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74)
2023(5013)
2022(3930)
2021(4135)
2020(3253)
2019(7495)
2018(7678)
2017(11621)
2016(8165)
2015(9786)
2014(10237)
2013(8500)
2012(7869)
2011(7149)
2010(7516)
2009(6346)
2008(6412)
2007(6361)
2006(5685)
2005(4992)
作者
(17550)
(14408)
(14309)
(13861)
(9069)
(6901)
(6799)
(5784)
(5653)
(5526)
(4982)
(4808)
(4807)
(4680)
(4463)
(4383)
(4373)
(4274)
(4229)
(4190)
(4016)
(3856)
(3694)
(3472)
(3405)
(3379)
(3295)
(3149)
(3145)
(2961)
学科
教育(24347)
中国(14767)
管理(12680)
(12328)
经济(12314)
理论(10821)
教学(10638)
学校(7053)
政治(6844)
研究(6621)
思想(6285)
(5863)
(5844)
思想政治(5819)
政治教育(5819)
治教(5819)
德育(5752)
学法(5533)
教学法(5533)
(5439)
企业(5439)
工作(5345)
(5047)
(4925)
地方(4729)
高等(4726)
发展(4415)
(4361)
(4288)
学理(4246)
机构
大学(97809)
学院(87435)
教育(35347)
研究(33393)
(29467)
师范(29376)
(23930)
师范大学(23789)
管理(21114)
科学(18946)
(18475)
(17879)
职业(17604)
经济(17370)
理学(16713)
中国(16634)
北京(16630)
技术(16367)
理学院(16248)
管理学(15405)
(15328)
管理学院(15179)
中心(14251)
(14207)
研究所(13640)
教育学(13349)
(12565)
职业技术(12245)
(11415)
技术学院(11181)
基金
研究(51531)
项目(49753)
科学(39198)
教育(36262)
成果(28045)
编号(26662)
社会(26635)
基金(26528)
社会科(24476)
社会科学(24468)
课题(24187)
(23315)
(22016)
(21459)
(20040)
国家(19550)
规划(16824)
项目编号(16184)
研究成果(15884)
科学基金(15782)
(15258)
(14146)
(13938)
大学(13654)
年度(13637)
重点(13167)
(12993)
(12967)
阶段(12929)
基金项目(12806)
期刊
教育(69193)
研究(43534)
中国(39423)
(27718)
经济(27718)
职业(16364)
图书(13578)
技术(13515)
大学(12227)
学报(11787)
高等(11264)
书馆(10839)
图书馆(10839)
高等教育(9694)
技术教育(9664)
职业技术(9664)
职业技术教育(9664)
(9662)
(8732)
论坛(8732)
科学(8530)
(8438)
管理(8430)
成人(8406)
成人教育(8406)
学学(7079)
(7002)
农业(6183)
发展(5764)
(5764)
共检索到166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镇卿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素质教育功能、激励与诫勉功能、社会功能、实践功能。而构建校园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提高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人为本构建优秀校园文化,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朴晶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素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其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方式。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课程也是引导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树立的过程,对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气质的塑造、理想的树立和坚定的思想信念培养,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推进高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焱  
文章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渗透和熏陶、规范和引导、支撑和保障的功能;分析了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前者有利于后者目标的实现,后者有助于前者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最后,提出了推动二者融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卫根  刘伟  江楚玲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是满足于政治性、社会性要求的"造材",而应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人"。既要从理论思辨的高度和深度来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更要实现实践的超越,坚持"立人"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大学生正确品性的生成、人性的拓展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立正、立直、立强,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人"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晴  
新形势对高职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出新的要求。高职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互动关系,使其成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高职教育要以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先进的职教理念为载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高端职业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政爱  
校园文化是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校园文化对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探讨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的缺失,从校园文化的精神塑造、规范引导、价值主导、环境教育四个方面提出构建策略,促进高校成教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晨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形式不一而足。其中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文章分析研究了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最后探讨加强校园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俊杰  
校园文化建设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面临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对立统一、主流性与多元性的对立统一、有序性与无序性的对立统一等挑战,为此,文章试图通过协同与创新的方式,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策略,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文梅  赵培举  
大学校园中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教育总是需要和一定的客观环境相结合。要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须与客观环境相接触并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受限于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劣,也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纷繁复杂,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也是迎面而来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适应新环境,发挥思想引导的优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是当前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举措,具有先进性、引领性、认同性和典型性等特征。高校应坚持政治性与实效性、时代性与传统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整体性与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三个着力点,抓住学术领域、环境氛围、典型引领三个切入点,强化科学规划、重点培育、推广交流三个关键点,把握动态管理机制、培育机制、激励机制三个支撑点,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常慕佳  姚江林  
流行文化在高校中日益盛行,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了解分析校园流行文化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唐玲芝  
文章在论述和谐校园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校应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创造条件,为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做贡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培孜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主要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政治思想工作环境和校园政治文化氛围都会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吉红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党外人士服务于民族大业的题中之义。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党外人士应将培养有健全人格、对社会有用和利事业传承之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并沿着"以当事者经历现身说教""以旁观者观感助推说教""以教师身份传道说教"三条基本路径,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新  
文章从国家、企业、高校、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能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就业难现状、调整好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出思政教育者应在不断实践中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