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7)
2023(3101)
2022(2594)
2021(2204)
2020(1813)
2019(3997)
2018(3667)
2017(7731)
2016(4072)
2015(4340)
2014(4146)
2013(4257)
2012(3972)
2011(3526)
2010(3345)
2009(3080)
2008(2899)
2007(2650)
2006(2246)
2005(1961)
作者
(12241)
(10607)
(10531)
(10016)
(6610)
(4986)
(4497)
(4065)
(3959)
(3767)
(3627)
(3497)
(3427)
(3342)
(3300)
(3256)
(3150)
(3109)
(3102)
(2951)
(2616)
(2532)
(2482)
(2477)
(2310)
(2296)
(2258)
(2225)
(2163)
(2060)
学科
(21857)
经济(21838)
方法(11141)
(10817)
数学(10613)
数学方法(10568)
管理(10311)
(7387)
企业(7387)
(5788)
(5147)
地方(5065)
中国(4991)
(4230)
农业(3940)
(3823)
(3749)
贸易(3746)
税收(3730)
(3711)
地方经济(3681)
(3651)
(3470)
金融(3469)
环境(3293)
业经(3246)
(3125)
收入(3123)
银行(3111)
(3069)
机构
学院(58601)
大学(58487)
(29904)
经济(29550)
研究(21287)
管理(20867)
理学(18729)
理学院(18556)
管理学(18206)
管理学院(18110)
中国(15450)
(13541)
科学(13332)
(12905)
财经(11079)
(11022)
经济学(10959)
(10935)
农业(10397)
经济学院(10280)
(10258)
研究所(10225)
业大(9918)
中心(9632)
财经大学(8405)
(7963)
(7510)
科学院(6806)
(6799)
商学(6691)
基金
项目(43312)
科学(34548)
基金(33696)
(30894)
国家(30716)
研究(27814)
科学基金(26047)
社会(19963)
社会科(19187)
社会科学(19186)
基金项目(17675)
自然(17263)
自然科(16951)
自然科学(16946)
(16730)
自然科学基金(16658)
(14109)
资助(13918)
教育(12322)
重点(10194)
(9818)
(9684)
国家社会(9552)
(9106)
计划(8903)
编号(8807)
科研(8696)
创新(8668)
教育部(8414)
人文(8011)
期刊
(27293)
经济(27293)
研究(17499)
学报(12582)
(11138)
(10543)
科学(10099)
大学(9053)
学学(8980)
中国(8941)
农业(7582)
管理(7565)
经济研究(6023)
财经(5817)
(5477)
金融(5477)
(5127)
(4263)
问题(3947)
技术(3859)
业经(3727)
统计(3698)
(3348)
业大(3325)
(3266)
技术经济(3258)
农业大学(2907)
(2891)
决策(2882)
商业(2822)
共检索到81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因  方大惟  
外源谷胱甘肽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氧对蓝藻Anabaena7120固氮活性的抑制。藻细胞在实验前24h进行暗处理,或是有光合抑制剂DNP和CCCP存在时,谷胱甘肽对受氧伤害的蓝藻固氮活性的有益作用削弱或消失。氧和氢同时加入时,谷胱甘肽对受氧钝化的蓝藻固氮活性呈现较高的有益效应。在有氧的情况(空气中)下,谷胱甘肽对受氧伤害的益藻固氮活性的有益作用比在厌氧(Ar中)下的高。在含有5%CO2的大气中,或是添加5%外源蔗糖,或是CO2和N2同时加入时,谷胱甘肽对受氧伤害的蓝藻固氮活性支持得到促进。但是,单加N2时,则氧对蓝藻固氮活性的钝化作用明显增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浪  郭青青  刘烨蓉  胡章立  王江新  雷安平  
为研究缺氮胁迫对固氮蓝藻DNA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固氮蓝藻鱼腥藻Anabaena sp. PCC 7120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正常藻丝、缺氮藻丝和异形胞的DNA甲基化修饰。DNA甲基化修饰与细胞分化、基因组印记等多种重要生物学过程有关。在高等植物和非固氮蓝藻中,缺氮胁迫可以改变DNA甲基化修饰模式。DNA甲基化修饰也存在于固氮蓝藻细胞中。然而,固氮蓝藻可以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来缓解缺氮压力,缺氮胁迫是否能改变固氮蓝藻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尚不清楚。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可以在单碱基水平分析基因组范围内所有胞嘧啶的甲基化修饰模式。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对正常培养的藻丝、缺氮72h的藻丝和异形胞的胞嘧啶甲基化进行了测序,分别获得6.25,8.38,7.11Gb的干净数据。在正常培养的藻丝、缺氮72h的藻丝和异形胞中,甲基化胞嘧啶位点占所有胞嘧啶位点的比例分别为1.06%,1.05%和1.05%,甲基化胞嘧啶位点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61%, 0.54%和0.54%。基于胞嘧啶甲基化修饰模式对这3个样品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样品间的相关系数在0.976~0.983之间。这些结果说明正常培养的藻丝、缺氮72h的藻丝和异形胞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相似,缺氮胁迫不能引起固氮蓝藻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本结果为固氮蓝藻和非固氮蓝藻采用不同的表观修饰来应对缺氮胁迫提供了证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玺洋  梁旭方  程炜轩  瞿春梅  张进  
