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8)
2023(9246)
2022(8338)
2021(7947)
2020(6743)
2019(15658)
2018(15680)
2017(29711)
2016(16517)
2015(18647)
2014(18675)
2013(18464)
2012(16866)
2011(14982)
2010(14664)
2009(13176)
2008(12671)
2007(10886)
2006(9256)
2005(7799)
作者
(50020)
(41389)
(41178)
(39203)
(26432)
(20068)
(18685)
(16537)
(15627)
(14703)
(14177)
(13718)
(13140)
(12955)
(12865)
(12779)
(12742)
(12360)
(11634)
(11610)
(10637)
(10105)
(9951)
(9375)
(9348)
(9298)
(9263)
(9067)
(8490)
(8393)
学科
(59455)
经济(59391)
管理(44465)
(42012)
(35382)
企业(35382)
方法(29916)
数学(25832)
数学方法(25541)
(16609)
(15765)
中国(14445)
(14010)
业经(13292)
地方(12344)
理论(11022)
(10629)
贸易(10624)
农业(10602)
(10505)
(10313)
技术(9905)
环境(9861)
(9317)
财务(9257)
(9247)
财务管理(9243)
教育(8943)
企业财务(8743)
(8575)
机构
大学(230922)
学院(228634)
管理(91771)
(81521)
理学(80361)
经济(79559)
理学院(79427)
管理学(77972)
管理学院(77601)
研究(77173)
科学(53901)
中国(53712)
(49568)
(44875)
业大(40848)
(40181)
研究所(37385)
农业(35945)
(35169)
中心(34241)
(31833)
北京(30921)
(29960)
师范(29537)
财经(29119)
(27857)
技术(26829)
(26542)
(26404)
师范大学(23916)
基金
项目(167204)
科学(129654)
基金(120339)
研究(117511)
(106796)
国家(105921)
科学基金(89879)
社会(69665)
(66933)
社会科(65860)
社会科学(65841)
基金项目(65119)
自然(62343)
自然科(60847)
自然科学(60828)
自然科学基金(59698)
(56772)
教育(53519)
资助(49002)
编号(47716)
成果(38089)
重点(37478)
(35527)
(35170)
(35159)
计划(33137)
课题(32884)
创新(32757)
科研(32722)
大学(30766)
期刊
(86628)
经济(86628)
研究(61594)
学报(44747)
(40711)
中国(39962)
科学(39020)
管理(32254)
大学(31843)
学学(30096)
农业(28847)
教育(25125)
(24895)
技术(19202)
(15524)
业经(14373)
(14355)
金融(14355)
图书(13490)
财经(13011)
科技(12819)
经济研究(12736)
业大(12585)
理论(11825)
(11753)
实践(11195)
(11195)
问题(10992)
(10864)
技术经济(10515)
共检索到316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朱雅欣   伍国强   魏明  
豆科牧草是饲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乳产业的重要基础。我国豆科牧草育种研究基础薄弱,干草和优质草种依赖进口,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短板之一。因此,加强豆科牧草的育种,尤其是当前发展迅速的生物技术育种,是促进我国草业发展和“弯车道超车”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优质土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自然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因此,我国草产业对抗逆性强的优质牧草品种极其依赖。鉴于生物技术育种的巨大潜力,本文就豆科牧草组织培养体系、遗传转化方法及近年来豆科牧草在抗生物、非生物胁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加以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胜利  刘景辉  周宇  张海燕  云霞  扈学文  
文章对9个不同类型牧草品种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生育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苜蓿在4月底之前播种时,播种后10~14d 出齐苗,6月底现蕾,7月中下旬开花,8月末到9月初期种子成熟。同期播种,禾本科牧草比苜蓿的生长速度慢。牧草刈割后的再生速度与牧草种类和品种有关。苜蓿刈割后的再生速度快于禾本科牧草。在4个苜蓿品种中,以 FGC301和 FGC201再生速度较快;4个禾本科牧草中,鸭茅再生速度最快。在9个供试牧草品种中,肇东苜蓿、多年生黑麦草和苇状羊茅因抗病性差、越冬率低,不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紫花苜蓿FGC-301、FGC-201及无芒雀麦适合在呼和浩特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小燕  李欣勇  张瑜  王文强  白昌军  丁西朋  
为了解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特性及其破除方法,以30份豆科牧草种子为材料,研究硬实特性及划破种皮、浓硫酸处理、热水浸泡3种处理方法对种子硬实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30份豆科牧草种子的硬实率为0.00%96.67%,平均为50.18%,不同豆科牧草种子间的硬实率存在较大差异,且与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红  陈晓阳  
果聚糖是一类重要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其在植物中的积累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本文除了介绍果聚糖的有关知识外,重点综述了果聚糖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并从果聚糖对渗透的调节,对膜的保护,在低温、干旱条件下果聚糖相关酶活性变化方面阐述了果聚糖抗旱、抗寒机制。此外,综述了提高果聚糖积累方面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继春  杜贵锋  彭建宗  
为了筛选华南地区适宜的优质冬季青饲料草种,本研究比较了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大叶山蚂蟥(Desmodium laxiflorum)、异果山绿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显脉山绿豆(Desmodium reticulatum)、糙毛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 var.strigosum)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6种热带亚热带豆科牧草在广州越冬期的抗寒性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除柱花草外,其它5种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仰东  李蔚  李仁  吴新新  赵冰  毛培胜  
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在可持续农业发展、城市绿化、生态保护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转基因牧草及草坪草育种研究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科研实践,总结了近年来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在遗转转化体系优化上的研究结果,并对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其抗病、抗虫、抗除草剂等生物胁迫,以及抗旱、耐盐等非生物胁迫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转基因研究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帆  杨正礼  文石林  苏子友  
