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8)
- 2023(3668)
- 2022(3206)
- 2021(3103)
- 2020(2729)
- 2019(6592)
- 2018(6718)
- 2017(12767)
- 2016(7175)
- 2015(8172)
- 2014(8084)
- 2013(7744)
- 2012(6857)
- 2011(6076)
- 2010(6513)
- 2009(5934)
- 2008(5683)
- 2007(5094)
- 2006(4355)
- 2005(3753)
- 学科
- 济(28526)
- 经济(28508)
- 管理(19033)
- 业(17606)
- 方法(16653)
- 数学(15436)
- 企(15134)
- 企业(15134)
- 数学方法(14960)
- 农(6931)
- 中国(6372)
- 理论(6082)
- 业经(5603)
- 财(5045)
- 学(4915)
- 贸(4807)
- 贸易(4803)
- 易(4687)
- 地方(4616)
- 教学(4583)
- 农业(4313)
- 技术(4212)
- 制(4114)
- 和(3808)
- 策(3760)
- 划(3730)
- 环境(3628)
- 银(3329)
- 银行(3318)
- 务(3195)
- 机构
- 学院(97665)
- 大学(95129)
- 管理(38345)
- 济(35925)
- 经济(35078)
- 理学(33313)
- 理学院(32989)
- 管理学(31916)
- 管理学院(31772)
- 研究(30715)
- 中国(22348)
- 科学(20876)
- 京(20257)
- 农(19143)
- 业大(17392)
- 所(16205)
- 农业(15416)
- 财(15120)
- 研究所(14900)
- 江(14708)
- 中心(14280)
- 技术(12648)
- 北京(12616)
- 财经(12099)
- 州(11878)
- 范(11630)
- 师范(11476)
- 经(10964)
- 院(10850)
- 工程(10551)
- 基金
- 项目(68187)
- 科学(52754)
- 基金(47933)
- 研究(46829)
- 家(43291)
- 国家(42995)
- 科学基金(36387)
- 省(28492)
- 社会(27573)
- 社会科(26198)
- 社会科学(26188)
- 自然(25676)
- 自然科(25154)
- 自然科学(25146)
- 基金项目(24730)
- 自然科学基金(24646)
- 划(24207)
- 教育(23257)
- 资助(21218)
- 编号(19421)
- 重点(15949)
- 成果(14855)
- 创(14596)
- 发(14452)
- 部(14309)
- 计划(14257)
- 课题(14071)
- 创新(13599)
- 科研(13203)
- 大学(12400)
共检索到138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国 向天常 李杰 代伟
根据肥料效应函数法,采用三因素天水平回归设计的配方施肥研究表明,在灰棕紫泥土上每生产1000Kg豇豆需吸收N5.32Kg,P2O51.44Kg,K2O3.35Kg。据差减法计算,豇豆吸收N的46.8%、P2O5的21.7%、K2O的28%来自于土壤,其余养分则由施肥及根瘤菌作用补充。在配肥模式中,灰棕紫泥土壤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2∶2,黄色石灰土施肥比例为1∶2.5∶2,而单施氨、磷、钾肥,每公顷分别达到N45kg,P2O567.5kg,K2O60Kg后,豇豆产量明显下降。表明氮、磷、钾的用量都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关键词:
豇豆 营养需要 配方施肥 数学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晓红 邹志荣 李军 杨旭 贺忠群
采用3因素5水平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N、P、K肥配施对黄瓜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温室黄瓜产量形成的肥料反应模式,利用回归模型对最优化施肥量、各肥料要素的单因子效应及其交互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养分配比适宜可提高温室黄瓜的产量,当N,P,K配比为1∶0.68∶1,对应的氮(N),磷(P2O5),钾(K2O)用量分别为314.9,213.0,321.0kg/hm2时,温室黄瓜最高产量可达120052.5kg/hm2。对试验结果进行的验证表明,构建的模型准确可靠。
关键词:
黄瓜 配方施肥 模型构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裴桂英 刘健 马赛飞 王永锋 张跃进
根据两年不同氮肥施用量、不同配方施肥对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氮、丰磷、缺钾;中氮、丰磷、丰钾两类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上,只有尿素75kg/hm2,三元复合肥225kg/hm2较对照增产,但不显著,且净增效益都为负值.
