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9)
2023(10004)
2022(9022)
2021(8561)
2020(7200)
2019(16709)
2018(16743)
2017(32051)
2016(17714)
2015(19973)
2014(19956)
2013(19722)
2012(18007)
2011(16209)
2010(15957)
2009(14431)
2008(13943)
2007(11898)
2006(10324)
2005(8784)
作者
(52200)
(43192)
(42815)
(40882)
(27745)
(20826)
(19447)
(17133)
(16491)
(15256)
(14979)
(14535)
(13854)
(13577)
(13481)
(13139)
(13052)
(12861)
(12388)
(12180)
(10874)
(10499)
(10323)
(9823)
(9650)
(9628)
(9624)
(9493)
(8659)
(8569)
学科
(67865)
经济(67786)
管理(49460)
(45183)
(37556)
企业(37556)
方法(32338)
数学(27746)
数学方法(27409)
(18585)
(17963)
地方(16738)
中国(16049)
(15596)
业经(14747)
环境(14529)
(12491)
(12290)
贸易(12283)
农业(12171)
(11836)
理论(11693)
(10646)
技术(10617)
(10215)
(10069)
财务(10012)
财务管理(9997)
企业财务(9482)
教育(9425)
机构
大学(248875)
学院(246914)
管理(100095)
(91634)
经济(89483)
理学(87509)
理学院(86484)
管理学(84911)
管理学院(84477)
研究(83907)
中国(59360)
科学(56413)
(53355)
(42854)
(42548)
业大(40749)
研究所(39791)
(39615)
中心(37290)
(34607)
北京(33684)
农业(33530)
(33430)
师范(33022)
财经(32686)
(31138)
(29687)
(28837)
师范大学(26898)
技术(26651)
基金
项目(179298)
科学(139312)
基金(128605)
研究(128449)
(113509)
国家(112601)
科学基金(95635)
社会(78030)
社会科(73796)
社会科学(73776)
(70438)
基金项目(69740)
自然(64658)
自然科(62997)
自然科学(62976)
自然科学基金(61780)
(60071)
教育(57638)
资助(53002)
编号(52388)
成果(41527)
重点(40338)
(38463)
(38290)
(36983)
课题(35753)
科研(34742)
创新(34485)
计划(33691)
大学(32717)
期刊
(97246)
经济(97246)
研究(68452)
学报(43234)
中国(41719)
科学(39078)
(37327)
管理(34353)
大学(31459)
学学(29727)
(27659)
农业(26715)
教育(26323)
技术(19921)
(16691)
金融(16691)
业经(16332)
经济研究(14412)
财经(14383)
图书(13958)
(13840)
科技(13433)
资源(13095)
问题(12736)
理论(12484)
(12072)
林业(11824)
实践(11783)
(11783)
(11638)
共检索到344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爱根  杨俊毅  陈全震  王自磐  张健  董永庭  宁修仁  
2000年在象山港3个养殖区(海带、牡蛎、鱼类)和非养殖区水域进行了四季调查,对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调查鉴定出71种大型底栖生物,其中养殖区45种、非养殖区61种,两区共有种为35种。牡蛎养殖区外侧、鱼类网箱养殖区周围平均生物量和密度分别高达433.53g·m-2和155ind·m-2、91.92g·m-2和114.96ind·m-2;海带养殖区仅为1.55g·m-2和27.5ind·m-2,也明显低于非养殖区5.24g·m-2和53.04ind·m-2;鱼类网箱养殖区中心未见生物分布。本文同时对底栖生物与养殖生物、沉积物及水文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作了研究探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芳  霍元子  杜霞  朱莹  柴召阳  韩渭  张建恒  何培民  
根据2010年全年共6个航次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区水域环境的监测结果,分析讨论了网箱养殖区DO、pH和营养盐的含量变化特征,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物评价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O和pH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养殖海水Ⅱ类水标准;养殖区DIN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726~1.133 mg/L,其中NO3-N占无机氮的74.83%,是象山港网箱养殖区DIN的主要存在形式;DIP和SiO3-Si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43~0.082 mg/L和0.794~1.357 mg/L。DIN、DIP年均含量均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卓华龙  沈庞幼  吴雄飞  李家乐  
通过对象山港典型网箱养殖区,养殖鲈鱼投饵、摄食情况的研究,推算残饵和排粪情况。结果表明,鲈鱼年平均摄食率以饵料湿重计为2.6%,以饵料干重计为0.6%。全年投入象山港养殖网箱中的饵料以湿重计为143335.5 t,平均每天投392.7 t,以干重计为31 045.5 t,平均每天投85 t。鲈鱼的排粪率以颗粒有机碳POC干重计平均为6.5%,象山港网箱养殖鱼类每天排粪量干重为7.5 t,全年为2 737.5 t。鲈鱼对饵料的平均利用率为71.8%,全年网箱养鱼的残饵量湿重为43 252.5 t,每天平均118.5 t;以干重计为9 548.4 t,平均每天为26.16 t。显示残饵和排粪量对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秋芬  有小娟  张艳  毛玉泽  焦海峰  
