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9)
- 2023(2450)
- 2022(2107)
- 2021(2106)
- 2020(1928)
- 2019(4098)
- 2018(4181)
- 2017(7859)
- 2016(4300)
- 2015(4993)
- 2014(4980)
- 2013(4854)
- 2012(4797)
- 2011(4168)
- 2010(4480)
- 2009(4494)
- 2008(4902)
- 2007(4727)
- 2006(4264)
- 2005(4084)
- 学科
- 济(18275)
- 经济(18254)
- 企(17726)
- 企业(17726)
- 业(16456)
- 管理(16073)
- 制(8365)
- 方法(7184)
- 财(6893)
- 业经(6186)
- 体(6158)
- 数学(5773)
- 数学方法(5620)
- 体制(5538)
- 务(4829)
- 财务(4810)
- 财务管理(4789)
- 银(4596)
- 银行(4589)
- 企业财务(4569)
- 企业经济(4255)
- 行(4227)
- 学(4135)
- 中国(3990)
- 融(3664)
- 金融(3664)
- 农(3540)
- 国有(3440)
- 理论(3396)
- 国有企业(3379)
- 机构
- 大学(67183)
- 学院(66039)
- 管理(24602)
- 济(24403)
- 经济(23739)
- 研究(22172)
- 中国(20309)
- 理学(19998)
- 理学院(19753)
- 管理学(19257)
- 管理学院(19139)
- 京(15385)
- 财(14283)
- 科学(14134)
- 所(12235)
- 农(11543)
- 江(11263)
- 中心(10692)
- 研究所(10670)
- 财经(10493)
- 北京(10235)
- 业大(9603)
- 经(9410)
- 州(9113)
- 农业(9097)
- 省(8342)
- 范(8159)
- 师范(8051)
- 院(7856)
- 财经大学(7717)
- 基金
- 项目(37001)
- 科学(28317)
- 基金(26595)
- 研究(25463)
- 家(23649)
- 国家(23418)
- 科学基金(19783)
- 社会(15159)
- 社会科(14307)
- 社会科学(14302)
- 自然(13671)
- 省(13604)
- 基金项目(13414)
- 自然科(13330)
- 自然科学(13325)
- 自然科学基金(13100)
- 资助(11933)
- 划(11813)
- 教育(11751)
- 编号(10424)
- 成果(9324)
- 重点(8358)
- 部(7959)
- 课题(7121)
- 科研(7065)
- 大学(7030)
- 创(7023)
- 计划(6829)
- 项目编号(6737)
- 教育部(6717)
共检索到112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波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增加等原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和数量激增,其中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成为海外并购的主体。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尚不完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面对国外法律体系、国外工会、文化差异、跨国财务管理、海外并购后整合等等诸多问题,导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前期损失巨大,未来可能会暴露出更多的国有资产流失。因此,中国应全面协调海外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区分战略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加强海外并购项目的人员派出管理,建立科学的海外并购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国有资产 资产流失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宫龙云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加大企业资产重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本使用效率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人们还存在着一定的顾虑,担心资产重组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本文想此问题作些分析。 一、企业资产重组势在必行 长期来我国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果,导致企业规模小、摊子多,企业间的专业化协作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动力不足,组织结构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重组正日益成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无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优势集中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都是当务之急。从世界范围看,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金泉
允许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积极加以应对。
关键词:
外资并购 国有资产流失 防范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永泽 杨吉林 于保和 任海松
目前 ,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比重较大 ,同时也亏损严重 ,企业的负债居高不下 ,造成严重的资不抵债。虽然当前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 ,各大国有企业也初见成效 ,但是国有企业破产仍然是一个不可避免、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企业破产 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皓 任文烨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不断开放,跨国并购实践在中国愈演愈烈。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也利用这一契机,运用"与跨国并购相结合的曲线型管理层收购(简称曲线型MBO)的形式侵吞国家资产。这一新兴的国有资产流失方式,十分具有隐蔽性。从国有资产流失的程度和后果来看,由于涉及多个交易方和多次交易安排,"曲线型MBO"相比单纯的国有企业MBO,有过之而无不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少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资本营运已成为探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运作机制,资本营运操作失当,反而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为解决这一新的矛盾,本文从国有资本主体构建、产权流动机制的导入、剩余共享机制的建立、资本市场的培育等方面入手,旨在健全国有资本营运的科学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资本营运,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卢昌崇
本文基于卖方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考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国有企业出售国有资产或股权时索要并购溢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时(与没有参与公司治理情况相比),国有企业在出售国有资产或股权时索要的并购溢价水平会相对较高;(2)当国有企业党组织成员参与董事会或监事会治理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当党组织成员参与高管团队治理时,党组织的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的正向作用并不显著;(3)在卖方为地方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卖方为中央国有企业中,党组织治理参与对并购溢价水平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乔惠波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下一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目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陆续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有序展开。但是,改革过程中相关主体有可能通过虚假评估、串通合谋等方式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及其所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完善等是在改革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资产评估机制,健全法人治理体系,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监督体制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把国有资产流失消弭于未发之前。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 国有资产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茂德,章满意,刘敏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制经济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加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物质技术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成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需要。为此,必须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定期清查,使其发挥效益,不断增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瑾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经济监督的审计部门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审计思路,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更好地覆行经济监督职能,发挥经济服务作用,遏制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芳 张春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学东
本文分析了有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有些观,点的缺陷及片面性,概括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及具体表现。并指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有内在机制原因、外部环境原因和宏观政策原因。防止和克服国有资产流失,必须明确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运行规则,保证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和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建军 秦瑞齐
一、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等形式导致的流失。本文主要从企业改制过程中和改制后两个阶段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