关键词:
大豆 配方施肥 栽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大伟 邹志荣 王兰英
为探寻沙化地日光温室内黄瓜的最佳施肥方案,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在含沙量为237.6 g/kg的沙化土中氮、磷、钾施肥量与黄瓜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解析,探讨了氮、磷、钾肥的单因子效应、互作效应、边际产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该土壤条件下的日光温室内,氮(N)、磷(P2O5)、钾(K2O)肥施用量分别为264.28,82.94和290.34 kg/hm2时,黄瓜可达到的最高产量为114 045.30 kg/hm2。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浩 周清明 李军民
为了提高旱稻的产量、质量,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用量配方对巴西陆稻IAPAR9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湖南省红黄泥土壤条件下巴西陆稻IAPAR9栽培中施肥量与产量、米质的数学模型,并分别优选出高产量、高利润各10套施肥方案和米质最佳施肥方案.当N,P2O5,K2O分别为295.2,147.6,295.2 kg/hm2 ,三者比例为2∶1∶2,可获得最高产量5 012.64 kg/hm2,最高利润为2 975.76元/hm2,最高整精米率62.56%,较低垩白粒率19.19%和最高蛋白质10.24%.
关键词:
巴西陆稻 配方施肥 数学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政 梁燕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菜豆种子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菜豆种子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且拟合较好;各栽培因子对菜豆种子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氮>钾>磷;栽培密度与氮、磷和钾的交互效应在0.1水平显著。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了仿真优化,提出了菜豆种子生产优化组合方案:栽培密度19.508~21.313万株/hm2;施氮量292.664~324.128kg/hm2;施磷量93.938~144.023kg/hm2,施钾量437.400~492.300kg/hm2。
关键词:
菜豆 栽培密度 施肥水平 通用旋转设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张彦才 王丽英 李巧云 陈丽莉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养分吸收、根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丹参在生长30,30~90,90~120 d对N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百分比为:5.2%~14.8%、61.8%~93.4%、0.6%~28.7%;P2O5的各时期吸收百分比为:2.6%~7.8%、37%~63.7%、28.5%~59%;定植生长30~90 d时丹参对K素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总吸收量的86.3%~95.3%。形成100 kg丹参产量需N量为1.89~2.26kg,需要P2O5的量为0.57~0.69 kg,需要K2O的量为1.35~2.14 kg。氮肥对丹参根长影...
关键词:
丹参 施肥 数学模型 根性状 养分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汪金舫 朱其清
依据潮土中各种养分的供应特征和小麦需肥规律,选择了氮、磷、锰三种元素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建立了潮土中小麦最佳施肥模型。结果表明,当氮肥(纯氮)用量为12.85~16.35kg/亩,磷肥(P2O5)用量为11.36~14.00kg/亩,硫酸锰用量为1.16~1.49kg/亩时,小麦边际产量可达375kg/亩。其最佳施肥量与最经济施肥量十分接近,此时的投入与产出比为1∶5,对小麦产量影响程度的次序为锰肥>氮肥>磷肥。
关键词:
潮土,施肥,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数学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兰 孙克刚 李贵宝 王英 吕爱英 乔文学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回归旋转设计,对豫南砂姜黑土区影响小麦高产的氮、磷、有机肥的用量进行两年定位试验,建立了小麦产量函数模型;通过模型解析选优,确定了每公顷产量>6000kg、>6750kg、>7500kg及最大经济效益的施肥组合方案;明确了模型因素效应顺序(氮>有机肥>磷肥)和高产与施肥的关系,以及各肥料产量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效应。
关键词:
冬小麦,数学模型,优化方案,施肥,产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葛继红 周曙东 朱红根 殷广德
