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8)
2023(8859)
2022(7330)
2021(6505)
2020(5219)
2019(11820)
2018(11563)
2017(21562)
2016(11796)
2015(13304)
2014(13025)
2013(13155)
2012(12905)
2011(12004)
2010(12232)
2009(11265)
2008(11148)
2007(10221)
2006(9528)
2005(8974)
作者
(38853)
(32189)
(32182)
(30330)
(20639)
(15688)
(14496)
(12637)
(12429)
(11794)
(11178)
(10852)
(10685)
(10624)
(10542)
(9996)
(9580)
(9508)
(9497)
(9305)
(8242)
(8194)
(8000)
(7565)
(7393)
(7268)
(7260)
(7187)
(6783)
(6491)
学科
(54646)
经济(54583)
(28892)
管理(28859)
中国(22274)
(19612)
企业(19612)
地方(18972)
(17609)
方法(14823)
业经(13243)
(13001)
农业(12989)
数学(12046)
数学方法(11894)
(11257)
地方经济(10777)
(9944)
金融(9940)
(9762)
(9591)
银行(9549)
(9452)
(9415)
环境(9304)
(9214)
贸易(9202)
(8816)
(8498)
资源(8404)
机构
学院(174120)
大学(173794)
研究(74519)
(72231)
经济(70608)
管理(58918)
中国(55891)
理学(48654)
理学院(47953)
科学(47608)
管理学(47020)
管理学院(46711)
(41125)
(40558)
(38032)
研究所(37188)
中心(32369)
(31348)
农业(29979)
(29272)
业大(27925)
(26883)
北京(26667)
(25696)
(25368)
师范(25329)
财经(23711)
科学院(23675)
(23479)
经济学(21919)
基金
项目(112345)
科学(86925)
研究(79316)
基金(78940)
(71604)
国家(70955)
科学基金(58157)
社会(49297)
社会科(46518)
社会科学(46506)
(45039)
基金项目(40688)
(38635)
自然(37733)
自然科(36695)
自然科学(36682)
自然科学基金(36020)
教育(34929)
资助(32746)
编号(31402)
(31338)
重点(26577)
成果(26466)
发展(24562)
(24117)
课题(23780)
(23541)
(22928)
计划(22049)
创新(21574)
期刊
(91677)
经济(91677)
研究(56493)
中国(48275)
(36520)
学报(33348)
科学(30619)
农业(25021)
管理(25000)
大学(23651)
学学(22053)
教育(21639)
(21453)
(18685)
金融(18685)
业经(15646)
技术(14683)
经济研究(14669)
(13540)
财经(11733)
问题(11675)
资源(10794)
图书(10447)
(10326)
世界(9540)
(8978)
国际(8717)
科技(8714)
业大(8633)
(8596)
共检索到293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国荣,林圃  
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基数大、家底薄带来的劳动人口急剧增加,劳动力相对过剩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是四化建设中需要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现就如何克服劳动人口多的劣势和发挥劳动力资源多的优势提出如下探讨意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建强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已成必然,问题不在是否进入市场,而是进入市场后如何取胜。对这一问题,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心理,一种是担心国有企业不能胜,形成压抑感;一种是认为国有企业竞争不过非公有制经济,是企业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一种是认为国有企业要取胜就得按非公有制企业管理等等。我认为,竞争取胜的根本,一是事物本身的优劣,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邱红  
人口之窗是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时期,此时,较多的劳动力人口抚养较少的老龄人口及年少人口。很多国家的发展证明,人口之窗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因此,又被称为“人口红利”。目前,我国人口正处于人口之窗的黄金时期,提高劳动力素质,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梅妮  张振威  
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从改变交易效率、人口素质、生产率及人均资源量等变量,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考量,只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并对变量加以改善,就能将劳动力过剩压力转变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展新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及衍生的社会不平等这一研究领域,理论关注集中在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和“国有一非国有”部门分割。文章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城乡分割和部门分割弱化的同时,向非国有经济开放的产业和由国有单位垄断的产业所构成的非农产业划分已经成为分割劳动力市场的新结构。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意味着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文章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所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劳动人口群体进入收入相对丰厚的国家垄断产业就业的机会差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刘易斯拐点理论"拘泥于上世纪战后50年代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作为一种抽象理论假设,不可能预测和解释以后几十年乃至更长远世界技术革命和经济供过于求的基本趋势,劳动力就业依然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从生产力发展规律和市场供过于求基本特征分析,中国更现实的任务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人口劳动素质,改善就业结构和形态,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潜在优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明亮  
未来中国劳动人口态势呈现总量负增长、构成老化、人口红利消失等新格局,导致劳动力"相对短缺"、"结构性短缺"等常态化、尖锐化。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将呈现多元、复杂化,但因经济体制"改革红利"和大国经济模式等外在因素的干预,至少在2030年前不会形成难以承受的全局性劳动人口危机;因人口城市化影响,劳动人口新格局对局地经济发展,或将有助于"倒逼"特定行业、产业升级与转型;也或导致青年劳动力严重短缺、老年劳动力绝对过剩等就业格局,形成真实的局域性劳动人口危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佳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国 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质 的变化,发达国家为维护其在国际贸易中的 利益,以各种方式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贸 易限制政策,而发达国家自身面临的经济困 境又使其市场购买力等难以与其鼎盛时期相 比,这在客观上也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发展规模。 就国内而言,随着外贸的放开,各种中外 合资企业经营的灵活做法,工贸企业的名牌 优势,使专业外贸公司面临严峻的挑战,尤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长茂  
人口老化研究,包括全体人口老化研究和劳动力老化研究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是否老化以及老化程度,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当时劳动力的社会活动效益,而且能够直接影响未来全体人口年龄结构及其老化趋势。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劳动力老化研究,揭示劳动力老化规律和效应,建立完整的老化理论体系,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选  
从要素禀赋分析 ,我国除了劳动力资源外 ,其他生产要素与多数发达国家相比几乎无优势可言。我国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有着举世公认的比较优势。我国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竞争的同时面临完成工业化、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重新认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力要素的内涵。要保持我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就要改善劳动力资源的构成 ,从多方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将更多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就需要在两个方面着力 :一方面是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一方面是高效率地使用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劳动力资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永丽  金虎玲  
本文对连续四次跨度七年的农村社会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从农村人口及劳动力规模、人口自然结构、受教育水平、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对农村人口主要状况进行了总括性描述,并就农村人口及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总体变动趋势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总结农村人口及劳动力资源禀赋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易守宽  徐乃瑞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飞飞  张彤  汪伟  
基于Eaton and Kortum(2002)的研究,从理论上解析劳动力价格扭曲情景下人口老龄化对出口优势演进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对220个国家的191个制造业行业出口数据开展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会通过H-O机制和李嘉图机制增强中国“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相对优势,而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降低“年龄增值型”技能劳动的生产率来负向影响上述出口优势演进。进一步分析表明:医疗水平、教育水平、契约环境质量的提升均会强化人口老龄化所引致的“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优势;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优势演进的负向冲击更可能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政府效率的提升则会有效缓解上述负向冲击。研究不仅有助于完整认识人口老龄化与出口优势动态演进的关系,还可为我国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充分利用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新技能红利”提供直接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吉恒  
劳动仲裁与调解、劳动监察、劳动诉讼是我国劳动者权利救济和劳动纠纷处理的主要法律制度。结合各自特点,发挥好各自优势,增强制度衔接,应该是制度改革发展方向。本文理论联系实践,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劳动仲裁制度特色优势并提出相应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