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8)
2023(2153)
2022(1835)
2021(1862)
2020(1662)
2019(3467)
2018(3585)
2017(6784)
2016(3977)
2015(4572)
2014(4631)
2013(4524)
2012(4544)
2011(3948)
2010(4152)
2009(4054)
2008(4287)
2007(4136)
2006(3738)
2005(3530)
作者
(12351)
(10499)
(10096)
(9871)
(6617)
(5093)
(4668)
(4055)
(3976)
(3913)
(3562)
(3510)
(3408)
(3361)
(3309)
(3129)
(3124)
(3093)
(3067)
(3012)
(2693)
(2567)
(2553)
(2369)
(2361)
(2347)
(2339)
(2298)
(2142)
(2119)
学科
(15541)
经济(15516)
管理(10715)
(10600)
(7582)
企业(7582)
方法(7503)
数学(6415)
数学方法(6268)
中国(5886)
(5679)
(5098)
劳动(5081)
(3960)
(3913)
农业(3860)
(3811)
(3421)
银行(3411)
(3349)
贸易(3345)
(3282)
(3218)
理论(3166)
(3132)
(2963)
(2833)
金融(2833)
业经(2678)
人口(2558)
机构
大学(59426)
学院(58068)
(22371)
经济(21783)
研究(20467)
管理(19501)
中国(17106)
理学(16207)
理学院(15999)
管理学(15483)
管理学院(15383)
(13340)
科学(13275)
(11463)
(11330)
(10982)
研究所(10036)
(9876)
中心(9874)
农业(9079)
业大(9021)
财经(8571)
北京(8542)
(7915)
师范(7798)
(7794)
(7750)
(7714)
经济学(7225)
(7125)
基金
项目(34270)
科学(26000)
基金(24586)
研究(23528)
(21780)
国家(21581)
科学基金(17850)
社会(14438)
社会科(13581)
社会科学(13577)
(12730)
基金项目(12405)
自然(11820)
自然科(11588)
自然科学(11584)
资助(11512)
自然科学基金(11357)
教育(11266)
(10935)
编号(9643)
成果(8821)
重点(7597)
(7576)
科研(6627)
课题(6626)
大学(6619)
(6399)
教育部(6393)
计划(6318)
(6194)
期刊
(27300)
经济(27300)
研究(17294)
中国(16073)
学报(11959)
(11002)
科学(9850)
大学(9158)
(9081)
学学(8618)
管理(8191)
教育(7359)
农业(7296)
(6986)
金融(6986)
技术(5223)
财经(4832)
(4237)
经济研究(3933)
(3759)
(3722)
业经(3549)
图书(3491)
业大(3467)
问题(3420)
理论(3409)
统计(3340)
(3330)
实践(3060)
(3060)
共检索到97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孟文红  曲云彪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强  
当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尝试运用法律武器来解决劳动争议,劳动者一方起诉用人单位的案例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恶意诉讼"的比例更是陡然增多。本文从恶意诉讼的定义入手,对劳动者在劳动争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意诉讼"行为归类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同时从国家、用人单位、国外经验等等角度提出了防范的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永众  叶倩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高员工的能力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但是,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劳动争议的风险。企业必须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设计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潜在的劳动关系问题,防范劳动争议的发生,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员工的劳动权益,提高员工的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海东  
本文描述了我国购物中心建设速度之快的现状,分析了其背后存在着占用大量银行资金的事实,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剖析了原因。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比较和对市场的调查,表明我国仍不存在大规模发展 MALL的条件。为规范和有秩序发展,抑制建 MALL 的泡沫成分,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必要的,同时,对这一市场的干预要体现治本的特点。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龙翔  