本文在江苏省376户农户调查数据基础上,首先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是否选择配方施肥技术的因素,其次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配方肥施用比例(采用强度)的因素。研究表明,科学施肥能力越强、示范户、拿到配方卡、参加培训次数越多及所在乡培训总人数越多的农户越倾向选择配方施肥技术,而本村化肥店对农户选择该技术有显著负向影响;就技术采用强度而言,年龄越小、以务农为主、科学施肥能力越强、拿到配方卡和参加培训次数越多的农户,其配方肥施用比例倾向越高。
关键词:
环境友好 技术选择 采用强度 配方肥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楚崴 曹宏鑫 张文宇 张伟欣 陈魏涛 冯春焕 葛思俊
【目的】渍害是长江流域油菜生产中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本研究旨在定量分析不同氮肥水平油菜花期渍水胁迫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为油菜生产中渍水胁迫的灾害评估与预测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部试验农场进行,以宁油18和宁杂19为试验材料,在盆栽和池栽试验条件下模拟花期渍水,比较分析不同施肥条件下不同渍水时间对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其中,盆栽设置4个渍水持续时间(0、3、6、9 d)、2个施肥处理(包括无施肥(N0)和施肥组(N1)两个水平,N1施肥条件为:N 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小平 吴晓丽 汪阳东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最优设计建立氮、磷、钾施肥及留竹密度与毛竹林竹材产量间的回归模型 ,同时根据投入、产出价格建立施肥和留养立竹的经济效益方程。经F值检验 ,方程均拟合较好。进一步统计分析表明 :留养立竹密度和施用氮肥是影响竹林产量的主导因子 ,参试各因素对产量贡献率的排序为留竹密度 >氮肥 >钾肥 >磷肥。采用产量和效益两目标函数的双频分析 ,得到 95 %置信域的毛竹林优化施肥方案 :施尿素 4 88~ 6 0 7 6kg·hm- 2 ,平均 5 4 7 8kg·hm- 2 ;过磷酸钙 2 5 2 7~ 2 6 1 2kg·hm- 2 ,平均 2 5 7kg·hm- 2 ;氯化钾 4 3 ...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 密度 回归设计 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达如 陈伦寿 张承东 骆美贞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方法对国内常用的 2种施肥模型 (二次和平方根 )和 3种试验设计 (D饱和设计、3× 3设计 ,5× 5设计 )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灌溉农田以二次模型最优 ,旱地以平方根模型最佳。 3× 3设计简单、实用、准确、易于在农户中推广应用。研究认为对多点分散试验的结果 ,可采用动态聚类分析的方法 ,获得类肥料效应方程以指导推荐施肥。研究中建立的 3HCCFS - 90曲周施肥系统可实现 90 %的预报吻合度。
关键词:
动态聚类 施肥模型 施肥系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汇 李一山 洪丽芳
组建无公害施肥运筹模型是提高柑橘类果树无公害施肥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柑橘类果树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本文描述了建模的依据、方法及过程。模型构件为:①柑橘的类型(X1),②树龄(X2),③产量(X3)(kg/株/年),④土壤有机质含量(X4)。第①、②、③项是影响N、P、K施用量的主导因素,第④项是土壤N、P、K天然供给量的主导因素。模型的数学表达式是一组层次明显,相互依赖,以多元二次多项式及S曲线为基础的函数。
关键词:
柑橘 无公害 施肥 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海 冯彬彬 徐晓玉 姚永红
为探索适宜山银花高产优质种植中的氮磷钾最佳施肥效应模型,本文以山银花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设计的氮磷钾3因子施肥试验,对试验材料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建立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模型与山银花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施肥措施中N2P2K2处理的产量和品质最佳,不施或者少施肥均导致产量和品质不同程度下降。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磷钾肥的提高,药用有效成分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相互作用都存在一个值域,低于这个值域时氮、磷肥,氮、钾肥间都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高于这个值域时则都表现为拮抗作用。模型优化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山...
关键词:
山银花 施肥效应模型 产量 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