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1)
- 2023(11895)
- 2022(10523)
- 2021(10007)
- 2020(8449)
- 2019(19187)
- 2018(19155)
- 2017(36234)
- 2016(19949)
- 2015(22508)
- 2014(22018)
- 2013(21451)
- 2012(19467)
- 2011(17395)
- 2010(17545)
- 2009(15621)
- 2008(15101)
- 2007(13134)
- 2006(11354)
- 2005(9707)
- 学科
- 济(70558)
- 经济(70483)
- 管理(60416)
- 业(58410)
- 企(50822)
- 企业(50822)
- 方法(33293)
- 数学(27990)
- 数学方法(27619)
- 中国(20064)
- 技术(19204)
- 农(19067)
- 财(17987)
- 业经(17514)
- 学(16167)
- 理论(15925)
- 地方(14818)
- 制(14053)
- 技术管理(13033)
- 教育(12834)
- 农业(12728)
- 和(12497)
- 贸(12042)
- 贸易(12033)
- 务(11800)
- 财务(11733)
- 财务管理(11715)
- 易(11657)
- 划(11349)
- 环境(11192)
- 机构
- 大学(269614)
- 学院(269286)
- 管理(110869)
- 济(100489)
- 经济(97933)
- 理学(96397)
- 理学院(95337)
- 管理学(93724)
- 管理学院(93234)
- 研究(86537)
- 中国(62173)
- 京(57760)
- 科学(54884)
- 财(45039)
- 所(42674)
- 农(40863)
- 业大(40461)
- 江(39989)
- 中心(39259)
- 研究所(38992)
- 范(37139)
- 师范(36813)
- 北京(36526)
- 财经(36306)
- 经(33051)
- 州(32599)
- 院(31985)
- 农业(31717)
- 技术(31392)
- 师范大学(29465)
- 基金
- 项目(189183)
- 科学(148886)
- 研究(141642)
- 基金(134563)
- 家(116412)
- 国家(115361)
- 科学基金(99996)
- 社会(86625)
- 社会科(81913)
- 社会科学(81889)
- 省(76560)
- 基金项目(72503)
- 教育(66633)
- 自然(65318)
- 自然科(63826)
- 自然科学(63812)
- 划(63582)
- 自然科学基金(62666)
- 编号(58975)
- 资助(54203)
- 成果(47537)
- 创(43784)
- 重点(42153)
- 课题(41320)
- 部(40969)
- 发(39979)
- 创新(39972)
- 项目编号(36690)
- 大学(35732)
- 科研(35554)
- 期刊
- 济(110441)
- 经济(110441)
- 研究(78524)
- 中国(57494)
- 管理(41903)
- 学报(41632)
- 教育(41510)
- 科学(38718)
- 农(36299)
- 财(33228)
- 大学(31618)
- 学学(29243)
- 技术(26573)
- 农业(25831)
- 融(20062)
- 金融(20062)
- 业经(18496)
- 财经(16763)
- 图书(16604)
- 经济研究(16601)
- 科技(15943)
- 经(14186)
- 业(13858)
- 技术经济(13836)
- 理论(13458)
- 问题(13309)
- 实践(12555)
- 践(12555)
- 现代(12095)
- 坛(12036)
共检索到390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飞跃
结合兰州大学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经验,以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改革实践,探讨了研究生教育若干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初步揭示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课程体系以及激励机制等在促进学科交叉、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振洪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者论述了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教育,探讨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瑞林 王建中
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创新型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关键心理品质,结合研究生学习的特点探讨了研究性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最后讨论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和实施办法。研究认为,以具体研究问题为中心、营造开放的课堂研讨氛围、结合个人努力和团队协作、采取开放式作业考核、给予学生积极反馈的研究性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新 研究生 研究性教学 心理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嵇炜 赵会军 王华 黄治东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与软件统计分析417名高校研究生的心理资本与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生心理资本与创新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研究生心理资本与创新能力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生心理资本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由此得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启示。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资本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旻荻
法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很强协同性、实践性和适应性的优秀法律人才。笔者针对当前法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提出了为实现以上目标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法学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 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方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最高学历教育,直接关系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反思了多年培养实践,提出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模式是由思想品德、业务理论、实践能力三个方面组成。通过本模式的方式方法教育培养博士研究生可能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刚 洪艳 赵春晖
分析了当前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提出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研究,积极营造有利于研究生成长的环境,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招生制度和培养方式,严格论文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对策 研究 研究生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生方
医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已成为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必由之路。除医学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外,应深入理解创新能力的内涵,以及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结合近几年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文章对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指出,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来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发现能力 发明能力 创造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亚清 王文利 王怡然
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H·哈肯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后期创建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理论。它以突变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了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汲取耗散结构理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是通过怎样的合作才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协同学揭示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试运用协同学中开放与非平衡态、竞争与协同、序参量与伺服等观点,就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德忠 方祯云 张素荷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时代赋予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使命,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重庆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为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蹇兴东
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风建设,重视政策导向,切实推进课程教学创新,才能实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洪峰
高校承载着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实践作为社会培养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创新能力 研究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殷翔文
在“到2010年江苏教育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个大目标下,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教育在总体上将凸 显由“大”向“强”转变的特点。而处于龙头地位的研究 生教育则应主要彰显“精”的品质:打造教育精品,培养 人才精英。人才精英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核心特征 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教育精品区别于其他类型教 育的主要标志是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生态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丽琳 孙久厚
建立研究生公共实验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论述了建立公共实验体系的必要性,介绍了如何建立工科研究生公共实验体系,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阐明了其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