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0)
2023(2542)
2022(2052)
2021(1968)
2020(1630)
2019(3716)
2018(3464)
2017(5939)
2016(3622)
2015(4463)
2014(4670)
2013(4239)
2012(3967)
2011(3468)
2010(3617)
2009(3017)
2008(3219)
2007(3244)
2006(2942)
2005(2500)
作者
(9263)
(7442)
(7433)
(7073)
(4755)
(3550)
(3474)
(2957)
(2947)
(2854)
(2581)
(2525)
(2460)
(2363)
(2357)
(2256)
(2238)
(2231)
(2195)
(2104)
(2037)
(1912)
(1908)
(1835)
(1776)
(1772)
(1711)
(1693)
(1583)
(1581)
学科
(9229)
经济(9223)
管理(8207)
中国(6155)
教育(5504)
理论(4836)
(4378)
(4373)
企业(4373)
地方(4308)
业经(3754)
(3723)
文化(3710)
教学(3688)
学校(3673)
(3150)
产业(2587)
方法(2495)
政治(2459)
学法(2450)
教学法(2450)
思想(2424)
思想政治(2341)
政治教育(2341)
治教(2341)
农业(2323)
德育(2296)
研究(2182)
(2173)
(2135)
机构
学院(44570)
大学(41248)
研究(14907)
管理(12159)
职业(11047)
(10872)
(10355)
经济(10310)
中国(10247)
(10237)
师范(10185)
技术(9843)
(9462)
教育(9364)
理学(9136)
科学(8955)
理学院(8916)
管理学(8641)
管理学院(8516)
师范大学(7938)
职业技术(7860)
(7785)
技术学院(7411)
中心(7232)
(7155)
北京(6827)
(6592)
研究所(6122)
(6040)
(5719)
基金
项目(24697)
研究(24280)
科学(18730)
教育(14250)
基金(13164)
编号(12793)
社会(12484)
(12284)
成果(11744)
社会科(11471)
社会科学(11468)
课题(10851)
(10376)
国家(10143)
(9986)
(9937)
科学基金(8296)
项目编号(7383)
规划(7369)
基金项目(6718)
(6691)
研究成果(6565)
(6342)
重点(6304)
(6123)
建设(6037)
(5956)
年度(5915)
(5717)
(5710)
期刊
教育(21740)
(19260)
经济(19260)
中国(17760)
研究(16277)
职业(8606)
技术(8200)
图书(6683)
(5793)
学报(5792)
技术教育(5645)
职业技术(5645)
职业技术教育(5645)
管理(5608)
书馆(5560)
图书馆(5560)
(5459)
大学(4962)
科学(4765)
(4675)
论坛(4675)
农业(4044)
学学(3749)
(3566)
金融(3566)
业经(3351)
高等(3290)
(2967)
高等教育(2703)
(2441)
共检索到83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俊亮  
当前,一些技工院校学校文化建设一般只注重学校布局、文化设施、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硬件环境建设以及校风校纪、办学理念、人际关系等非物化的学校软环境建设,认为校园内各种设施诸如雕塑、标语、文化宣传栏等一经设立,或校规、校纪、校训等内容一经颁布,文化建设就基本大功告成。而这些仅仅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没有上升到文化育人的高度。技工院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其根本目标是实现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释元  谢翌  邱霞燕  
基于文化本体论的思考,针对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浮浅"现象,审视当下对"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理解的错位,对"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重新辨析和关系梳理,反思概念本身导致的现实问题,指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把"学校文化建设"窄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器物层面",忽视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层面"和整体性。"学校文化"理论旨在引领中小学校超越"器物装点"的学校文化建设,做有"意义之魂"的学校文化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蒋兴礼  蒋源  
大学文化是大学长期积淀和培育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的文化形态。民族院校文化建设既要注重共性,又要彰显个性,还要强调德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师帅  咸增强  
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越来越被广泛关注。任何一类组织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分工和责任使命。经济组织的旨归在物质文化,其存在的主要使命就是以精神的、制度的文化为手段,创造出人民需要的物质财富;行政组织的旨归在制度文化,其存在的主要使命就是以精神的、物质的文化为手段,创造出社会需要的管理财富;教育组织的旨归在精神文化,其存在的主要使命就是以物质的、制度的文化为手段,创造出完善心灵的精神财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建在地级市,理应成为当地精神文化的高地,对地方社会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出有力的引导作用、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利民,黎绍洪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建设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这就明确了我们卫生部门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责任,明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树生  李建军  
学校文化不能忽视育人功能,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建设应以课程文化为核心。课程文化、交际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学校的文化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福明  
高职院校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是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使命,也是实现其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凸显出技能本位倾向严重、过分推崇职场化以及文化建设形式化、片面化等问题。文章从高职院校的性质、发展历程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在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实施措施方面寻找困境成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闫艳  
基于积极心理学基础上的幸福教育已得到广泛认同,很多学校都在开展幸福教育。而幸福学校文化是建设幸福学校的核心,具有积极和健康、人性和德性、创新和实践、整体和稳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幸福学校文化的内容进行了解析:价值文化、主体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并以此作为幸福学校文化建设的着眼点进行建设策略的阐述,以及分析对这些要素建设过程中作用力的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延龙  
目前我国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即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拿来主义"、"肤浅的现象主义"、"物化主义"、"评比主义"和"简单等同主义"。学校文化建设要走出误区,必须认清误区产生的原因,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维度,找准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吉标  
在当前学校变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中,文化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升改造和建设新的学校文化成为很多学校的重要目标。但仔细考察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不难发现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口号式”的文化建设。通常只是打一个条幅、喊一声口号、贴两条标语,表面轰轰烈烈,有文化建设之名而无文化建设之实,这与其说是进行文化建设,不如说是自欺欺人的“作秀”行为。另一种可称为“庸俗的文化建设”。即学校外在层面的“文化粘贴”,进行所谓的校园“美化”、教室“装点”。这一类与其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培锋  张茂聪  
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敞开了一片明亮的视野。本文借鉴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的思想理论,提出学校精神文化重建的价值转向和路径。我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调整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之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和教育人学的视界,立足师生生活,在生命体验中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精神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薛晓阳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 ,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 ,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离开人的生命意识 ,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 ,而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突破学校文化建设的传统框架 ,在新的哲学背景上构筑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形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琴  
本文从文化引领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角度,谈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必须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诸多层面精心设计,同时引进优秀的企业、行业文化,吸收先进的区域、地方文化,构建高职院校有影响、有特色的职业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向妃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没能体现其特色。文章尝试从职业特色入手,探讨如何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使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总结出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增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以更好地做好育人工作。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矣银花  
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去塑造、锻炼学生,比单一的说教效果更明显。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班级文化建设,要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主任是所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那么,广辟蹊径、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