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0)
- 2023(2221)
- 2022(1497)
- 2021(1521)
- 2020(1322)
- 2019(3042)
- 2018(3094)
- 2017(5336)
- 2016(3275)
- 2015(3965)
- 2014(4026)
- 2013(3908)
- 2012(3363)
- 2011(2871)
- 2010(3041)
- 2009(2963)
- 2008(3367)
- 2007(3328)
- 2006(3096)
- 2005(2946)
- 学科
- 管理(20804)
- 业(15583)
- 企(15128)
- 企业(15128)
- 济(8606)
- 经济(8594)
- 财(6948)
- 务(5592)
- 财务(5571)
- 财务管理(5552)
- 企业财务(5248)
- 制(4148)
- 策(3879)
- 业经(3781)
- 经营(3590)
- 划(3575)
- 人事(3461)
- 人事管理(3461)
- 方法(3440)
- 理论(3375)
- 决策(3206)
- 计划(3137)
- 中国(3132)
- 农(3071)
- 银(3002)
- 银行(3002)
- 和(2720)
- 行(2680)
- 度(2506)
- 制度(2505)
- 机构
- 学院(42022)
- 大学(41522)
- 管理(19515)
- 理学(14202)
- 理学院(14035)
- 管理学(13954)
- 管理学院(13823)
- 济(13624)
- 经济(13009)
- 中国(12413)
- 研究(11534)
- 财(10289)
- 京(10024)
- 江(8601)
- 州(6891)
- 科学(6683)
- 公司(6647)
- 北京(6502)
- 财经(6486)
- 中心(6248)
- 省(6123)
- 所(5903)
- 经(5783)
- 技术(5343)
- 农(5300)
- 范(5104)
- 师范(5066)
- 职业(5046)
- 研究所(4967)
- 市(4759)
共检索到81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梅保华
谈谈居住小区的现代管理梅保华编者按:为了适应我国城市居住小区建设与管理发展的需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材专设了《中国城市居住小区现代管理研究》课题组。现在本刊征得课题组的同意,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该课题研究的若干专论摘要,以便集思广益,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鹤鸣
“中国城市居住小区现代管理研究”课题的确定和进展一、课题的确立起始于中国的新生,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城市新型居住小区,正在以每年平均增建1.5~1.6亿平方米的速度向前发展着。预计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居住小区建设的总量将达到16~17亿平方米,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鹤鸣
居住小区现代管理系统若干问题探讨杨鹤鸣一、城市住宅小区管理的决策对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办法,要作出理论与实践的评估,必须追根、寻源、探微,才有可能作出比较合乎我国城市居住小区管理发展轨迹的某些看法。孙武子曾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势而制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永红 赵琪
江南地区古镇园林景观蕴含陶冶情操的文化韵味,又有适宜居住的自然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本文通过对江南古镇园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进行解读,抽取其人居价值,结合具体设计案例,论述了江南古镇园林景观要素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的导入与发展的开发利用策略。
关键词:
江南园林 景观要素 现代小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雪铭 朱健亮 王勇
以土地利用中居住小区及房屋调查数据为基础、居住小区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GIS技术和泰尔指数模型,对大连市居住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先应用GIS技术对居住小区容积率进行计算,其次将居住小区容积率划分为7个等级并对居住小区进行容积率分级,应用GIS软件生成空间分布图和等值线图,然后应用泰尔指数计算居住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测度指数,最后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大连市居住小区容积率呈不同等级整体破碎、相同等级小范围集聚、邻近等级穿插结合的空间分布特征。2大连市居住小区容积率整体分异测度指数不高,极低和极高容积率等级的居住小区差异测度最大;全市四大区域中,中山区差异测度最大,甘井子区差异测度最小,四大区域的内部差异测度远远大于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测度,是大连市居住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的显著特点。3居住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不同区位和房屋属性所形成的住宅类型指向、城市空间地貌对居住小区建设的制约、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标准的宏观导向、城市地价对容积率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戚本超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精神文明建设这只手也需要硬起来。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包括有多种传播媒介(如电视台、电台、书刊等)、多种形式(如文学、艺术等)、多种内容(如政治思想、道德等)和多主体(如企业、机关、学校等)建设的庞大系统工程。其中各环节的建设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和作用,有些则兼容。认真处理好诸环节的关系和加强诸环节的建设,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雪铭,李双建,徐丛春
从城市居住小区的区位出发,采用常规的建立数学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rfer7.0相结合的方法,以大连市为例,分析了较具代表性的52个居住小区所在位置的区位条件及空间分异,并预测大连市居住小区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试图找到兴建居住区的最佳位置。实践证明,利用Surfer7.0分析城市居住小区区位条件,方法运用合理,分析效果较好。
关键词:
居住小区 区位 Surfer7.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轶 李吉跃 郭连生 段广德
该文从分析呼和浩特市自然条件与居住小区不同类型绿地的现状出发 ,将呼和浩特市的居住小区按绿地率分为高、中、低 3个档次 ,并分析了居住环境中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根据典型乡土阔叶植物叶面积和针叶植物叶面积的滞尘效益及不同类型绿地群落模式的降温增湿效益 ,测算不同配置的植物群落生态效益 .结合前人对绿地其他生态效益测试结果 ,提出该地区生态型绿地模式的建设意见 .指出了呼和浩特市小区绿化发展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说明了发展滞后的原因 ,根据呼和浩特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高标准居住小区绿地建设增加绿地率 ,丰富绿地植物种类 ,因地制宜 ,不同季节、不同地段配置各具特色的景观群落等发展对策 ,使绿地系统的...
