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9)
2023(4605)
2022(3338)
2021(3370)
2020(2561)
2019(5875)
2018(6051)
2017(8914)
2016(6283)
2015(7252)
2014(7531)
2013(6488)
2012(6116)
2011(5644)
2010(6095)
2009(5101)
2008(5141)
2007(5228)
2006(4773)
2005(4110)
作者
(15175)
(12462)
(12386)
(11910)
(7699)
(5912)
(5769)
(5013)
(4837)
(4732)
(4243)
(4214)
(4140)
(4101)
(4006)
(3960)
(3954)
(3750)
(3692)
(3595)
(3485)
(3251)
(3113)
(3067)
(2956)
(2898)
(2879)
(2788)
(2636)
(2536)
学科
教育(19953)
中国(12822)
(12745)
经济(12737)
管理(10753)
理论(7670)
(7277)
教学(7171)
(6819)
(5455)
(5343)
地方(5085)
(5051)
企业(5051)
发展(4848)
(4726)
业经(4528)
农业(4523)
思想(3943)
学校(3940)
政治(3845)
(3701)
研究(3666)
思想政治(3612)
政治教育(3612)
治教(3612)
德育(3561)
学法(3555)
教学法(3555)
(3481)
机构
大学(75610)
学院(72174)
研究(30700)
教育(28271)
(21949)
师范(21863)
(19175)
师范大学(18015)
管理(17922)
(17801)
科学(17717)
经济(16891)
中国(16471)
(15180)
职业(15161)
(14589)
技术(14532)
理学(13823)
研究所(13596)
理学院(13509)
北京(13418)
管理学(13051)
中心(12992)
管理学院(12877)
(11363)
(11359)
(10991)
教育学(10766)
职业技术(10459)
(10196)
基金
项目(41395)
研究(40509)
科学(32594)
教育(27781)
基金(22983)
社会(20923)
编号(20601)
成果(20253)
(19280)
社会科(19271)
社会科学(19266)
课题(18948)
国家(18895)
(18867)
(18025)
(16711)
科学基金(14525)
规划(12910)
(11779)
项目编号(11759)
重点(11463)
(11182)
研究成果(11066)
(10982)
基金项目(10886)
(10548)
年度(10392)
(10082)
(10078)
(10054)
期刊
教育(51295)
研究(34789)
中国(31837)
(26747)
经济(26747)
职业(13495)
技术(12468)
(11000)
学报(9796)
技术教育(8844)
职业技术(8844)
职业技术教育(8844)
大学(8760)
(8114)
科学(8000)
农业(7916)
管理(7238)
(6768)
论坛(6768)
图书(6608)
高等(6503)
学学(5961)
高等教育(5687)
成人(5393)
成人教育(5393)
(5378)
书馆(5237)
图书馆(5237)
发展(4439)
(4439)
共检索到135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论述了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並提出了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泓  岳泽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公共财政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在公共财政制度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认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友仁  
在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反过来说,城市现代化又是“四化”的基础和条件。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基础设施密切相关。中共中央关于北京城市建设的报告批复中指出:“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要集中力量,加强建设。”本文拟就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内容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总的说来,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应该是少消耗、高效能,为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但各个生产力发展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明浩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经济的现代化、城市社会的现代化、城市文化的现代化都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基础设施现代化是重要的前提,也就是说,城市现代化首先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概括起来是:具有运转的系统性和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建设的超前性和形成的同步性,服务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翀达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性保障,是加快现代金融建设和强化风险防控的重要抓手。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保信")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者,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迅速形成了覆盖整个保险业的信息共享格局,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数据基地和信息枢纽。2019年9月,为顺应监管体制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春来  
本文在论证了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必要性、可能性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引入民间资本的具体途径 ,最后强调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对其在市场准入、价格等方面加强监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邓红蒂  田志强  
研究目的: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在土地利用上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合理利用的有关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统计数据分析法。研究结果:基础设施用地在建设用地中占有很大比重,对耕地保护影响较大;基础设施整体发展落后,用地集约程度有待提高。研究结论:通过分析中国基础设施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需求,促进基础设施合理用地的相关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梁上坤  张璐纯  曾勤慧  
本文以2005-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高铁开通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区分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方向,高铁开通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对负向盈余管理则没有显著作用;相较于中心城市,高铁开通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中心城市更为显著;相较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高铁开通对审计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更为显著。此外,文章还发现高铁开通降低了审计延迟,为高铁开通促进审计效率提升提供了进一步佐证。本文扩展了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丰富了地理距离与审计质量关系的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莱斯特·C·梭罗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莱斯特·C·梭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关于建立和发展互补性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找到“双赢”的经济体制和激励机制。与此相反的结果,是“双输”。这一点从珠江三角洲可以看出。在那里,有五个新完工或正在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恒林  
地处苏北的盐城市盐都区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自2011年首次超过亿元以来,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2.3亿元、2.9亿元和3.2亿元,巨额投入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此,笔者对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项目种类多而散,项目重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鄢百其  金晓祥  伍文杰  陈敬红  
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 ,国家知识基础设施 (NKI)的开发将上升到社会发展的中心。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CNKI)的建设为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并将推动信息资源全社会的共享。本文讨论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俞勇  郑鸿  
金融基础设施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金融软硬基础设施在应对金融开放进程中均面临不少自身发展瓶颈和外部挑战,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信用体系、会计标准等金融基础软设施,强化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金融基础软设施建设;以区块链技术为突破口,以数字货币发行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以人民币支付结算清算体系为核心,以资产登记托管系统、交易设施、基础征信系统等为支撑,完善金融基础硬设施建设,为我国金融开放保驾护航。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树华  王紫嫣  梁甜  方鹏飞  
新型基础设施作为传统基础设施在新时代背景下与新兴技术结合的转型产物,发挥着社会稳定器、风险调节器和经济新引擎的作用,是激发投资和创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评价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对其投入效率准确测算,本文基于2019~2021年我国28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及空间计量方法测算效率并分析其空间关联格局。研究结果显示:(1)北京、上海、广东和内蒙古4个省(区、市)连续3年实现投入产出有效,整体效率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的格局;(2)新基建投入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会促进邻近地区城镇化发展。结合研究结论,提出改善新基建投入效率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