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4)
- 2023(5660)
- 2022(5072)
- 2021(4639)
- 2020(4255)
- 2019(10155)
- 2018(10091)
- 2017(19989)
- 2016(11353)
- 2015(12725)
- 2014(12996)
- 2013(13159)
- 2012(12531)
- 2011(11418)
- 2010(11522)
- 2009(10826)
- 2008(10997)
- 2007(10170)
- 2006(8565)
- 2005(7721)
- 学科
- 济(50300)
- 经济(50261)
- 业(29642)
- 管理(28967)
- 方法(26341)
- 数学(23818)
- 数学方法(23644)
- 企(23336)
- 企业(23336)
- 农(13606)
- 财(13317)
- 中国(11711)
- 学(11445)
- 地方(10026)
- 制(9426)
- 贸(9418)
- 贸易(9417)
- 易(9132)
- 业经(8909)
- 农业(8744)
- 务(8385)
- 财务(8369)
- 财务管理(8346)
- 企业财务(7915)
- 和(7243)
- 银(7087)
- 银行(7049)
- 融(6859)
- 金融(6856)
- 行(6659)
- 机构
- 大学(171223)
- 学院(169736)
- 济(70073)
- 经济(68632)
- 管理(61985)
- 研究(59124)
- 理学(53867)
- 理学院(53206)
- 管理学(52177)
- 管理学院(51866)
- 中国(43236)
- 科学(39499)
- 农(37965)
- 京(36268)
- 所(32173)
- 财(31108)
- 农业(30669)
- 业大(30352)
- 研究所(29605)
- 中心(27243)
- 江(25779)
- 财经(25236)
- 经(22833)
- 经济学(22501)
- 北京(22494)
- 范(21670)
- 师范(21352)
- 经济学院(20590)
- 院(20210)
- 农业大学(20045)
- 基金
- 项目(113234)
- 科学(87583)
- 基金(81969)
- 研究(77561)
- 家(73210)
- 国家(72651)
- 科学基金(60333)
- 社会(48153)
- 社会科(45662)
- 社会科学(45643)
- 省(45174)
- 基金项目(43674)
- 自然(40529)
- 自然科(39567)
- 自然科学(39550)
- 自然科学基金(38860)
- 划(38428)
- 教育(36206)
- 资助(34388)
- 编号(31007)
- 重点(26376)
- 部(25529)
- 成果(25228)
- 发(24926)
- 创(23006)
- 计划(22960)
- 科研(22663)
- 创新(21708)
- 课题(21578)
- 教育部(21164)
共检索到239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丹 赵子龙 梁丹 曹婷婷 李素敏 王从磊 时晓伟 杨晓然 张明 朱铭 王建贺 冯刚 李素英
为了研究谷子和小麦的淀粉、蛋白质结构、性状的差异,探索改良谷子品质的新思路,通过籽粒总蛋白提取法提取小麦与谷子的总蛋白,通过小麦谷蛋白提取方法提取小麦与谷子的谷蛋白,通过醇类物质提取小麦和谷子中的醇溶蛋白,并通过SDS-PAGE对总蛋白及谷蛋白条带进行鉴定、A-PAGE对醇溶蛋白带谱进行鉴定,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籽粒内部结构,分析小麦与谷子蛋白和淀粉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谷子谷蛋白含量低,存在一定量的醇溶蛋白,且存在一定的多态性;小麦淀粉包含A、B、C 3种淀粉粒,淀粉体间隙紧密填充蛋白体,谷子淀粉体呈多边形,体积小于小麦淀粉体,且仅含有2种类型的淀粉粒。谷子、小麦的淀粉类型、谷蛋白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醇溶蛋白具有品种间特异性,谷子的醇溶蛋白带谱数量明显低于小麦,为从淀粉发育、蛋白质含量等方面改良谷子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谷子 小麦 蛋白 淀粉 结构差异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健民 刘爱峰 程敦公 戴双 李豪圣 刘建军 赵振东
【目的】通过对籽粒淀粉积累和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进行比较,初步明确不同Wx蛋白组成小麦品种淀粉理化特性差异的酶学基础。【方法】以6类Wx蛋白组成的14个小麦品种为试材,测定其籽粒灌浆过程中直、支链淀粉积累动态和4种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变化,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x蛋白数目和类型对4种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和直、支链淀粉合成有明显影响。随着Wx蛋白数目的增多,4种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呈现升高的趋势,尤其是淀粉粒束缚淀粉合成酶(GBSS),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也相应升高。Wx-B1缺失蛋白对GBSS活性影响最大,直链淀粉合成能力下降最明显,其次是缺失Wx-D1蛋白,Wx-A1蛋白缺失作用最小。籽...
