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1)
2023(5581)
2022(4793)
2021(4461)
2020(3767)
2019(8205)
2018(8299)
2017(15212)
2016(8889)
2015(10053)
2014(10204)
2013(9823)
2012(9380)
2011(8540)
2010(8780)
2009(8569)
2008(8907)
2007(8322)
2006(7380)
2005(6984)
作者
(28409)
(23933)
(23900)
(22675)
(15419)
(11714)
(10814)
(9229)
(9083)
(8797)
(8169)
(8130)
(7920)
(7907)
(7721)
(7438)
(7334)
(7193)
(7086)
(6960)
(6253)
(6073)
(5995)
(5660)
(5511)
(5367)
(5351)
(5336)
(5017)
(4874)
学科
管理(31756)
(29948)
经济(29874)
(26582)
(23838)
企业(23838)
(12750)
(12377)
方法(11243)
(9042)
数学(9010)
(8921)
数学方法(8807)
中国(8495)
(8092)
业经(7850)
(7624)
体制(7610)
财务(7599)
财务管理(7577)
企业财务(7190)
(6809)
银行(6782)
(6430)
(6244)
金融(6241)
(5869)
理论(5664)
环境(5541)
(5395)
机构
大学(134514)
学院(132385)
(48963)
经济(47724)
研究(47607)
管理(44377)
理学(37501)
理学院(36977)
管理学(36096)
管理学院(35864)
中国(35659)
科学(31155)
(28760)
(28680)
(27662)
(25879)
研究所(23159)
农业(22751)
业大(22492)
(22038)
中心(21406)
财经(20681)
(18552)
(17649)
北京(17641)
(16861)
(16766)
(16087)
师范(15807)
技术(15505)
基金
项目(84916)
科学(65426)
基金(61380)
研究(58022)
(54896)
国家(54442)
科学基金(45594)
社会(36115)
社会科(34060)
社会科学(34053)
(33998)
基金项目(31742)
自然(30670)
自然科(29964)
自然科学(29945)
自然科学基金(29408)
(28404)
教育(27352)
资助(25496)
编号(22303)
(20297)
成果(20211)
重点(19769)
(18624)
(17709)
(17183)
创新(16815)
计划(16789)
课题(16701)
科研(16445)
期刊
(60126)
经济(60126)
研究(39768)
中国(31927)
学报(29258)
(27969)
(24179)
科学(23265)
大学(21713)
学学(20729)
管理(19272)
农业(18267)
教育(14998)
(13237)
金融(13237)
财经(11398)
技术(10557)
(9798)
(8902)
(8886)
经济研究(8692)
业大(8607)
业经(8579)
农业大学(7672)
问题(7566)
科技(6775)
(6470)
财会(6145)
会计(5980)
理论(5904)
共检索到210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宁  陆兆新  别小妹  吕凤霞  赵海珍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对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具有抑制活性的乳酸菌,并确定乳酸菌发酵液(CFS)中主要的抑制霉菌物质。[方法]采用累积富集法从谷物中分离乳酸菌,用双层平板法测定其对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活性,同时用96孔板法测定乳酸菌发酵液对2种霉菌孢子的抑制活性,筛选具有最佳抑制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并进行鉴定。采用pH值调节、蛋白酶处理和热处理的方法分析发酵液中有效抑制霉菌物质的种类,通过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主要有机酸的含量,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戊糖片球菌Y5发酵液中蛋白类抑制霉菌物质。[结果]从谷物中初筛出139株乳酸菌,其中12株对黄曲霉有高度抑制作用,14株对禾谷镰刀菌有高度抑制作用。Y5、Y9、S2和S9 4株乳酸菌的发酵液对黄曲霉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好;Sm1、Sm12、S6和N6 4株乳酸菌的发酵液对禾谷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好。经过鉴定,8株乳酸菌分别为乳酸片球菌(N6、S2和Y9)和戊糖片球菌(Y5、Sm12、Sm1、S6和S9)。不同pH值调节和蛋白酶处理对发酵液的抑制霉菌活性有不同的影响,但热处理不改变抑制霉菌活性。发酵液中含量最高的有机酸为乳酸、乙酸和柠檬酸,戊糖片球菌Y5发酵液中存在蛋白类抑制霉菌物质。戊糖片球菌Y5粗提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存在蛋白质和多糖特征峰,胰蛋白酶处理后其SDS-PAGE凝胶电泳条带改变,戊糖片球菌Y5发酵液中存在的蛋白类抑制霉菌物质为糖蛋白。[结论]本文共筛选出8株对黄曲霉或禾谷镰刀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发酵液的抑制霉菌活性是有机酸共同作用的结果,戊糖片球菌Y5发酵液中存在具有抑制霉菌活性的糖蛋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雪  郭雪峰  帕提古丽·毛拉红  刘俊峰  张秀萍  席琳乔  
