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4)
- 2023(4875)
- 2022(4046)
- 2021(3954)
- 2020(3090)
- 2019(7067)
- 2018(6879)
- 2017(11985)
- 2016(7257)
- 2015(8308)
- 2014(8375)
- 2013(7461)
- 2012(6486)
- 2011(5837)
- 2010(6057)
- 2009(5233)
- 2008(4951)
- 2007(4399)
- 2006(3860)
- 2005(3394)
- 学科
- 济(25023)
- 经济(25014)
- 管理(17413)
- 业(14475)
- 方法(14075)
- 数学(12997)
- 数学方法(12624)
- 企(11886)
- 企业(11886)
- 理论(8294)
- 中国(7669)
- 教学(7001)
- 农(6945)
- 教育(6644)
- 业经(5286)
- 学法(4820)
- 教学法(4820)
- 农业(4698)
- 技术(4552)
- 学(4549)
- 地方(4461)
- 学理(4280)
- 学理论(4280)
- 财(3943)
- 贸(3501)
- 贸易(3499)
- 环境(3488)
- 研究(3437)
- 易(3403)
- 划(3384)
- 机构
- 学院(94170)
- 大学(87884)
- 管理(32234)
- 济(30031)
- 经济(29192)
- 研究(28915)
- 理学(27872)
- 理学院(27551)
- 管理学(26525)
- 管理学院(26361)
- 中国(19447)
- 科学(19164)
- 京(18611)
- 技术(16818)
- 农(15526)
- 江(15346)
- 职业(15258)
- 业大(14838)
- 所(14536)
- 范(13855)
- 师范(13694)
- 研究所(13283)
- 中心(13250)
- 财(13099)
- 州(12447)
- 农业(12090)
- 北京(11632)
- 技术学院(11158)
- 教育(11032)
- 院(10992)
- 基金
- 项目(64589)
- 研究(50223)
- 科学(50146)
- 基金(42153)
- 家(36634)
- 国家(36288)
- 科学基金(30881)
- 省(29641)
- 社会(28161)
- 教育(27922)
- 社会科(26522)
- 社会科学(26514)
- 划(24230)
- 编号(22974)
- 基金项目(21554)
- 自然(19891)
- 自然科(19479)
- 自然科学(19478)
- 自然科学基金(19054)
- 课题(18118)
- 资助(18115)
- 成果(18023)
- 年(15724)
- 重点(15637)
- 创(14462)
- 发(14379)
- 规划(13559)
- 项目编号(13492)
- 部(13400)
- 创新(13209)
共检索到138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梅珍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专业由以前只有少数几所重点综合类大学开设,发展成为各级各类大专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新闻教育规模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师资、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宝琴 安洁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文章在充分分析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三种主要模式——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及选修课制,着重从实现校内人才流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堂教学和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五个方面探讨理工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复合型人才 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亚莉 魏吉 张海燕 李佐
高水平对外开放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出了现实要求。从专业、语言、文化三个维度对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内涵进行界定,分析高职院校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师资储备不足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等培养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银凤
随着"互联网+智能制造"以及工业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软件应用的规模、复杂程度也将进一步扩大。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计算机技能人才,保证软件的质量,降低软件质量问题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是目前软件产业走向成熟和标准化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软件开发人员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是现有计算机技能人才和中高等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应将软件测试理论融入软件开发类课程,提高高职学生设计开发软件产品的质量,完善学生的专业技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汉君 董莎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朝着稳定趋势发展,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社会对知识产权专业性人才需求量增加,但该方面人才缺口较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一般性人才不同,知识产权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具有层次性、多样性。理工科高职院校在培养该类人才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当前高职院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文章从国内外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入手,分析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
关键词:
理工类 高职院校 知识产权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欢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大,研究生教育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发展空间。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平均每年增长近20%,截至2007年,全国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了150万人,研究生规模仅次于美国。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借助学校多年积攒起来的声望,"985工程"、"211工程"系列的理工科大学中的文科研究生教育悄然之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由于理工科的强势和文科发展积淀过少,在研究生专业以及研究方向的设置上,这些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森锴 刘迪 韦吉爵
文章针对桂西北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对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河池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现实性。从更新办学理念、建立稳定校企合作基地、打造专兼职合作教学团队、构建合作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阐明了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地方高校 理工科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志红
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策略要以知识的复合、能力的复合和思维的复合为出发点,从多素质、大专业、大课程的角度探索人才培养思路,通过教与学、学与行、思与谋的有机结合,为公安实战部门输送满足现代动态警务模式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公安院校 复合型人才 培养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长明 刘艳 熊亚
根据理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弱和年轻教师过早带研究生的现状,以个人经验为基础,从入学前的专业书籍阅读、中英文献检索与阅读、英文文献翻译、撰写中文综述论文、自制试验装置、试验研究、撰写英文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理工科年轻教师培养研究生的一些有价值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
年轻教师 研究生 培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丽芳
双语人才的匮乏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的根本性掣肘因素。民族地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以双语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应采取通识教育和应用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路径上充分发挥校内外合作办学机制,加强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加强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应用能力培养。
关键词:
藏汉双语 新闻传播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中华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迫切呼唤地方理工院校培养适用人才,地方理工院校能够且必须承担起改造老工业基地的技术先锋作用,以培养老东北工业基地急需的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萍 蔡昭权 董鹏中 张逸琴 周克强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把职业教育推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同时也给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极大挑战。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方向同质化发展问题比较明显,高度集中在"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制约着未来人工智能的多元化可持续发展。据此,大湾区高职院校应积极打造AI+X复合型人才培养矩阵,构建教育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人工智能职教共同体,建设集场景展示、技术体验、产业合作、咨询服务、示范培训等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展示体验培训基地,以AI+X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推进大湾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周红
积极开启合作交流对话机制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是高校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以多校联盟机制为基础创建一套科学、合理且规范的长效培养机制有助于实现高校合作的多样化,形成系统化的管理特色。以互换交流为平台,创设学科交叉渗透和素质融合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研究证明,依托高校地域优势,实现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全面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因素,形成互惠多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合作交流 多校联盟 呼唤交流 区域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闽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手段日新月异,职业岗位越来越呈现出高端化和复合化的趋势,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树立"复合型"人才观,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为目标,这是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复杂时代背景下,首先需要澄清"复合型"人才培养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从学生、职业、专业三个不同角度确立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路径,最后构建完整的高职"三维"课程体系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