:由于在生产活动中不注意环境保护而对地球、人类带来的公害日益严重,特别是某些经济大国,尽管拥有防止公害的优秀技术,但在出口技术的过程中还在有意无意地输出公害,因而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忧虑和关注。为此,去年晚些时候,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由东南亚各国的法律专家参加的专门揭发日本企业向东南亚国家出口公害的国际会议。会议结束后,日本《东洋经济》周刊邀集了部份东南亚国家的新闻记者、日本和菲律宾的律师及新加坡的学者参加了由该刊组织的座谈会,并发表了座谈记录。今年是国际环境年。本刊特将该座谈记录编译发表,以供各单位在引进国外技术和兴办合资企业和审核独资企业时作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晓辉  胡珑瑛  刘德海  
在四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在暗箱操作和信息公开两种情境模式下进行了重大工程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基于分层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了社会稳定风险的反馈纠偏机制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多主体利益冲突导致的内部不确定性的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情境下重大工程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存在差异性;当不考虑反馈纠偏机制时,信息公开将降低地方政府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的概率,而暗箱操作将提高实施概率;当存在反馈纠偏机制时,暗箱操作将通过重大社会稳定风险的积累,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的概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禹  
随着劳动关系的调整 ,由裁员、跳槽、社保、劳保、补偿金引发劳动关系的摩擦也日益增多 ,劳动争议总量持续攀升。由于当前劳动关系出现的新特点 ,使得在劳动关系中产生不稳定因素突出 ,劳动关系主体力量平衡难以维系 ,劳动关系协调乏术 ,企业对劳动关系的粗放管理的诸多问题。推行集体协商制度 ,完善争议预警机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劳动规章 ,发挥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作用 ,加大探索三方协调机制的力度 ,对防范和控制劳动争议具有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介绍了江西赣州钨业贷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钨业贷款的风险点,并提出了防范钨业贷款风险的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磊  
取土坑大多是为建设房屋等设施或修建道路而挖取土方填筑路基或用于养护所留下的面积大小、深浅不一的土坑。《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随着夏天雨季汛期的到来,日积月累,一些取土坑就会形成坑塘水面,看上去面积不大,也不深,但实际上水非常深,坡度比较陡,且土质松软,很容易造成塌方,人一旦下去,就会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效勋  
领导“脱轨”导致的决策失败,会把组织拖入泥潭,甚至让企业陷入破产境地。领导也会“脱轨”原本有前途的领导,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出现偏离有效领导的行为,如不听正确的谏言导致战略冒进的决策失误、对明显正确的主张不勇于坚持等,这就是领导“脱轨”。在人事决策时,重点评估的往往是候选人是否具备成功所需要的正向特征,对负向特征较少关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路甬祥在《北京青年报》(2008年12月6日)撰文指出,现代科学与技术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它必将引发人类未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等的重大变革。同时,也必然带来新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这些伦理问题并非是由于科技发展本身所致,主要是源于对科技的不恰当使用。伦理并不能成为人类放弃或者限制科技发展的理由。探索未知世界,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是科学与技术发展永恒的动力与追求。科学技术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建强在7月28日《光明日报》撰文认为,就学术而论学术,这应是辨明学术真伪的基本要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许多学术真伪之争,往往夹杂了太多不相干的东西,一时泥沙俱下,混乱不堪。而更让人头痛不已的是,有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倪金节  
伴随着各地"两会"的召开,由地方政府换届带来的投资冲动日益强烈。据不完全统计,山西、辽宁、河南、陕西等19个省区市,将201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设定在20%以上,贵州省公布投资增速达53%,为当前最高。回想到2004年第一季度,全国平均43%的超高投资增速最终招致的一场严厉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成慧  叶生洪  
1960年,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哈佛大学管理学院西奥多·李维特教授提出了营销近视症的概念。营销近视症是指不适当地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上或技术上,而不是放在市场需要(消费需要)上,其结果导致企业丧失市场,失去竞争力。营销近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相信产业的增长是由于增长的人口和增多的富有人口保证的;二是相信对于本行业的主要产品没有竞争性的替代品;三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