【目的】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分离筛选出能够抑制黄曲霉菌生长的乳酸菌,为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品质提供优良菌种。【方法】采用实验室纯培养方法对新疆传统发面面肥样品进行乳酸菌的分离,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对发霉花生、玉米和变质青贮饲料中黄曲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各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分离出12株乳酸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F3、F11和F12 3株对黄曲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生理生化试验发现,3株菌株均能在5,10,40和45 ℃温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玉锋  韩雪梅  路福平  
[目的]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方法]采用α-PNPG平板法筛选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及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结果]确定其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对该菌发酵豆浆前后糖尿病重要指标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检测,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_(50)为1.88mg/mL,比空白对照降低了26.06%。[结论]得到了一株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特性的乳酸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世琼  李平兰  张篪  
采用平板稀释法 ,用 MRS和 M17培养基从 12头猪的新鲜粪便中分离出 2 0 0个菌株 ,进而初筛得 38株对普通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复筛得 10株对猪源弱毒型大肠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再选出其中抑菌活性最强的 3株 R- 2 1- 1、R- 17- 3和 R- 2 1- 3。生理生化特性试验表明这 3株均为乳酸菌。以多粘菌素 B对弱毒型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所得的标准曲线作为参照 ,测得这 3株菌的抑菌活性分别相当于 12 80 0 ,135 0 0和 30 2 0 IU.m L-1的多粘菌素 B,蛋白酶试验、排除酸等试验判断其产生的抑菌物质中含有细菌素 ;通过抑菌谱试验证明 3株菌不仅对革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艳霞  杨承剑  彭开屏  唐庆凤  唐振华  梁辛  李孟伟  李丽莉  
该研究利用传统培养法从0–90 d打包青贮发酵的甘蔗(Saccharum sinense)尾中分离得到20株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API 50 CH生化试剂盒鉴定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其产酸能力。结果显示,菌株Y42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菌株Y32、Y59是副干酪乳杆菌(L. paracasei),其余的17株是植物乳酸杆菌(L. plantarum);分离的20株菌株在培养18 h后,菌株发酵液的pH可降低至3.70以下,Y67菌株的pH最低,为3.57。从甘蔗尾中分离的20株乳酸菌产酸能力均较强,具备良好的青贮潜力,可作为制备青贮饲料发酵剂的菌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秋瑾   白长胜   尹珺伊   张军   王岩   田秋丰   王欢   曹禹   王振   薛沾枚   江波涛   钟鹏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乳酸菌,为降低家禽尿酸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测定26株乳酸菌细胞内容物(CFE)对XOD的体外抑制能力,从中筛选出抑制率较高的菌株进行细胞代谢物(CFS)对XOD抑制率的测定,并对其人工胃肠液耐受性、抗菌药物敏感性、安全性等特性进行评价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4株乳酸菌A2、A6、SC、SN的CFE对XOD的抑制率分别为23.41%、27.45%、24.47%、27.23%,CFS对XOD的抑制率分别为14.26%、17.02%、22.34%、19.57%。4株乳酸菌经人工胃肠液处理后的活菌数保持在10~8 CFU·mL~(-1)以上;对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青霉素类(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恶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抗菌药物敏感;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A2菌株鉴定为副干酪乳杆菌,A6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SC菌株鉴定为短乳杆菌,SN菌株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小鼠分别连续腹腔注射A2、A6、SC、SN菌液两周后,未见死亡及器官病变。[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出能够抑制XOD活性的4株乳酸菌,其具有良好的益生性和安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会贤  梅星星  蒋瑞瑞  郭克豹  孙向丽  康相涛  王彦彬  