关键词:
小麦 Wx蛋白组成 淀粉合成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师凤华 徐杰 李保云 刘广田
旨在通过比较不同的小麦胚乳Wx蛋白亚基缺失类型材料籽粒的Wx蛋白总量支直链淀粉含量及总淀粉含量,明确胚乳Wx蛋白对支直链淀粉合成的作用。利用SDS-PAGE方法鉴定了13个品种Wx蛋白亚基组成,并测定了这些品种的Wx蛋白总量、直、支链淀粉含量及直/支比。结果表明,任何Wx基因缺失都会造成Wx蛋白合成数量的明显著减少,随着Wx基因不表达的数量增多,Wx蛋白合成的减少量增多;糯麦的直链淀粉含量最少。Wx蛋白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链淀粉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r=0.860 0,r=0.810 8;Wx蛋白含量与支链淀粉含量之间呈中度相关,r=0.402 7,这说明Wx蛋白总含量对直链...
关键词:
小麦 Wx蛋白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淀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聪芬 刘植义 沈银柱 柏峰 罗颖坤 张召铎 白丽荣
对两个化优杂种小麦(化优5号和化优8号)籽粒醇溶蛋白的分析结果表明,化杀杂种的纯度不低于80%;母本品质对杂种影响较大;多数情况下,染色体重组不影响父母本醇溶蛋白基因的表达,出现互补谱带.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杂种优势 互补谱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文阳 尹燕枰 时侠清 闫素辉 王振林
以提纯的小麦胚乳A型和B型淀粉粒为测定对象,比较研究了A、B型淀粉粒的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结果表明,A型淀粉粒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B型淀粉粒,而支链淀粉含量显著低于B型淀粉粒。与B型淀粉粒相比,A型淀粉粒含有较高的直/支链淀粉比。B型淀粉粒RVA参数中峰值粘度、低谷粘度、稀懈值、最终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均显著高于A型淀粉粒。原因可能是小颗粒淀粉(B型淀粉粒)内部结构紧密,淀粉糊化较大颗粒淀粉(A型淀粉粒)困难。
关键词:
小麦 淀粉粒 淀粉 糊化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琴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研究了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和扬麦 9号 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特征及叶茎鞘中碳、氮物质积累和运转的差异。结果表明 :蛋白质含量不仅与后期回升时间有关 ,还和回升速度有关 ;淀粉含量主要和前期的快速积累有关。籽粒蛋白质产量与含量没有相关关系 ,而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关系密切 ;籽粒淀粉产量由低到高为黑麦 76、徐州 2 6、扬麦 10号、扬麦 9号 ,并随淀粉含量升高而上升。不同基因型小麦茎鞘碳、氮积累和运转有明显差异 :黑麦 76和扬麦 10号碳、氮在灌浆后期向籽粒中的转运量少 ,而徐州 2 6和扬麦 9号转运量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晓冰 王光华 杨恕平 李艳华 金剑
利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各异的三个春小麦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低肥和高肥水平条件下籽粒淀粉、蛋白质积累。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增加前期籽粒淀粉的积累,对后期的影响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但对各品种籽粒成熟时的淀粉含量影响不大;蛋白质的积累与施肥水平关系不大,但高肥条件有减少蛋白质含量的趋势。提出小麦高产优质施肥,应在注重土壤肥力的前提下,强调后期氮肥的应用。
关键词:
施肥水平,淀粉,蛋白质,积累,小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延兵 王海莲 秦岭 张华文 管延安
醇溶蛋白是谷子籽粒主要的贮藏蛋白,研究谷子醇溶蛋白的差异对于谷子品种选育及种质鉴定评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SDS-PAGE方法对来自不同省份的46份谷子材料进行醇溶蛋白谱带分析,结果表明,单个品种可分离出14~24条醇溶蛋白谱带,平均每个品种18.74条带,46份品种共分离出32条醇溶蛋白谱带,其中7条为共有带,25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带数占分离出总带数的78.1%。根据迁移率大小将醇溶蛋白谱带分为A、B、C、D四个区段,四个区段内分别有6、16、15、4种带型。在B、C区段醇溶蛋白有较丰富的多态性,A、B区段弱带较多,C、D区段强带较多。醇溶蛋白分子量在13.0~55.0 kDa之间,在...
