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7)
2023(6896)
2022(5677)
2021(5205)
2020(4342)
2019(9361)
2018(8959)
2017(16132)
2016(9258)
2015(9921)
2014(9466)
2013(9220)
2012(8515)
2011(7489)
2010(7218)
2009(6478)
2008(6426)
2007(5492)
2006(4659)
2005(3867)
作者
(31734)
(26729)
(26495)
(24821)
(16729)
(13026)
(11845)
(10635)
(10068)
(9121)
(9062)
(8728)
(8687)
(8626)
(8533)
(8190)
(8037)
(7970)
(7652)
(7569)
(7196)
(6437)
(6125)
(6075)
(6019)
(5887)
(5801)
(5687)
(5564)
(5540)
学科
(31001)
经济(30952)
管理(25323)
(25115)
(19608)
企业(19608)
方法(15073)
数学(13333)
数学方法(13215)
(10485)
(10008)
(9599)
中国(8251)
(7573)
贸易(7567)
(7402)
业经(7315)
农业(6789)
(6609)
财务(6605)
财务管理(6596)
企业财务(6336)
(6070)
技术(5909)
环境(5850)
地方(5227)
(4972)
(4956)
银行(4923)
(4776)
机构
大学(131216)
学院(129929)
研究(48865)
(47912)
经济(47030)
管理(45757)
理学(41149)
理学院(40547)
(39805)
管理学(39527)
管理学院(39338)
科学(37379)
中国(34746)
农业(32453)
业大(31082)
(27772)
(27629)
研究所(26164)
农业大学(21850)
中心(21763)
(20542)
(19031)
(18869)
实验(18038)
(18024)
(17584)
实验室(17336)
(17327)
财经(16922)
北京(16471)
基金
项目(100143)
科学(77594)
基金(74939)
(71579)
国家(71020)
研究(59403)
科学基金(58626)
自然(43299)
自然科(42361)
自然科学(42345)
自然科学基金(41650)
基金项目(40573)
(40011)
社会(37786)
社会科(35861)
社会科学(35851)
(34827)
资助(29136)
教育(26462)
计划(24013)
重点(23430)
科技(21912)
(21354)
科研(20985)
(20915)
(20525)
(20207)
创新(20074)
编号(19984)
(18433)
期刊
(45339)
经济(45339)
学报(38139)
(35348)
研究(30163)
科学(29977)
大学(26355)
学学(25815)
中国(25077)
农业(23480)
(15947)
管理(14954)
(12765)
业大(12201)
农业大学(10281)
(9590)
(9513)
金融(9513)
经济研究(8449)
科技(8417)
林业(8293)
业经(8176)
财经(8066)
中国农业(7689)
技术(7293)
教育(7093)
自然(6842)
(6830)
问题(6279)
商业(6082)
共检索到178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静怡   金检生   杨丽丽   陈丽萍   叶金云   徐奇友  
为探究豆粕对松浦镜鲤肠道健康及能量水平的影响及AKG缓解肠道损伤的作用机制。选取初始体重为(9.51±0.06)g松浦镜鲤幼鱼609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缸29尾鱼。对照组(FM)饲喂30.8%鱼粉为蛋白源饲料,实验组以40%豆粕为基础饲料(SM),AKG组、Met组和Com组分别在SM基础上添加1%AKG、300 mg/kg Metformin和0.2 mg/kg Compound-c,Met+AKG组和Com+AKG组为在AKG组上分别添加Metformin和Compound-c。实验共59 d。结果显示,与FM组比,SM组后肠黏膜ATP和ADP含量显著升高;前肠ACC、TNF-α、IL-1β、TGFβ2、caspase9、Claudin7、Claudin11、Claudin3c、Occludin,中肠AMPK-α、TOR、ACC、IL-1β、TGFβ1、Caspase8、Claudin7、Occludin及后肠TGFβ1、Caspase8、Caspase9基因表达显著降低;后肠TNF-α、Claudin11、Claudin3c和Occludin显著升高。与SM组比,AKG组前肠TGFβ1、Claudin7、Claudin11,前肠及中肠TOR显著升高;中肠caspase8、TNF-α、Claudin11,后肠Claudin11、Occludin显著降低。Met组和Com组上调后肠ADP和AMP含量。Met组上调前肠AMPK-α、TNF-α、IL-1β、Caspase9、Claudin7、Claudin11、Claudin3c,中肠TGFβ1、Claudin11,后肠IL-1β、Claudin7,中肠及后肠TOR表达量;下调后肠Occludin表达量;Com组上调前肠Occludin表达量,下调中肠及后肠Claudin11和后肠Occludin表达量。与AKG组相比,Com+AKG组后肠ATP、ADP及AMP含量和Met+AKG组后肠ADP含量均显著升高。Met+AKG、Com+AKG降低前肠Claudin7、Claudin11和中肠TOR的表达量。Met+AKG上调前肠caspase8、中肠Claudin11和后肠Claudin7表达量。Com+AKG显著提高后肠Claudin11和Occludin表达量。研究表明,豆粕降低前肠及中肠能量水平,抑制AMPK-α和TOR表达,降低前肠及中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基因表达;引起后肠肠道炎症。AKG通过提高前肠TOR、紧密连接、抗炎因子的表达,减少中肠及后肠促炎因子的产生,减缓中肠及后肠的细胞凋亡,缓解豆粕对鲤肠道的损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锦秀  周小秋  刘扬  
