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53)
- 2023(3296)
- 2022(3017)
- 2021(2854)
- 2020(2638)
- 2019(5918)
- 2018(5803)
- 2017(11486)
- 2016(6336)
- 2015(7263)
- 2014(7265)
- 2013(7609)
- 2012(6783)
- 2011(5550)
- 2010(5780)
- 2009(5651)
- 2008(6808)
- 2007(5998)
- 2006(5386)
- 2005(5032)
- 学科
- 管理(26192)
- 业(23668)
- 企(22571)
- 企业(22571)
- 税(21654)
- 财(21140)
- 税收(20214)
- 收(20052)
- 济(19652)
- 经济(19632)
- 务(15984)
- 财务(15970)
- 财务管理(15934)
- 企业财务(15042)
- 方法(10509)
- 数学(8823)
- 数学方法(8570)
- 学(5699)
- 制(4837)
- 会计(4833)
- 财政(4833)
- 法(4529)
- 家(4505)
- 国家(4328)
- 中国(4138)
- 政(4116)
- 和(4009)
- 银(3933)
- 银行(3924)
- 业经(3643)
- 机构
- 学院(87385)
- 大学(85946)
- 济(31784)
- 管理(31395)
- 财(31356)
- 经济(30976)
- 理学(26063)
- 理学院(25828)
- 管理学(25256)
- 管理学院(25111)
- 研究(24599)
- 中国(23398)
- 财经(20922)
- 经(18513)
- 京(18184)
- 江(15374)
- 科学(15220)
- 财经大学(14955)
- 所(13970)
- 会计(13398)
- 北京(11932)
- 务(11656)
- 税(11612)
- 州(11598)
- 省(11583)
- 中心(11559)
- 研究所(11062)
- 农(10365)
- 业大(10062)
- 局(9562)
- 基金
- 项目(46221)
- 科学(34885)
- 研究(33356)
- 基金(33336)
- 家(28553)
- 国家(28342)
- 科学基金(24506)
- 社会(20169)
- 社会科(19291)
- 社会科学(19281)
- 省(17130)
- 基金项目(16807)
- 自然(16227)
- 自然科(15855)
- 自然科学(15852)
- 资助(15706)
- 自然科学基金(15543)
- 教育(14763)
- 编号(14270)
- 划(14135)
- 成果(13489)
- 性(11374)
- 项目编号(10411)
- 部(10292)
- 重点(10013)
- 阶(9347)
- 段(9321)
- 阶段(9312)
- 科研(9288)
- 课题(8948)
共检索到150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生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幸强 沈明斌 胡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加入WTO步伐的临近 ,新情况不断出现 ,这要求会计改革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就我国目前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损益表债务法与国际上采用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研究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适用我国的措施 ,以期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起一点参考作用 ,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兰
债务法分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本文对两种不同的债务法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损益表债务法的特点,并对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损益表债务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立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黄德祥 李志忠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应区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樊琦
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实现了公司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立法理念的变革。在资本信用理念下,人们关注利润表和资本项目,资产负债表成了利润表的附表;而在资产信用立法理念下,人们从企业的资产负债出发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信用状况,资产负债表较之利润表,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索玲玲 季皓 杨克智
分期收款销售是指商品一次交付、货款分期收回的一种销售方式,是企业重要的促销和融资手段。分期收款销售会计上的收入确认与税法存在较大差异,其所得税会计处理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表下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基本原理,剖析了该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资产负债表债务表下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改进后的处理方法更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的理解,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海蓉
本文从影响所得即净资产变动(基于经济收益观)的交易或事项出发,分析了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成因,探索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易于与税法衔接简化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发生额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端莲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由利润表债务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利于反映企业净资产价值的真实性。新准则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的有关规定,较原所得税会计的有关规定,更符合有关“资产”和“负债”会计要素的定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宇霞,胡晓东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梅新顺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现实选择(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确立1994年以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基本一致,按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基本一致。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对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佩霞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过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娟 夏汉生
为了保障新企业所得税法的顺利实施,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对需要在实施条例中明确的重要概念、重大税收政策以及征管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论证,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草案)》。2007年12月,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同剪
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的关键是隐藏于背后的基本会计理念,而不是准则本身,不同的会计理念决定不同的会计方法,而不同的会计方法又决定不同的会计模型。基于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所得税会计模型,能够实现所得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所得税会计准则实施与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