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81)
2023(12577)
2022(10488)
2021(9689)
2020(7908)
2019(17806)
2018(17781)
2017(33151)
2016(18404)
2015(19805)
2014(19494)
2013(18931)
2012(17123)
2011(15468)
2010(15573)
2009(14716)
2008(14716)
2007(13107)
2006(12024)
2005(10695)
作者
(52105)
(44370)
(43930)
(41576)
(27398)
(21242)
(19551)
(17121)
(16811)
(15423)
(15172)
(14529)
(14150)
(13807)
(13711)
(13361)
(13309)
(12818)
(12745)
(12414)
(11173)
(10916)
(10655)
(10204)
(10020)
(9833)
(9811)
(9608)
(8874)
(8767)
学科
(71402)
经济(71287)
(59057)
管理(51093)
(49981)
(38032)
企业(38032)
农业(33190)
方法(24371)
业经(23974)
(22020)
数学(21431)
数学方法(21218)
(20569)
中国(20395)
(15909)
地方(13898)
(13580)
贸易(13576)
(13302)
(13093)
银行(13050)
(12876)
(12561)
(12457)
农业经济(12439)
体制(12283)
(11534)
金融(11530)
(11239)
机构
学院(255018)
大学(251492)
(107627)
经济(105595)
管理(96756)
研究(88003)
理学(83807)
理学院(82925)
管理学(81687)
管理学院(81217)
中国(68990)
(66692)
科学(53544)
(51830)
农业(51253)
(50512)
业大(46736)
(44895)
中心(41135)
研究所(40421)
(39685)
财经(38784)
(35364)
农业大学(32498)
经济学(32353)
(31958)
北京(31694)
师范(31541)
(31474)
(30764)
基金
项目(172682)
科学(135903)
基金(126227)
研究(125438)
(111834)
国家(110763)
科学基金(94114)
社会(82595)
社会科(77921)
社会科学(77903)
(68462)
基金项目(67537)
自然(59559)
自然科(58175)
自然科学(58155)
自然科学基金(57151)
(56617)
教育(55735)
编号(50503)
资助(48644)
成果(40587)
重点(38613)
(38388)
(37711)
(37514)
(36785)
(36417)
国家社会(35019)
课题(34170)
创新(34125)
期刊
(127010)
经济(127010)
研究(73826)
(70764)
中国(58516)
农业(47423)
学报(45450)
科学(40648)
(38775)
大学(35427)
学学(33883)
管理(32251)
(27976)
金融(27976)
业经(27216)
教育(24494)
(22304)
技术(19394)
财经(19388)
经济研究(17926)
问题(17752)
(16631)
(16016)
农村(15344)
(15344)
农业经济(15017)
业大(13757)
世界(13697)
农业大学(12255)
科技(12254)
共检索到389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堃  
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从一个侧面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文章利用户籍制度改革分地区逐步推行的特征,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影响。研究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在短期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即农民的外出务工倾向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除土地承包制度、户口附着福利等刚性因素外,较低的预期收入与较高的机会成本等因素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凯  白重恩  谢沛初  
户籍制度曾经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巨大障碍,近年对其进行的改革促进了大量永久移民的形成,这是得到公认的。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缺乏研究,而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部分。在1998年中央政府明确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改革目标后,户籍制度改革是否起到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从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则需要用数据分析。本文对2003—2006年期间发生的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检验,通过双差回归方法在户改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以及向大中城市而不是省会等特大城市流动的效应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在此期间,很少有证据显示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显著...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昕  
文章主要探讨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普遍低于城镇本地劳动力,由此带来GDP中总的劳动收入占GDP比重低于应有水平。继而构建了一个包含多个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以验证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农村转移劳动力规模的增加会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动产生负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价格大大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农村转移劳动力越多,国民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占比会越低。从这个角度来看,改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现劳动力市场统一等措施将有助于改善我国GDP中劳动收入占比较低的局面,有助于提高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春  马轶群  
本文考虑到现在还在我国普遍实行的农村与城市分离的户口政策,根据流向城市的农村户口劳动力的去向,将城市部门分为两个部门,建立了一个哈利斯—托塔罗模式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并用这个模型分析了农村户口劳动力向城市劳动转移的经济效果。随着经济发展、改革深化,我国现行的户口政策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本文为加快这方面工作的进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军辉  张古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间投入品模型,将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不同劳动力流动模式等因素纳入研究框架中,构建了中国户籍制度演变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户籍制度的改革路径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如果降低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束缚,经济系统会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而维持当前户籍制度不变将遭受较大损失;(2)不同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路径影响了户籍制度的改革效果,如果农民工"带着土地"进行转移将会放大户籍制度改革所释放的红利。这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要协同进行,不仅要减少户籍制度对农民工迁移的束缚,还应保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锦  李实  