象山港地处浙江中部沿海(121°25′122°03′E,29°05′29°46′N),港内平均水深20 m左右,最深达55 m。近年来,象山港网箱养殖规模不断增大,陆源污染加重,导致象山港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找到象山港网箱养殖环境的有效修复方法及修复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海带和龙须菜等大型藻类对象山港中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境修复,同时应用总DNA提取、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及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网箱养殖区和藻类养殖区沉积环境中细菌群落的特征及其在生境修复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象山港网箱养殖区细菌种类丰富,由7个门的细菌组成。生境修复使网箱养殖区细菌多样性有增加趋势,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佰香  李加林  龚虹波  何改丽  黄日鹏  李昌达  
以宁波市象山县水湖涂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服务价值损害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围海养殖区的生态损害特征,并基于海域自我恢复能力,研究了围海养殖工程的生态补偿标准和资源恢复周期。结果显示:(1)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造成的生态损害总价值为318.90万元/a,单位面积损害价值为3.20万元/hm2·a。生态损害主要以生态服务型为主,占总量比例为53.54%。(2)生物资源型损害类别中,潮间带生物损害价值最大,为59.71万元,其次为紫菜养殖和鱼卵、仔鱼,二者损害价值量相当,占总量比例均为13.55%,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价值损失则均较小。(3)生态服务型损害类别中,一级类别主要以调节服务价值为主,占总量比例为32.56%。二级损害类别中,废弃物处理损害价值最大,为71.77万元,休闲娱乐损害价值也较大,占总量比例为12.80%,其他类型则价值损失较小。(4)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基于海域自我恢复能力的生态补偿标准为280.90万元/a,单位面积补偿价值为2.82万元/hm2·a,对比生态损害价值确定的补偿标准,总量减少11.92%。项目施工结束后,近岸滩涂恢复速度为4.6320hm2/a,约13年后新围大堤附近滩涂将恢复到围海前的基线水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汤坤贤  
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的浅水区吊养面积约0.7 hm2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研究龙须菜对网箱养殖区水质的修复效果。通过对实验区及其内外两侧的定点监测,以及对与潮流方向一致和垂直的2个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无机氮(IN)、无机磷(IP)浓度低于非修复区,由此可见,通过海水交换,龙须菜可以吸收流经修复区的IN、IP,并提高流出修复区的海水的DO水平。这有利于改善网箱养殖区的海水水质,提高网箱养鱼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促进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水产科学,2007,14(3):488-49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汉华  梁超愉  吴进锋  郭根喜  张湛才  贾晓平  
大鹏湾位于南海北部,属半封闭海湾,目前有各种类型网箱60多个。本试验于大鹏湾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区投放试验挂板,以测定污损生物的附着状况,并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试验周期为1年。共记录污损生物53种,月平均附着生物量为277.37g/m2,最高在9月份;季度平均生物量为4497.18g/m2,最高在冬季;垂直分布方面,最高生物量在1~2m水层。全年各月均有污损生物附着,优势种是网纹藤壶,其次是多室草苔虫、翡翠贻贝和变化短齿蛤。种类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均以春季为最高,冬季最低;种类丰度(d)则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优势度(I)则以冬季最大,春季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筠  J.Vandenberghe  纪伟尚  P.Sorgeloos  J.Swings  徐怀恕  
采用Biolog细菌鉴定技术 ,分析来自 5个国家的 4个对虾养殖品种苗期及部分养成期虾体上的 185株弧菌 (其中 2 4株来自成虾 )。结果表明 :来源、种类不同的养殖对虾苗期的主要弧菌的区系组成相似 ,溶藻弧菌 (Vibrioalginolyticus)和鲨鱼弧菌 (V .carchariae) (即哈维氏弧菌V .harveyi)是普遍存在的种类 ,同一种对虾在不同地区养殖 ,其区系组成略有差异 ;哈维氏弧菌多为对虾苗期致病菌 ,副溶血弧菌 (V .para haemolyticus)主要为成虾致病菌 ;在健康虾苗和发病虾苗体内都可分离到溶藻弧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艳云  张继红  吴文广  杨凤  刘毅  王巍  蔺凡  马莎  
