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1)
- 2023(13185)
- 2022(11356)
- 2021(10515)
- 2020(9051)
- 2019(20745)
- 2018(20884)
- 2017(38874)
- 2016(21991)
- 2015(24503)
- 2014(25041)
- 2013(24207)
- 2012(22624)
- 2011(20345)
- 2010(20748)
- 2009(19553)
- 2008(19786)
- 2007(18038)
- 2006(16088)
- 2005(14749)
- 学科
- 济(84120)
- 经济(83999)
- 管理(60823)
- 业(57165)
- 企(46535)
- 企业(46535)
- 方法(36782)
- 数学(31886)
- 数学方法(31452)
- 农(25261)
- 财(24499)
- 中国(23749)
- 制(21718)
- 学(20944)
- 业经(19305)
- 贸(17930)
- 贸易(17928)
- 易(17417)
- 农业(16182)
- 地方(16109)
- 银(15704)
- 银行(15628)
- 体(15538)
- 行(14849)
- 理论(14795)
- 融(14433)
- 金融(14425)
- 务(14156)
- 财务(14109)
- 财务管理(14064)
- 机构
- 大学(317917)
- 学院(315800)
- 济(124077)
- 经济(121207)
- 管理(114520)
- 研究(113377)
- 理学(97330)
- 理学院(96141)
- 管理学(94211)
- 管理学院(93636)
- 中国(85660)
- 科学(73738)
- 京(68764)
- 农(67686)
- 所(61285)
- 财(60461)
- 研究所(55558)
- 业大(54130)
- 农业(53639)
- 中心(52028)
- 江(51023)
- 财经(46590)
- 北京(43510)
- 范(42576)
- 经(42035)
- 师范(41998)
- 院(40093)
- 州(39920)
- 省(38935)
- 经济学(37456)
- 基金
- 项目(206789)
- 科学(159111)
- 基金(146738)
- 研究(144730)
- 家(132158)
- 国家(131030)
- 科学基金(108666)
- 社会(89290)
- 社会科(84364)
- 社会科学(84333)
- 省(82553)
- 基金项目(77503)
- 自然(72070)
- 自然科(70406)
- 自然科学(70378)
- 划(70246)
- 自然科学基金(69130)
- 教育(67750)
- 资助(60089)
- 编号(58625)
- 成果(49118)
- 重点(47547)
- 部(44742)
- 发(44142)
- 创(42772)
- 课题(41947)
- 计划(40522)
- 科研(40317)
- 创新(40051)
- 大学(37701)
- 期刊
- 济(140937)
- 经济(140937)
- 研究(93908)
- 中国(68284)
- 学报(62291)
- 农(61313)
- 科学(51468)
- 财(48420)
- 大学(44964)
- 学学(42240)
- 管理(40862)
- 农业(40318)
- 教育(39149)
- 融(30370)
- 金融(30370)
- 技术(26695)
- 业经(23529)
- 财经(23435)
- 经济研究(22722)
- 业(21344)
- 经(20179)
- 问题(18982)
- 版(17941)
- 图书(16880)
- 贸(16381)
- 业大(16256)
- 技术经济(15353)
- 科技(15173)
- 理论(15097)
- 统计(14859)
共检索到486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宏发
根据指数体系的分析来测定影响总体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目前仍然是我国广泛采用的传统方法。然而在运用综合指数的相对数体系与绝对数体系去分析和测定主要因素时,在一定条件下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而无法判定主要因素。笔者试图从相对数体系的剖析入手,谈谈确定影响总体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问题。一、相对数体系测定主要因素时的非科学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吴林海 蒋力 浦徐进
本文运用模糊集理论与决策实验室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生产企业投资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意愿的主要因素的影响特征、影响程度。结论显示,食品安全质量认证体系的实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程度、消费需求是影响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三个主要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廉同辉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定》一书从专业领域视角,采用全新的理念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构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建议。该书观点新颖、视角独特,内容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对推动网络信息资源评价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指标体系 书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德印,刘晓梅
贵刊于1987、5/6期刊登了陶为群的《指数体系分析法新用:探求因素的最优变动》)下文简称陶文)一文,运用指数体系来探求各个因素的最优变动问题,无疑是指数体系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的又一进步,对于合理调整经济结构,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姚丽琼 王景红
风险投资固有的高风险特征,使得初始投资决策十分重要。研究项目筛选和价值评估机理的目的,正是为了正确认识风险投资项目在价值形成、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在规律性,为投资者正确评估风险项目,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项目特征、价值形成及影响风险投资项目筛选和价值评估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风险投资项目筛选和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项目筛选 价值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昕 黄微 韩瑞雪 王洁晶
[目的/意义]为网络平台提高运行效率及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在界定信息生态视角下网络平台运行效率评价的内涵的基础上,从信息环境、信息资源、信息人、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信息生态健康度5个方面对信息生态视角下网络平台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基于影响因素分析,从信息环境生态化、信息技术生态化、信息资源生态化、信息人生态化、网络平台信息生态健康度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每一个末端指标的数据来源及指标指向;文章相关实证研究有待推进。
关键词:
信息生态 网络平台 评价体系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兰 马恒通
朱庆华等著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定》,在广泛调研和跟踪分析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资源,构建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该书起点高,难度大,观点新颖,思路清晰、方法科学,是一部揭示信息资源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力作。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曲建升 季婉婧
减缓气候变化是一个现实决策问题,国际气候博弈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产生的关于气候政策问题的全球范围内的决策过程。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量化分析复杂决策问题中各决策主体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及在这种利益驱动下的决策过程,重点分析确定德班气候变化会议以来欧盟、美国、中国的气候变化谈判立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决策者掌握决策的整体情况。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高锡荣 杨娜
【目的/意义】为客观评估论文的学术价值。【方法/过程】通过中国知网筛选论文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炼论文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结论】最终得到由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评估范围涵盖期刊整体情况、论文自身情况和论文社会影响,确保了指标体系的一般性和普适性。
关键词:
论文评价 指标体系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为群
指数体系分析法是经济统计中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可用于分析各个因素的变动对于某项指标变动的各自影响程度。然而,至今为止,在教科书上和实际工作中都仅仅停留在这一步,没有更深入地讨论和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达到该项指标发生同样程度变动之要求的前提下,各个因素的最优变动应是怎样的?显然,讨论并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将会起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黄怡璇 谢健民 秦琴 杨丽颖
【目的/意义】科学识别影响网络舆情热度评价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理解网络舆情发展变化走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查阅、发放问卷等方式归纳总结出影响网络舆情热度变化的15个因素,并通过DEMATEL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影响关系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政府危机处理能力、政府应对满意度、领袖意见导向度、话题类型、水军参与度和参与回应数可以视为影响网络舆情热度评价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热度评价 影响因素 识别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珍瑶
人才计划与职称评审的初衷是希望将最优秀或者最合适的人推选出来。人才多种多样,要针对不同人才,建立有针对性的指标体系,突出重点。在采用国际通用同行评议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当前,人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于注重论文发表(特别是SCI论文发表)情况,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教学,采用一刀切做法等问题。实际上,无论是人才计划的评审,还是职称的评审,其初衷都是希望将最优秀或者最合适的人推选出来。由于受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