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4)
- 2023(6681)
- 2022(5598)
- 2021(4932)
- 2020(3926)
- 2019(8838)
- 2018(8691)
- 2017(15560)
- 2016(8980)
- 2015(9917)
- 2014(10073)
- 2013(10163)
- 2012(10047)
- 2011(9411)
- 2010(9584)
- 2009(8694)
- 2008(8611)
- 2007(7728)
- 2006(7176)
- 2005(6822)
- 学科
- 济(40632)
- 经济(40598)
- 业(19123)
- 管理(18227)
- 地方(16509)
- 中国(15009)
- 企(12847)
- 企业(12847)
- 农(12730)
- 学(11286)
- 业经(10205)
- 地方经济(9523)
- 方法(9482)
- 发(9009)
- 农业(8957)
- 融(7916)
- 金融(7913)
- 数学(7894)
- 数学方法(7756)
- 环境(7685)
- 银(7678)
- 银行(7625)
- 行(7543)
- 贸(6950)
- 贸易(6940)
- 发展(6635)
- 易(6617)
- 展(6614)
- 制(6519)
- 技术(6340)
- 机构
- 学院(133440)
- 大学(129785)
- 研究(59720)
- 济(48631)
- 经济(47466)
- 中国(43684)
- 科学(42613)
- 管理(39981)
- 农(36897)
- 所(34733)
- 理学(32868)
- 理学院(32251)
- 研究所(31930)
- 管理学(31337)
- 京(31146)
- 管理学院(31093)
- 农业(29385)
- 业大(26501)
- 中心(25348)
- 江(23011)
- 省(22825)
- 院(21822)
- 财(21350)
- 北京(20258)
- 科学院(20243)
- 范(19643)
- 师范(19284)
- 州(18537)
- 技术(18478)
- 农业大学(17909)
- 基金
- 项目(88166)
- 科学(65660)
- 基金(59227)
- 研究(57966)
- 家(56166)
- 国家(55654)
- 科学基金(43698)
- 省(37531)
- 社会(32868)
- 划(32218)
- 社会科(31004)
- 社会科学(30999)
- 基金项目(30738)
- 自然(30264)
- 自然科(29497)
- 自然科学(29487)
- 自然科学基金(28897)
- 发(26474)
- 教育(25344)
- 资助(24698)
- 编号(22567)
- 重点(21776)
- 计划(20282)
- 科技(20156)
- 发展(20033)
- 展(19677)
- 成果(18649)
- 课题(18311)
- 创(18139)
- 科研(17160)
共检索到220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天瑶 苌淑敏 李少华 张晓艳 康玉凡
为阐明萌发对豌豆种子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以3个豌豆品种(‘16WDS017’、‘16WDS018’和‘16WDS021’)为材料,研究其萌发过程中不同生长期的生长特性(苗长、茎粗、根粗和根长等)、酚类(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ABTS自由基清除力和FRAP亚铁还原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6WDS017’豌豆芽苗菜的生物产量(127.06 g/100株)及可食部分鲜重(38.93 g/100株)最高;与未萌发的种子相比,萌发显著提高芽苗菜的酚类含量和抗氧化性,且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同时‘16WDS021’豌豆芽苗菜相比于其他2个品种,其酚类含量和抗氧化性更高。此外,苗长与根长、酚类含量及抗氧化性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综上所述,豌豆萌发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酚类物质的积累及增强抗氧化性。
关键词:
豌豆 萌发 生长特性 酚类含量 抗氧化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佑成 赵天瑶 苌淑敏 李少华 庞肖杰 郑琳琳 康玉凡
为筛选出生产富硒绿豆芽最适宜的喷施浓度,采用不同浓度(0.00、0.06、0.19、0.38和0.57 mmol/L)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测定其生长指标(根长、下胚轴长和下胚轴茎粗)、营养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酚类含量(总酚和总黄酮)、ABTS自由基清除力及硒含量。结果表明:纳米硒对绿豆芽生长具有双重效应,低浓度纳米硒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纳米硒对绿豆芽有毒害作用,会抑制其正常生长。0.19 mmol/L浓度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的效果最佳,其下胚轴茎粗比对照提高2.91%,下胚轴长提高38.70%;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抗坏血酸含量分别增加31.67%、 51.18%和44.3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升108.04%和59.45%;同时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88.37%和26.81%。而且0.19 mmol/L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中硒含量为3.04 mg/kg,在安全标准范围内。因此,生产富硒绿豆芽以0.06~0.19 mmol/L纳米硒浓度喷施最佳。
关键词:
绿豆芽 纳米硒 营养特性 抗氧化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符晨星 贺建华 侯德兴
采用Folin-Ciocalteu法对荷叶、枳实和水皂角3种中草药提取物的多酚定量,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评估。结果表明,经过粗提后,多酚含量最高的是枳实提取物,多酚含量为(462.5±19.28)mg/g,其次是荷叶和水皂角提取物,分别含多酚(293.8±78.57)和(270.3±28.53)mg/g。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水皂角提取物,其次是荷叶和枳实提取物,IC50值分别为(0.021±0.003)、(0.037±0.007)和(0.061±0.010)mg/mL。抗氧化性测定结果显示,3种中草药的抗氧化性与其酚类物质含量并不呈正相关。
关键词:
中草药 抗氧化性 多酚含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欧阳杰 赵昕源 马田田
