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6)
- 2023(10602)
- 2022(9044)
- 2021(8084)
- 2020(6496)
- 2019(14725)
- 2018(14515)
- 2017(27529)
- 2016(14986)
- 2015(16741)
- 2014(16653)
- 2013(16518)
- 2012(15727)
- 2011(14466)
- 2010(14762)
- 2009(13900)
- 2008(13862)
- 2007(12764)
- 2006(11708)
- 2005(11043)
- 学科
- 济(67927)
- 经济(67755)
- 管理(46904)
- 业(44453)
- 企(36137)
- 企业(36137)
- 中国(22583)
- 方法(21120)
- 农(20968)
- 地方(19728)
- 业经(19300)
- 制(17598)
- 财(17227)
- 数学(15995)
- 数学方法(15815)
- 农业(13995)
- 学(13068)
- 银(12824)
- 银行(12799)
- 融(12656)
- 金融(12652)
- 行(12428)
- 体(12019)
- 发(11749)
- 和(11685)
- 环境(11527)
- 理论(11036)
- 技术(10911)
- 贸(10863)
- 贸易(10851)
- 机构
- 学院(220000)
- 大学(218747)
- 济(93120)
- 经济(91085)
- 研究(82288)
- 管理(80473)
- 理学(67568)
- 理学院(66719)
- 管理学(65647)
- 管理学院(65215)
- 中国(63108)
- 科学(48449)
- 京(48079)
- 财(46392)
- 所(42682)
- 农(39272)
- 研究所(37930)
- 中心(36435)
- 江(36418)
- 财经(34822)
- 业大(31587)
- 经(31289)
- 北京(30879)
- 范(30167)
- 农业(30099)
- 师范(29876)
- 院(29724)
- 州(28708)
- 经济学(28399)
- 省(27484)
- 基金
- 项目(139119)
- 科学(110166)
- 研究(104254)
- 基金(99914)
- 家(86971)
- 国家(86158)
- 科学基金(73434)
- 社会(69171)
- 社会科(64491)
- 社会科学(64475)
- 省(55500)
- 基金项目(51844)
- 教育(47262)
- 划(45945)
- 自然(44800)
- 自然科(43760)
- 自然科学(43749)
- 自然科学基金(42998)
- 编号(41750)
- 资助(40487)
- 成果(35376)
- 发(35284)
- 重点(31731)
- 部(30980)
- 制(30822)
- 课题(30610)
- 创(29208)
- 发展(28679)
- 国家社会(28295)
- 展(28215)
共检索到360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群生
两种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是当前人口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在此,我也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对两种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分歧是由于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第一版序言中的一段话的不同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肖步才
通过劳动而实现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与通过婚姻生育而实现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合并称为“两种生产”。这“两种生产”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不过,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或极终的决定性因素,在信奉历史唯物主义者之间,从未引起过原则性的争论。只是有些人把“决定性”理解为“唯一”,不承认其他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或反作用,显然这只是个别人的误解,马、恩本人也是不同意的。但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是人口的蕃衍这第二种生产,是否也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德清,刘永佶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生产方式 不是人口发展 关于两种生产理论,当前的具体说法有:两种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人类自身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以上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不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的生产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奇 叶文虎
在人与环境所组成的世界系统中,人与环境、人与人是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在人类社会的生存阶段与发展阶段中,两种关系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性质与作用内容。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危机(贫富分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均直接表现为两种关系的矛盾冲突。分析表明,只有同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与环境 人与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就人口对社会制度的作用而言,斯大林有过著名的论断:“人口的增长不是而且不可能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面貌的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那末,究竟什么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呢?他的答复是“这种力量就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食品、衣服、鞋子、住房、燃料和生产工具等等物质资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天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小节 傅正红 汪秀琼 黄山
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般原则的基础上,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个方面,构建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两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两型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两型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五类,即规模主导型、规模偏优型、结构偏优型、结构偏弱型、规模偏弱型;在空间分布上,两型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两型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省份大多位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河暎爱
女性的政治参与是指提高女性的政治意识、社会意识、历史意识,培养女性政治家,使女性获得进入议会内阁以及行政各部门的权利。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后,韩中两国女性的政治参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韩国的女性国会议员人数和中国两会女代表人数均有增加,但女性的参政议政依然呈现三多三少现象,处于核心领导层的女性很少,这种情况不但在中国存在,韩国也是如此。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要从法律层面使女性参政制度化,其次要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女政治家,再次要积极促进持续的文化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女性自身的本领,担当起促进东北亚,乃至世界女性发展的重任。
关键词:
韩中女性 女性参政 社会参与 参政议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戴三法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解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及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 作用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之隽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对于国家的兴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和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诚信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作用,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利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均平
信息资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邱均平ABSTRACTTheinfluenceofinformationresourceonsocialdevel-opmentisshownin8aspects:changeofhumansociety,social...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孝诚
历史告诉我们,财政是国家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的产物,因此,财政从属于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但是,历史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财政的变革能够反作用社会的发展,而且,有时候这种反作用对社会的影响还十分强烈和深远。这里,就财政变革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从正反两个方面择几历史典例证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充分表明,中央把民生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昊 谭克虎
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快递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认为快递业全天候高效地服务于生产和消费,对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快递业服务民生,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器;快递业刺激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快递业服务生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
关键词:
快递业 经济 社会 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晨生 陈雪飞 李辉 吴玉辉
[目的/意义]情报3.0时期,智能化情报工具、情报生产线以及综合研讨体系共同推动科技情报生产方式变革,科技情报行业将面临重大调整,甚至对社会整体发展产生影响。预判科技情报行业内外部发展方向有助于情报主体及其相关利益方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从情报生产方式变革入手,根据情报时差和情报时间价值特点判断情报生产周期缩短将使情报服务方式发生变化,并由此预见了情报服务方式改变对情报业、其他领域乃至社会整体的影响。[结果/结论]情报机构生产力的突破推动情报的使用范围和深度升级,从而改变其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