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1)
- 2023(2399)
- 2022(2077)
- 2021(1835)
- 2020(1680)
- 2019(3795)
- 2018(3614)
- 2017(8083)
- 2016(4079)
- 2015(4800)
- 2014(4735)
- 2013(4940)
- 2012(4734)
- 2011(4266)
- 2010(4211)
- 2009(3877)
- 2008(3958)
- 2007(3460)
- 2006(2905)
- 2005(2527)
- 学科
- 济(26850)
- 经济(26824)
- 方法(18599)
- 数学(17719)
- 数学方法(17672)
- 业(15095)
- 管理(14613)
- 企(12393)
- 企业(12393)
- 财(7393)
- 中国(5012)
- 务(5012)
- 财务(5009)
- 财务管理(4996)
- 贸(4965)
- 贸易(4965)
- 企业财务(4883)
- 易(4806)
- 农(4609)
- 融(3769)
- 金融(3769)
- 地方(3764)
- 业经(3732)
- 制(3543)
- 农业(3294)
- 银(3226)
- 银行(3226)
- 技术(3159)
- 行(3006)
- 出(2626)
- 机构
- 大学(65757)
- 学院(63608)
- 济(32514)
- 经济(32094)
- 管理(27833)
- 理学(24737)
- 理学院(24562)
- 管理学(24389)
- 管理学院(24264)
- 研究(16713)
- 财(15920)
- 中国(13639)
- 财经(13369)
- 经(12375)
- 京(12139)
- 经济学(11572)
- 经济学院(10781)
- 财经大学(10244)
- 江(9018)
- 商学(8647)
- 商学院(8597)
- 中心(8478)
- 经济管理(7782)
- 融(7621)
- 金融(7499)
- 北京(7357)
- 业大(7205)
- 科学(7191)
- 所(6934)
- 州(6903)
- 基金
- 项目(42671)
- 科学(35293)
- 基金(34218)
- 研究(31674)
- 家(28302)
- 国家(28110)
- 科学基金(25647)
- 社会(23119)
- 社会科(22225)
- 社会科学(22219)
- 基金项目(17983)
- 自然(15652)
- 教育(15451)
- 自然科(15348)
- 自然科学(15347)
- 省(15136)
- 自然科学基金(15125)
- 资助(14952)
- 划(12676)
- 编号(11476)
- 部(11181)
- 教育部(10516)
- 国家社会(10347)
- 人文(10213)
- 成果(9202)
- 重点(9180)
- 大学(9102)
- 创(8961)
- 制(8717)
- 社科(8687)
共检索到88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晓
近日笔者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审理了一起涉及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争议案件。案情是这样的:申诉人张某与被诉人某机械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1年2月1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申诉人在被诉人处任销售经理。被诉人制定的《员工手册》中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志铭 延柄斗
立足于审判为中心的主体立场看问题,合法性是证据的必要属性,非法证据不是证据,区分证据概念和证据资格、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的证明能力,是一种理论上似是而非实践上有害的做法。合法性相对于证据相关性和真实性的优位,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秩序作为人伦秩序的伦理性要求。合法性优位是案件事实裁判中证据认定操作的基本要求,其制度设定和操作的适度,则不仅体现程序正义,也不必然背离证据的相关性和真实性要求而有悖于实事求是原则和实体正义。如此释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理意涵,就使得该规则对于中国司法的发展具有了确然的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贺永胜
我国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规则在劳动监察执法实践中毫无意义。劳动监察执法中的非法证据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方法、程序收集的证据。劳动监察执法活动中排除非法证据是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的要求。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应当由行政相对人在案件调查处理程序中提出,而由劳动监察部门承担证明获取证据合法的责任。
关键词:
劳动监察 非法证据 制度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润泽 于夕媛
中俄两国在刑事诉讼法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诉讼模式是在借鉴苏联的基础上形成的。21世纪后两国都推进了各具特色的司法改革,也都进行了刑事证据规则的修改。探究俄罗斯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则,明晰其在排除证据庭前听证程序的设置、诉讼价值取舍方向以及反映在法典中规范的优点与不足,对我国未来完善证据立法有正反两方面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俄罗斯刑事诉讼法 刑事证据 证据排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乐 顾建初
