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5)
2023(6996)
2022(5934)
2021(5515)
2020(4594)
2019(10208)
2018(9986)
2017(18966)
2016(9827)
2015(10588)
2014(10668)
2013(10517)
2012(9786)
2011(8820)
2010(8988)
2009(8289)
2008(8583)
2007(7844)
2006(6987)
2005(6103)
作者
(28419)
(23850)
(23835)
(22262)
(15177)
(11322)
(10614)
(8915)
(8863)
(8595)
(8179)
(8079)
(7800)
(7583)
(7177)
(7171)
(7093)
(7087)
(7080)
(6903)
(5993)
(5915)
(5692)
(5589)
(5345)
(5321)
(5296)
(5288)
(4852)
(4745)
学科
(42149)
经济(42117)
(35145)
管理(32319)
(30362)
企业(30362)
方法(16613)
技术(16569)
(15639)
业经(13520)
技术管理(11852)
数学(11427)
数学方法(11280)
产业(10910)
地方(10585)
中国(10445)
理论(9587)
(8890)
贸易(8885)
农业(8703)
(8608)
(8127)
(6917)
(6896)
(6862)
(6452)
市场(6271)
(5774)
银行(5761)
(5739)
机构
学院(148174)
大学(143566)
管理(59763)
(58985)
经济(57872)
理学(51763)
理学院(51143)
管理学(50323)
管理学院(50009)
研究(47203)
中国(34314)
(29943)
科学(29706)
(24982)
(24095)
(23076)
(22597)
(22234)
师范(22036)
中心(21460)
研究所(21018)
业大(20292)
财经(20188)
(19217)
北京(18685)
(18092)
农业(17684)
师范大学(17554)
经济学(17098)
(17092)
基金
项目(98806)
科学(80197)
研究(74230)
基金(71173)
(61592)
国家(61054)
科学基金(53421)
社会(48713)
社会科(46404)
社会科学(46392)
(42088)
基金项目(38881)
(33728)
自然(33560)
教育(33086)
自然科(32795)
自然科学(32786)
自然科学基金(32292)
编号(28798)
资助(27478)
(27171)
创新(24250)
(23764)
成果(22381)
重点(22213)
课题(20799)
(20697)
(19747)
国家社会(19747)
发展(19508)
期刊
(70440)
经济(70440)
研究(41105)
中国(29591)
管理(24532)
科学(21917)
(21625)
学报(19560)
教育(17614)
(17282)
农业(15473)
大学(15291)
业经(14533)
学学(14301)
技术(13562)
科技(10413)
经济研究(10097)
(9871)
金融(9871)
财经(9479)
问题(9391)
技术经济(8919)
(8875)
(8434)
商业(8410)
(8305)
(7395)
论坛(7395)
(6951)
(6913)
共检索到21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平生  
文化创意旅游是以文化旅游为基础,加上创意元素而形成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制作和营销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直接满足游客消费的旅游企业群,是在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属于新的产业形态。行业范围虽与文化产业大体相同,但内涵和外延与文化产业不完全一致。主要源于个人创意和知识产权开发。产业运行需要新的机制和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慧敏  
随着宏观经济步入"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期和动力更新期",旅游产业发展方式正呈现三个趋于"新常态"的转变:一是目标导向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二是资源配置从以政府为主向市场决定转变,三是要素体系从旅游产业自身小循环向国民经济整体大循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机制和动力亦将发生新的变化,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古广胜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但它也是当前旅游产业急待提升的方面。把文化元素注入旅游产业,形成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更需要运用创意营销的理念,才能体现文化旅游真正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运用主题文化旅游营销方式、参与体验式的文化旅游营销方式和注入特色文化式的旅游营销方式等创意营销,以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书生  程坚  练缤艳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建设由此面临着重大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只有在把握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建设具有创意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合格人才,高职旅游英语专业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玉宗  潘永涛  范英杰  孙艺惠  卢松  
全球化时代,文化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逐渐成为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但同时,文化的重复生产和商品化现象也日益明显,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创意转向"。在此背景下,基于文化的创意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创意旅游概念的系统分析,本文总结了创意旅游的核心要素和特征,分别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构建了创意旅游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对未来我国创意旅游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彦霞  
影视旅游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因影视作品的拍摄、传播与接受而吸引受众到有关景点进行观光游览的一种新兴文化旅游形式。影视旅游的产业效应是直接的,也是巨大的,每拍摄一部作品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值高达1:10且至少能持续4至5年。为了提升影视旅游的产业效应,既需要努力提高旅游创意产业的规划管理,也需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静  
本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融合SOM网络的产业融合演化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影响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权值,并根据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阶段,将SOM网络定量地模拟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这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即使处于较高水平,新产生的融合障碍影响因素过大,同样会使产业融合水平重新回到融合准备阶段。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民坤  桑虹丽  梁建华  
