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7)
2023(5542)
2022(5055)
2021(4965)
2020(4291)
2019(9983)
2018(10064)
2017(19048)
2016(10266)
2015(11659)
2014(11877)
2013(11369)
2012(9934)
2011(9275)
2010(9544)
2009(8871)
2008(8493)
2007(7435)
2006(6687)
2005(5815)
作者
(32641)
(27155)
(27143)
(25631)
(17231)
(13254)
(12115)
(10693)
(10135)
(9758)
(9454)
(9117)
(9095)
(8677)
(8544)
(8409)
(8069)
(8011)
(7978)
(7804)
(6937)
(6670)
(6619)
(6250)
(6182)
(6080)
(6070)
(6062)
(5569)
(5400)
学科
(42537)
经济(42511)
管理(26116)
(23029)
方法(21705)
数学(18536)
数学方法(18021)
(17717)
企业(17717)
(12043)
(11322)
地方(11069)
环境(10154)
中国(8953)
农业(8690)
理论(8653)
业经(8323)
生态(6845)
(6670)
贸易(6663)
(6608)
(6582)
(6581)
(6384)
资源(5637)
(5398)
技术(5263)
(5256)
地方经济(5169)
(4962)
机构
学院(149713)
大学(146246)
管理(56041)
研究(51324)
(50977)
经济(49672)
理学(48324)
理学院(47711)
管理学(46254)
管理学院(46014)
科学(37834)
中国(37095)
(31875)
(29714)
(27101)
业大(26559)
研究所(25371)
农业(23455)
中心(23282)
(22296)
(21566)
(21079)
师范(20728)
北京(20308)
(19162)
(18764)
技术(18196)
财经(17622)
(16859)
师范大学(16575)
基金
项目(107523)
科学(82888)
基金(76399)
研究(70849)
(69849)
国家(69366)
科学基金(58225)
(44186)
社会(42765)
自然(41629)
基金项目(40967)
社会科(40590)
社会科学(40577)
自然科(40529)
自然科学(40517)
自然科学基金(39703)
(37449)
资助(33417)
教育(32498)
编号(27536)
重点(25110)
(23669)
计划(22810)
(21578)
(21286)
科研(20969)
科技(20750)
成果(20544)
创新(20275)
课题(19842)
期刊
(56039)
经济(56039)
研究(34704)
学报(29025)
中国(26969)
科学(26716)
(26363)
大学(20631)
学学(19831)
管理(19738)
农业(18248)
(14695)
技术(14071)
教育(12923)
(10528)
业经(10465)
资源(10003)
(8814)
金融(8814)
统计(8753)
科技(8391)
经济研究(8158)
林业(8147)
业大(8127)
(8122)
(8020)
(7688)
财经(7452)
决策(7319)
问题(7004)
共检索到20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  李春新  印春生  储鸣  
为评估象山港海域电厂温排水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以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循环为主线,建立了适用于海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的多变量的营养盐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溶解有机态营养盐和生物碎屑5个模块,涉及溶解无机氮、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生物碎屑7个状态变量。利用2010年10月象山港其中一个温度区的围隔生态实验数据成功地进行了模型的验证,确定了相关参数的量值,并用该参数同时模拟3个不同温度区围隔氮、磷营养盐生物化学迁移—转化过程,进而得出温度对围隔浮游生态系统氮、磷营养盐迁移—转化影响的结论。结果表明,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加剧了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泽富  杨红  焦俊鹏  丁丽丽  丁骏  戴桂香  马军林  
为了评价电厂温排水对海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2010年10月5日—11日于象山港宁海国华电厂附近海域,根据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梯度设计围隔实验,测定围隔中各粒级海洋浮游生物生物量(B),呼吸率(R)和初级生产率(P)以及浮游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TPP/TR)和周转率。分析结果表明,在25.20~26.40℃,0.25℃的温升对各粒级浮游生物的B,R和P的影响均不明显,0.52℃的温升对小型和微型浮游生物的R和P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B的影响均不明显,对微微型浮游生物的B,R和P的影响不明显;在25.20~26.40℃,0.52℃的温升使该浮游生态系统的TPP/TR和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祖义  米春云  黄世乐  
