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8)
2023(5062)
2022(4268)
2021(4217)
2020(3367)
2019(7823)
2018(7714)
2017(12176)
2016(8380)
2015(9848)
2014(10293)
2013(9145)
2012(8717)
2011(7951)
2010(8342)
2009(6921)
2008(6734)
2007(6426)
2006(5842)
2005(5552)
作者
(23362)
(18985)
(18966)
(18175)
(12082)
(9215)
(8829)
(7770)
(7372)
(7246)
(6531)
(6515)
(6395)
(6354)
(6329)
(6248)
(6237)
(5910)
(5774)
(5651)
(5152)
(5075)
(4864)
(4705)
(4575)
(4558)
(4337)
(4252)
(4050)
(4033)
学科
教育(20262)
(17564)
经济(17537)
管理(15529)
中国(13394)
(11871)
(9706)
企业(9706)
理论(9631)
教学(8970)
(8610)
方法(6740)
(5942)
(5724)
数学(5473)
数学方法(5312)
技术(5134)
学校(5072)
(5016)
学法(5001)
教学法(5001)
(4944)
发展(4491)
学理(4371)
学理论(4371)
(4368)
高等(4338)
思想(4228)
业经(4090)
政治(4049)
机构
学院(105514)
大学(104284)
研究(43496)
教育(30774)
(28386)
科学(27801)
经济(27204)
管理(26216)
中国(26184)
(25997)
(25235)
师范(24968)
技术(23834)
(23698)
职业(22776)
研究所(21455)
理学(21023)
(20750)
(20673)
理学院(20604)
师范大学(20374)
管理学(19853)
管理学院(19672)
中心(18158)
北京(17546)
农业(16580)
职业技术(16213)
技术学院(16038)
(15944)
业大(15867)
基金
项目(63105)
研究(52832)
科学(49330)
基金(38689)
教育(35641)
(35177)
国家(34724)
(28260)
科学基金(26922)
(26818)
社会(26578)
编号(25730)
社会科(24612)
社会科学(24601)
课题(23497)
成果(23469)
(20023)
基金项目(18816)
重点(17375)
自然(17337)
自然科(16904)
自然科学(16890)
资助(16779)
自然科学基金(16566)
规划(15848)
(15433)
(15239)
(14594)
项目编号(14320)
(13978)
期刊
教育(56798)
研究(41696)
中国(39153)
(35142)
经济(35142)
学报(19983)
职业(18476)
(18061)
技术(17042)
科学(15875)
大学(15421)
学学(12737)
农业(12417)
(12357)
技术教育(12328)
职业技术(12328)
职业技术教育(12328)
管理(10687)
(8917)
论坛(8917)
(8425)
金融(8425)
(7217)
职教(6380)
高等(6125)
成人(5890)
成人教育(5890)
财经(5884)
图书(5726)
(5653)
共检索到183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书礼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加强支持系统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强化过程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高职教育规范和有效实施工学结合的思路和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贤彬  王学东  路建彩  
针对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等问题,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创建"三横三纵逻辑关系矩阵"理论模型,并把该矩阵模型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依据,其中纵向三要素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逐级递进,包括理实一体化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横向三要素根据纵向三要素的实施要求,提供支撑和保障,包括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段小莉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开发如火如荼,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焦点、难点和重点。从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相关概念及内涵以及开发中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探讨了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秋儿  
产业学院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在与企业深度合作基础上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它是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的有效形式。它的提出在于理念的认同、制度的肯定、提升教育质量的需求、企业发展的需求;内涵可从6个合作要素分析:运行方式分为集成式、连锁式与多点集成式三种实现形式;并提出后续发展中若干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杰  辛宝英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解决了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在理念上不容置疑,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不尽人意,要想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找到校企合作难题的根源问题,建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效实施的体制机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50所高等职业院校及40家企业进行调研并借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国际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栋学  
“工学结合”是由传统封闭的学校教育迈向现代开放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坚实一步。传统的学校教育强调的是课堂与课程,而工学结合则强调岗位与行动。“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的需要、就业导向的需要、学费补充的需要,也是资源扩充的需要。前两个需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需要,后两者为派生性需要,这四个需要形成了推动“工学结合”的四股驱动力。实施“工学结合”必须有正确的出发点、制定工学一体化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俞位增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旋律。本文从分析工学结合理论基础入手,针对目前工学结合中存在的困境,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萍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切人点。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对"软技能"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重新理解与认识,对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非常必要。一、高职"软技能"诠释与认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们认为,"高素质技能型"有"硬技能"和"软技能"之分。"硬技能"是指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术。这种技能是外显的、可见的,是容易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成林  张曼  
制度是保障实习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而实习中的规范性制度却未引起关注。采取扎根理论方法,发现高职教育实习实施过程中,存在“促进就业”“学校本位”“人才储备”三种规范性制度。这些被利益相关者所共同感知的社会责任,通过制约或支持他们的行为影响实习实施的结果,表现为“促进就业”弱化实习育人价值、“学校本位”难以约束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储备”带来企业利益优先的“差异实习”和“单环学习”。推进实习高质量发展,需要政策推动者改革其所处的规范性制度环境。建议从创新有利于学生工作场所学习的实习制度、建立领军企业领衔的实习联盟、营造校友资源反哺实习的文化氛围等方面,重新创造性地架构有利于实习成功实施的制度规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芳  肖奇  
工学结合模式是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对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有益的革新,并且有效弥补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但是,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创新思维缺乏、教学思想陈旧、管理制度缺失等,严重阻碍了工学结合的开展,应注重教学改革、引进现代思想、强化工学结合、完善管理机制、拓宽资金渠道、优化资源配置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2007年12月26日—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主办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一周年成果展示会"在京召开。28所首批立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向社会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彩琴  刘庆华  路建彩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转变思路,以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为原则,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工作系统的要求设计学习系统,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等,取得明显的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延  
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教学改革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仍然存在,突出地表现在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有效性不足、学校教学与企业培训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造成目前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若干建议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春胜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工学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是目前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晓琴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着眼于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特色专业体系;紧贴岗位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育共享,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