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5)
- 2023(10742)
- 2022(8944)
- 2021(7952)
- 2020(6291)
- 2019(14078)
- 2018(13519)
- 2017(24740)
- 2016(13750)
- 2015(15019)
- 2014(14630)
- 2013(14395)
- 2012(13608)
- 2011(12599)
- 2010(12598)
- 2009(11329)
- 2008(11025)
- 2007(9771)
- 2006(8757)
- 2005(8000)
- 学科
- 济(60340)
- 经济(60284)
- 业(35213)
- 管理(34369)
- 企(25074)
- 企业(25074)
- 中国(19959)
- 方法(19787)
- 地方(19229)
- 农(18985)
- 数学(17327)
- 数学方法(17198)
- 业经(14852)
- 农业(13448)
- 学(13307)
- 贸(12364)
- 贸易(12354)
- 易(11934)
- 财(11706)
- 发(10924)
- 环境(10906)
- 地方经济(10855)
- 银(10318)
- 融(10291)
- 金融(10290)
- 银行(10259)
- 技术(10119)
- 行(9968)
- 制(9630)
- 产业(8519)
- 机构
- 学院(199223)
- 大学(195787)
- 济(80270)
- 经济(78739)
- 研究(77196)
- 管理(69466)
- 理学(59806)
- 理学院(58962)
- 管理学(57858)
- 管理学院(57516)
- 中国(55978)
- 科学(51906)
- 农(49777)
- 京(42513)
- 所(42002)
- 农业(39626)
- 研究所(38649)
- 业大(37895)
- 财(34010)
- 中心(33914)
- 江(30932)
- 院(27457)
- 省(26907)
- 财经(26731)
- 范(26678)
- 北京(26602)
- 师范(26213)
- 农业大学(25503)
- 科学院(25138)
- 州(24624)
- 基金
- 项目(138269)
- 科学(106918)
- 基金(98221)
- 研究(93129)
- 家(89901)
- 国家(89109)
- 科学基金(73944)
- 社会(59349)
- 省(57109)
- 社会科(56343)
- 社会科学(56330)
- 基金项目(52459)
- 自然(49396)
- 自然科(48258)
- 自然科学(48236)
- 划(48009)
- 自然科学基金(47367)
- 教育(41828)
- 资助(38865)
- 发(36271)
- 编号(35554)
- 重点(32068)
- 创(29614)
- 计划(28695)
- 部(28524)
- 创新(27801)
- 发展(27744)
- 成果(27410)
- 展(27290)
- 科研(26917)
共检索到302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刚 陈守文 喻子牛
在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 fujikuroi)978菌株产赤霉素GA3的发酵前期,研究了发酵初始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豆油对发酵过程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W/V)的豆油,在发酵48~60 h仍能对脂肪酶进行诱导,从而维持较高的脂肪酶活性,有利于菌体利用补加的豆油合成赤霉素GA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补油发酵过程中豆油补加时间和补加浓度对赤霉素GA3合成的影响,试验表明:补油发酵起始培养基中添加豆油1.0%(W/V)、发酵60 h补加4.0%(W/V)豆油能显著提高赤霉素GA3产量,与全淀粉发酵培养基发酵相比,在摇瓶发酵水平上赤霉素GA3的产量提高了23%,在10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艳 王建楼 鲁井云 秦旭冬 李天忠 胡建芳
为了探明‘峰后’葡萄赤霉素(GA3)处理后促使果粒变长的原因和VvSEP3基因在果实早期发育中的作用,在开花前利用0.1mg/g GA3处理花序并通过原位杂交分析了VvSEP3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GA3处理提高了峰后葡萄的坐果,增加了果形指数,从开花后14d开始到开花后56d,GA3处理后的果实纵径始终大于同时期的对照果实,解剖学结构研究表明,中果皮的细胞膨大从开花后7d开始明显大于同时期发育的对照果粒。VvSEP3基因在开花期的柱头、花柱、横膈膜以及胚珠的珠心组织中有表达,开花后主要在子房壁中表达,当幼胚发育时在维管束组织和胚乳组织中有所表达。本研究显示GA3处理后明显增加峰后葡萄的果形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惠蓉 包满珠 王彩云 李绪坤 饶国华 王志宏 晏小兰 毛庆山
1998~ 2 0 0 1年 ,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露地梅花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及观赏期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梅花观赏质量 (花径、展叶期、落蕾率 )的变化 ,结果表明 :2 0 0 0mg/L的赤霉素处理对梅花花期具有调节作用 ,作用的方向与处理时间密切相关 :10月底至 11月处理提前 ;而 1月处理又使始花期、末花期均延迟。赤霉素促使梅花花期提前的同时通常伴随开花量的下降 ;而在推迟梅花花期的同时开花量增加、且观赏期延长。赤霉素处理极显著地使‘江南朱砂’的花径缩短 1.2~ 5 .4mm ;‘粉红朱砂’的展叶期提前 3~ 4个月 ;‘粉红朱砂’出现明显的落蕾效应。研究...
