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
2023(59)
2022(57)
2021(54)
2020(43)
2019(115)
2018(107)
2017(121)
2016(127)
2015(108)
2014(117)
2013(113)
2012(129)
2011(82)
2010(104)
2009(118)
2008(106)
2007(100)
2006(79)
2005(83)
作者
(688)
(547)
(544)
(521)
(335)
(295)
(263)
(262)
(241)
(216)
(215)
(215)
(192)
(185)
(176)
(167)
(166)
(162)
(153)
(146)
(144)
(143)
(140)
(139)
(134)
(123)
(122)
(121)
(120)
(117)
学科
(852)
大豆(585)
(195)
(164)
(164)
贸易(164)
产品(157)
农产(155)
农产品(155)
市场(155)
产品价格(153)
价格(153)
(147)
(136)
虫害(134)
病虫(129)
病虫害(129)
(124)
经济(124)
(96)
(88)
(87)
方法(81)
植物(80)
数学(79)
数学方法(78)
(78)
(77)
紫杉(77)
红豆(77)
机构
学院(1800)
大学(1681)
(1652)
农业(1439)
业大(1078)
科学(1042)
研究(997)
农业大学(990)
(812)
(805)
研究所(749)
(620)
实验(614)
科学院(606)
实验室(594)
中国(590)
重点(571)
(517)
(494)
农业科学(469)
中心(433)
作物(386)
技术(380)
(378)
农学(368)
生物(364)
中国农业(347)
(327)
(325)
农学院(318)
基金
项目(1439)
(1211)
国家(1205)
基金(1031)
科学(1001)
科学基金(823)
自然(775)
自然科(756)
自然科学(756)
自然科学基金(739)
(715)
(668)
(647)
计划(637)
科技(617)
农业(549)
(529)
基金项目(521)
研究(499)
专项(496)
技术(389)
重点(383)
资助(377)
(354)
科研(334)
(328)
创新(318)
产业(278)
(278)
(275)
期刊
(1638)
学报(1230)
农业(1178)
科学(757)
大学(751)
学学(750)
(719)
业大(537)
中国(511)
农业大学(506)
中国农业(456)
农业科学(304)
农学(273)
华北(273)
(245)
自然(232)
自然科(221)
自然科学(221)
(194)
经济(194)
(184)
科技(164)
科技大(158)
科技大学(158)
农林(156)
(156)
林业(156)
南京(153)
南京农业(153)
西南(146)
共检索到2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绍义  
"豆"在古代不可吃,因为"豆"字在古代不是代表如今的豆类植物,而是一件盛东西的器皿,大多是陶制的,也有木制、漆制和青铜制的,想吃也吃不下去呀!从"豆"的甲骨文宇形看,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只是比杯子大得多,有的有盖有的无盖,有的有耳有的无耳。"豆"字最上面一横就代表盖子,下面的"口.表示"豆"内盛有食物,接下来的两条竖线就代表高脚‘柄),最下面一横就表示底座(镫、跗)。"豆"一般是用来盛食物的,有时也作礼器用。"豆"的质地不同,叫法也不一样。《尔雅》:"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筑,瓦豆谓之登。""豆"字作为一种容器,与杯、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秋英  大崎·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叶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长友  田静  范保杰  曹志敏  苏秋竹  张志肖  王素华  
在中国栽培的豇豆属食用豆类主要有绿豆(Vigna radiata)、小豆(Vigna angularis)和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豆象是危害这些食用豆类作物的重要仓储害虫。防治豆象危害最为经济且环保的方法是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性培育抗豆象品种。中国豇豆属食用豆类抗豆象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分子遗传学研究落后,导致抗豆象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育种效率低。本文将从抗豆象资源搜集、抗豆象机理研究以及抗豆象分子标记、抗豆象育种等方面综合阐述绿豆、小豆和豇豆3种主要豇豆属食用豆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对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春娥  盖钧镒  傅三雄  喻德跃  陈受宜  
【目的】优质高产豆腐与豆乳专用品种的选育是现代大豆品质育种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欲通过对大豆同一重组自交系群体2004和2005两年的豆腐与豆乳得率进行相关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为豆腐与豆乳专用品种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以干豆腐与干豆乳得率均差异极显著的大豆品种科丰1号与南农1138-2及其构建的184个重组自交系的群体为试验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以该群体所构建,由488个分子标记组成,覆盖4226.40cM,平均图距8.66cM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应用软件CartographerV2.5的复合区间作图(CIM)程序检测QTL。【结果】两个年份两个性状均存在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邓洁  
本文利用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国大豆期现货和豆油豆粕的月度价格数据对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大豆期现货价格和豆油豆粕价格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大豆期货价格和豆油豆粕价格都会对大豆现货价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豆期货价格对大豆现货价格的影响最大。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稳定我国大豆及其相关产品价格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俊品  罗菊枝  
蚕豆、豌豆为中国第一、二大食用豆类,具有广泛分布和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中国蚕豆、豌豆种质资源、育种目标、育种方法及育种基础理论研究等工作近三十年的成就及存在问题,并就其育种目标的调整及育种水平的突破提出了个人见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丽娟  王昌陵  周国安  陈受宜  常汝镇  
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模拟与遗传育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豆分子育种可对大豆从表型到分子等多个层次进行遗传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最终实现大豆品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的开创者,将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国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由于知识所限对未提及的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此致歉。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大豆分子育种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普遍存在,然而,有些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如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等方面则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全妙华  陈东明  贾威  胡青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四棱豆现蕾期及主茎不同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并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棱豆主茎不同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随着节位的上升而下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状,有典型的光合"午休"现象;影响四棱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叶片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主要生理因子是蒸腾速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明才  肖昌珍  
大豆施锌,可增进种子氨基酸含量,在0.1ppm左右锌的处理下,碳酸酐酶,叶绿素a、b含量以及固氮酶活性均较高,依此浓度递增,上述三项生理指标递减,即以0.5ppm锌浓度处理最低;吸氢活性与锌浓度关系与固氮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贵娥  
GS豫豆8号是用系谱法从郑74046品系与尖叶桥梁亲本自然杂交株的杂种后代中选育成的窄叶型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耐旱涝、成熟早、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平均亩产162.4kg,比对照跃进5号增产21.2%,比豫豆2号增产13.1%.蛋白质含量43.91%,脂肪20.64%,超过国家双高优质标准.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黄淮海地区种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德文  曹光荣  程东亮  
用溴乙酸制备的活性酯与苦马豆素反应 ,产物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粉末状物 ,产率为 77%。经MP、IR鉴定和元素分析的结果判定 ,白色粉末状物为苦马豆素 -活性酯结合的季铵盐。季铵盐再与 BSA反应 ,产物经透析、冻干后呈白色针状结晶 ,按 BSA计算 ,产率为 91% ,经测定 ,平均每个 BSA分子上结合了 18.17个季铵盐分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明杰  
对3份多小叶大豆种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份多小叶种质的小叶数分别占大豆总叶片数的46.7%,75.3%,68.2%.多小叶的小叶数以5小叶居多,分别占总叶片数的30.6%,21.1%,31.1%.3份多小叶种质的农艺及产量性状较好,蛋白质含量高,中抗大豆灰斑病及病毒病,是优异的大豆种质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