虾青素由于结构稳定性较差,在高温条件下易降解和异构化。为了掌握南极磷虾粉加工过程中虾青素含量、结构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虾青素在各加工阶段的含量及结构变化,对比虾青素在各加工阶段的抗氧化性差异,分析虾青素结构与功能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南极磷虾原料中虾青素含量为110.6 mg/kg,其中全反式结构虾青素占比90.7%,13-顺式虾青素和9-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4.7%和4.6%,经过蒸煮和干燥后,虾青素含量分别为88.7和52.1 mg/kg,全反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76.2%和72.2%,13-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19.9%和21.9%,9-顺式虾青素占比分别为3.9%和5.9%。南极磷虾原料中虾青素的3S, 3′S,3S, 3′R和3R, 3′R三种光学异构体含量分别为16.8、17.9和72.1 mg/kg,蒸煮后分别为12.0、25.5和55.3 mg/kg,干燥后分别为2.8、8.1和12.4 mg/kg。各阶段虾青素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均显著强于Vc,在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中,蒸煮和干燥后的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强于原料中的虾青素,在FRAP铁离子还原实验中,蒸煮和干燥后的虾青素也表现出了更高的还原能力。研究表明,在虾粉加工过程中,虾青素的几何异构主要发生在蒸煮阶段,光学异构主要发生在干燥阶段,相对于磷虾原料,经蒸煮和干燥后的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增强。本研究可为南极磷虾粉加工工艺优化及虾青素提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汉利 罗建勋 辜云杰 孙雁霞 邬晓勇
为桢楠的栽培和繁殖提供科学依据,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的发展,本试验测定了4个桢楠种子萌发过程中部分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表现为从种子发芽试验之日起至萌发高峰期随时间进展酶活力逐日递增,自萌发高峰期至萌发停止,酶活力又逐日递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可能是种子贮藏养分水解的生理响应结果。
关键词:
桢楠 种子 萌发 抗氧化酶 贮藏物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华华 李放 李航宇 葛军勇 徐东旭 康玉凡
为探明硒对蚕豆籽粒产量、硒含量、营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5个土壤施硒水平(Na2SeO3,以Se计0、3.1、6.2、12.4和24.8mg/kg)对硒在蚕豆籽粒中的富集规律、营养物质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硒浓度能够提高蚕豆籽粒产量,而高浓度硒则降低蚕豆产量;施硒能够显著提高蚕豆籽粒硒含量(崇礼蚕豆和凤豆6号分别较对照提高21.3~35.8和4.97~7.60倍),籽粒硒含量与施硒浓度之间呈对数关系;硒同时可以影响籽粒中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和单宁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双阳 何钟佩 段留生
以转 Bt 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号与其背景材料中棉所16号为材料研究了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转 Bt 基因抗虫棉种子萌发时吸水速率慢,浸种外渗物质高,种子活力低,脂肪降解利用较慢,表现在发芽率和成苗率低、幼苗生长缓慢等。同时种子萌发过程中,转 Bt 基因抗虫棉种子和幼苗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与常规棉差异很大,脱落酸(ABA)含量较高,赤霉素(GAs)含量较低,GAs/ABA 低,可能与种子萌发不良有关;生长素(IAA)含量降低,细胞分类索(CTKs)含量提高和 IAA/CTKs 的降低可能是抗虫棉苗期生长势弱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艳 李雨浩 岑浩彬
以湖南安化天尖、茯砖及广西六堡3种黑茶为考察对象,研究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性能。针对超声波不同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能力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热水复合浸提法提取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提取功率250 W,提取固液比1∶2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5min,茯砖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5.21%;同时测得茯砖黑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但与
关键词:
黑茶 茶多酚 提取 抗氧化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红 董硕 熊颖 谷明灿 郭凯军
【目的】氧化应激在畜牧业生产中普遍存在,诱发氧化应激的因素很多,热应激是诱发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氧化应激能够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甚至造成动物死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植物多酚因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日益而受到关注。故研究不同剂量板栗总苞多酚对常温和高温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生长、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包括两个试验。试验一:将40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雄性雏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阳性对照组,饲喂日粮为基础日粮中添加0.15%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BHT)添加剂预混料(其中BHT含量0.015%);Ⅲ—Ⅴ组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健 杨颖 赵明烨 王军 陈敏
通过香椿多酚在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性的变化,探究贮藏条件对香椿中功能性质的影响。将香椿在0、5、10℃的温度下分别贮藏一定时间后,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铁离子还原比色法(FRAP法)来评价其多酚抗氧化性的变化,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样品中多酚的变化。贮藏后的香椿,其多酚的抗氧化性均在第4天时达到最高,且该变化与香椿中主要的3种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有关。贮藏温度、时间对于香椿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香椿的抗氧化性主要取决于酚酸类物质的变化。
关键词:
香椿 多酚 抗氧化性 贮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瑶 彭增起 邵斌 万可慧 石金明 张雅玮 王复龙 惠腾