关键词:
谷子 籽粒醇溶蛋白 遗传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武云 胡晓蓉
分析了484份普通小麦型和16份圆锥小麦型四川地方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①普通小麦地方种籽粒蛋白含量平均值(11.23%)高于圆锥小麦地方种籽粒蛋白含量平均值(10.68%);②普通小麦地方种籽粒蛋白含量具有3种类型:第Ⅰ类型≥14.0%,第Ⅱ类型介于10.0~14.0%之间,第Ⅲ类型≤10.0%;圆锥小麦地方种只有第Ⅱ、Ⅲ类型;③56份普通小麦地方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圆锥小麦地方种的相近或更低,为珍贵的饼干小麦种质资源。四川地方小麦中高蛋白质普通小麦的存在与分布,从根本上否定了“四川气候不能生产优质小麦”的观点。
关键词:
小麦地方种 籽粒蛋白质 资源 小麦育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利艳 王爱丽 李小辉 晏月明
以京411为材料,研究了籽粒不同发育时期清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三个亚蛋白组的合成与积累特征.采用不同的蛋白提取方法,分别利用双向电泳(2-DE)和生物质谱技术(MS)、SDS-PAGE电泳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主要蛋白质组技术进行了鉴定与分析,初步得到了三种蛋白的合成与积累特征,为今后小麦发育蛋白质组学以及品质改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法茂 齐霞 张天英 李天骄 毕建杰 王宪泽
【目的】阐明小麦淀粉去分支酶(Debranching enzyme,DBE)的结构和酶学特性,为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品种糯麦2号为材料,利用硫酸铵分级沉淀、超滤、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对异淀粉酶(Isoamylase,ISA)同工酶聚合体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ISA聚合体的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小麦籽粒胚乳中异淀粉酶(ISA)形成2种不同聚合体,即ISA1同源四聚体和由4个ISA1与1个ISA2组成的异源五聚体,分子量分别约为320 kD和380 kD。ISA1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永超 朱艳 曹卫星 范雪梅 刘小军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氮条件下小麦抽穗后叶片氮素状况和籽粒蛋白质及淀粉积累动态与叶片SPAD值、冠层光谱反射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抽穗后叶片氮积累量与叶片SPAD值、冠层反射光谱分别呈显著的指数和线性相关;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叶片氮积累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而成熟期籽粒蛋白质积累量与抽穗后叶片氮转运量呈线性正相关。叶片SPAD值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比值指数R(1 500,610)和R(1 220,560)分别与籽粒蛋白质积累量和淀粉积累量呈显著负指数相关。因此,叶片SPAD值和比值指数可以用来预测单位土地面积上小麦籽粒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动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雪梅 姜东 戴廷波 荆奇 曹卫星
防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渍水、干旱和对照3个水分处理,每个水分处理下再设置2个施氮水平,研究了花后渍水和干旱逆境下氮素对两个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种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聚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花后干旱和渍水均降低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但水分逆境下增施氮肥可以提高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GS和GPT活性。灌浆期籽粒-蔗糖合成酶(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结合态淀粉合成酶(GBSS)、GS和GP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水分逆境下小麦籽粒SS和GS活性降低,干旱提高GPT活性,而渍水使其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东升 C.Kiribuchi-Otobe 徐兆华 陈新民 周阳 何中虎 H.Yoshida 张艳 王德森
淀粉特性是影响面条品质的重要因素。采用分馏和重组方法,研究了来自同一组合的8种不同Waxy蛋白缺失类型面粉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糊化特性及其中国鲜面条品质。结果表明,不同Waxy蛋白缺失类型显著影响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对直链淀粉含量的效应依次为:类型8(Wx-A1、Wx-B1和Wx-D1全缺失)>5(Wx-B1和Wx-D1)>7(Wx-A1和Wx-B1)>6(Wx-A1和Wx-D1)>3(Wx-B1)≌4(Wx-D1)>2(Wx-A1)。不同缺失类型淀粉糊化特性存在显著差异,按峰值粘度大小顺序依次为:类型8、3、5、4、6、7、2。Wx-B1缺失和Wx-D1缺失类型重组面粉的面条品质最优。...
关键词:
普通小麦 Waxy蛋白 淀粉 面条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建省 邓志英 吴澎 田纪春 谢全刚
【目的】研究添加面筋蛋白对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的规律,为活性面筋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及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PH1391普通小麦淀粉为试验材料,添加3种类型的面筋蛋白(强筋、中筋和弱筋),5个添加量处理,分析其糊化特性并对形成的网络结构进行显微镜观察。【结果】随着面筋蛋白添加量的增加,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黏度面积、反弹值和峰值时间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每增加2%的面筋蛋白,以上糊化特性指标平均值分别下降了纯淀粉相应指标的3.6%、4.8%、3.4%、3.8%、4.0%和1.18%,除峰值时间外,下降率都超过了纯淀粉的2%;面筋蛋白添加量对稀懈值、糊化温度和糊化起始时间没有显著影...
关键词:
小麦 面筋蛋白 淀粉 糊化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