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4)
- 2023(4946)
- 2022(3887)
- 2021(3520)
- 2020(2906)
- 2019(6300)
- 2018(5856)
- 2017(11165)
- 2016(5386)
- 2015(5851)
- 2014(5701)
- 2013(5510)
- 2012(4985)
- 2011(4383)
- 2010(4644)
- 2009(4882)
- 2008(3687)
- 2007(3301)
- 2006(2922)
- 2005(2899)
- 学科
- 融(24456)
- 金融(24456)
- 济(21507)
- 经济(21493)
- 银(21268)
- 银行(21267)
- 行(20778)
- 业(18494)
- 管理(15921)
- 中国(15361)
- 企(15295)
- 企业(15295)
- 中国金融(10894)
- 地方(8707)
- 财(8123)
- 制(7901)
- 方法(7195)
- 数学(6627)
- 数学方法(6583)
- 农(6169)
- 务(5873)
- 财务(5859)
- 财务管理(5852)
- 业经(5750)
- 企业财务(5676)
- 技术(5540)
- 农业(5025)
- 体(4694)
- 事业(4624)
- 贸(4217)
- 机构
- 学院(70130)
- 大学(69241)
- 济(32569)
- 经济(31894)
- 管理(27063)
- 中国(26226)
- 研究(23668)
- 理学(22966)
- 理学院(22782)
- 管理学(22451)
- 管理学院(22332)
- 财(16489)
- 银(14661)
- 银行(14187)
- 融(14063)
- 中心(13829)
- 京(13818)
- 金融(13791)
- 行(13296)
- 财经(12851)
- 科学(12319)
- 经(11685)
- 人民(11171)
- 经济学(11078)
- 所(10930)
- 江(10275)
- 国人(10169)
- 中国人(10122)
- 经济学院(10111)
- 中国人民(10051)
- 基金
- 项目(47101)
- 科学(37768)
- 研究(36791)
- 基金(34174)
- 家(28643)
- 国家(28390)
- 科学基金(25109)
- 社会(24294)
- 社会科(23307)
- 社会科学(23304)
- 省(19393)
- 基金项目(17676)
- 划(15586)
- 教育(15480)
- 自然(14397)
- 编号(14200)
- 自然科(14126)
- 自然科学(14123)
- 自然科学基金(13882)
- 资助(13722)
- 成果(11795)
- 创(11768)
- 发(11570)
- 创新(11067)
- 重点(10628)
- 融(10618)
- 国家社会(10421)
- 课题(10050)
- 制(10029)
- 部(9938)
共检索到118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黎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2023年3月底,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近年来,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以及各金融机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出台落地多项稳经济、稳就业、稳民生政策,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本刊特开设“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专栏,由记者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企业、市场与农户,推出系列报道,全面反映金融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朝晖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浙江大学紧紧围绕一流创新型大学的办学定位,通过采取系统性的改革发展举措,演绎好"双一流"建设的三重协奏曲: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构建一流学术创新生态;实施全球开放发展战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郝麦收,姚远,宋健,徐勤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在住房用地供应中,如何处理好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和政策性住房用地的关系,使招拍挂出让既能发挥市场配置功能,又能实现多重政策目标?不少地方都在进行探索与实践。青岛市就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之一。青岛市自2007年起就开始探索"商品房用地配建政策性住房用地"的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一禾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作曲家陈钢、何占豪,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古老传说为题材、以越剧曲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音乐精品。长期以来,教师在介绍该曲时,更多关注的是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故事和作曲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多广
由于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微弱"群体,所有的普惠金融服务供应商都要崇尚负责任的金融,通过发展"好金融"努力实现"好社会"的目标托马斯·皮凯蒂在他所著的《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长期来看,资本的收益率总是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罗伯特·希勒的《金融与好的社会》里有一个观点,他认为社会结构根源于金融结构,正是金融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社会结构的不合理。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这两年罗斯柴尔德夫人积极主张建立包容性资本主义,认为人们除了关心500强企业,还要关心这些企业供应链上的众多中小企业和它们的员工,让他们能够得到相应的资源,获得职业的发展,这都是包容性资本主义的理念。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中小微企业 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金融科技创新及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建立金融业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技术规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这些重要论述为下一步依托科技推动我国普惠金融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 精准扶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普惠金融是由联合国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提出的概念。相对与传统金融所倡导的"二八定律",即20%的客户创造80%的利润,普惠金融最大的突破,是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主要为富人服务的传统理念,使得弱势客户也可得到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春
普惠金融这个概念距2005年联合国在"小额信贷年"活动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已有12个年头。但即便过了这么多年,各国政府还在大力推进,金融业仍在热烈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惠金融仍存在不完善之处,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对商业银行而言,实施普惠金融必须具备商业可持续性,这也是由普惠金融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服务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让信用成为财富是普惠金融的根基。金融就是经营信用的,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尊严地、及时地获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其基础就在于信用什么样的金融是好金融呢?我认为,好金融就是让信用成为财富、让金融成为给人们带来改变命运机会的金融。也就是说,这个金融制度能够让信用变成财富,能够给每一个人带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就是普惠金融的理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普惠金融的定义与内涵,在大家的认识中有不同的含义。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理念是在2005年,那一年是世界银行的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岷峰 马经纬 汪祖刚
普惠金融概念一提出就天然地形成了商业性与政策性这一对基本矛盾,并且构成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其他各种矛盾的根源。基于对普惠金融基本矛盾图谱的解读,偏重政策性普惠金融发展难以持续,偏重商业性普惠金融发展则会陷入"普"而不"惠"或"惠"而不"普"的死胡同,解决这一基本矛盾成为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重新定义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逻辑,提升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获得感,为普惠金融基本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技术支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技术优势,通过构建"政策+普惠"模式、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重视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等促进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耦合发展,使商业性与政策性在对立中寻求统一,以实现普惠金融在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耿黎
发展普惠金融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临“两高一低”等困境,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与金融科技的发展,“科技牵引、数据驱动”的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开始深度融合,标志着普惠金融进入发展新阶段。邮储银行作为一家年轻的国有大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和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实践中,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打造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邮储模式”。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磊明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全球性难题。金融科技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使在海量用户中低成本准确获客成为可能,使便捷服务客户、有效进行风控成为现实,使金融得以普惠化发展。并且,随着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提升社会福祉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马智涛 姚辉亚
2015年1月,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在李克强总理的见证下,完成了第一笔放贷业务。2015年5月以来,微众银行陆续推出了"微粒贷"、微众银行APP、"微车贷"、"微动力"开放平台等产品,业务不断丰富。金融服务创新的背后是科技能力的支撑。2015年,微众银行在腾讯云的基础之卜搭建起完全自主可控的银行科技系统,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去IOE"的银行,大幅度降低了用户成本。2016年9月,微众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