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初始体质量(10.29±0.10)g,分别饲喂去皮豆粕蛋白占总蛋白0、25%、50%、75%和100%的等氮饲料代替白鱼粉蛋白,进行为期9周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随去皮豆粕增加,SGR下降,饲料系数升高。当替代50%时,SGR、肠重和前肠后肠皱襞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中肠后肠溶菌酶含量和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5);50%~100%大豆蛋白组出现肠道皱襞顶端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白细胞数量增多等症状。由本结果可知,高比例去皮豆粕抑制幼建鲤生长,并使其肠道生长受阻和结构受损从而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降低饲料利用率;肠道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李  王玲  鲁康乐  宋凯  张春晓  
为探讨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Rana catesbeiana)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消化酶活性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50%和100%的鱼粉形成3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FM、 B1和B2组,饲喂初始体重为(40±0.3)g的牛蛙,进行为期30 d的摄食生长试验,测定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营养物质消化率、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结果显示:各组间牛蛙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豆粕替代鱼粉显著降低牛蛙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其对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分析结果显示,豆粕100%替代鱼粉显著降低了牛蛙空肠和回肠蛋白酶活性,B1和B2组牛蛙回肠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FM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FM组。对牛蛙肠道组织形态观察发现,豆粕替代鱼粉后肠道绒毛高度、肌层厚度和柱状上皮高度显著降低。豆粕替代鱼粉后肠道促炎因子IL-1β、IL-17、IL-8和TNF-α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结果表明,牛蛙饲料中大量使用豆粕会对其生长和饲料利用产生负面的影响,并诱导肠道炎症发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锦裕  韩蓓  卜弘毅  胡俊涛  张鑫  刘令军  苗淑彦  
为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肠道菌群组成和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豆粕替代0、25%、50%和75%的鱼粉配制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65±0.25) g的幼鱼(分别命名为G1、G2、G3和G4组),养殖实验在室内纤维玻璃钢桶中进行,实验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各组间幼鱼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G4组乌鳢幼鱼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G1和G2组,而G3组幼鱼生长性能与其余3组差异不显著。厚壁菌门在G1和G2组乌鳢肠道中的比例显著高于G3组,且在G4组中的比例最低;变形菌门在G1和G2组中的比例显著低于G3和G4组;G4组中乳球菌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余3组。另外,G4组幼鱼肠道微生物谷丙转氨酶、腺苷脱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组,而G1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最高。研究表明,豆粕替代鱼粉除了对乌鳢幼鱼的生长产生影响外,也显著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的活性,本研究结果对于从微生态角度进一步理解豆粕在乌鳢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莉芳  瞿子惠  周锴  邢秀苹  杨兰  黄权  王洪鹤  
【目的】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黄金鲈生长及肠道组织的影响。【方法】选用初始体质量为(3.47±0.03)g/尾的黄金鲈为研究对象,利用豆粕不同比例(0.0%,8.0%,16.0%,24.0%和32.0%)替代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粗蛋白420.0g/kg,总能20.0 MJ/kg)的饲料,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黄金鲈20尾,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算豆粕替代鱼粉对黄金鲈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采用国标方法,分析黄金鲈肌肉营养成分;采用形态学方法,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黄金鲈肠道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晋南  王常安  王连生  赵志刚  罗亮  徐奇友  