本研究应用模拟生态系统和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施于土壤的~(36)Cl-NH_4Cl,在为期21天的追踪试验,水稻吸收~(36)Cl 占施用量的26.02%;随土壤渗漏水淋脱51.61%;残留于土壤约为27.02%;集中土壤渗漏水放养芜萍、草鱼和螺,10天的吸收试验,均能吸收水中的~(36)Cl,并在体内有一定的积聚,其积聚比为:芜萍5.8;鱼内脏(9.9)>鳃(7.1)>骨(5.7)>肉(5.1);螺肉1.1;吸收有~(36)Cl 的鱼、螺转入洁水环境后5天,体内的~(36)Cl 因排泄而能较快消失,其消失率鱼肉达76.72%,螺肉为77.58%.因此,水田施用氯化铵不致于引起土壤中氯的积累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小冬  秦伯强  刘丽贞  赵林林  丁艳青  朱广伟  高光  刘兴国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扰动引起的太湖底泥悬浮对水体氮磷营养盐和蓝藻水华的影响,其中底泥和上覆水均来自太湖,扰动强度以悬浮物浓度表示。实验监测了底泥扰动过程中以及扰动停止后48h之内水体氮磷营养盐和叶绿素a的变化,采样间隔为6h。实验结果表明,扰动明显增加了水体中总氮、总磷、活性磷等含量,但是可溶性无机氮的增加不明显,叶绿素a含量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水华没有出现明显增长很可能是氮限制的原因。由此推测太湖一次风浪扰动过程引起的底泥营养盐释放不一定就能够加剧蓝藻水华的暴发。底泥中释放的营养盐对蓝藻水华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林林  姜亚洲  袁兴伟  林楠  刘尊雷  李圣法  
为了解象山港生态系统在环境和捕捞等多重因素胁迫下的结构和功能现状,实现象山港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和生态承载力评价,本研究根据2011~2014年在象山港开展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定点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4软件构建了象山港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并通过模型系统分析了象山港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和系统功能的总体特征。模型包含了浮游植物、大型海藻、浮游动物、游泳动物等25个功能组,大体涵盖了象山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生态系统表达能流路径的食物链主要有两条,分别为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其中以牧食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系统中...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新根  徐兆礼  
浮游植物藉助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溶解于水中的营养盐类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体,故其在海洋的物质循环系统和生物生产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此外,由于浮游植物具有随波逐流的独特生态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特定要求,因此其在海洋学(包括污染海洋学)和水产资源学的研究中均有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军  闫庆  陈炳睿  堵盘军  
应用海洋数值模式ECOM-si耦合一个可用于实时计算的太阳辐射强度和海面热通量计算模块,采用N2P2ZD型生态模型,研究评估了象山港海域的浮游生物量受港内两大滨海电厂(国华电厂和乌沙山电厂)温排水的影响程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温排水及其卷载和余氯杀伤效应对海域的浮游生物量有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象山港浮游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春季和初夏等增温季节,温排水的存在可使藻华的发生期提前;夏季高温期,水温超过最佳生长温度,则使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且可降低赤潮发生的风险;在秋季降温期和冬季低温期,水温低于最佳生长温度,温排水有助于缓解水温的下降,有助于提高该时期海域的初级生产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静  李德尚  董双林  
于1998年6~9月在山东海阳养虾场运用陆基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通过搅底、接种光合细菌、接种硅藻和充气 4种水质调控措施,研究了虾池中浮游物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浮游物中无机部分占 49.1%~ 64.1%,有机部分占 35.9%~ 50.9%,有机颗粒( POM)中,颗粒腐质: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0.60:0.24:0.11:0.05;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浮游物及其各组分的干重都有所增加,但各组分的百分比变化较大;搅底和接种硅藻2组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都有所增加,但颗粒腐质的百分比减少;充气和搅底使围隔中无机颗粒含量增加,透明度降低;光合细菌对水体中浮游物的影响较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汇娟  谢平  
试验采用2.5 m×2.5 m围隔,共设置4个试验鱼密度:0、116、176、和316 g/m2,研究了不同密度的鲢对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在无鱼围隔中有大量个体较大的透明溞(Daphnia galeata)产生,并且在无鱼围隔中,浮游植物生物量最低,透明度显著的高于其他的围隔。与其它类似的围隔试验所不同的是:在无鱼围隔中没有蓝藻水华的发生。在有鱼围隔中,浮游甲壳动物始终由个体较小的微型裸腹溞占优势。并且浮游植物的生物量随着鲢密度的升高而降低。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在不同鲢密度的围隔中比较相似,与无鱼围隔相比,绿藻和裸藻生物量所占的比率较低,蓝藻生物量所占的比率较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杜萍  徐晓群  徐旭丹  周孔霖  骆鑫  陈全震  曾江宁  寿鹿  张德民  
