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6)
2023(3523)
2022(2970)
2021(3018)
2020(2570)
2019(5748)
2018(5839)
2017(12188)
2016(6698)
2015(7523)
2014(7648)
2013(7791)
2012(7302)
2011(6641)
2010(6956)
2009(6840)
2008(6764)
2007(6482)
2006(6086)
2005(5590)
作者
(18898)
(16537)
(15793)
(15323)
(9898)
(7908)
(7103)
(6266)
(6155)
(5806)
(5602)
(5390)
(5060)
(4979)
(4943)
(4773)
(4761)
(4724)
(4511)
(4445)
(4221)
(4129)
(4071)
(3949)
(3858)
(3729)
(3638)
(3479)
(3403)
(3319)
学科
(43614)
(30089)
经济(30053)
农业(28967)
(28172)
管理(12760)
业经(11770)
农业经济(9625)
(8893)
农村(8889)
(8755)
(8025)
企业(8025)
中国(7984)
(7603)
土地(7316)
方法(7072)
(6983)
劳动(6980)
地方(6893)
发展(6551)
(6543)
数学(6422)
收入(6409)
(6340)
数学方法(6296)
农业劳动(6287)
人口(6222)
(6160)
(6006)
机构
学院(97793)
大学(91523)
(44415)
经济(43483)
(40514)
管理(37630)
研究(33475)
中国(31824)
理学(31597)
理学院(31362)
管理学(30903)
管理学院(30759)
农业(30349)
业大(21896)
(19198)
科学(19188)
(18997)
中心(18042)
农业大学(17942)
(17921)
(17246)
研究所(15529)
(14677)
经济管理(14412)
(14370)
财经(14209)
(13414)
(13310)
银行(12837)
(12830)
基金
项目(57742)
研究(46800)
科学(45121)
基金(40803)
(34410)
国家(33943)
社会(29825)
科学基金(28709)
社会科(27706)
社会科学(27698)
(24786)
(24531)
基金项目(21963)
编号(21781)
教育(19307)
(18582)
成果(17481)
自然(16467)
资助(16075)
自然科(15999)
自然科学(15998)
自然科学基金(15687)
(14115)
课题(13663)
(13336)
(13016)
(12974)
(12833)
重点(12304)
发展(12013)
期刊
(61334)
经济(61334)
(48118)
农业(31897)
研究(30313)
中国(24083)
(19969)
金融(19969)
业经(17184)
学报(13953)
农村(13888)
(13888)
(13729)
科学(13662)
农业经济(13429)
(13268)
大学(11763)
学学(11351)
问题(9827)
农村经济(8799)
管理(8692)
教育(8213)
世界(7977)
经济问题(7904)
技术(7609)
(7125)
财经(6565)
社会(6413)
社会科(5957)
社会科学(5957)
共检索到164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与人  张奉堂  
偿还性是信贷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信贷资金的固有规律和特点,马克思在论述信贷问题时指出:“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时的付出——一般说,便是借贷的运动,便是货币或商品有条件让渡的特殊形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不够成熟,现有金融规模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但这也催生出了数字农贷的兴起,并由此引发了涉农贷款的风险问题。为此,应高度重视数字农贷对农村金融领域的影响,结合农业农村对金融的实际需求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静波  
农贷沉淀是农村金融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如阿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挖掘资金潜力,缓和农贷资金的供求矛盾,提高农贷资金的经济效益,支持农村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对农贷沉淀的含义、危害性、形成原因、解决的办法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金泉  李松  王哲尔  
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的重要尝试,但在运行中广泛存在持续性不足、信用风险聚集以及机构意愿不足并存的问题。本文从激励的角度研究了风险补偿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根源,研究结果表明: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受到了金融机构隐藏成本信息、贷款管理道德风险以及政府机构违约可能性的困扰,导致了政府高运行成本和金融机构低参与意愿并存,影响了涉农贷款的长期持续性。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采用依贷款规模单调递减的菜单式补偿、基于相对绩效递增的损失分担比例和分离托管与结算的制度安排,在提高机构参与积极性同时降低补偿成本,保障补偿机制持续有效性,确保信贷资金持续流向"三农"领域,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树荣   汪后军  
地处皖东南的宣城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信贷资产比重较高宣城分行2002年末信贷资产总量28.6亿元,其中农业信贷资产占近六成。最近,我们对宣城分行农业信贷做了专门调查。调查情况表明,准确定位,主动营销,是欠发达地区农业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东华  沈红  
本文就某些国家高校学生贷款的偿还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偿还拖欠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 ,对我国助学贷款偿还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试图从一个侧面为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最终确立与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孟宪生  
我国目前贷款偿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等额还本利息照付;二是等额偿还本息。对前者,每年的还款资金中,本金与利息划分得很清楚,即还款期内均匀偿还本金P,根据年初欠款合计计算当年应还的利息。其计算公式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建成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利用小额贷款,积极支农扶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贷款难。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到期贷款偿还率低位徘徊,信贷资产潜在风险显现,严重影响了支农资金的投入,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官荣  邵临跃  
谈谈信贷支持科技兴农问题□田官荣邵临跃实现农业现代化,把农业生产从产品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从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农业银行在支农工作中要把支持的重点放在支持科技兴农上,促进和推动科技与农业生产结合,把农业信贷资金集中地有重点地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陆铭宁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西部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机会增多,经调查显示,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户的借贷频率增高,农户借贷的规模正在大幅加大,借贷需求一再上升,农户借贷已经变为主动的借贷。关系型融资农贷可以因地制宜的设置合适的贷款模式,降低贷款的风险,在解决西部贫困农村农户借贷难问题的基础上增强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任。本文对西部贫困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型融资进行了分析,并在探讨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关系型融资农贷问题进行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宏力  
农村金融是保证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而农村信贷是农村金融的核心内容,如果信贷环节运行不畅则会致使农业发展受到资金瓶颈的制约。因此,有效消除不完全信息,加大相关制度、资源的供给是解决“农贷难”的根本途径。本文以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导致“农贷难”的信息、制度诸因素的分析,以期为今后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和体系完善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段贵权  
(一) 社会主义农业信贷和社会主义其它经济工作一样,都应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基本原则,以获得最终效益作为中心目标,把效益大小作为衡量自身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志。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价值规律对农业信贷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用于农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欧阳耕  
农贷沉淀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老沉淀没有解决,新沉淀又不断发生。本文主要就这一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作些探讨。几个需要分清的概念在农业信贷工作中,存在着农贷积欠、农贷沉淀、农贷呆帐等慨念,这些概念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因为它们都是没有收回的农业贷款,所以人们往往将它们相互混用。实际上,三者各有各的内容,不能混淆。分清这三个概念,是一个严肃的政策界线问题。概念不清,界线不明,就不免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和混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于彪  
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自颁布实施以来,虽经历几次微调,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方面。调研发现,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在制度设计、指标设计、统计操作与数据申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涉农贷款数据失真、划分不准、操作困难、反映不全、应用受限。本文从修订制度框架、调整报表设置、修订部分指标统计口径、增设部分统计指标、推进涉农贷款专项统计标准化建设及加强培训与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