于2016年9月和11月对我国北方典型筏式养殖海湾——桑沟湾的筏式贝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研究了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分析了底栖动物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以了解养殖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结果显示: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67种,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36种,软体动物12种,节肢动物门甲壳类和全足类16种,棘皮动物3种。桑沟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主要为多毛类,贝藻区的绝对优势种为刚鳃虫和长叶索沙蚕,网箱区的绝对优势种为异足索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超  朱玲  毛玉泽  范艳君  周春娅  杨傲傲  朱伟  庄志猛  
通过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对象山港南沙岛不同养殖模式(贝类养殖、藻类养殖及网箱养殖)表层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共获取136个OUT。其中,贝类养殖区、藻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OTU分别为58、48和57个。各站位OTU分布差异明显,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基于16S rDNA序列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析表明,网箱养殖区丰富度指数ACE为739,香浓指数H?为3.8,均为最高值,丰富度指数Chao为245,略低于于贝类养殖区。贝类养殖区丰富度指数Chao为303,在各养殖区中最高。藻类养殖区丰富度指数ACE为174、Chao为89,香浓指数H?为3.6,均为最低值。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齐占会  王珺  方建光  李斌  毛玉泽  刘红梅  张继红  蒋增杰  
2007年6~9月,利用悬挂不同网目的试网方法,对夏季青岛流清河湾栉孔扇贝筏式养殖区附着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流清河湾附着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在6月份为麦秆虫和钩虾,7月份以后贻贝成为优势种。附着生物湿重随挂网时间延长而增加,8月份增长最快,特定增长率最高可达8.77%/d,主要是由于优势种贻贝的快速生长。玻璃海鞘等海鞘类在流清河湾较少出现。附着生物的数量受网目和水深的影响,总体上随水深的增加而下降,较小网目上附着生物量较大。贻贝为群落优势种是流清河湾夏季附着生物数量较高的主要原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齐占会  方建光  张继红  毛玉泽  蒋增杰  刘红梅  李斌  
从2007年5月~2008年4月,采用悬挂试网和直接从海区采集栉孔扇贝养殖笼样品两种方法,对桑沟湾贝藻养殖区的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和季节演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桑沟湾附着生物群落结构复杂,本实验鉴定的大型附着生物23种,玻璃海鞘、柄海鞘和紫贻贝是群落中的优势种。附着生物的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试网上附着生物湿重与温度变化相关,生物量为0.003~1.21kg/m2,其中2月和8月分别具有最小和最大值。栉孔扇贝养殖笼的附着生物生物量9月为1.94kg/笼,之后随温度下降而减少,10月为0.99kg/笼,之后又有所上升,11月份为1.03kg/笼。生物量变化主要是由于优势种的演替引起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汤坤贤  焦念志  游秀萍  陈敏儿  沈东煜  林亚森  林泗彬  
2003年8~12月,利用菊花心江蓠(Gracilarialichenoides)在福建省东山县八尺门网箱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实验。通过定点跟踪监测,定点连续监测,断面监测和平面监测,结果表明,江蓠对受污染的海水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菊花心江蓠能有效提高水中的DO浓度,使修复实验区的DO浓度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DO浓度;菊花心江蓠还能降低水中的IN、IP浓度,特别是3种价态的IN中,菊花心江蓠优先吸收铵氮,这对减轻网箱养殖区自身污染的影响更具实际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宗赫  江涛  夏建军  马艳娥  张涛  
对中国南海典型的浅海养殖区——大亚湾大鹏澳牡蛎养殖区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牡蛎养殖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 460.52万元,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17.30万元/hm2。在各项服务价值组成中,供给服务中的养殖生产服务价值(3 158.00万元)占主要份额(91.26%);此外,文化服务中的休闲娱乐(124.00万元)和科研服务(71.52万元)也比较可观,分别占价值总量的3.58%和2.07%;其他服务价值,如氧气生产(31.34万元),气候调节(61.06万元)以及废弃物处理(14.60万元)所占份额较小。2013年,养殖区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降为814.10万元,单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