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9)
- 2023(5682)
- 2022(4606)
- 2021(4204)
- 2020(3531)
- 2019(7775)
- 2018(7320)
- 2017(14591)
- 2016(7518)
- 2015(8316)
- 2014(8106)
- 2013(8076)
- 2012(7372)
- 2011(6275)
- 2010(6670)
- 2009(6758)
- 2008(6225)
- 2007(5678)
- 2006(5201)
- 2005(5171)
- 学科
- 业(28083)
- 融(25951)
- 金融(25951)
- 管理(25847)
- 企(24783)
- 企业(24783)
- 济(23903)
- 经济(23878)
- 银(23492)
- 银行(23490)
- 行(22602)
- 财(19236)
- 务(15343)
- 财务(15327)
- 财务管理(15294)
- 中国(15121)
- 企业财务(14768)
- 中国金融(11028)
- 制(10882)
- 税(9735)
- 方法(9533)
- 税收(9054)
- 收(9014)
- 数学(8306)
- 数学方法(8255)
- 农(6997)
- 地方(6745)
- 业经(6713)
- 体(6305)
- 体制(5602)
- 机构
- 学院(95952)
- 大学(94763)
- 济(41036)
- 经济(40014)
- 中国(36377)
- 管理(35258)
- 研究(30221)
- 财(28822)
- 理学(28687)
- 理学院(28438)
- 管理学(28122)
- 管理学院(27947)
- 财经(20932)
- 银(20861)
- 银行(20143)
- 京(19483)
- 行(18920)
- 经(18869)
- 融(18313)
- 中心(18112)
- 金融(17947)
- 江(16366)
- 人民(16183)
- 财经大学(15737)
- 科学(15412)
- 所(14845)
- 农(14672)
- 国人(14415)
- 中国人(14362)
- 中国人民(14188)
- 基金
- 项目(55884)
- 科学(43894)
- 研究(42882)
- 基金(41426)
- 家(35060)
- 国家(34749)
- 科学基金(30368)
- 社会(27941)
- 社会科(26767)
- 社会科学(26755)
- 基金项目(21538)
- 省(21325)
- 教育(18407)
- 自然(18361)
- 自然科(17917)
- 自然科学(17917)
- 自然科学基金(17644)
- 编号(17572)
- 划(17322)
- 资助(17178)
- 成果(14850)
- 性(13158)
- 重点(12545)
- 部(12398)
- 创(12319)
- 制(12081)
- 国家社会(12045)
- 发(12028)
- 融(12024)
- 课题(11679)
共检索到171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侯乐
债务催收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传统的资金融通渠道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许多急需资金的企业和个人转而投向民间借贷等方式。民间借贷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极易发生资金链断裂导致债权人债权难以实现。出于对借贷关系中债权债务人的保护,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侯乐
债务催收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传统的资金融通渠道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许多急需资金的企业和个人转而投向民间借贷等方式。民间借贷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极易发生资金链断裂导致债权人债权难以实现。出于对借贷关系中债权债务人的保护,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丹丹
近年来,随着金融领域专业化分工的快速发展,将债务催收业务外包成为商业银行提高工作效率与化解逾期贷款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第三方债务催收公司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以个人逾期贷款催收外包业务为研究对象,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债务催收外包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债务催收外包业务监管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骋骋
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民间金融乱象高发地不同人群展开田野调查,在总结民间借贷债务催收市场四个特征事实基础上,运用"中介理论"解释了催收组织结构演化的内在逻辑,并用"博弈论"对民间借贷债务催收涉黑隐患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民间借贷是一个自由选择的市场,高利贷往往由高风险借款人与高风险放款人相匹配形成"尖刀上的双人舞"。违约产生后,由于民间借贷债务催收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隐秘市场,催债人无法区分"策略性违约"债务人,只能通过施压以增加其不还款的内在成本。市场分割导致债务催收难以形成统一流程,催债人施压过程中往往使用层层分级的非常规手段,"边缘策略"无法正确实施,最后往往导致民间借贷债务催收涉黑现象频发。为此,可借鉴海外经验,促进债务催收市场实现合法化,引导半地下的债务催收机构走向阳光化,同时,制订相关法律以规范债务催收机构行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云 杨丽萍
当前我国商账追收业日趋活跃,但运作不尽规范,管理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美国作为征信业最发达的国家,为规范商账追收业发展,制定了专门的《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下面对美国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实际分析对我国商账追收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
商账追收 债务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曾繁荣
