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6)
- 2023(7038)
- 2022(5732)
- 2021(5265)
- 2020(4348)
- 2019(9786)
- 2018(9464)
- 2017(17644)
- 2016(9015)
- 2015(10545)
- 2014(10399)
- 2013(10682)
- 2012(10395)
- 2011(9827)
- 2010(9747)
- 2009(9447)
- 2008(9006)
- 2007(7839)
- 2006(7319)
- 2005(6916)
- 学科
- 济(68190)
- 经济(68139)
- 管理(23445)
- 方法(22141)
- 数学(20325)
- 数学方法(20250)
- 业(19059)
- 中国(17748)
- 地方(15643)
- 企(13908)
- 企业(13908)
- 地方经济(12095)
- 贸(11701)
- 贸易(11690)
- 易(11396)
- 农(11224)
- 业经(10514)
- 学(10468)
- 制(9461)
- 财(9253)
- 融(9004)
- 金融(9004)
- 环境(8932)
- 银(8578)
- 银行(8576)
- 行(8409)
- 发(7908)
- 关系(7859)
- 农业(7536)
- 体(7428)
- 机构
- 大学(148123)
- 学院(144839)
- 济(82938)
- 经济(81840)
- 研究(60091)
- 管理(51500)
- 中国(47643)
- 理学(43640)
- 理学院(43107)
- 管理学(42624)
- 管理学院(42337)
- 财(34131)
- 京(31604)
- 科学(30951)
- 所(30045)
- 经济学(29083)
- 财经(27457)
- 研究所(27063)
- 经济学院(25979)
- 经(25222)
- 中心(25189)
- 北京(21014)
- 院(20987)
- 财经大学(20424)
- 江(20029)
- 农(19601)
- 科学院(18971)
- 范(17660)
- 社会(17590)
- 师范(17564)
- 基金
- 项目(90034)
- 科学(72292)
- 基金(69611)
- 研究(66509)
- 家(60602)
- 国家(60205)
- 科学基金(50982)
- 社会(48148)
- 社会科(45920)
- 社会科学(45911)
- 基金项目(35190)
- 省(30156)
- 资助(29489)
- 自然(29107)
- 教育(28750)
- 自然科(28459)
- 自然科学(28448)
- 自然科学基金(27988)
- 划(26075)
- 编号(23186)
- 国家社会(22452)
- 部(22085)
- 中国(22009)
- 发(21037)
- 重点(20503)
- 教育部(19521)
- 成果(19307)
- 济(19022)
- 经济(18865)
- 人文(18316)
共检索到235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存货调整阶段,并开始了价格调整,但是实质性的产能调整尚未展开。在产能调整不充分的条件下,整体经济很难重回增长向上的运行轨道;在短期内,政府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是有效的,因为它能减缓经济的深度下滑,但并不能拉动经济的回升。拉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力量是市场。如果整体经济的运行过度依赖于政府的刺激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国经济将面临"二次紧缩"的风险。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二次紧缩 产能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宏海 张永军
美国经济在复苏之路上已经行走了两年,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国经济前景进行了分析,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美国历史数据分析,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日本宏观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时的情形做以比较,结论是美国本次复苏过程"痛苦而缓慢",持续时间可能要超过1982年时的经济复苏,但演变成为日本20世纪90年代那样的长期衰退的概率较低,即伴随着美国资本有机构成降低力度的温和前行,美国经济未来可能经历出现反复波动的缓慢经济复苏。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周泽红
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本文认为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的根源在于,曾给日本带来经济奇迹的政府干预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了政府干预危机。本文试图从制度分析的角度探寻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源,重新认识“日本模式”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泡沫经济 通货紧缩 制度演化 放松管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博涵 徐奇渊
2022年美国经济增速迅速放缓,2023年大概率进一步陷入衰退。然而,在美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多个季度持续走弱的情况下,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持续过热,通胀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IMF预估美国2022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8%,2023年通胀率仍将明显高于目标水平。劳动力市场过热、职位空缺率高,这说明美国现有的就业情况已经超过了充分就业状态。高通胀率的持续也似乎进一步验证了经济正处于过热状态。美国当前的经济增速本身就已经偏低,而劳动力市场、通胀率的表现似乎表明,即便是这个偏低的经济增速,其很可能也已明显高于潜在增速水平,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当前美国面临的低增长、
关键词:
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建武 孙健
