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42)
2023(13982)
2022(12462)
2021(11847)
2020(10147)
2019(23793)
2018(23986)
2017(46521)
2016(25812)
2015(29447)
2014(29937)
2013(29591)
2012(27700)
2011(24974)
2010(25188)
2009(23390)
2008(23601)
2007(21318)
2006(18265)
2005(16021)
作者
(77687)
(65035)
(64731)
(61589)
(41192)
(31366)
(29476)
(25703)
(24553)
(23277)
(22161)
(21759)
(20516)
(20469)
(20227)
(20154)
(20091)
(19257)
(18618)
(18518)
(16294)
(15963)
(15948)
(14685)
(14641)
(14624)
(14388)
(14343)
(13245)
(12980)
学科
(105290)
经济(105170)
管理(72279)
(68684)
(57436)
企业(57436)
方法(53154)
数学(45854)
数学方法(45260)
(27625)
(26243)
(25992)
中国(25475)
业经(21846)
地方(20348)
理论(19230)
(19128)
贸易(19122)
(18515)
农业(18133)
(17965)
(17161)
(16683)
财务(16607)
财务管理(16567)
企业财务(15620)
环境(15316)
(15064)
银行(15001)
技术(14977)
机构
大学(379132)
学院(376153)
管理(146121)
(144061)
经济(140656)
理学(126765)
理学院(125304)
研究(124695)
管理学(122840)
管理学院(122179)
中国(91697)
科学(81988)
(81356)
(67290)
(65451)
(65164)
业大(60929)
研究所(59762)
中心(56691)
(55057)
农业(53434)
财经(52925)
北京(51480)
(50251)
师范(49754)
(47869)
(44910)
(44393)
经济学(42986)
技术(40591)
基金
项目(254370)
科学(196612)
研究(181858)
基金(181698)
(159493)
国家(158190)
科学基金(133603)
社会(110217)
社会科(104165)
社会科学(104134)
(100234)
基金项目(97128)
自然(89359)
自然科(87170)
自然科学(87142)
自然科学基金(85544)
(84971)
教育(84240)
资助(76207)
编号(75248)
成果(61684)
重点(57202)
(55585)
(53612)
课题(51874)
(51774)
科研(49309)
创新(48340)
计划(47589)
大学(47489)
期刊
(156244)
经济(156244)
研究(106158)
中国(67793)
学报(66439)
(60682)
科学(58313)
管理(50873)
(50437)
大学(48747)
学学(45874)
教育(42319)
农业(41895)
技术(32959)
(28266)
金融(28266)
财经(25537)
业经(25312)
经济研究(24211)
(22179)
(21699)
图书(20916)
问题(20813)
(19129)
技术经济(19022)
理论(18574)
科技(18218)
实践(17107)
(17107)
业大(16850)
共检索到538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李昌哲  孙保平  宋桂萍  
采用谐波分析与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了梯田土壤水分及梯田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梯田土壤含水量平均比坡耕地高出15.7%;梯田土壤水分变化缓和,极值出现较晚,因而,梯田增墒保水、抗旱能力强.就梯田的切土部位和填土部位来说,切土部位的含水量平均高出填土部位的25.8%,梯田的切土部位土壤水分变化缓和,极值出现较晚,能聚集并保持更多的水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朴在林  郑丹  
研究了农网中由中频电源产生谐波的机理,提出中频电源为电流型谐波源,因此抑制中频电源引起的谐波应首先抑制谐波电流。分析了电网侧和中频电源交流侧的谐波特性,并针对中频电源提出了几种谐波抑制措施。本研究所得的结论对治理中频电源谐波污染的实际工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彦川  张岩  朱清科  张青  郑钰  秦伟  卜楠  薛智德  王蕊  
研究黄土高原侵蚀沟分布规律对于土壤侵蚀评估和植被恢复模式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陕北黄土高原吴起县铁边城镇四面窑沟流域为研究区,使用1∶10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侵蚀沟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谐波分析和周期图分析均可得到侵蚀沟的分布周期。相比较而言,周期图分析可以更加直观地得到满足显著性检验的分布周期,但谐波分析还可以根据周期检验结果,得到对应的谐波模型。通过计算四面窑沟流域东面支沟沟谷分布周期,共得到23个满足检验要求的周期,在500~1000 m之间显著周期最多,占总周期数的35%;在300~500 m显著周期数量次多,占26%。当谐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卓  何建华  张帅普  方荣杰  李梓旋  邹传林  
【目的】分析广西龙脊梯田表层土壤的水分空间变异特征,为提高龙脊梯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龙脊梯田典型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土壤(整体、田面外侧和内侧及田坎上侧和下侧土壤)含水量的统计学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利用地统计学理论分析其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龙脊梯田田面整体平均土壤含水量极显著高于田坎(P<0.05,下同)的空间聚集性,其中,田坎土壤含水量的整体变异性高于田面,田面土壤含水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弱于田坎,田面土壤含水量的空间聚集性高于田坎。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龙脊梯田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颗粒比表面积、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土壤质地是龙脊梯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决定性因素,田面与田坎的土壤水分均具有中等程度变异性和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梯田耕作管理期间应尽量减少土壤细颗粒的流失,以维持土壤水分空间均衡,保障梯田水土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蕙  罗红  
结合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和傅里叶变换良好的频域分析特性,提出小波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暂态谐波分析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和静态小波变换得到被测信号频域特性和时域特性,再结合连续小波变换得到暂态谐波的时频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得到的暂态谐波幅值与理论值一致。本方法能够准确分析电网中的暂态谐波,可为电力系统暂态谐波的分析和治理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光雷  张洪岩  王野乔  张正祥  
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及时获取其空间分布是国家农业决策的基础。论文利用2007年多时相的SPOT/VGT NDVI数据提取东北地区耕地资源信息。以NDVI时间序列数据年内变化振幅和周期差异性作为分类的依据,采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对全年时间谱NDVI数据进行重构,减少高频噪声对信息提取的影响,获得研究区地物信息在时间维度上的振幅、相位以及年均NDVI值影像图,然后将三者合成。应用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对合成后的影像选择训练样本,获取东北地区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实验中提取耕地的精度为83.26%,Kappa系数为0.732 4;该方法获取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的精度均高于GLC20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矣昕宝  魏巍  全海燕  