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对不同季节广州显岗水库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肝脏中去毒酶基因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不同季节鱼类摄入蓝藻量进行研究,旨在了解鱼体中GST基因的表达量与水体中蓝藻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4月份水库蓝藻暴发,也是鲮和尼罗罗非鱼摄食产毒蓝藻量最多的月份。GST基因的表达情况是:4月份鲮GST基因表达量比其他月份低,可能与鲮对有毒蓝藻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有关,4月份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R2表达量最高;其他月份,鲮GSTT表达量最高,而GSTK表达量较低,尼罗罗非鱼GSTA及GST...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燏  缪锦来  唐啸尘  李光友  简纪常  吴灶和  
以南极微藻中的南极硅藻GJ01(Berkeleya rutilansGJ01)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谷胱甘肽的前体氨基酸等因子对谷胱甘肽合成酶的影响,并在少量可供应ATP的南极硅藻GJ01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对其游离谷胱甘肽合成酶合成谷胱甘肽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南极硅藻GJ01谷胱甘肽合成酶的最适温度为10~25℃,最适pH值为7.0;Glu、Cys、Gly的最适浓度分别为24 mmol.L-1、12 mmol.L-18、mmol.L-1。此外Met对谷胱甘肽的合成也有影响,而且南极硅藻GJ01的谷胱甘肽合成酶还具有Mg2+依赖性。正交实验表明,南极硅藻GJ01游离谷胱甘肽合成酶,产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因  方大惟  
外源脯氨酸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高温对蓝藻(Anabaena7120)固氮活性的抑制。弱光或加光合抑制剂时,脯氨酸的有益作用变小。供给蔗糖或在空气氧下则有某种程度的增大,氧下效用消失。氢和氧加合下有益作用不明显,CO_2,N_2或 CO_2与 N_2加合时,脯氨酸非但不促进,且加剧高温对固氮活性的抑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婷婷  曹俊明  黄燕华  王国霞  赵红霞  孙智武  刘群芳  
选择初始体重(3.27±0.04)g的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添加80、160、240、320和400 mg/kg谷胱甘肽(GSH)的试验饲料,记作G0、G80、G160、G240、G320和G400。49 d后,G320血清和G160、G240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160、G240血清和G320肝脏谷胱甘肽还原酶,G240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G320血清和G240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G240~G400血清和G240肝脏总抗氧化能力,G320血清抗超氧阴离子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显著升高。G80~G320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书霞  房玉林  王晓武  
通过对影响RAPD标记稳定性的引物浓度梯度、退火温度梯度、dNTP浓度梯度、Taq酶浓度梯度等外部条件的优化研究,确定了RAPD反应适宜的引物浓度为0.1~0.2pmol/μL,退火温度为48~52℃,dNTP浓度为0.3~0.15mmol/L及Taq酶浓度为0.3U/μL,提高了该反应体系中RAPD的稳定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勇  陈月星  赵丽那  阮景军  程剑平  赵钢  严俊  
【目的】本文探究硒对不同麦类谷胱甘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在高硒(施30 g/hm2硒酸钠)和低硒(不施硒)条件下,不同麦类作物分蘖期第二片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分析硒酸钠与GSH-Px活性两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麦类GSH-Px活性在高硒环境显著高于低硒环境;不同麦类GSH-Px活性对硒敏感度不同。【结论】这为进一步研究麦类硒摄取的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潘霞  邢颖  廖青  潘丽萍  陈锦平  刘永贤  江泽普  
【目的】探究硒对春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硒调控茶叶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氨基酸螯合硒作为硒源,对土壤进行淋施,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硒肥对春茶茶叶含硒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茶叶中茶多酚、茶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12~21 L/hm~2的各处理下茶叶硒含量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高于9 L/hm~2和对照处理,其中15 L/hm~2浓度处理时茶叶硒含量最高,为0.64 mg/kg;硒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茶叶的GSH-Px活性,硒肥浓度在15 L/hm~2时,酶活性最强。施硒后,可以增加茶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18 L/hm~2硒处理下春茶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为各处理最高。