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6)
2023(2296)
2022(1950)
2021(1733)
2020(1399)
2019(3107)
2018(3079)
2017(4861)
2016(2475)
2015(2834)
2014(2855)
2013(2710)
2012(2457)
2011(2104)
2010(2186)
2009(1952)
2008(2196)
2007(2027)
2006(1653)
2005(1638)
作者
(6863)
(5508)
(5434)
(5231)
(3590)
(2633)
(2509)
(2104)
(2092)
(2034)
(1961)
(1830)
(1784)
(1663)
(1662)
(1645)
(1643)
(1641)
(1568)
(1510)
(1397)
(1363)
(1294)
(1279)
(1242)
(1218)
(1212)
(1185)
(1126)
(1106)
学科
(8648)
经济(8641)
(8581)
企业(8581)
管理(8358)
(7832)
方法(3992)
教育(3913)
理论(3860)
业经(3819)
文化(3722)
(3223)
中国(3141)
(3023)
产业(2841)
(2719)
财务(2716)
财务管理(2713)
企业财务(2595)
(2346)
政治(2206)
经济理论(2200)
思想(2170)
市场(2126)
思想政治(2081)
政治教育(2081)
治教(2081)
企业经济(2054)
德育(2042)
数学(1844)
机构
学院(36253)
大学(35902)
管理(12826)
(11453)
经济(11098)
理学(10752)
理学院(10594)
管理学(10421)
管理学院(10327)
研究(10174)
(7745)
中国(7662)
(6734)
师范(6714)
(6498)
(6229)
科学(5818)
师范大学(5359)
财经(4985)
(4948)
北京(4920)
中心(4663)
(4586)
(4482)
教育(4479)
技术(4129)
职业(4121)
研究所(3979)
(3852)
商学(3729)
基金
项目(21412)
研究(18294)
科学(16906)
基金(14574)
(11922)
社会(11880)
国家(11755)
社会科(11100)
社会科学(11096)
科学基金(10281)
教育(8782)
(8645)
编号(8347)
成果(7459)
基金项目(7410)
(7051)
课题(5711)
项目编号(5608)
(5521)
自然(5483)
自然科(5331)
自然科学(5330)
自然科学基金(5248)
资助(5216)
重点(4945)
(4846)
(4723)
(4690)
规划(4643)
(4560)
期刊
(16371)
经济(16371)
研究(11676)
教育(8784)
中国(8671)
(6447)
管理(5687)
学报(4892)
科学(4364)
图书(4051)
大学(4047)
学学(3542)
书馆(3395)
图书馆(3395)
技术(3161)
业经(3106)
财经(2851)
(2800)
(2489)
(2459)
金融(2459)
经济研究(2367)
职业(2256)
(2208)
(2208)
论坛(2208)
财会(2199)
商业(2181)
会计(2035)
农业(1874)
共检索到59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秀芬  江书平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校园硬件条件得到极大发展,但作为"软件"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却往往被忽视。为了弘扬先进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对校史文化的内涵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分析了校史文化的教育特点,对校史文化的存史、文化和教育功能进行了阐述,对校史文化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评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立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习近平还系统地梳理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和合文化历史脉络,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四个方面阐发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将中华和合文化运用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传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翠梅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走传统的西方道路,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中庸和谐、以人为本,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昭  
在湖湘文化的背后,是感人至深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有着极强的震撼力与感染力,也具有超越时空的教育价值,为高校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湖湘红色文化又有了新的文化内涵,文章分析了湖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探讨湖湘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中的问题,分析具体的育人改革路径。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建云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观念中,对人的关注永远是中心主题,一切生产、生活和文化创造,只有在为了人的时候才有意义,而一切事物和事情也只有通过人、依靠人才能实现。人文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它是中华民族绵延繁盛的内在精神力量。传统人文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表现为三个价值取向:重责任担当、重实用理性、重内在超越。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独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它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章晓乐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下,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引领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要着力培养专业师资队伍,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创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整合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友良  
存在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印记与标志,是社会生成演进的源泉与推力。存在文化具有静态固化与动态可塑的双重属性,既是一定时期个体、家庭、社群、民族和国家固有的标识性文化,又是个体文化或群体文化之间的主次交替或强弱转化的迭代发展文化,新旧存在文化之间的独立与统一、碰撞与整合的对话关系构成存在文化传播机制。原始存在文化传播面临与算法化视频传播深度融合的范式转型,大众存在文化传播面临与分布式网络文化传播协同发展的范式转型,新旧存在文化正朝着全媒体纵深发展范式转向。存在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在于原始要素与现代要素、大众要素与分众要素的有机融合,传播者与受众、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叠加复合以及理性资讯、感性关系信息和算法场景信息的交互混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赟玥  李泰峰  凌冬梅  