 在橘园种植豆科牧草罗顿豆,研究其对橘园土壤水分、地温、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干旱期种植牧草罗顿豆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平均提高了5.3%,地表温度降低了9.98℃(2003-08-09观测值);种植牧草罗顿豆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其中土壤有机质提高19.5%,全P提高34.5%,速效N提高13.2%,速效K提高16.11%,且达显著差异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宏凯   程永钢   孙崇凤   郑普山   王玉   金辉   郑焘  
为探究不同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不同混贮比例对提高青贮饲用价值的影响大小,本研究以2个豆科牧草品种(‘汾豆牧绿2号’和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为主因素,以豆科牧草与全株玉米4种混贮比例(90%全株玉米+10%豆科牧草;80%全株玉米+20%豆科牧草;70%全株玉米+30%豆科牧草;100%豆科牧草)为副因素,对照组为100%全株玉米青贮(CK),共9个混贮处理,3次重复。青贮发酵完成后对其进行营养品质、发酵品质、瘤胃发酵参数、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及产气量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营养品质方面:100%‘汾豆牧绿2号’青贮的干物质(DM)最低,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粗蛋白(CP)含量最高;拉巴豆青贮的粗脂肪(EE)显著高于‘汾豆牧绿2号’(P<0.05);100%全株玉米青贮的NDF、ADF和CP最低,EE最高。2)发酵品质方面:100%‘汾豆牧绿2号’处理下青贮的pH和氨氮(A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100%拉巴豆处理下青贮乙酸(AA)最低;100%全株玉米青贮的pH和AN显著低于其他比例(P<0.05),AA显著高于其他比例(P<0.05)。3)瘤胃发酵参数方面:90%全株玉米+10%‘汾豆牧绿2号’处理下青贮在瘤胃发酵中AN、AA、丙酸以及体内干物质降解率最高;拉巴豆青贮的体内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汾豆牧绿2号’(P<0.05);100%豆科牧草的青贮在瘤胃发酵中pH最高,乙酸和体内干物质降解率最低。4)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和产气量方面:从48 h开始,70%全株玉米+30%‘汾豆牧绿2号’青贮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一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汾豆牧绿2号’较拉巴豆的青贮在体外产气量更多;提高豆科牧草的混贮比例可显著降低青贮72 h的产气量(P<0.05)。综上,一定比例的混合青贮较全株玉米青贮更有利于提高青贮营养品质,改善青贮发酵品质,促进青贮的消化吸收,降低畜牧业的温室效应。70%全株玉米+30%‘汾豆牧绿2号’混贮模式为推荐混贮模式,为进一步在山西北部镰刀湾地区推广玉米-豆科牧草混贮技术及带状轮作技术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丁婷婷  王晓瑜  段廷玉  
病害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可降低牧草产量、影响牧草品质,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从而引致草地早衰和退化,甚至导致家畜中毒,降低家畜生产性能。为此,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霜霉病、锈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等病害对豆科(Leguminosae)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等光合作用、营养成分及其根瘤影响的研究结果。总体上,病原菌侵染会破坏叶片和根瘤的正常结构,降低牧草的光合和固氮能力,植株代谢功能失调和病原菌毒力物质的合成、释放也会改变植株营养成分,同时分析了病害对豆科牧草生理生长、营养成分、根瘤形成和固氮作用的影响机理,以期为今后豆科牧草病害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清  周常勇  周彦  
本文从选育和利用抗(耐)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的柑橘品种和砧木、弱毒株交叉保护、转基因诱导的CTV抗性等方面综述抗柑橘衰退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并就人工miRNA(artificalmicroRNA,amiRNA)介导抗性加以展望,旨在为更好地控制CTV危害提供借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善枝  肖基浒  张志毅  
杨树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 ,已成为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模式植物 .目前在杨树的抗除草剂、抗虫、抗病等生物抗性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成功 ,但在非生物抗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杨树抗性基因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提出了杨树抗性基因工程育种存在的问题 .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娜  谢文刚  
开花期是牧草重要的农艺性状,对牧草产量、品质和利用价值具有重要影响。开花时间由微效多基因控制,调控网络复杂。开展牧草开花基因的研究,阐明牧草开花调控分子机理,有利于加快牧草开花基因挖掘,培育满足生产需求的不同成熟度的牧草新品种。牧草开花基因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农作物已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而牧草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牧草开花基因研究最新进展,以期为牧草开花基因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陆美莲  许新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向林  陈龙清  
花香在许多植物的生长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观赏植物的审美特性。10多年来,研究者在对花香生物化学和相关基因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控制花香产物合成的关键酶以及编码这些酶的基因、花香产物的调控和花香代谢工程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对今后花香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廷臣  曾汉来  秦发兰  张端品  
植酸酶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磷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真菌基因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发展,已克隆出10多个真菌的植酸酶基因,并利用构建基因工程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微生物生产植酸酶的效率。通过转基因方法,目前已经成功地将几种真菌植酸酶基因转到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通过特异表达提高了转基因作物自身植酸酶含量。本文从真菌基因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2个方面综述了植酸酶研究取得的进展,并比较和分析了植酸酶植物基因工程和真菌基因工程各自的优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