关键词:
赤霉素(GA3) 梅花 花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建友 吴文君
对1株拮抗链霉菌No.24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30g/L葡萄糖和30g/L小米最佳,有机氮源以10g/L黄豆饼粉最好,无机氮源以2g/L(NH4)2SO4最好,最适发酵时间为96h,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2℃,最适初始pH值为7.2~7.4,最佳振荡频率为210r/min,装液量为40mL/250mL。
关键词:
No.24菌株 发酵条件 链霉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琼 李祥 张向明
以赤霉菌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的胚根、胚芽的生长抑制率和胚根细胞膜的损伤度为指标,研究了小麦品种抗赤霉病与抗赤霉菌毒素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抗( 耐) 毒素能力强,感病品种抗( 耐) 毒素能力弱,中抗、中感品种的抗(耐) 毒素能力居中,表现出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和抗( 耐) 毒素能力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一结果在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鉴定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赤霉菌毒素 抗病性 抗毒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昌华 李建洪 张玉群 王沫 刘晟
芽胞杆菌HCH菌株发酵、灭菌、浓缩液,用含毒介质法测定其EC_(50)为177.8mg·kg~(-1)。将该菌发酵液进行不同处理,即发酵原液、原液灭菌、原液体积浓缩一半、原液浓缩又灭菌及对照药剂多菌灵,用于田间小区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防治效果分别为59.36%、51.36%、61.24%、48.19%和57.77%。上述4种处理与多菌灵在用量各减半后,混合使用,其防效均高于各单剂,发酵灭菌原液+多菌灵,防效为75.64%。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抗生素 芽胞杆菌 多菌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玲 郭正彦 吴文君
【目的】为新型抗生素的开发研究提供有效途径。【方法】对放线菌SL-5在链霉素不同浓度下的耐药突变菌株进行分离和活性筛选,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活性菌株进行发酵优化。【结果】从无活性放线菌SL-5的耐药菌株中得到1株活性突变菌株str-14,室内生测结果表明,其发酵液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7.5 mm。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小米10 g/L,葡萄糖20g/L,酵母粉2 g/L,蛋白胨7 g/L,混合VB1.5 mg/L,NaCl 2.5 g/L,CaCO32.0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为8.0,装液量7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淑霞 于晓丹 张彩霞 陈捷
为使木霉生防制剂实现工业化生产,本试验对木霉菌株T23的最适菌丝生长和最佳产几丁质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得出T23的最佳发酵条件以PDB为培养基,在250mL三角瓶中50mL装瓶量,接种量为6%,起始pH值为5,温度25℃离心机转速180r.min-1,培养4d,发酵液中菌丝产量和几丁质酶活分别达到10.64g.L-1和421.3U.mL-1。
关键词:
木霉 几丁质酶 发酵 生物防治制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陈思 杨璐 闫潇 陈璋
为降低纳豆氨腥味,提高纳豆激酶活力,从工艺条件入手,以纳豆感官、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纳豆激酶活力作为评判标准,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索了沼泽红假单胞菌与纳豆芽孢杆菌的比例、发酵温度、发酵时间3个单因素的最佳条件,然后通过正交试验探索了这3个因素的最佳联合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联合条件为沼泽红假单胞菌与纳豆芽孢杆菌比例1∶5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2h,在此发酵条件下,纳豆口感好,氨腥味明显降低,纳豆激酶活力增大显著,可达8432.003U·g~(-1),与纳豆芽孢杆菌单独发酵纳豆时相比提高53.74%,氨含量降低79.81%。纳豆芽孢杆菌与沼泽红假单胞菌混合发酵在保持纳豆原有的保健功效外,还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鹏 徐雪莲 贺玉平 戴经元 林开春
以多杀菌素产生菌C121菌株为试验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经L18(37)正交筛选试验,最终筛选到一个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用菌株C121进行摇瓶发酵条件试验的结果表明:当500 mL三角瓶中装料40 mL,消前pH 7.0,转速为210 r/min,温度为30℃时是最佳发酵条件,其发酵效价达到586μg/mL。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培养基 筛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徳博 卢彩鸽 王俊丽 刘德文 于莉 刘伟成
纳他霉素对甘蓝枯萎病菌、番茄和甜椒灰霉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等特点,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农药。为了提高利迪链霉菌G117生产纳他霉素的产量,依次使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最陡爬坡法和Box-Behnken DesiGn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3个关键因素为玉米淀粉、豆粕粉、氯化钠。通过Box-Behnken DesiGn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3个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玉米淀粉46.15 G/l、豆粕粉14.80 G/l、氯化钠5.88 G/l,纳他霉素预测最大产量为2 70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海英 李海山