【目的】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筛选优质乳酸菌,为制备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用30日龄健康青年鸡,取其盲肠内容物,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具有产酸能力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耐pH 3.0胃酸和3g/L牛胆盐筛选试验及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测定,并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菌株。最后对此菌株16SrrNA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所取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L1~L9 9株乳酸菌,其中L2、L4和L9株耐pH 3.0和3g/L牛胆盐的综合能力较强。经过比较3株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发现L2菌株耐酸耐牛胆盐、生长迅速、产酸能力强,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雪  郭雪峰  刘俊峰  张秀萍  席琳乔  张苏江  
【目的】合理利用牧草资源,为新疆南疆地区畜牧业提供优质青贮,研究探讨了花果期盐穗木青贮后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同时为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筛选提供乳酸菌资源。【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花果期盐穗木为原料制作实验室小剂量自然发酵青贮,在发酵第150天时对比青贮前后盐穗木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糖(WSC)、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变化,测定盐穗木青贮的p H、氨态氮(NH3-N)、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并采用实验室纯培养方法结合生理生化分析,对青贮中乳酸菌的种类和形态学进行分类,通过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试验、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碳源发酵试验、耐盐试验、耐酸试验和温度生长试验等生理生化试验对所筛选菌株进行研究。运用核酸Blast技术,将所测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对比,选择并下载与所测序列同源性最高的已知分类地位的菌种,与本试验所测菌株的序列一起,采用Clustal进行比对,用MEGA5.0绘制系统发育树,确定各菌株分类地位,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与青贮前相比,由于乳酸菌发酵利用原料中的糖类物质导致青贮后盐穗木中的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同时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盐穗木茎秆中难降解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被乳酸菌降解为易被利用的纤维,导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升高,青贮p H为4.250—4.286,乳酸含量为60.923—61.283属于优良品质青贮饲料的范围。从自然发酵盐穗木青贮中分离得到3株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1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lactis)、2株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1株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9株菌均能在p H4—7环境下能生长,在3.0%和6.5%Na Cl条件下及10—45℃范围内生长,且生长状况良好,同时能利用D-葡萄糖、D-甘露糖、纤维二糖、D-甘露醇、D-果糖、蔗糖等多种碳源。其中,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产酸速率和生长速率较快,且具有很强的耐酸耐盐能力,在5—45℃范围内生长良好。【结论】将盐穗木制成青贮后其营养成分含量和发酵品质均处于良好水平,可将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这3株菌选作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的添加剂。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舒安  柴雨昕  杨寒珺  张凡凡  马春晖  
