士毕业生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东部地区就业环境对博士毕业生物质偏好和非学术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鼓励博士生树立多元化的职业价值观、为他们提供结构化的职业认知渠道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支持等措施,帮助博士生理性应对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柳友荣
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给应用型大学校园带来越来越多的外聘教师。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为外聘教师的存在提供了合法基础,政府投入不足提供了制度基础,学科与专业建设与调整提供了环境基础。作为“局外人”的外聘教师存在着“临时教员”削弱职业奉献精神、“相对剥夺感”弱化职业获得感、“局外人”意识诱发“道德风险”、“评价虚化”导致“目标盲区”等问题。通过立法规范、建立外聘教师登记卡制度、防范“道德风险”、指派“兼职导师”以及实施“情感支持计划”等措施有助于改善外聘教师处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保松在《南方周末》(2010年8月26日)撰文说,价值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逐步被边缘化,原因在于:第一,大学日趋职业化。大学将自身定位为职业训练所,并以培养市场所需人才为最高目标。第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