为了筛选漆酶高产菌株,优化其液态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利用平板筛选获得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真菌,命名为J-1;菌株J-1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麸皮4%,蛋白胨1.5%,CuSO41.0 mmol/L,对羟基苯甲酸10 mmol/L,氯化镁10 mmol/L;适宜的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中装40 mL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为5.0,接种量为6%,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200 r/min,培养时间为9 d。
关键词:
白腐真菌 漆酶 筛选 条件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顾晓颖 王文思 陈家 赵丹丹 李凌飞
【目的】对高产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简称ARA)的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期获得更高的菌体生物量和ARA产量。【方法】以前期筛选出的3株高产ARA菌株为供试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氮源,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并筛选最适生长温度。【结果】M. alpina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生长温度为20℃。其中D1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20 g/L,KH2PO41 g/L,酵母浸粉15 g/L,初始pH 5. 5; N24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20 g/L,KH2PO41 g/L,酵母浸粉20 g/L,初始pH 6. 0; 11f01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20 g/L,KH2PO41 g/L,酵母浸粉15 g/L,初始pH 6. 0。优化后3株菌的生物量分别为26. 67、27. 07和23. 02 g/L,分别增加了22. 0%、15.39%和23. 73%; ARA含量分别为4. 29、4. 39和3. 45 g/L,分别增加了38. 79%、23. 16%、64. 59%。【结论】对M. alpina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后,3株菌的菌体生物量和ARA含量均明显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时轮 李勇 傅俊范 丁万隆 方焕民
以产孢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人参根部病害拮抗绿色木霉菌株Tv04-2固体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获得了以玉米粉、麦麸等廉价农产品及其副产物为碳、氮源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在250 mL三角瓶中装入20 g固体基质,其中玉米粉∶麦麸按1∶1比例混合,FeSO4含量0.1 g,水7 mL,接种量4 mL;最佳发酵条件为:25,20和28℃下依次发酵2 d。利用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发酵试验,可以获得高达4×109cfu/g的产孢量,为人参根部病害高拮抗活性木霉菌剂的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绿色木霉 固体发酵 产孢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雯龙 付岗 潘连富 晏卫红
以1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拮抗链霉菌S417发酵液的抑菌谱;以采后香蕉炭疽病菌为指示菌,管碟法测定发酵液经不同理化因子处理后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链霉菌S417发酵液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香蕉炭疽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等5种真菌的抑制率在82.53%~69.63%之间,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菌株。120℃处理20 min,发酵液仍有较强抑菌活性;紫外线照射25 min,对发酵液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阳光照射4 h,抑菌活性丧失;发酵液对酸碱稳定,在pH值6.0时活性最强。
关键词:
微白黄链霉菌 发酵液 抗真菌活性 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吸水链霉菌井冈霉素发酵中氮源及碳氮比的优选
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菌株固体发酵及防控草莓根腐病的研究
灰葡萄孢BC7-3菌株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研究
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 菌株固体发酵及防控草莓根腐病的研究
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 菌株固体发酵及防控草莓根腐病的研究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不吸水链霉菌001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菌株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研究
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菌株固体发酵及防控草莓根腐病的研究
产S-腺苷甲硫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