利用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吸引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让文化活起来,不仅符合文旅融合大势,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也能促进乡村旅游地文化消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调研地314名乡村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消费价值观和感知价值的角度,对乡村旅游文创产品的旅游消费者类型和研发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文创产品研发时,外部感知性应作为吸引乡村旅游者消费的基础,行为功能性作为刺激购买行为的助推器,文化承载性可以成为保障旅游消费的必要条件。乡村旅游者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功能理性型(35.4%)、积极享受型(40.4%)、潜力发展型(11.8%)和面子感知型(12.4%)。乡村旅游地的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应避免产品同质化,创新民俗乡村特色,在注重实用功能性的基础上保障价格匹配品质,延伸文化传播链,促进文化消费体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淑兰  刘立平  付景保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旅游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旅游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旅游部门结构效益差别大,但总体竞争能力较强;河南省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水平较低,但旅游业市场潜力巨大。从创意旅游角度,提出河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通过资源整合促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以产品创新促使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创意拓展旅游产业链,以业态创新促使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虹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愈加重视文化产业与经济产业的融合。尤其是在城镇建设和乡村建设差距不断拉大的当下,乡村旅游逐步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得到乡村人民的一致关注和重视。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可能性出发,探究了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找出其存在的漏洞和弊端,并试图通过理论常识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寻求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综合运作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鲁皓  张玉蓉  
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借鉴了旅游功能系统模型,从供给推动力、需求拉动力、环境引导力和融合发展成功程度四方面来构建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动因及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1255家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展开问卷调查。在调查数据基础上,分别从需求拉动力、供给推动力和环境引导力三个维度对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以降低数据维度,进而构建了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动因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包括社会与政府支持、建立产业对接机制、行业组织参与在内的环境引导力是我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为重要的动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培玉  王培英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文化资源丰富,国际知名度高,旅游市场大,具备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先天条件。文章分析了北京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外驱动力,认为北京应采取政策驱动、创新驱动、科技驱动、品牌引领、人才驱动以及行业联动等战略,促进北京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科学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斌  刘家明  杨兆萍  
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以及旅游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产生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构成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本文尝试性地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这一实践早于理论的新兴旅游产品进行了定义;从"一站式体验"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的主流模式;以建设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提出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的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琪洁  吕丽  陆林  朱付彪  
大众对文化和精神的消费需求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世博会就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特定空间高度集聚而成的产物。文章基于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核心内容和衍生产品两方面对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者对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呈现多元性、娱乐性、符号性、实用性和虚拟性体验的趋势。在核心内容的需求方面,旅游者需求较高的依次为: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和论坛;在衍生产品的需求方面,旅游者对特许旅游纪念品中的世博护照、海宝和世博纪念徽章的需求较大,对出版发行服务中地图的需求较多,对网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慧敏  
根据世界级发达城市的经验,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现在已经上升为体现城市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所以,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已是21世纪世界各大城市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旅游产业的文化创意化成为国际趋势,以文化内涵和创意思维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新常态。该文围绕文化创意旅游的概念与特征,研究上海旅游产业文化创意升级发展的动力和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