案情简介江某系某轮胎有限公司的职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从事搬运工作。2009年3月3日19时许,江某在搬运货物过程中,因脚踏空,身体失衡,导致腰部撞在停放在身后的G/T车的扶手上受伤。同日,江某到医院就诊,医生初步诊断为腰背部软组织挫伤。2009年3月26日,江某在该医院进行腰椎MR检查,医院出具的MR诊断报告中为"1、腰5/骶1椎间盘左后突出;腰4/5椎间盘轻度突出。2、腰4/5、腰5/骶1椎间盘变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石晓波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及其效力问题 ,涉及到保护人权与制裁犯罪的关系问题 ,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各国的相关立法和理论也不尽一致。我国立法对于非法证据效力的态度不明确 ,必须完善有关立法 ,并建立证据的庭前审查等有关制度
关键词:
非法证据 证据效力 制约 排除 构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斌
案情简介陈某2005年8月向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自述2015年6月14日在某机械有限公司搬运柴油机时被撞伤,受伤后报告了本车间的班长和副班长,在当天上午10时左右到医院治疗,诊断结论为右手第5掌骨骨折,还提供了另一车间二名工友(张某和王某)写的证明,证明内容是俩工友听陈某说6月14日陈某在工作中受伤。当地人社局受理后,向公司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尚能 吴锋
随着我国外汇管理实践的发展,涉汇主体日益多元化、外汇业务更加复杂化。在外汇管理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和依法行政观念不断深入的今天,外汇管理机关、检查人员面临新的挑战:检查任务更加繁重、检查程序更加严格、检查手段相对滞后。本文从外汇行政处罚的证据适用入手,分析现行外汇处罚证据规定的缺陷,结合我国行政证据的立法及实践,对外汇行政证据制度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加以剖析,以期探索外汇行政证据制度的构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克华 舒红
"独立抽象原则"是信用证制度的基础,其以贸易商的诚实守信为制度设计的前提,追求国际贸易的迅捷和低成本。但这一假设是一种理想化的完美状态,实践中资信不良的贸易商蓄意利用这一原则进行欺诈。信用证业务"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成为"独立抽象原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岩璐
证据是司法的灵魂,源于人们对于客观真实的不懈追求。印证规则是我国司法实践的理论总结,符合心理认知规律,但近年媒体连续曝光的冤假错案,使得司法实践中的印证规则令人反思。文章通过揭示印证规则现状,同时对实践运用中以口供印证为中心、忽视对证据能力的限制、为追求客观真相机械运用证据规则进行反思,最后从树立证据为中心的观念、完善证据能力实质性审查、印证规则适度介入自由心证,完善印证规则。
关键词:
刑事证据 印证规则 完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维田
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司法制度一样,GATT/WTO司法诉讼程序中也有两种不同的举证方式。第一种方式最常见也用得最多:由原告举证证明被告方违犯GATT/WTO法律规则,即一般国内法都通行的“actori incumbitprobatio”(原告承担举证责任)。只要所举证证明能满足有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哲
当前,我国行政执法证据规则呈现出相对粗略、分散甚至残缺的现象,这可能导致行政执法因证据规则不足而产生证明标准不明和法律适用混乱等问题。从理论认识上来说,应当重新审视行政执法证据规则与诉讼证据规则的关联和区分,既不能与之脱节也不能与之混同;应当准确把握"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平衡二者在执法证据规则内部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应当基于行政机关的自身特点和行政执法的特殊领域重新阐释证明标准,对照诉讼证据规则重塑执法证据规则的基本类型。从制度体系建构来说,行政执法证据规则应当符合行政执法自身性质特点,并与诉讼证据规则保持一定关联和衔接,从取证规则、举证规则、质证规则和认证规则等四个方面展开体系重构。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范冠艳
数字化的普及催生了新的证据——数字证据(在我国称为电子证据)。由于数字/电子证据对信息技术的强依赖特性,在证据的收集、鉴定、认证等规则上有着不同于传统证据的诸多特点,给各国司法实践中传统证据法和证据规则的运用带来了极大挑战。针对这一话题,北美的《数字环境中的证据法》项目在2015年发布了一份阶段性报告。本文介绍了该项目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现状探讨其研究结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并在基础上对比我国与北美环境下数字/电子证据状况的异同,引出下一阶段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
电子证据 数字环境 证据规则 对比研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冬颖 邹颖 彭迪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领域现暂无全国统一性证据规则,既不利于仲裁活动便捷性与灵活性特点的有效发挥,也不利于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办案实践,本文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证据规则的建立和运用提出设想。
关键词:
劳动仲裁 证据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