本研究对麻叶荨麻(Urtica cannabina)青贮饲料中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改善麻叶荨麻青贮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经传统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麻叶荨麻青贮中共分离得到11株优势乳酸菌,其中1株为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 QM7),1株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 QM16),1株为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 QM35), 2株为铅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 QM13、 QM32), 3株为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QM6、QM8、QM10),3株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 QM9、QM11、QM12)。分离出的乳酸菌均能在4~45℃以及3.0%和6.5%的Na Cl条件下良好生长;而所有菌株在pH为3时不生长,在pH为3.5~9呈现生长或微弱生长。研究结果表明菌株QM7和QM11在培养至24 h时pH可下降到3.82和3.78,OD600值为2.12和2.06,表现出最强的产酸能力和生长速率,可作为后期调控麻叶荨麻青贮的菌剂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华  周建平  杨英  
从自然发酵的油茶籽提取废液中发现1种产乳酸的细菌.以一定时间内产乳酸量的多少和耐酸性强弱为指标,经分离纯化、鉴定后初步确定为乳酸杆菌属微小乳杆菌种变种.采用接种量3%,发酵时间48h,发酵温度38℃的发酵条件测试此菌种的发酵产酸量及活菌数,其48h产酸量可达2.02%,生长稳定期活菌密度达1011cfu/mL,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优良乳酸菌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变芳  樊明涛  金丹  
将"西藏雪莲"转接纯化3次后对其进行整体切片镜检,并用加有CaCO3的鉴别性培养基,利用乳酸菌溶钙性产生透明圈将其与其他菌区分。所获得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共鉴定出乳酸杆菌2株、双歧杆菌1株、乳酸球菌3株。最后对这些菌株的发酵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组合发酵试验,从中获得人体有益菌和性能优良的乳酸复合发酵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小雪  解春艳  顾振新  
从泡菜和酸奶中分离出产γ-氨基丁酸(GABA)乳酸菌10株,筛选得GABA高产菌株B、BY和SS。3个菌株在含10 g.L-1谷氨酸钠(MSG)的MRS培养基中培养6 d,发酵液中GABA含量分别达到3.680、3.341和2.700 g.L-1。通过16S rDNA基因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菌株B和SS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subsp.lactis);菌株BY为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sub sp.therm ophilu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嘉琪   赵玲艳   邓雪盈   邓放明  
为了筛选产黑芥子酶的乳酸菌,从发酵萝卜叶与芥菜中分离得到39个菌株,利用氯化钯检测法测定黑芥子酶活性,从中筛选得到3株能有效降解生长环境中硫代葡萄糖苷的产黑芥子酶菌株(B244、161、602菌株),通过形态特性、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B244菌株为戊糖片球菌,161、602菌株为发酵粘液乳杆菌;对影响黑芥子酶活性的硫苷提取物浓度、蛋白胨添加量、起始pH和培养温度进行3株菌的单因素对比培养研究,戊糖片球菌显示出更高的黑芥子酶活性。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戊糖片球菌的产黑芥子酶最优培养条件为:在LB培养基中添加硫苷提取物至浓度为4.2 mmol/L,蛋白胨含量14.3 g/L、起始pH 6.9,在40 ℃,培养16 h,该菌株的黑芥子酶活性达117.2 U/L,较优化前提高152.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嘉琪   赵玲艳   邓雪盈   邓放明  
为了筛选产黑芥子酶的乳酸菌,从发酵萝卜叶与芥菜中分离得到39个菌株,利用氯化钯检测法测定黑芥子酶活性,从中筛选得到3株能有效降解生长环境中硫代葡萄糖苷的产黑芥子酶菌株(B244、161、602菌株),通过形态特性、生理生化实验,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B244菌株为戊糖片球菌,161、602菌株为发酵粘液乳杆菌;对影响黑芥子酶活性的硫苷提取物浓度、蛋白胨添加量、起始pH和培养温度进行3株菌的单因素对比培养研究,戊糖片球菌显示出更高的黑芥子酶活性。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戊糖片球菌的产黑芥子酶最优培养条件为:在LB培养基中添加硫苷提取物至浓度为4.2 mmol/L,蛋白胨含量14.3 g/L、起始pH 6.9,在40 ℃,培养16 h,该菌株的黑芥子酶活性达117.2 U/L,较优化前提高152.8%。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红玉   曾泰儒   张云飞   文兴金   刘海平   张磊   肖启银   李小梅   闫艳红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乳酸菌菌株YZ3在4 ℃低温条件下产酸性能最佳(pH可达到5.38),且能耐低pH(4.0)和高盐浓度(6.5% NaCl)环境;2)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乳酸菌YZ3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低温环境下YZ3处理的燕麦青贮乳酸含量升至63.7 mg·g-1,显著高于对照(P < 0.05),青贮料pH降低至4.1,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YZ3能够改善燕麦的青贮发酵品质,YZ3可作为川西北高寒地区的低温青贮菌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