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4)
- 2023(11903)
- 2022(9285)
- 2021(8486)
- 2020(6430)
- 2019(14379)
- 2018(14297)
- 2017(26603)
- 2016(14456)
- 2015(16113)
- 2014(16499)
- 2013(16223)
- 2012(15226)
- 2011(13992)
- 2010(14386)
- 2009(13205)
- 2008(13078)
- 2007(12223)
- 2006(11390)
- 2005(10801)
- 学科
- 济(69611)
- 经济(69540)
- 农(49760)
- 业(43629)
- 农业(33238)
- 管理(31710)
- 中国(26221)
- 地方(24606)
- 业经(22378)
- 企(20597)
- 企业(20597)
- 发(16916)
- 方法(15239)
- 发展(13707)
- 制(13693)
- 展(13676)
- 农业经济(12768)
- 数学(12504)
- 数学方法(12408)
- 银(12303)
- 银行(12289)
- 行(12024)
- 融(11935)
- 金融(11933)
- 学(11458)
- 地方经济(11079)
- 财(11025)
- 贸(10851)
- 贸易(10837)
- 环境(10450)
- 机构
- 学院(209350)
- 大学(202078)
- 济(88532)
- 经济(86496)
- 研究(79662)
- 管理(74764)
- 中国(62896)
- 理学(62130)
- 理学院(61400)
- 管理学(60413)
- 管理学院(60030)
- 农(55818)
- 科学(47087)
- 京(44784)
- 农业(41980)
- 所(40624)
- 财(38251)
- 中心(37581)
- 江(36597)
- 业大(36413)
- 研究所(36190)
- 范(31184)
- 师范(30912)
- 省(28953)
- 州(28847)
- 北京(28432)
- 财经(28364)
- 院(27982)
- 发(25836)
- 经(25637)
- 基金
- 项目(131585)
- 研究(103639)
- 科学(103014)
- 基金(90705)
- 家(78388)
- 国家(77511)
- 社会(66066)
- 科学基金(65410)
- 社会科(62001)
- 社会科学(61987)
- 省(55167)
- 基金项目(47867)
- 编号(45320)
- 教育(45274)
- 划(44155)
- 自然(37407)
- 成果(36919)
- 发(36489)
- 自然科(36438)
- 自然科学(36432)
- 自然科学基金(35738)
- 资助(34434)
- 课题(32113)
- 农(31666)
- 发展(30242)
- 展(29721)
- 重点(29700)
- 部(28178)
- 创(27288)
- 国家社会(27084)
- 期刊
- 济(120099)
- 经济(120099)
- 研究(66974)
- 农(62271)
- 中国(58421)
- 农业(41951)
- 学报(32169)
- 科学(31241)
- 教育(30150)
- 融(26939)
- 金融(26939)
- 业经(26595)
- 财(26343)
- 管理(26129)
- 大学(25879)
- 学学(24086)
- 技术(20304)
- 业(19722)
- 问题(16897)
- 经济研究(15918)
- 农业经济(15586)
- 农村(15549)
- 村(15549)
- 财经(13417)
- 世界(12948)
- 版(12737)
- 经济问题(12201)
- 图书(11788)
- 经(11618)
- 资源(11164)
共检索到352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小宁 樊卫宾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这些都与解决"三农"问题有关。长期以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机制得不到确立,呈现出诸多此消彼长的不协调态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造成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同时,又将体制性原因和现实的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导致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相悖而行。理顺这些关系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建设新农村 城镇化 理论依据 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廷柒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体制基础,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城镇化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者互相联系,相互促进。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农村 建设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易国锋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割裂开来,但这种良性互动的结合需要一定的纽带为中介:统筹城乡政策是二者互动的制度纽带;优先发展小城镇是二者互动的空间纽带;促进农村产业化是二者互动产业纽带;外出农民工是二者互动的人才纽带。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互动 纽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俐波 吕辉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经验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开始走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总结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我国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的经验以及各专家学者提出的理论依据,从三方面阐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联系—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联系紧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根据以及如何统筹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同发展。以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互动,携手并进—共创城乡一体化的美好格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协同发展 城乡一体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施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协调发展的,其呈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文章具体分析了广西城镇化建设现状以及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广西“十一五”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镇化 发展战略 广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峰
工业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要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业化 城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必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方面的工作,都直接与我国的空间结构调整或者说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化战略选择密切相关。城镇化目前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继宁
农村是与城镇相对照的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镇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不断缩小,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和在农村居住的人口日益减少,最终实现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这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其特定的内涵,新农村建设分为小康建设阶段和现代化建设阶段。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两个目标是城镇化和新农村。鉴于新农村建设有城镇化和新农村两种不同的结果,故我们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并针对不同的新农村建设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建设内容。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农村 小康社会 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霞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差异分析,指出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即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水平,另外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引导农民进行合理科学的消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投资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城乡统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宗开宝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的调查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客观上存在着互动关系:城镇的元素与农村的元素在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促使双方元素在"混合"中"酵母化";在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具有规律性。只有按规律办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才能良性互动,城乡资源才能优化配置,取得集成创新的效果。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互动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吴雄周 刘辉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没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将失去客观基础;没有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将丧失原动力。坚持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目前城乡统筹的具体实现形式。但在其协调发展中存在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不平衡、城市群发展不充分、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运作乏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应从公共产品均衡机制、城市群发展机制、要素流动机制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等方面,促进我国目前的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继云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以云南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化水平滞后、现行的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是两者不能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改革户籍与土地制度,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力保障权利、坚持多元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原则、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等是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良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孟繁瑜 李呈
历时三十多年的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历程,一直伴随着"城镇化"与"农村建设"这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问题,而在改革面临深化之时,诸多矛盾再次聚集于此,出路焦点无一例外地落在衔接城乡的土地制度上。本文研究发现国家土地政策长期具有的城镇倾向,是导致我国城乡间土地关系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带有城镇倾向的土地政策存在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能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效果形成抵消作用,因此对其的调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梳理我国土地政策城镇倾向的发展过程中,本文揭示了这种带来负外部性的倾向已形成政策路径依赖性,并通过对路径依赖内在机理的分析,找出其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和体制性约束因素,进而对破解路径依赖、扭转土地政策的城镇倾向提出了具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土地政策 路径依赖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继云
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教育的不配套,成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在论述农村城镇化与农村教育关系后,分析了云南省红河州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教育 城镇化 互动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迟宝旭
本文从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对策思路等多个层次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结论是新农村建设应该重点发展小城镇。
关键词:
小城镇 新农村建设 和谐社会 城乡统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