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1)
2023(11425)
2022(10137)
2021(9406)
2020(7926)
2019(18318)
2018(18405)
2017(35905)
2016(19359)
2015(22145)
2014(22289)
2013(22212)
2012(20547)
2011(18639)
2010(18897)
2009(17482)
2008(16856)
2007(14890)
2006(13479)
2005(12066)
作者
(57838)
(47783)
(47500)
(45453)
(30591)
(22921)
(21604)
(18873)
(18272)
(17175)
(16329)
(16229)
(15235)
(15186)
(14760)
(14695)
(14210)
(13939)
(13662)
(13584)
(11917)
(11833)
(11500)
(11002)
(10757)
(10605)
(10569)
(10504)
(9697)
(9301)
学科
(98723)
经济(98623)
管理(57007)
(51257)
(43107)
企业(43107)
方法(39372)
数学(34041)
数学方法(33533)
地方(22552)
中国(21572)
(20786)
(20530)
(19428)
业经(19215)
(14934)
地方经济(14216)
理论(14023)
农业(14020)
(14010)
(13568)
贸易(13560)
环境(13526)
(13042)
(12031)
(12008)
银行(11974)
财务(11962)
财务管理(11932)
(11862)
机构
大学(287265)
学院(285014)
(120304)
经济(117656)
管理(114138)
理学(98235)
研究(97424)
理学院(97154)
管理学(95403)
管理学院(94906)
中国(72371)
(61675)
科学(59847)
(53191)
(49559)
研究所(44754)
中心(43236)
财经(42592)
(41817)
(41583)
业大(40639)
北京(39739)
(38444)
(37548)
师范(37285)
经济学(36107)
(35067)
(33971)
农业(32366)
经济学院(32088)
基金
项目(189286)
科学(148411)
研究(139229)
基金(136874)
(118177)
国家(117210)
科学基金(100792)
社会(87349)
社会科(82749)
社会科学(82723)
(73348)
基金项目(72523)
自然(65365)
自然科(63798)
自然科学(63788)
教育(63071)
自然科学基金(62604)
(61337)
资助(57764)
编号(56843)
成果(46680)
重点(41807)
(41491)
(40560)
课题(39041)
(38333)
科研(35773)
创新(35740)
教育部(35736)
大学(35321)
期刊
(139990)
经济(139990)
研究(89679)
中国(50712)
管理(43401)
学报(42470)
科学(39900)
(39496)
(38082)
大学(32102)
学学(30159)
教育(29487)
农业(26492)
技术(25593)
(24084)
金融(24084)
经济研究(22326)
财经(21245)
业经(20822)
(18158)
问题(18009)
技术经济(16028)
图书(15725)
理论(15105)
统计(14002)
实践(13590)
(13590)
现代(13197)
科技(13025)
(12360)
共检索到42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承明  
1986年底,我在中国经济史学会成立大会上作了一个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发言。当时主要是谈个人看法,对各学派治史方法的介绍甚简,“或我所不知而举疑”。近年来,经济史研究方法又有新的发展,我在为两本经济史著作所写的序中亦曾提及。本篇是增补前发言而作,“我所不知”者固多,仍举疑或阙。文中例举了一些研究中国经济史的论著,是专就其所用方法示例,不涉及论著本身的得失。至于对各学派研究方法的评论,皆属拙见,谬误之处,祈读者指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刘巍教授的新书《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据了解,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讨论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的专著。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按实证主义的研究路线讨论了前提假设、逻辑推理和实证检验等计量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介绍了计量经济史文献的基本元素和研究者的研究定位等问题;下编汇集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案例,诸如,文献评介、学术商榷、经济史专题和对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质疑等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刘巍教授的新书《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据了解,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讨论计量经济史研究方法的专著。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按实证主义的研究路线讨论了前提假设、逻辑推理和实证检验等计量经济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同时,也介绍了计量经济史文献的基本元素和研究者的研究定位等问题;下编汇集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案例,诸如,文献评介、学术商榷、经济史专题和对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质疑等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艾  马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万物互联时代。在这一时代,组织(企业、政府等)、个体、机器等主体全天候、不间断地产生行为、创造数据。在数据科学家的帮助下,组织和个人能系统挖掘并提取隐藏在海量数据背后的关键信息和行为规律,提升洞察力与决策力。除商业、军事、金融、通讯等领域外,大数据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创新,不仅是自然科学的生命,同样也是社会科学的生命。创新是一个过程,在不同的时代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在很多情况下,方法的创新往往可以导致理论的创新。 中国经济史研究曾在我的老师一辈达到辉煌,现在,研究的主力渐渐地转由中青年学者担当起来了。我们现在的学术条件,同过去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些变化中,有不利的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棣华  
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经济史学科中的一个新领域。它与现实最为接近,对推进经济科学的发展,对为经济工作的宏观指导提供更为科学的基础,有着重大意义,应引起社会和有关领导的重视。 社会主义经济史研究今后能否得到长足的发展,有赖于研究方法的切实改进和研究水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祖尧  
读史,我是外行,没有什么发言权。我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近10多年我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强烈地感受到,必须正确地处理论与史的关系、现实研究和历史研究的关系,把现实研究和历史研究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现实研究建立在坚实的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作出的研究成果才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吴承明老师辞世一年了,在此我谨以小文纪念吴老。我有幸在硕士生、博士生以及毕业后参加研究工作等阶段都不断得到吴老的教导。现在我们也在培养经济史专业的研究生,在教学中研究生常会问一些有关经济史学科的基本问题。为了使学术薪火代代相传(我们以前指导的研究生现在也已开始带新的研究生了),我往往要把从吴老那里所学结合自己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研究中国经济史,“必须对外国经济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不能就中国论中国”(严中平先生语)。在具体研究工作中,很多同志注意中外比较研究,并取得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要真正做出科学的中外比较,决非易事,必须加倍努力方能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这里不拟广泛讨论,只想结合两个问题着重指出:正是由于对外国史研究不够,了解不够,使中国经济史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结论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困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晓忠  
李埏先生是20世纪至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是中国土地国有制理论的重要代表,中国商品经济史和云南地方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也是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一、李埏先生的学术生平概况李埏先生,字子诉,号幼舟。1914年11月21日出生于云南省路南县(今石林县)一个传统书香家庭。四岁入私塾发蒙读书,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文史教育。1928年随家旅居昆明,始接受近代教育。193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1938年,因抗战形势变化转入西南联大历史系,得亲炙钱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缪坤和  
人类学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是对人类过去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寻人类经济是如何运行与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主要基于田野工作,深入考察工作对象的经济运行系统,很少考虑经济运行的时间维度,也不考虑经济结构的历史变迁。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一方面对下层人民的经济活动的研究注视不够;另一方面也很少考虑一些非经济运行中所潜伏的经济因素,只把经济制度抽象出来而丢弃了交织其间的"非经济性"要素的研究。在非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被嵌合在社会之中"。因此,人类学视野下的经济史研究的范畴,除了各历史发展阶段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外,还应包含与之密切相连的社会的和超经济因素的各种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果  
到目前为止,有关现代性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社会学以及比较文学领域。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现代性理论引入经济领域,认为现代性在个体观念及行为模式方面,体现在理性和个人主义上;现代性在资源配置问题上,体现在社会治安、法律秩序、财产保护和产权界定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会通过影响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生产要素投入,进而作用于该社会的经济产出,使该社会经济体可能持续处于变化之中,使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实现不同的增长速度。将现代性理论引入社会经济领域,这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变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理解经济现象、进行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