第三方债务催收业的重要性随着我国银行不良债务增长和服务外包发展而日益凸显。当前我国银行委托催收公司催收不良债务的做法日益普遍,但我国的债务催收业发展不规范,致使债务人的正当权益时常受到侵犯。本文介绍了美国第三方债务催收业(个人)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了美国加强该行业债务人权益保护的做法与特点,以期为促进我国第三方债务催收业规范发展及债务人权益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第三方债务催收 债务人权益保护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国平
在现代社会,金融机构开展贷款业务,一般都使用格式借款(包括担保)合同,即合同的条款都是由金融机构一方预先拟定,对方借款人(包括担保人)只能表示全部接受或者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格式借款(担保)合同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董建华 刘晓芬
本文拟以征信建设为切入点,对金融机构以借款人身份发生的信贷业务从风险量化管理到动态监测提出全新的管理思路,以期从征信视角对金融机构的借款人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的探索及研究。
关键词:
征信 借款人 模式构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怀勇 刘帆
债务催收是指当债务人出现违约或逾期还款时,债权人以其自身名义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以其名义收取欠款的行为。由于法律规范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在利益驱动下容易诱致债务催收行为失范。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债务催收难以避免,要正视债务催收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正确认识债务催收的本质。通过全面梳理与制度检视,我国现阶段债务催收治理面临的法制困境主要表现在:法律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均衡,法律规范的效力有待提高,法律规范的激励与约束不匹配。完善债务催收行为的法治化规范路径,必须弥补法律规范体系的现有缺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公法与私法交融的规制体系,改变公力救济成本高、效率低的状况,将信用约束作为债务催收的驱动内核,督促债务人积极履行给付义务,同时抑制债权人选择法律之外的解决路径的倾向,平衡债权实现、债务催收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佳 张世梅
在法权理论视角下,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风险防范制度的法权结构包含有国家金融管理者的金融监管权之"权力"、催收人的自由经营权与债务人的财产安全权之"权利"等法权类型,以及"互侵"、"互动"的法权关系,金融监管权的失灵、催收人自由经营权的过度扩张、债务人财产安全权的不当行使等法权运行失范状态是诱发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风险生成的根本原因。以法权理论的"权力-权利"为理路,通过增进金融监管权的效能、推动催收人自由经营权的规范运用、促进债务人财产安全权的合理行使等优化路径,可以显著提升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风险防范制度的效能,从而达致有效治理行业风险、促其规范有序发展的目标。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家平
债务催收是信用服务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21世纪以来,主要服务于消费信贷不良资产处置的债务催收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然而,受到传统观念和行业治理滞后的影响,债务催收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催收行为异化、竞争失序、投诉高企等诸多乱象。基于消费信贷领域巨额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以及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债务催收业健康发展和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迫切需要,我国应借鉴境外成熟经验,从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开展行业培训、完善金融机构监管等方面入手,对债务催收行业进行系统性治理,从而推进我国债务催收业规范化、阳光化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家平
债务催收是信用服务行业的重要分支之一。21世纪以来,主要服务于消费信贷不良资产处置的债务催收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然而,受到传统观念和行业治理滞后的影响,债务催收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催收行为异化、竞争失序、投诉高企等诸多乱象。基于消费信贷领域巨额的不良资产处置需求,以及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债务催收业健康发展和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迫切需要,我国应借鉴境外成熟经验,从制定专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开展行业培训、完善金融机构监管等方面入手,对债务催收行业进行系统性治理,从而推进我国债务催收业规范化、阳光化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闫海 鞠阳
第三方债务催收是债权人的自力救助方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金融化的逐步深入,第三方债务催收发展迅速,甚至已经形成产业化。但是,法律制度建设滞后致使第三方债务催收"野蛮生长",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第三方债务催收立法,成为国际上相关法律制度最为先进、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其立法实践对我国未来开展相关立法以规范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第三方债务催收立法要明确催收人的法律地位,规范第三方债务催收行为,加强对不当债务催收行为的约束,从而既保障债务人的基本权利,也有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