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2)
- 2023(2032)
- 2022(1695)
- 2021(1375)
- 2020(1195)
- 2019(2681)
- 2018(2616)
- 2017(4741)
- 2016(2583)
- 2015(2854)
- 2014(2761)
- 2013(2683)
- 2012(2364)
- 2011(1763)
- 2010(2172)
- 2009(2306)
- 2008(1967)
- 2007(1619)
- 2006(1388)
- 2005(1318)
- 学科
- 审计(12103)
- 管理(9412)
- 济(9304)
- 经济(9302)
- 业(8627)
- 企(8077)
- 企业(8077)
- 各类(5858)
- 财(5119)
- 务(4105)
- 财务(4099)
- 财务管理(4034)
- 方法(4019)
- 企业财务(3942)
- 地方(3233)
- 中国(3097)
- 数学(2765)
- 数学方法(2750)
- 制(2107)
- 业经(2040)
- 技术(2019)
- 地方经济(1887)
- 贸(1626)
- 贸易(1617)
- 环境(1586)
- 农(1566)
- 易(1552)
- 划(1548)
- 融(1529)
- 金融(1529)
- 机构
- 学院(31429)
- 大学(30783)
- 管理(12520)
- 济(11817)
- 经济(11551)
- 理学(10915)
- 理学院(10836)
- 管理学(10725)
- 管理学院(10672)
- 研究(8104)
- 财(8057)
- 中国(7690)
- 京(7312)
- 财经(6303)
- 会计(5952)
- 审计(5825)
- 经(5689)
- 江(5260)
- 财经大学(4740)
- 科学(4330)
- 中心(4253)
- 州(4179)
- 商学(4143)
- 商学院(4122)
- 所(4106)
- 会计学(3915)
- 省(3791)
- 会计学院(3727)
- 北京(3686)
- 学会(3632)
共检索到52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丁尚禄
本文探讨了内部审计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列举了审计分工与协作的细节,以寻求内部审计分工与协作的规律,使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监督与服务职能。
关键词:
企业 内部审计 分工 协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莉 张亚连
尽管计算机审计内容、方法与手工审计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从性质、目的、职能等属性看,并没有本质区别。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很难将计算机审计与具体审计业务分离出来,因此计算机审计不可能独立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外。本文从审计主体的角度,综合考虑计算机审计的界定,提出在计算机环境中内外部审计既要分工又要协作的观点,并分析了分工协作的原则、内容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审计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分工协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新婷 孙青霞
作为公司治理的两大基石,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财务丑闻的不断爆发,如何发挥审计作用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进行相互协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两者协作的有效途径,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实现公司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协作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巩凤 周云龙
基于协同理论,以促进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作共生,实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整体增值为目标,本文从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协同、建立业务统筹机制、建立审计信息成果共享机制、完善审计采购服务机制、建立审计机构信息查询平台、建立协同审计管理办法、建立审计风险防控机制七个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绘制了审计人才动态管理流程图和协同审计风险防控清单,以期推动我国三大审计系统的协同发展,解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与审计覆盖面日益增长的矛盾现状。
关键词:
协同理论 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鲍圣婴
一个国家的审计体系通常都包括了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三大审计主体。世界审计的发展历史和中国现代审计发展历程表明:审计源于受托责任,但三大审计主体的特点和优势各有不同,分别在国家治理和公司治理中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不同审计主体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体现了国家治理和公司治理体系的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国家治理,同时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傅黎瑛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现实中两类审计职业相互协作极为有限的结论。为此,进一步对内、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障碍作出分析,并提出克服障碍,加强协作的实务建设。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外部审计 协作 障碍 对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金富 张伟耀 石小军 邓雄
本文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的紧密关系及两者进行协作融合的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的高度融合,不仅能够增强两者之间的协作效应,还能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企业应构建一个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融合框架,将内部审计和合规管理紧密结合,以提升企业的整体风险防控能力和运营效率。
关键词:
新形势 内部审计 合规管理 协作 融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韩士民
财政部2022年6月22日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财会21号文)提出,人才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第一资源,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优秀的注册会计师人才队伍、高效协作的审计项目团队是持续提升审计质量的作战单元,是攻坚克难的战斗力量。建立高效协作的审计项目团队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和信息沟通平台,
关键词:
项目团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子豪
经济发展带来的行业种类、产品类型及经济组织结构多元化,使税收管理对象的差异不断扩大,税收专业化管理需按照其内在逻辑,进行动态调整和推进。本文依据分工协作理论视角下的税收专业化管理内容和原则,分析认为实现现代税收专业化管理,要以分工、协作、支撑专业化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完善组织体制、协作机制和平台方法支撑,优化纳税服务,深化税源管理,提高纳税遵从度。
关键词:
分工协作 信息管税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正>各类型金融机构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扩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共同推动金融市场有效运转和发展,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重要金融支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拥有“强大的金融机构”,强调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在新形势下,要加快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坚守宗旨、回归本源,找准定位、优势互补,提升分工协作质效,切实增强竞争和服务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志超 范小云
现代企业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都未能摆脱新古典思想的束缚,从而降低了它的解释力。本文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与协作的思想应用于对企业的解释,并得出以下结论:分工不仅要受到市场容量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还要受市场不确定性的限制,企业内分工协作与市场分工协作的差异才是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企业的性质可以概括为:企业是追求分工经济与协作经济的要素所有者结合的产物。降低交易成本是企业出现后的结果,而不是企业出现的原因;当在企业内组织生产的边际利润等于在市场内组织生产的边际利润时,企业便会停止扩张。
关键词:
分工 协作 企业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书敬,王学,柯丽菲
首先将成渝第三产业的总体水平与京津沪以及其他副省级城市进行比较,定量地得出成渝第三产业处于不同的水平;接着定性地分析两市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并由上述两方面得出理论上成渝第三产业分别应发展的重点方向。最后通过区位商等方法分析了1999~2000年成渝第三产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成渝第三产业应调整的方向提出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
成都 重庆 第三产业 区位商 分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成文,杨开忠
本文在从消费模式和劳动生产率两个方面首先对经典经济基础方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京津两市第三产业的差别与联系,为京津发展提供依据。其主要结论:①北京第三产业总体优势明显,发挥着全国性三产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天津在第三产业服务输出上,总体明显弱于北京,主要为大区服务。②北京以物流为基础的三产行业处于绝对劣势,或处于显著相对劣势地位;天津则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相对北京的劣势十分突出。相对而言,北京发挥了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的作用,天津则扮演了物流中心的角色,而且这种分工在经历了八五期间之后越发明显。③京津两市联手发展的原则和方式主要为完全分工、相对分工、产业地域一体化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启国
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观念和任务,就是实行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社会化专业分工与协作。专业化分工是指国民经济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某个企业,侧重从事某种经济活动,从事某种一定产品、一定零部件的生产或提供某种特定的劳务。协作是与专业化同步进行的,它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按照经济活动的具体要求,通过合同的形式,把有关的经济单位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