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9)
- 2023(9808)
- 2022(8081)
- 2021(7090)
- 2020(6164)
- 2019(13994)
- 2018(13660)
- 2017(26457)
- 2016(14407)
- 2015(15784)
- 2014(15501)
- 2013(15629)
- 2012(14421)
- 2011(12535)
- 2010(12748)
- 2009(12076)
- 2008(12225)
- 2007(11278)
- 2006(9997)
- 2005(9272)
- 学科
- 业(76736)
- 企(71226)
- 企业(71226)
- 济(69681)
- 经济(69603)
- 管理(59430)
- 方法(31513)
- 业经(26598)
- 财(23733)
- 数学(23634)
- 数学方法(23480)
- 农(23325)
- 务(18519)
- 财务(18515)
- 财务管理(18497)
- 农业(17705)
- 企业财务(17512)
- 技术(16323)
- 中国(14637)
- 策(13802)
- 划(13536)
- 制(13126)
- 和(12526)
- 理论(12487)
- 企业经济(12142)
- 地方(11825)
- 经营(11781)
- 贸(11461)
- 贸易(11452)
- 易(11121)
- 机构
- 学院(213981)
- 大学(208383)
- 济(94144)
- 经济(92670)
- 管理(87285)
- 理学(75282)
- 理学院(74538)
- 管理学(73558)
- 管理学院(73182)
- 研究(69278)
- 中国(54923)
- 农(44272)
- 京(43813)
- 科学(42751)
- 财(42720)
- 所(35976)
- 农业(35302)
- 业大(34746)
- 江(34303)
- 财经(33645)
- 研究所(32455)
- 中心(30959)
- 经(30610)
- 经济学(28207)
- 北京(26903)
- 州(25880)
- 商学(25664)
- 经济学院(25629)
- 商学院(25455)
- 院(24715)
- 基金
- 项目(140195)
- 科学(112262)
- 基金(103981)
- 研究(98742)
- 家(91834)
- 国家(90986)
- 科学基金(79337)
- 社会(65188)
- 社会科(61996)
- 社会科学(61979)
- 省(56650)
- 基金项目(55249)
- 自然(52706)
- 自然科(51582)
- 自然科学(51565)
- 自然科学基金(50772)
- 划(46244)
- 教育(44126)
- 资助(42064)
- 编号(37353)
- 业(36391)
- 创(32850)
- 重点(31665)
- 发(30900)
- 部(30588)
- 创新(29727)
- 成果(28317)
- 国家社会(27469)
- 科研(26862)
- 制(26140)
- 期刊
- 济(107166)
- 经济(107166)
- 研究(60674)
- 中国(42257)
- 农(40845)
- 管理(39062)
- 财(37226)
- 学报(34377)
- 科学(32990)
- 农业(28248)
- 大学(26191)
- 学学(25301)
- 技术(20202)
- 业经(19477)
- 业(18347)
- 融(17806)
- 金融(17806)
- 财经(17565)
- 经济研究(17042)
- 教育(15728)
- 经(15381)
- 技术经济(13984)
- 问题(13936)
- 世界(11369)
- 现代(11326)
- 财会(10997)
- 商业(10881)
- 贸(10702)
- 科技(10237)
- 经济管理(10205)
共检索到32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士武
谈谈提高员工素质和增强企业凝聚力○孙士武一、充分认识提高员工素质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保险市场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家经营、激烈竞争的状态。保险公司的商业化、企业化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作为一家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邱兆军 罗伟强
结合人员分散这一特点,公司不断探索和深化服务员工、凝聚人心的方式方法,确定了"区域化管理,重心下移"的工作思路。长城钻探国际钻井公司现有钻机49台,分布在14个国家,为15个油公司提供服务,618名员工来自全国各大油田,涉及合同化、市场化、劳务派遣、借聘等多种用工形式。结合人员分散这一特点,公司不断探索和深化服务员工、凝聚人心的方式方法,确定了"区域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玮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增强工会女工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认为只有找准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与女工工作的结合点,才能增强工会女工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
企业工会 女工组织 凝聚力 影响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玉清
如何提升项目团队的绩效成为了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在目前的团队理论研究中,作为影响团队绩效的重要因素,团队凝聚力却常常为许多研究所忽略。因此,本文将围绕团队凝聚力进行较为系统、深入地分析。首先,本文将对凝聚力的涵义进行界定;其次,分析凝聚力是如何影响项目团队的绩效;再次,在前文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对项目团队凝聚力的评估;最后,在增强团队凝聚力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项目团队 团队绩效 凝聚力 评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朗喜