文章通过梳理 "四史"读书会文化现象,探求"四史"文化当代价值,引领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与使命担当。研究利用文献调研法,选择五个维度探寻"四史"进程中的读书会文化活动,从初衷与导向、策划与组织、实践与绩效等方面解析其共性规律与经验,并结合电子科技大学读书会实践,论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揭示了"四史"背景下读书会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中国共产党组织发端、革命斗争、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等维度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结合领导管理、院系学科、资源支撑等实践举措,探索当代高校思政文化建设新途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友良  
存在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印记与标志,是社会生成演进的源泉与推力。存在文化具有静态固化与动态可塑的双重属性,既是一定时期个体、家庭、社群、民族和国家固有的标识性文化,又是个体文化或群体文化之间的主次交替或强弱转化的迭代发展文化,新旧存在文化之间的独立与统一、碰撞与整合的对话关系构成存在文化传播机制。原始存在文化传播面临与算法化视频传播深度融合的范式转型,大众存在文化传播面临与分布式网络文化传播协同发展的范式转型,新旧存在文化正朝着全媒体纵深发展范式转向。存在文化传播的时代价值在于原始要素与现代要素、大众要素与分众要素的有机融合,传播者与受众、线性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的叠加复合以及理性资讯、感性关系信息和算法场景信息的交互混搭。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处理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辩证关系,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文化思想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是根基,锚定了当代中国文化前进的正确航向;坚持从文化的深厚历史纵深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龙去脉,夯实了“走自己的路”的文化根基;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拓展人类文明新图景提供了根本途径。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贡献,在实践层面不仅具有深厚的本土情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了坚实的精神力量支撑,更具有强烈的世界视野、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瑞  
文化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趣味性与文化价值性,在很大程度与范围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想观念。群众文化活动在各个时代的独特价值对社会发展与大众意识形态的改变与引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与完善需以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为保障。由杜染编著、华龄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的现代化》一书,对群众文化的多层次意义进行了深刻探讨,在揭示其现代化理论体系与发展意义的同时为其管理进一步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可   吕林倥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是其基本立场、价值归宿和实践路径的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情怀,生发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两个大局”,面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致力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坚持立足本国,胸怀天下,深刻体现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维护人类利益的文化正义观、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文化价值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文化责任观。坚持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天下情怀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世界文化格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欣燕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视域下,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精神文化成果,在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维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着“被边缘化”“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影响了乡村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此,必须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从健全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快发展乡村红色文化产业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红色文化建设的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道德外烁力既是现代社会维系主流道德权威的强大力量,也是判断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接受外在要求到学会自律,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完成的第一次升华,而从自律走向道德外烁,是理想道德人应当完成的第二次升华。这次升华是一个人从道德自律者成长为道德捍卫者的过程。当代中国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改善我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自律与外烁关系方面的先天不足,形成新的学校德育体系和策略,包括帮助年轻一代确立清晰的主流道德规范;把道德外烁力作为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目标;帮助学生逐渐认同道德外烁的重要价值;努力营造一种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薛向东  李树梅  王维国  
实践育人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渐被人们所认知,通过在此背景下探索高校实践育人实践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树德育人、能力为本,结合专业、贯穿全程,全员参与、分类实施"的科学实践育人体系,探讨该体系实现途径,以期促进高校实践育人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