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0)
2023(7833)
2022(6712)
2021(6618)
2020(5435)
2019(12360)
2018(12230)
2017(23329)
2016(12160)
2015(13564)
2014(12857)
2013(12505)
2012(11507)
2011(9912)
2010(9853)
2009(9084)
2008(9441)
2007(8293)
2006(7178)
2005(6323)
作者
(30360)
(25438)
(25195)
(23788)
(15903)
(12167)
(11462)
(9632)
(9490)
(9101)
(8479)
(8340)
(7988)
(7949)
(7790)
(7583)
(7494)
(7397)
(7260)
(7038)
(6103)
(5947)
(5879)
(5858)
(5688)
(5643)
(5635)
(5604)
(4945)
(4941)
学科
管理(45113)
(42974)
(38817)
经济(38769)
(37029)
企业(37029)
(24881)
(17902)
(17777)
银行(17757)
(16412)
(16282)
方法(15864)
技术(15272)
数学(13105)
数学方法(12997)
中国(12943)
财政(12614)
(12123)
制度(12122)
技术管理(11780)
(11774)
财务(11766)
财务管理(11722)
地方(11186)
企业财务(11142)
业经(10694)
(10445)
金融(10444)
(10165)
机构
学院(153122)
大学(151051)
管理(64688)
(63355)
经济(61990)
理学(55301)
理学院(54744)
管理学(54180)
管理学院(53850)
研究(45264)
中国(43933)
(38948)
(31217)
财经(26755)
(25493)
科学(25312)
(24088)
中心(23581)
(22552)
(21208)
(20815)
(20516)
银行(20325)
财经大学(19601)
业大(19423)
北京(19230)
(18929)
经济学(18780)
(18501)
师范(18365)
基金
项目(99343)
科学(80373)
研究(76751)
基金(72621)
(60973)
国家(60418)
科学基金(54551)
社会(49776)
社会科(47201)
社会科学(47185)
(40487)
基金项目(39824)
教育(34781)
自然(34588)
自然科(33888)
自然科学(33883)
自然科学基金(33319)
(32304)
编号(31303)
资助(27625)
(27263)
成果(24621)
创新(24351)
(21668)
重点(21320)
课题(21019)
(20965)
(20206)
国家社会(20145)
人文(19624)
期刊
(71802)
经济(71802)
研究(52321)
中国(35882)
(35812)
(28954)
金融(28954)
管理(25313)
(19987)
科学(18030)
教育(17091)
学报(16500)
技术(13740)
大学(13710)
财经(13703)
学学(12665)
业经(12545)
农业(12140)
(11584)
经济研究(11397)
财会(9448)
会计(9200)
问题(9092)
科技(8774)
技术经济(8356)
理论(7777)
(7576)
论坛(7576)
(7514)
财政(7514)
共检索到249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米沙  
近几年,随着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新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推动这一发展的内在动力来自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热情。中国民生银行作为创新潮流的代表,深入分析其创新特色对其他商业银行不无借鉴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增霆  王伯英  蔡真  
银行理财产品是近六年来国内最活跃且充满争议的一类金融创新。本文在多年跟踪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供给和需求分析的思路总结和梳理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影响因素及案例,并对其中的重要量化关系做了进一步验证。这些内容详实地阐明了这类金融创新在我国利率市场化、银行业转型与金融产品结构完善等方面的历史性功能和作用。为进一步配合金融深化的必然过程,适时构建银行理财监管制度是必要而可行的,货币信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应当及时适应这类金融创新所引起的政策环境的变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艺群  
一、概述个人理财产品属于银行的综合理财服务,具体来讲,理财产品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如今,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创新方向为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和产品组合的动态化,并拓展到更广领域的投资。根据2011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分析报告,2011年上半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明东  宗怿斌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日趋显现。银行理财产品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其发生态势、具体流程、构成情况等都值得关注和重点研究,尤其是信贷资产类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尤为显著。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致央行货币监测与货币定义的难度加大;二是加剧了市场的投机风险;三是对维护金融稳定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四是信贷类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央行的信贷窗口指导。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王娟  
低碳经济全球化不仅对环境治理与预警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金融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从低碳经济角度推出理财产品对我国商业银行开拓业务新路径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针对我国公众对低碳经济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支持度、建议产品种类等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公众对低碳经济理财产品不太了解,只有31.5%的公众愿意购买。公众建议未来推行收益率高且保本型的低碳经济理财产品,建议推行国家政策资助的绿色环保企业。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王娟  
低碳经济全球化不仅对环境治理与预警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金融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从低碳经济角度推出理财产品对我国商业银行开拓业务新路径具有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针对我国公众对低碳经济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支持度、建议产品种类等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公众对低碳经济理财产品不太了解,只有31.5%的公众愿意购买。公众建议未来推行收益率高且保本型的低碳经济理财产品,建议推行国家政策资助的绿色环保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旭阳  
资产证券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发展的主战场,应把理财资金引入这一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自2004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迅猛发展,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银行理财产品已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品种。2013年3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后,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灿贞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成为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重要收益来源,但由于理财产品种类繁多、评价指标不明确等问题,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零值现象的机率不断上升。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与收益的客观因素,并在阐述结构性存款收益风险特征之后,提出一些评价指标,从而在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怀  蒋雨亭  
本文从经济增长的共协理论出发,建立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人力资本创新和金融科技创新等因素在内的银行业绩(营业收入)增长模型,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制度创新在银行绩效增长中的贡献率。对民生银行进行的实证测算结果表明,金融创新是民生银行绩效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且也大大提升了民生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由此论证在适宜的经济环境下,如果银行审慎经营,金融创新是遵守激励相容原理的,也说明"财富增长论"、"约束诱导论"、"避管制论"等均具有片面性,不足以描述整个银行业。2013年,民生银行规模收益有较大下降,在转型期,为促进民生银行转型,本文借鉴美国富国银行的经验,提出了几点综合创新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从海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有明显的金融创新本土化的特征,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已经成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流产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普通家庭的财富观念。本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兴起与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进行了分析,部分解释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供给行为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直  
中央银行发布《通知》,对于进一步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人结构、完善市场交易相关机制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发布《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辟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银行间债市的规范化通道,为理财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有机衔接创造了更好的外部政策环境。自2004年2月2日中国光大银行发行国内首款理财产品——阳光理财外币A计划起,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开启了它的漫漫征程。历经10年发展,理财业务已经从中国银行业的星星之火演变为席卷整个金融零售版图的燎原之势,成为街头巷尾庶民百姓享受零售金融利率惠民政策的重要渠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崴  
主持人的话: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有别于股票等投资工具,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发行近万款、规模超7万亿元,一系列数据吸引了众多专家和投资者的目光。这一方面表明银行理财产品迎合了市场上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这一金融产品因涉及多个投资领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云祥  
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综合理财产品具有储蓄、信托和委托代理三类不同的性质,而不仅仅是银监会所定义的委托代理一种性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因理财性质不同所形成的商业银行对客户相互矛盾的理财行为、双方风险与收益的博弈关系以及产生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焱  
经过十余年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重要的财富管理工具,在利率管制背景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创新的关系。理财规模的不断扩张及创新对货币政策工具及中介目标的影响日益显现,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文以理财产品业务模式和投资投向为出发点,系统论证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动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应不断完善政策工具,规范市场秩序,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鼓励混业经营及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碧  孙英隽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在线理财产品受到大众的青睐,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加速对理财产品进行创新。论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博弈模型对理财产品创新中的微观主体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最后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提出策略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