团队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团队绩效与组织绩效息息相关。然而,团队绩效则直接取决于团队凝聚力的大小。因此,如何保持和增强团队凝聚力,就成为组织关注的焦点。文章着重探讨如何增强团队凝聚力问题,为切实改进和提高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团队 凝聚力 策略 组织行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明秀
文章从高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如何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及图书馆形象塑造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四川华西集团分配现状的思考●四川华西集团劳资部四川华西集团职工现有工资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组合工资制。华西集团职工统一的组合工资制建立于1994年,由等级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岗位工资、奖励工资和特殊工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华
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一呼唤已久的命题,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力度的加大,已十分严峻而又紧迫的摆在各级领导面前。尤其在91年10月份被列为中央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专门研究、探索,这是改革以来不曾有过的。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作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件大事,摆到突出的位置上集中精力抓下去。”同时强调指出:“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这足以说明当前增强企业活力的紧迫性、重要性、必要性。它是涉及经济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廖泉文
当一个企业获得稳步发展,欣欣向荣时,你一定能够发现,这个企业的内部,进入了和谐、协调的合作状态,这种内聚力使一个企业兴旺、发达。当我们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职能时,常常强化了她的硬功能,而忽略了她的软功能。实际上,硬功能诸如招聘、培训、报酬、奖惩、晋升等,每个企业都充分重视,因为她们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而人办资源管理的软功能,例如沟通、冲突、矛盾、协调等,常被某些企业领导所忽视。由于她们是企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所以那些重视人力资源软功能的企业获得了极大裨益,她们从这些功能的运作中实际上获得了企业最宝贵的东西;内聚力和向心力,这种软的而非硬的功能产生的结果却是硬的生产力的提高和企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冷观
公有不公?私有不私? 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调动企业全体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焕发企业活力,这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限本之道。但是,目前全民企业的凝聚力状况不尽如人意,社会上“全民不如集体,集体不如私营”的观念似乎已成定论,深深扎入人们的脑海之中。按理说,全民企业应该是最具有凝聚力的,(?)资产的公有会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义宁
民办高校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稳定的教师团队,其形成依赖于民办高校组织所具有的凝聚力。教师对学校价值观的认同是民办高校凝聚力生成的基础。民办高校的管理者要确立组织独特的使命,将学校的发展目标转变为教师的职业成长需要,加强内涵建设,变"用人工作"为"工作育人",使教师高度认同学校的价值观,不断增强凝聚力,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价值观认同 民办高校 凝聚力 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肖余春 张雅维
绩效片段理论认为过渡阶段和行动阶段交替循环形成整条绩效链。该视角下的多团队凝聚力即是指在循环绩效链条下的多个团队为达成同一目标而齐心协力的一种群体过程。文章采用质性分析和概念格—DEMATEL方法以浙江、上海、湖南、河南等地区制造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247名为调查对象,对不同阶段下多团队凝聚力影响因素及影响度进行探索。文章发现,在过渡阶段,团队层级价值认同、冲突程度,多团队层级目标认同、多团队导向对制造企业多团队凝聚力产生较大影响;在行动阶段,团队层级人际关系、冲突程度,多团队层级协作模式和共享认知对制造企业多团队凝聚力产生较大影响。文章构建了一个动态、具体、系统的制造企业多团队凝聚力影响因素模型,丰富了多团队系统和绩效片段理论,也为制造企业多团队建立动态绩效评估模式提供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