【结论】在适量的硒浓度处理下,可以明显提高茶叶的GSH-Px活性,并增加茶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选  曹俊明  赵红霞  张海涛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至0mg/kg、100mg/kg、200mg/kg、300mg/kg、400mg/kg和500mg/kg,分别投喂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8周,草鱼幼鱼体质量(4.09±0.01)g,观察GSH在草鱼组织中沉积以及对草鱼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外源GSH对草鱼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实验组肌肉中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顾梓鹏  任玉东  程芬  张晓雯  徐东  叶乃好  梁成伟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是一个较大的基因家族,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对环境变化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巨藻(Macrocystis pyrifera)配子体中克隆了6个完整的GST基因(mpgst1、mpgst2、mpgst3、mpgst4、mpgst5和mpgst6)。随后将6个巨藻GST基因分别转化至细长聚球藻(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 7942)中,提取细长聚球藻转化株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验证及测定转化株GST酶活进行基因功能验证,结果显示,6个mpgst基因都分别成功整合到细长聚球藻的基因组中,但只有含mpgst1、mpgst4和mpgst6基因的细长聚球藻转化株(MG1、MG4和MG6)具有耐镉性。在镉离子胁迫下,细长聚球藻转化株MG1、MG4和MG6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值均显著高于野生株(P<0.05)。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巨藻GST基因的抗重金属胁迫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晓霞  杨海灵  毛建丰  王晓茹  
[目的]探究油松PtGSTU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探讨油松PtGSTU1蛋白的单体稳定性。[方法]利用同源建模模拟PtGSTU1的三维结构,推测其N末端18位精氨酸(Arg18)和C末端103位天冬氨酸(Asp103)能够形成氢键来稳定蛋白单体结构。利用定点突变,分别将Arg18和Asp103突变为具有不同极性和构象的氨基酸残基,检测其蛋白的催化活性及结构稳定性。[结果]6个Arg18突变体均无法获得高纯度的具有正确折叠的可溶蛋白,而Asp103突变体可以表达为可溶蛋白,Asp103突变体对不同底物的催化活性和亲和力明显低于野生型,对经典底物CDNB和GSH反应的催化速率(Vmax)降低了至少9倍,对底物的催化效率(kcat/Km)也明显降低。[结论]Arg18和Asp103之间形成的氢键对稳定PtGSTU1单体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植物GST蛋白N端的保守性和C端结构域的多变性,Arg18的突变对结构和活性的影响大于Asp103,同时预示着C端结构域中可能存在其他氨基酸位点能够与18位精氨酸形成氢键,从而稳定蛋白单体折叠结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俏丽  王峰  李丹蕾  零雅茗  张瑞芝  
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克隆到水稻干尖线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Ab-GPX),对其基因结构、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及功能进行研究.原位杂交结果表明,Ab-GPX在水稻干尖线虫生殖系统部位表达.RT-PCR结果表明,Ab-GPX在缺氧胁迫及恢复供氧过程中表达量上调.利用基因沉默技术进一步研究发现,Ab-GPX沉默后,水稻干尖线虫在缺氧条件下存活率显著下降,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水稻干尖线虫的缺氧隐生状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蕾  傅明骏  赵超  邱丽华  刘文生  江世贵  
为了研究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lenium-dependent glutathione peroxidase,segpx)在斑节对虾应激反应和卵巢发育中的作用,实验以斑节对虾肝胰腺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的se-gpx基因(pm se-gpx)片段为基础,利用raCe技术获得pm se-gpx基因的C dna全长,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pm se-gpx在斑节对虾不同组织、卵巢发育各期、肝胰腺组织在ph9、硫酸铜(Cu~(2+))应激下的相对表达量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pm se-gpx基因C dna全长为959 bp,5'非编码区(utr)长10bp,开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虎  贾婕  罗群风  吴东山  杨章旗  
克隆获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PmGPX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在不同抗虫材料表达模式分析。在前期马尾松转录组测序获得该基因片段基础上,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基因全长,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不同抗虫材料中的表达模式。克隆获得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PmGPX。该基因包含741 bp开放阅读框,编码24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GPX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等电点PI 8.29,蛋白分子量27.08 kDa,与针叶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