为了提取重力固体潮信号各谐波分量间能量差异较大的谐波分量,该文在利用独立分量分析实现重力固体潮信号的加性分解,再利用谱相关分析独立分量间的谱相关特性进行分析,揭示了各谐波间的调制关系.同时,通过对独立分量间的自相关谱和互相关谱的分析,论证了在自相关谱中,能量大的谐波分量被凸显,能量小的谐波分量被抑制,而在互相关谱中,能量较小的谐波分量能更好地凸显出来.结果表明,互相关谱更能够揭示重力固体潮信号中弱的潮汐谐波分量及其调制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涛  张楠楠  关文彬  冶民生  陈军  
该文采用TDR分层对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土壤水分进行定位观测,利用DCCA排序定量分析土壤水分时空梯度与环境因子关系,通过Surfer软件的Kriging插值法绘制土壤水分等值线排序图。结果表明:该地区影响土壤水分生长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植被、坡位和坡向。0~60 cm土层平均体积含水率在5~9月沟底阔叶林为29.33%~37.86%;下坡位蒙古栎矮林为6.29%~17.24%;中上坡灌丛为5.45%~12.20%;沙地樟子松林为5.04%~11.20%;沙地疏林草原为4.16%~5.43%。0~15 cm与16~30 cm表层土壤水分排序第1轴与海拔、坡向、坡位、植被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系;3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廖捷  
在研究中引入了小波分析的方法,以揭示我国东部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土壤湿度时间序列所隐含的周期性规律。通过小波分析可以找出土壤湿度时间序列的主要周期,还能给出序列的多时间尺度的时频特性。土壤湿度资料为马柱国反演的45 a时间长度的表层(0~5 cm)土壤湿度资料,该资料数据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对我国东部不同地区的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有较强的反演能力。所选研究区域为我国东部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二者均是受东亚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与其他气象因子一样,其变化具有多尺度周期性的特点;华北地区春季土壤湿度存在4 a为主、14 a为辅的周期振荡,而江淮地区春季土壤湿度则具有以4 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强  孙向阳   张广才  
论述了国内外在土壤水分入渗方程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SPAC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沙地水分研究所采用的主要观点由形态学观点转到了能态学观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数值模拟得以广泛的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旭  程瑞梅  郭泉水  肖文发  
通过模拟三峡消落带内的土壤水分梯度变化,设置了4个不同梯度处理,包括轻度水分胁迫(干旱T1)、常规水分条件(对照CK)、土壤水分饱和(半淹T2)与过饱和(全淹T3),测定香附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发现,除表观CO2利用效率表现出一定的负向响应以外,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等其它生理特性指标受水分梯度变化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水淹逆境中,香附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响应,而CO2饱和点及CO2补偿点则出现了正向响应的表现;在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CO2补偿点不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CO2饱和点表现出正向响应。说明在一定时期内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俊宾  朱志梅  
综述了瑞香狼毒的分布、毒性、危害。在对祁连县草原狼毒群落的野外调查取样后,通过对群落特征指数的计算,分析得到狼毒盖度与各指数之间变化趋势相一致,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较低,优势度较高,表明该群落优势物种突出,物种分布不均匀。多样性指数低,生态系统对环境波动的缓冲功能低,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生物链易被破坏而且恢复较慢。对土壤各层水分的测定分析表明,群落盖度以及狼毒盖度与土壤水分存在明显相关性关系,表现出深层土壤(40-50cm)最为相关性。狼毒高度与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存在正的弱相关性。狼毒生物量与近地表土壤水分(0-10cm)的Pearson相关性指数为-0.624,存在明显负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荣  李玉山  
采用田间模拟土柱试验方法,利用作物产量一水分关系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在田间持水量的95%到55%的土壤湿度范围内,随着土壤湿度的不断降低,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按抛物线规律递减,而且有效性递减的速率越来越快。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与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是相同的。本文还简析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相一致或相似的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冬梅  池宝亮  黄学芳  张健  
试验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旱地玉米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整秆全覆盖、微孔地膜覆盖较秸秆粉碎还田和常规种植能提高土壤水分,增加降水的入渗深度,减少土壤耗水量,其顺序为秸秆整秆全覆盖>微孔地膜覆盖>秸秆粉碎还田>常规种植。受基础土壤水分不同和降雨较少的影响,玉米生育前期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土壤水分差异不大,8月份充足的降水后,各措施充分显示了其蓄水保墒的作用,其中,9月份秸秆整秆全覆盖0~120 cm土壤贮水量为248.2 mm,较常规种植增加32.1 mm;降水入渗深度为120 cm,较常规种植增加25 c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飞  任三学  孙涵  郭安红  刘庚山  
【目的】检验和比较4个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方法】根据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建立北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其中潜在蒸散量子模型分别用国内彭曼修正式(简称国内法)和FAOPenman-Monteith(简称FAO法)方法,作物发育期子模型分别用多年平均发育期法和积温法。用2002年6~9月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基地的21个不同水分处理小区的夏玉米全生育期观测资料(包括土壤湿度、作物发育期、气象和灌溉等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和比较。【结果】在土壤湿度中等和较低的情况下,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中潜在蒸散量子模型采用国内法对不同预测时效下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平均预测精度高于FAO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