为探讨在养殖不同阶段,不同糖及糖水平对松浦镜鲤肝脏糖酵解酶(GK和HK)、糖异生酶(G6Pase和PEPCK)和糖代谢相关基因(IGF-Ⅰ和GHR)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采用2×2双因素设计实验,选择淀粉和葡萄糖2种糖源,2个糖水平(25%和50%),共4个实验组,分别为低淀粉组(LS)、高淀粉组(HS)、低葡萄糖组(LG)和高葡萄糖组(HG)。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30±0.15)g的松浦镜鲤42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实验周期为7周。结果显示,不同养殖阶段,HK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羽彤   陈兴勇   刘政权   常鹏辉   彭锦州   吉倩昀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早期育雏温度对雏鸡卵黄囊吸收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淮南麻黄鸡雏鸡189只,随机均分为3组,育雏温度分别为33、30和27℃(2.5 d后3组育雏温度统一为33℃),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分别于0.5、1、1.5、2、2.5、7和14日龄从每个重复取3只雏鸡,称重后从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屠宰取卵黄囊用于脂肪酸组成分析(1.5 d内),取各段小肠制作切片并观察,荧光定量分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30℃组雏鸡1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除育雏1.5 d外,卵黄囊重在各温度组间无显著差异。卵黄囊脂肪酸主要由C16∶0、C18∶1n9t、C18∶0、C18∶2n6t组成,脂肪酸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日龄雏鸡脾脏重在30℃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血清IgM和IgY水平均显著高于33℃组(P<0.05)。30℃组雏鸡14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隐比显著高于33℃组,但回肠显著低于27℃和33℃组(P<0.05)。30℃组雏鸡回肠GLUT2和PepT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7℃组(P<0.05)。[结论]育雏早期温度对雏鸡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33℃育雏有助于前1.5 d卵黄囊吸收,30℃育雏有助于雏鸡体重增加、小肠形态发育、雏鸡免疫水平提高及肠道营养吸收相关基因的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羽彤  陈兴勇  刘政权  常鹏辉  彭锦州  吉倩昀  
[目的]旨在探究早期育雏温度对雏鸡卵黄囊吸收和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淮南麻黄鸡雏鸡189只,随机均分为3组,育雏温度分别为33 ℃组、30 ℃和27 ℃组(2.5 d后3组育雏温度统一为33 ℃ ),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分别于0.5、1、1.5、2、2.5、7和14日龄每个重复取3只,称重后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抗体检测,屠宰取卵黄囊用于脂肪酸组成分析(1.5 d内),取各段小肠制作切片并观察,荧光定量分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30 ℃组雏鸡14日龄体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除育雏1.5 d外,卵黄囊重在各温度组间无显著差异。卵黄囊脂肪酸主要由C16∶0、C18∶1n9t、C18∶0、C18∶2n6t组成,脂肪酸含量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7日龄雏鸡脾脏重在30 ℃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血清IgM和IgY水平均显著高于33 ℃组(P<0.05)。30 ℃组雏鸡14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隐比显著高于33 ℃组,但回肠显著低于27 ℃和33 ℃组(P<0.05)。30℃组雏鸡回肠GLUT2和PepT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27 ℃组(P<0.05)。[结论] 育雏早期温度对雏鸡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33 ℃育雏有助于前1.5 d卵黄囊吸收,30 ℃育雏有助于雏鸡体重增长、小肠形态发育、雏鸡免疫水平建立及肠道营养吸收相关基因表达增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伟  王文娟  蔡春芳  夏燕美  shild Krogdahl  马红  叶元土  
以初始体质量约35g的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silver crucian carp)(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Cyprinus carpio♂)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对照饲料,研究了摄食含30%豆粕饲料8周后的生长性能及实验前(0周)、3周和8周后肠道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30%豆粕显著降低鲫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2)组织切片显示:摄食30%豆粕3周后鲫鱼前、中、后肠较0周时黏膜皱襞受损,边缘糜烂,出现缺刻,皱襞间质变宽且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核排列紊乱,肌层明显变薄;3)扫描电镜显示:较0周时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李成玉  杨桂连  