关键词:
居住小区 生态绿地 绿地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春兰 柴彦威 张天新 肖作鹏
通过对北京市多个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的实地调研、访谈及文献研读,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置于邻里理论视角下,阐述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对邻里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比较研究了单位大院与居住小区在规模与边界、用地布局、要素构成、道路系统和社区感方面的特点。基于邻里的空间性内涵,探讨了单位大院在封闭性与开放性、混合性与单一性、异质性与同质性等方面对城市规划与住区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
单位大院 居住小区 空间性 邻里理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志宪 张峰
人居环境是以"人类居住"为目的来建造的环境,而居住小区又是人类居住的集中所在地。当前,青岛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建设正面临着由于城镇化加速发展而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挑战。选取青岛市6个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在科学性、针对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等原则的指导下,选取了4项系统指标和20个单项指标作为青岛市居住小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问卷的设计、发放、收集和整理,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所构建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每个小区的分值,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所调查的小区进行优、良、差分类、分析和评价,从而对青岛市的居住小区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差异进行评价研究。
关键词:
青岛市 居住小区 人居环境 空间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成一 余敏 陶毅
采用经典采样方法,对长沙3个有代表性中高档居住小区及3个对照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分别研究了它们的SO2、NO2、TSP含量及其与植物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配置对居住小区环境质量具有明显影响,3个居住小区的SO2浓度全部高于对照环境,6个监测点的均明显SO2浓度低于国家II级标准;居住小区的NO2浓度处于较高水平,5个监测点高于国家II级标准,符合标准的仅有1个监测点;6个监测点的TSP含量均超过国家II级标准限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廷 魏继红
既有居住小区量大、面广,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提高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水平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文章研究了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特殊意义,分析了既有居住小区水环境及绿化改造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方案设计策略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据北京市规划委消息,北京市新建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将扩容调整,调整后的北京市居住小区必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将从现有的36项增加到52项,新增项目包括托老所、社区文化设施、便利店、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等。买油盐酱醋不出小区,老人到托老所不出社区,享受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一非 王沛永 田园 迟守冰 王鹏
【目的】受既有建筑、管网、高差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城市建成区的海绵化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难点,尤其是高寒地区居住区海绵建设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技术困难。本文以西宁市安泰华庭小区海绵化改造为例,详细介绍其海绵化改造具体方案,并验证实施方案的有效性,为此类地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案例依据。【方法】通过对现状场地条件分析、LID设施的选择与布置,运用SWMM建立不同重现期(2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2 h降雨下海绵化改造前后的两种模型,并进行对比,同时在改造后模型中使用实测降雨数据模拟,并与排放口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结果】(1)依据场地现状可使用下凹绿地、植草沟渠、高强度透水铺装、屋顶花园、雨水调蓄池5种LID设施组合的海绵设施系统。(2)在10、20及50年重现期降雨条件下,C1排水口的流量峰值分别降低了83.45%、79.31%和57.39%,峰现时间延迟了82、40和30 min,C3排水口的流量峰值分别降低了65.96%、34.04%和22.34%,峰现时间延迟了65、50和62 min,达到了很好的削峰延时效果;改造后50年重现期下排水口的流量均低于改造前2年重现期排放口的流量,小区的防洪排涝能力由2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3)通过与3次实际降雨值和产流数据对比,发现模拟数据与实际监控数据能够很好地匹配,说明设计模型的参数率定合理,模拟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结论】使用多种LID设施组合的海绵系统改造后的区域相对于未改造区域的产流峰值、出流量均大幅度降低,充分说明了在高寒地区海绵化改造的实施有效地削减了外排量,实现了削峰、延时、去污等综合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