【目的】探讨市售常见香辛料的抗氧化性对酱牛肉中致癌、致突变性杂环胺种类和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福林-酚法和ABTS法测定20种香辛料的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从中选出总酚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较强的5种添加到酱牛肉的加工中,用HPLC法测定杂环胺含量。【结果】在只用蒸馏水煮的空白牛肉中检测出1-甲基-9H-吡啶并[3,4-b]吲哚(Harman)和9H-吡啶并[3,4-b]吲哚(Norharman)两种杂环胺,而且含量很低;在用盐、白砂糖、酱油煮的对照牛肉中,除Harman和Norharman外还检测到了2-氨基-3,7,8-三甲基咪唑并[4,5-f]喹喔啉(7,8-DiMeIQx)、3-氨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牡康 贾栩超 张瑞芬 刘磊 董丽红 池建伟 白亚娟 张名位
【目的】探讨杨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含量、生物可及性及其抗氧化活性,为杨桃的鲜食消费和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州红杨桃(GZ)、香蜜杨桃(XM)、台湾蜜丝杨桃(TW)3个品种的果实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杨桃果实中主要的酚类物质,选用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两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采取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法分析各杨桃品种果实在消化过程中消化液总酚、总黄酮、单体酚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计算其酚类物质生物可及性。【结果】从杨桃果实提取物中检测到了3种酚酸(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和3种黄酮类物质(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是含量最高的单体酚。供试杨桃品种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34.41—293.30 mg GAE/100g FW和165.75—278.97 mg CE/100g FW。模拟胃消化后,杨桃消化液中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51.57—180.45 mg GAE/100 g FW和113.06—164.45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54.05%—76.98%和47.58%—93.88%。进一步经肠消化后,释放入消化液中的生物可及性酚类成分有所减少,生物可及性多酚和黄酮的总含量分别为116.64—155.76 mg GAE/100 g FW和78.47—148.44 mg CE/100 g FW,总酚和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46.57%—66.45%和40.12%—84.75%。胃消化释放入消化液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分别达到56.60%—87.54%和65.33%—85.92%,而胃肠消化液中检测到的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含量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51.90%—80.94%和32.81%—37.50%。杨桃胃消化液的ABTS和ORAC抗氧化值分别为杨桃果实提取物的97.56%、102.42%、92.36%和122.73%、118.50%、107.14%,而经进一步肠消化后消化液的ABTS和ORAC值分别降低12.33%—26.60%和37.95%—43.28%。【结论】杨桃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包括原儿茶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异槲皮苷,其中原花青素B2和表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酚类物质。杨桃果实经模拟胃液消化后消化液中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而肠消化过程使生物可及性的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降低。
关键词:
杨桃 酚类物质 黄酮 生物可及性 抗氧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楠 罗凡 费学谦 钟海雁
[目的]研究前处理对油茶籽的抗氧化性影响。[方法]采用红外加热对油茶籽进行不同时间与温度的处理,并测定处理前后油茶籽和油茶籽仁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结果]研究发现随加热时间的延长,美拉德反应产物5-羟甲基糠醛、丙酮醛、乙二醛、3-脱氧奥苏糖的生成量逐渐增多;在150℃下反应120 min后,油茶籽中5-羟甲基糠醛、丙酮醛、乙二醛、3-脱氧奥苏糖的含量分别为10.929、34.620、11.054和36.627μg·g~(-1),油茶籽仁中其含量分别为16.950、55.217、20.216和72.390μg·g~(-1),后者分别是前者的1.55、1.59、1.8和1.97倍,说明美拉德反应主要在油茶籽仁中发生。对美拉德反应产物氧化活性的测试数据表明,油茶籽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在150℃下反应120 min时,油茶籽仁和油茶籽清除DPPH自由基与抗氧化活性均达到最高,前者分别为99.18%和81.47%,后者分别为97.44%和74.97%。[结论]比较发生美拉德反应的油茶籽仁与油茶籽的DPPH清除率与抗氧化活性发现,油茶籽仁抗氧化活性强于油茶籽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油茶籽 美拉德反应 抗氧化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天宏 金东艳 王岩 曹莹
【目的】揭示大豆酚类物质对O3浓度升高的代谢机制与响应方式,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次生代谢对O3胁迫的适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豆(Glycine max.)为试材,O3浓度45 nmol·mol-1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系统探讨O3浓度升高(O3-1处理:(80±10)nmol·mol-1,O3-2处理:(110±10)nmol·mol-1)对大豆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O3-1处理下的大豆叶片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P<0.05)升高,而O3-2处理下的总黄酮含量与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敬爽 贾桂霞
朝鲜冷杉(Abies koreana Wils.)为常绿矮生树种,高达1 m,树冠塔型,树皮褐色,大枝轮生平展, 叶条形,正面为亮绿色,背面被两条白色气孔带,具有鲜艳美丽的球果,观赏价值较高,在韩国为优良地貌风景林树种和行道树种,并在欧美等国家园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