【目的】比较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试动物,分别灌胃嗜酸乳酸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7d后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对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细胞亚群、结肠PP结中TLR2+和TLR4+细胞、结肠组织中IFN-γ和IL-4水平及小肠sIgA水平进行检测,明确2种乳酸杆菌对肠道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2种乳酸杆菌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种乳酸杆菌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凤奇  李景梅  李成玉  杨桂连  
【目的】比较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肠道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差异。【方法】以C57BL/6小鼠为受试动物,分别灌胃嗜酸乳酸杆菌和植物乳酸杆菌 7 d后取材,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对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T细胞亚群、结肠PP结中TLR2+和TLR4+细胞、结肠组织中IFN-γ和IL-4水平及小肠sIgA水平进行检测,明确2种乳酸杆菌对肠道黏膜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2种乳酸杆菌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2种乳酸杆菌均可显著提高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3+CD4+和CD3+CD8+T细胞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付大波  王友炜  侯永清  丁斌鹰  王蕾  刘玉兰  朱慧玲  
【目的】研究α-酮戊二酸(AKG)对经脂多糖(LPS)多次刺激后断奶仔猪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LPS刺激(有、无)和AKG添加量(0、1%)为2个主效应,共4个处理组。选取24头(6.79±0.32)kg的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猪)。LPS刺激组仔猪在试验的第10、13和15天腹腔注射100μg·kg-1 BW LPS,无LPS刺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16天仔猪麻醉后进行屠宰,取腓肠肌样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腓肠肌细胞内腺苷酸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腓肠肌AMP激活蛋白激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娟娟  谢婷  刘文涵  汪鹏  王岩  陈跃平  周岩民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丙二醛(MDA)对豆粕蛋白质氧化的影响以及茶多酚(TP)的缓解作用。[方法]将新鲜豆粕分为8个处理组,豆粕分别采用0、0.1、1、10 mmol·L~(-1) MDA进行处理,同时另用0、0.1、1、10 mmol·L~(-1) MDA和0.6 mg·mL~(-1 )TP进行处理,测定豆粕中的羰基、巯基、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随着MDA浓度的升高,豆粕中羰基含量逐渐增加(P<0.05),巯基和总巯基含量、蛋氨酸、酪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豆粕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逐渐降低(P<0.05),巯基和总巯基基团含量显著降低(P<0.05),豆粕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巯基和总巯基基团含量、豆粕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均极显著降低(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永久  王恬  许若军  
随机选择10头初生仔猪,均分为新生组(D0)和自然哺乳3d组(D3)。结果表明,D3组仔猪小肠长度和质量、黏膜质量、黏膜DNA、RNA和蛋白质含量以及乳糖酶、麦芽糖酶和L亮氨酸氨肽酶(LAP)活性高于D0组(P<0.05或P<0.01),D3组小肠黏膜IGF1及其受体以及LAP基因表达水平高于D0组(P<0.05)。结果提示:新生仔猪肠道的迅速发育与黏膜IGF1受体和IGF1基因的上调有关,LAP活性增加是该基因表达水平提高的结果。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萍  来琦芳  么宗利  周凯  林听听  王慧  
以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和定量PCR法研究HCO-3分泌相关基因SLC4(solute carrier family 4)和SLC26(solute carrier family 26)家族slc4a1、slc4a2、slc4a4和slc26a6基因组织分布情况,并对不同盐碱环境下肠道中SLC基因家族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揭示青海湖裸鲤适应盐碱环境的肠道调节机制。结果表明,slc4a1、slc4a2、slc4a4和slc26a6基因在青海湖祼鲤鳃、肝脏、肾脏和肠道等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肠道中的表达量较高,其中slc26a6在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