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5)
- 2023(3792)
- 2022(3314)
- 2021(3107)
- 2020(2844)
- 2019(6169)
- 2018(6068)
- 2017(11913)
- 2016(6946)
- 2015(7313)
- 2014(7432)
- 2013(7376)
- 2012(6866)
- 2011(6302)
- 2010(6253)
- 2009(5731)
- 2008(5782)
- 2007(5161)
- 2006(4211)
- 2005(3846)
- 学科
- 济(23784)
- 经济(23756)
- 业(17510)
- 管理(16661)
- 企(14792)
- 企业(14792)
- 方法(13414)
- 数学(11837)
- 数学方法(11694)
- 学(9811)
- 财(6865)
- 中国(5371)
- 贸(5257)
- 贸易(5257)
- 易(5122)
- 农(5117)
- 制(4783)
- 务(4679)
- 财务(4674)
- 财务管理(4663)
- 企业财务(4532)
- 业经(4182)
- 技术(4143)
- 银(4070)
- 融(4045)
- 金融(4041)
- 银行(4033)
- 理论(3875)
- 行(3841)
- 地方(3666)
- 机构
- 大学(101034)
- 学院(99266)
- 研究(39065)
- 济(33163)
- 经济(32354)
- 管理(31197)
- 科学(30611)
- 农(30524)
- 理学(27889)
- 理学院(27376)
- 管理学(26453)
- 管理学院(26296)
- 中国(26260)
- 农业(24758)
- 所(23303)
- 业大(23146)
- 研究所(21918)
- 京(21265)
- 中心(16439)
- 农业大学(16256)
- 财(15921)
- 室(15230)
- 江(15088)
- 省(14929)
- 实验(14279)
- 院(13794)
- 实验室(13769)
- 业(13644)
- 财经(13211)
- 重点(13083)
- 基金
- 项目(73561)
- 科学(55575)
- 基金(53857)
- 家(51528)
- 国家(51160)
- 研究(42269)
- 科学基金(41458)
- 自然(31343)
- 自然科(30706)
- 自然科学(30686)
- 自然科学基金(30159)
- 省(29822)
- 基金项目(28445)
- 划(25621)
- 社会(25507)
- 社会科(24153)
- 社会科学(24147)
- 资助(23031)
- 教育(19924)
- 计划(17949)
- 重点(17347)
- 科技(16956)
- 科研(15388)
- 部(15241)
- 创(15165)
- 发(14780)
- 业(14332)
- 创新(14310)
- 专项(13875)
- 编号(13836)
共检索到137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永三 王振中
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 5个豇豆 (VignasesquipdalisWight)品种在受锈菌 (UromycesvignaeBarcl)侵染前和侵染后若干阶段中外切几丁质酶 (exo chitinase)和 β 1,3 葡聚糖酶 (β 1,3 glucanase)的活性 ,并分析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豇豆各品种与锈菌互作的早期 ,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均上升 ,与品种抗病性水平基本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也与品种抗性水平一致 ,且抗病品种的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的变化率高峰出现早 ,而感病品种的高峰出现迟 ;β 1,3 葡聚糖酶比活性与品种抗性水平也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与品种抗性有较密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 ,POD、PPO、PAL 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相比 ,POD活性在处理后 2 4h有明显提高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至 14 4h后较对提高 193 0 %。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 ,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 4 8h以后 ,处理后 14 4h时较对照提高 6 1 7%。PAL在处理后 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17 6 % ,而后下降 ,12 0h出现第 2个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30 8%。处理后 4d接种霜霉病菌 ,调查结果表明 :第 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 8 9% ,第 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 2 2 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卫萍 庞学群 张昭其 黄雪梅
【目的】研究β-氨基丁酸(BABA)对采后香蕉果实抗病性的诱导作用和贮藏期果皮活性氧含量、抗病相关酶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为探索抗病保鲜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香蕉果实经5 g·L-1 BABA溶液低压渗透处理,或预先用3.14 mg·L-1的二苯基碘(活性氧合成酶NADPH氧化酶的专一性抑制剂,diphenylene iodonium,DPI)低压渗透,再做BABA溶液低压渗透处理。处理后0、3、6、12、24、48、72 h分别接种2?105个/mL炭疽病菌孢子于果皮上,并测定接种果实在(20±2)℃、85%—95%湿度(RH)下贮藏5—16 d的病斑直径;测定处理24 h后接种果实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唐文华 周洪友 黄永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抗病性诱导剂 BTH用量少 ,无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病害防治剂。本文首次报道了 BTH对甜瓜白粉病、细菌角斑病和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雨艳 明建 张昭其 曾凯芳
【目的】探讨壳聚糖处理对脐橙果实抗病性的诱导效果,以及对果实内源水杨酸(SA)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以脐橙果实为试材,采收后不同时间用2%壳聚糖溶液浸泡处理1min,测定壳聚糖处理对果实青霉病抗病性、水杨酸含量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处理显著降低脐橙果实接种发病率的升高和病斑直径的扩展(P<0.01),诱导2d时抗病效果最显著。2%壳聚糖处理果实果皮内游离态S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果实;壳聚糖处理提高脐橙果实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延缓果实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的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春红 翟彩霞 王立安 陈霞 郭秀林 崔四平 李广敏
