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09)
2022(288)
2021(251)
2020(320)
2019(486)
2018(470)
2017(877)
2016(453)
2015(483)
2014(559)
2013(556)
2012(581)
2011(485)
2010(537)
2009(581)
2008(604)
2007(587)
2006(539)
2005(548)
2004(506)
作者
(1822)
(1474)
(1440)
(1396)
(975)
(755)
(662)
(593)
(586)
(566)
(531)
(524)
(516)
(515)
(483)
(468)
(448)
(445)
(419)
(407)
(405)
(399)
(395)
(391)
(349)
(346)
(345)
(325)
(323)
(322)
学科
(1631)
经济(1631)
管理(1537)
(1302)
(1051)
企业(1051)
(1025)
银行(1025)
(956)
(899)
(882)
方法(820)
(818)
(753)
金融(753)
数学(709)
数学方法(708)
制度(655)
(655)
(601)
(595)
贸易(593)
业务(583)
中国(583)
(567)
(550)
防治(508)
(504)
(495)
及其(495)
机构
学院(7261)
大学(7244)
(3008)
经济(2906)
中国(2816)
研究(2809)
管理(2322)
(1797)
理学(1769)
科学(1744)
理学院(1739)
(1711)
管理学(1685)
(1675)
管理学院(1670)
(1662)
(1569)
(1499)
(1464)
研究所(1458)
中心(1453)
农业(1385)
银行(1385)
(1336)
(1262)
业大(1261)
财经(1181)
北京(1094)
(1070)
(1053)
基金
项目(4149)
科学(2863)
基金(2767)
研究(2716)
(2551)
国家(2533)
科学基金(1954)
(1622)
社会(1585)
社会科(1499)
社会科学(1499)
基金项目(1415)
资助(1318)
自然(1274)
(1265)
自然科(1240)
自然科学(1237)
自然科学基金(1211)
教育(1135)
编号(1050)
重点(972)
科技(929)
成果(915)
(885)
科研(839)
(822)
计划(807)
(780)
(765)
(762)
期刊
(3856)
经济(3856)
研究(2318)
中国(1983)
(1979)
金融(1979)
学报(1819)
(1572)
(1519)
大学(1387)
学学(1364)
科学(1297)
(1061)
农业(1051)
管理(1022)
国际(855)
财经(641)
业大(611)
经济研究(586)
(583)
林业(573)
(563)
(546)
经贸(530)
理论(525)
问题(512)
实践(499)
(499)
(473)
农业大学(459)
共检索到14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顾民  
一宗总值数百万美元的钢材进口生意眼看着就要做成,巨额货款正准备付出。不料,最后时刻却查实,这是不法外商伪造提单,图谋诈骗。该案的过程如何?提单的破绽又是怎样被发现的?本文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玉  
本文通过对嘉兴信用证诈骗案的评析,阐述了“软条款”信用证的概念和特点,并总结经验教训,旨在警示商务人员谨防软条款信用证的陷阱。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俞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皓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用合同的"合法形式"为掩护外衣进行诈骗的事件呈高发态势,对公私财产及整个国民经济都构成重大威胁,现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并且很难根治,如何防范此类案件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满  
支票诈骗是指诈骗份子采取虚构事实、隐瞒实情;或随意改动支票内容的方式,使收款人、受票人或其它持票人遭受利益损失的诈骗行为。它也是票据欺诈类型之一。下面简要介绍其主要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 一、支票诈骗的主要形式及其特征 (一)伪造/假冒支票诈骗 所谓“伪造/假冒支票诈骗”,意指诈骗份子蓄意伪造出票人签字或假冒出票行名义,且无中生有,企图骗取国内企业的出口货物或银行融资。 这种诈骗一般有如下特征: 1.出票人签名为伪冒签字; 2.所伪冒之出票行多为香港地区中资银行; 3、支票要素不全,内容谬误较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满  
本文对本票诈骗这一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归纳了本票诈骗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并用具体真实的案例加以说明,提出了预防本票诈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金融、经贸界防范本票诈骗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宏彦  竺彩华  
信用证诈骗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此,有必要了解这种诈骗行为的犯罪手段并严加防范。根据近年来所发生的信用证诈骗案例,分析其犯罪手法可能带来的恶果,就能够提出防范这一犯罪活动的相关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孔祥贵  吴志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家良  
本文通过揭示被告人伪造银行借记卡在ATM机上取款的案情,分析了控、辨、审三方对本案定性的不同意见,提出了作者的评析意见,即本案既不能定盗窃罪,也不能定信用卡诈骗罪,最终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金融凭证诈骗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