基准管理是通过企业与最优实践的比较分析、学习最优实践并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新兴的管理方法。我国企业在实施基准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模仿最优实践而忽视了创新这一关键环节,使基准管理陷入了企业经营战略趋同的误区。本文通过对基准管理的运作机理和我国企业现实的分析,结合海尔集团的实践,提出了基准管理防止企业战略趋同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基准管理 最佳实践 战略趋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建武 孙健
基准管理是通过企业与最优实践的比较分析,学习最优实践并不断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新兴的管理方法。我国企业在实践基准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模仿最优实践而忽视了创新这一关键环节,使基准管理陷入了企业经营战略趋同的误区。本文通过对基准管理的运作机理和我国企业现实的分析,结合海尔的实践,提出了基准管理防止企业战略趋同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基准管理 最佳实践 战略趋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汉权 涂圣伟
历经持续多年的高增长后,由于新的减收因素不断积累,农民增收面临较大挑战,亟须加快释放土地、户籍等制度改革红利,深挖农村"双创"增收潜力,拓宽农民从集体资产中获益的通道,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新亮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永军
自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以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国经济前景进行了分析。目前大致有三种判断:即V型、U型和L型走势。但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美国历史数据分析,并与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时的情况进行比较,结论是美国经济呈U型走势的可能性很小,也不大可能呈现L型走势。
关键词:
美国经济 复苏 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振 乔光华 苏日娜
文章采用1995年1月至2009年7月中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月度数据,采用一个两状态三阶自回归均值和方差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对2008年中国经济衰退的拐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的中国经济衰退出现在2008年6月至2008年11月,拐点出现在2008年11月,从2008年12月开始,中国经济已走出衰退,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另外,我们也发现中国经济的波动性存在非对称性,即中国经济处于扩张阶段时的波动远大于衰退阶段的波动。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拐点 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朱民
最近我们观察到世界经济的一些变化,在这个基础上得到了一些直观的结论:美、欧、日经济将会进入L型衰退,中国经济将会进行V型的调整。我想强调的是:L型衰退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而V型调整也同样蕴藏着大风险。所有的一切将取决于:在此关键时刻,政府面对未来的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王家强
2008年9月以来,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及此后一连串重大金融机构事件的发生,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并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特别是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救市行动,由于这些政策措施只是暂时稳定了市场信心,未能解决引发危机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全球金融危机仍在继续发展,金融市场仍将巨幅波动。金融危机进一步冲击了实体经济增长。基于此次危机的特殊性和严重性,我们认为G-3(美、欧、日,下同)经济体将会陷入"L型"衰退。尽管中国金融体系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危机却通过出口和投资等间接渠道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系列重大应对措施,中国经济有望走出与G-3经济体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伟
一、未来世界经济:很可能走走停停当前世界经济走势严峻而微妙,未来几年很可能呈W型演进态势,即经济低迷与短暂复苏交替出现。总的态势是衰退长期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分析课题组 张晓晶 汪红驹 汤铎铎
2010年第2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通货膨胀预期受到控制。应当说,这一态势是经济政策正常化的预期结果,同时,负面外部冲击也产生了一些干扰。有鉴于此,2010年下半年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积极关注欧债危机的发展和动态,把握好政策退出的节奏、力度和重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减速太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振
文章使用1993年1月至2009年7月中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和一致指数的月度数据,采用一个二元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对2008年至2009年中国经济衰退的拐点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至2009年的中国经济衰退出现在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从2009年3月开始,中国经济已走出衰退,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另外,我们也发现中国经济的波动性存在非对称性,中国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的波动大于扩张阶段的波动。
关键词:
经济周期 拐点 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