为探究不同营养类型养殖方式对半封闭海湾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于2015年在象山港的鱼类网箱养殖、牡蛎筏式养殖和海带筏式养殖3种养殖区内外分别进行大、中型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四季研究。结果显示,牡蛎养殖区内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夏、秋季优势种太平洋纺锤水蚤的优势度下降,冬季优势种腹针胸刺水蚤的优势度上升;网箱养殖区内浮游动物群落变化不明显,变化主要为大、中型浮游动物优势种,春、冬季腹针胸刺水蚤的优势度下降,秋季优势种种类组成变化明显;海带养殖区内浮游动物群落和优势种变化均不明显。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海峰  王云龙  廖勇  陈涛  杜秀宁  
于2011年7月(投礁前)和2012年7月(投礁后)在象山港人工鱼礁海域进行网采浮游植物调查,采用群落结构特征公式及灰度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以及鱼礁区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关联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投礁前除均匀性指数J'外,对照区浮游植物种类数(4门21属33种)、丰度(56.50×103cells·m-3)及多样性指标(H'=2.85、d Ma=1.02)均比鱼礁区(4门19属30种、40.57×103cells·m-3、H'=2.67、d Ma=0.76)高;投礁后鱼礁区(3门17属27种、275.35×103cells·m-3、H'=1.14、d Ma=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春华  施伟  胡龙飞  周文斌  
运用EFDC模型构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主湖区的二维模型,使用Delft3D软件划分研究区域网格,并以2010年实测TIN、TP数据为初始条件,模拟水利枢纽运行前后湖区氮磷营养盐的变化特征,验证结果显示TIN和TP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水利枢纽运行后,枯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20.42%和20.55%,达到2.86和0.44mg/L,饶河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平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13.39%和12.90%,达到2.08和0.18mg/L,赣江主支与修河的汇流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枢纽对氮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磷素的控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白怀宇  李秋芬  张艳  陈碧鹃  韩倩  夏斌  曲克明  
根据2014年11月,2015年1月、3月和7月在象山港中部养殖海区开展的海洋调查所获得的海水营养盐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评价了海水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显示,该海域无机氮平均含量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秋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对不同养殖区域分析,宁海海藻养殖区和西沪港海带养殖区的无机氮浓度除冬季1个站位点外均劣于国家海水四类水质标准(0.50 mg/L),活性磷酸盐浓度在春、秋两季劣于国家海水四类水质标准(0.045mg/L)。全年各水层的N/P比值均高于Redfield比值,磷相对缺乏。根据富营养化评价模式,象山港中部养殖海区营养水平属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育红  吕振波  房燕  杨艳艳  张焕君  马元庆  李凡  徐炳庆  
微型浮游植物(粒径2-20μm,这里把范围扩至2-50μm)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海洋环境的稳定性。其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用计算相关性指数的方法研究了H'与多种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27℃温度范围内,H'与水中营养盐结构尤其是NO-3-N/NH+4-N比值相关性显著。2006-2007年对威海沿岸6个海湾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中发现,当水温>16℃(16-27℃)时,H'与NO-3-N/NH+4-N值呈显著负相关:2006年7月相关性指数R=-0.526(n=14);2007年10月相关性指数R=-0.575(n=19)。当水温<12℃(5-12℃)时,H'...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毕相东  张树林  邢克智  
试验设定3个TTPC浓度梯度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TTPC(处理96 h)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及鲤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水温、盐度、pH、DO、COD、NO2--N与TTPC浓度之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而透明度、NH3-N、TN、PO43--P和TP与TTPC浓度之间则呈现正相关关系。TTPC对模拟池塘微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及鲤鱼苗均有一定的毒性,TTPC浓度为0.6 mg/L时能有效杀灭水华藻类且对鲤鱼苗是安全的,但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较低且氨氮有所升高,因此在水产上使用TTPC杀藻的同时,需开增氧机以保证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并添加适宜活菌剂等降低水体氨氮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