以1对同核异质的玉米C103为试材,进行了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来提高玉米抗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经预处理叶片的病斑面积为(0.3±0.05)~(0.9±0.5)mm2,而对照为(23.1±8.7)mm2,差异极显著。同时还测定了与提高抗病性有关酶的变化,经0~96h的动态检测,以1∶50的处理效果为最好,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比对照平均提高了64.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平均提高了41.2%,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比对照平均降低了29.7%。从而说明低浓度培养滤液本身能够成功地作为激发子来诱导玉米的系统获得性抗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田 王刘庆 廖美德
【目的】研究类芽孢杆菌PS04菌株及其代谢物对水稻纹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探索PS04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机理,为PS04菌株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幼苗为供试材料,用带菌谷粒接种法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分别以PS04菌株发酵液、浓缩液和乙醇粗提物为药剂,保护性试验于接种前24h施药,治疗性试验于接种后24h施药,施药10d后调查统计防效;同时喷施发酵液与接种水稻纹枯菌进行防御性酶诱导试验,分别于接种后1,2,3,5,8d测定水稻叶鞘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药效试验表明,PS04菌株发酵液兼具保护性和治疗性作用,其防效分别达93.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永红 毕阳 李永才 王毅
苯丙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是水杨酸的类似物,也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抗病性化学诱导剂,能够诱导多种植物的抗病性。采前或采后ASM处理可有效降低梨、桃、葡萄、草莓、甜瓜、橘、芒果、香蕉、枇杷、番茄和马铃薯等多种果蔬的采后病害。ASM的诱抗机理涉及诱导活性氧的积累、活化苯丙烷代谢和促进病程相关蛋白的产生等方面。本文还对扩大ASM的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效果,以及深入阐明ASM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采后病害 诱导抗性 诱抗剂 苯丙噻重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士旺 郭泽建
分析了植物生防制剂及其使用特点,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防制剂菌株的改良途径,对植物诱导抗病性概念、特点、产生机理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生防制剂 诱导 植物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玲莉 杨凤环 侯晓杰 杜绍华
诱导抗病性(Induced resistance)是指利用生物或物理、化学因子处理植物,改变植物对病原的反应,从而使其获得局部或系统的抗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杨酸、寡糖、聚糖及BTH等几种主要化学诱导剂在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抗性 化学诱导剂 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林 梁志怀 曾粮斌 罗赫荣 罗敏
为探明木霉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害的拮抗机制,用哈茨木霉T2-16菌株发酵代谢产物对豇豆种子进行了浸种处理,并在温室条件下于幼苗期注射法接种枯萎病菌,结果表明,该代谢产物可诱导豇豆幼苗产生对枯萎病的获得抗性.其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增强,并在某一时段显著高于未经木霉代谢产物浸种的对照,枯萎病发病率也极显著低于对照,对该病的防效可达73.6%.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凯芳 姜微波
绿熟芒果(MangiferaindicaL .cv .Matisu)经水杨酸(SA)处理后,用炭疽病菌(Colletotichum gloeospori oides)孢子悬浮液(1×10 4cfu/mL)对其进行损伤接种,贮存于13℃85 %~95 %相对湿度条件下。结果表明:SA处理的芒果接种后第4天果实发病率仅为对照的6 2 . 5 % ,第12和16天果实病斑直径比对照分别降低了39. 9%和35. 3% ,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关键词:
水杨酸 绿熟芒果 炭疽病菌 抗病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邱业先 汪金莲 罗泽民
早在1909年Bernard就发现,在兰科植物圆球茎组织上接种Rhizctoniarepens而诱发了抑菌现象,后来类似现象不断被发现和证实。1951年高又曼首先提出“诱导的抗侵染保护反应”概念,当时的观点只局限于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刺激后产生的保护反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丰胜求 张艳 徐久玮 甘莉
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7-8叶期及盛花期感染油菜菌核病后及对照叶片中几种重要防御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7-8叶期叶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盛花期,而盛花期POD、PPO、PA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7-8叶期。与对照相比,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SOD、POD活性显著增加,而抗病品种变化较小且因品种而异;7-8叶期及盛花期处理叶片中,各品种(系)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达显著水平,并且中R888达极显著水平;7-8叶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盛花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均显著地下降,并以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较多,其中,中R88...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防御酶 抗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鹏 李振歧
为了探讨BTH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以及抗性的部分生理机制,分别用0.01,0.05,0.1,0.2,0.4,0.8和1.6 mmol/L苯并噻二唑(BTH)溶液处理小麦幼苗2 d后接种白粉病菌,结果表明,浓度大于0.2 mmol/L的BTH处理均能显著诱导小麦幼苗产生对白粉病的抗性;用0.4 mmol/L BTH处理小麦幼苗后间隔不同时间接种白粉病菌,表明BTH诱导小麦产生对白粉病的抗性持久期在7 d以上;对BTH处理或接种白粉病菌的幼苗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BTH处理可系统性地增强这2种酶的活性且与小麦对白粉病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