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探讨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对人口流动及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影响,重点考察了户籍改革是否影响到城镇迁移劳动力的职业选择。本文首先对样本所在地进行了识别推断,然后对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状况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各种户籍身份劳动力获得白领职业的概率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差异之后,外来农村劳动力职业选择概率受到了户籍改革试点政策的正向影响,从而使其在获得白领职业方面的劣势有所改善;与此同时,户籍改革试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地农村劳动力获得白领职业的机会。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晓军  
运用中国123个大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对大城市劳动力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并未吸引劳动力流入,反而促使劳动力流出,这与现有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较小有关;从城市规模层面看,20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会促使劳动力流出,而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能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这说明规模越大的城市对外来劳动力越具有吸引力;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劳动力流出,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入,这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晓军  
运用中国123个大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对大城市劳动力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并未吸引劳动力流入,反而促使劳动力流出,这与现有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较小有关;从城市规模层面看,20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会促使劳动力流出,而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能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这说明规模越大的城市对外来劳动力越具有吸引力;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劳动力流出,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入,这与东部地区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与户籍管制较高和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有关。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宋扬  
本文构建了刻画当前户籍制度特征的劳动力市场模型。政策模拟分析显示,当户籍制度全面放开后,会有1.64亿新增的高龄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会大幅增加GDP。改革后高龄农民工的收入会显著提高,收入差距将大幅度缩小。此外,测算发现改革成本与GDP的增加基本上可以抵消。可见,改革成本不应该成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如果政府旨在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应该全面彻底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增阳  陈玉华  吴小艳  
自古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传统社会里,户籍和地籍是高度重叠、紧密相连、共生互动的。户籍是分配土地的依据,也是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的基础。当前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构建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户口变动的情况日益增多,比如农民流动导致的人户分离现象等等,从而使这些人与其原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春  
本文就劳动力转移与工业污染问题,在哈里斯—托塔罗模式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建立一个兼顾现行的农村/城市分离的户籍制度,并能够揭示劳动力转移与工业污染的内在相关性的模型,并用此模型对各种可能实行的经济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为制订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可人  
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对农村与城镇间劳动力的流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追溯了户籍制度的建立、发展演化过程,立足户籍制度演变历程分析了城镇和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以及劳动力市场在城乡之间的对立分割对劳动力在乡村——城镇之间的流动和迁徙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户籍制度与重工业化战略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和农村形成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约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亟需改善和解决城镇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以及城镇内部由于户口属性不同呈现出的农业户籍与非农城镇户籍人口构成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状,促进劳动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振军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千夫所指。正是基于对户籍制度过去作用的认识,人们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户籍改革寄予厚望。但由于历史惯性以及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户籍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的,激进改革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或战略重点应当放在城市发展和农地改革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立芳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形成、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等。但户籍制度带来农民被边缘化,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公民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农民身份遭歧视、削弱了农民的进城积累、抑制了农民需求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市民化之必须,改革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相应的配套服务的展开、城市和谐共生和完善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虹  
“农转非”是指公民的户籍管理类别由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 ,获得“农转非”的身份对于公民来说 ,能够享受到不同于农民的特殊待遇。比如 ,可获得教育、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和实惠 ,享受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而在现实中 ,“农转非”仅仅指因“征地”而转为居民的这部分人。由于城乡差别太大 ,“农转非”要真正成为“居民”还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在文化素质、就业技能、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方面 ,“农转非”这个群体从整体上还难以与城市居民进行平等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