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7)
2023(11513)
2022(9721)
2021(8910)
2020(7224)
2019(16649)
2018(16291)
2017(31158)
2016(16919)
2015(18686)
2014(18975)
2013(18687)
2012(17676)
2011(16358)
2010(16842)
2009(15318)
2008(15347)
2007(13928)
2006(12448)
2005(11512)
作者
(51346)
(42866)
(42767)
(40453)
(27532)
(20606)
(19359)
(16711)
(16239)
(15552)
(14595)
(14431)
(14024)
(13931)
(13488)
(13022)
(12632)
(12501)
(12336)
(12158)
(10869)
(10643)
(10579)
(9751)
(9718)
(9691)
(9572)
(9461)
(8949)
(8482)
学科
(83926)
经济(83869)
(47600)
管理(47229)
(37805)
企业(37805)
方法(32073)
数学(27882)
数学方法(27412)
地方(24879)
中国(23976)
(21704)
业经(19353)
(15528)
农业(15121)
地方经济(14348)
(14282)
(13552)
(13210)
金融(13209)
(13182)
贸易(13167)
(13149)
(13143)
银行(13127)
技术(12850)
(12793)
(12641)
产业(12557)
环境(12467)
机构
学院(248323)
大学(244761)
(103503)
经济(101313)
管理(93619)
研究(90524)
理学(79852)
理学院(78839)
管理学(77180)
管理学院(76686)
中国(67790)
科学(56503)
(53622)
(47293)
(45109)
(43179)
研究所(42907)
中心(40292)
(39053)
业大(36212)
财经(35508)
(34527)
北京(34287)
师范(34175)
农业(33616)
(32661)
(32240)
(32022)
经济学(31102)
(28676)
基金
项目(164032)
科学(129615)
研究(118150)
基金(117806)
(103694)
国家(102858)
科学基金(87669)
社会(75348)
社会科(71697)
社会科学(71678)
(65810)
基金项目(61336)
自然(56540)
自然科(55172)
自然科学(55160)
(55098)
自然科学基金(54152)
教育(53657)
资助(49087)
编号(47203)
(41478)
成果(37964)
重点(37732)
(35204)
(34286)
课题(34083)
发展(33112)
(32565)
创新(31986)
国家社会(31246)
期刊
(121332)
经济(121332)
研究(73809)
中国(55204)
(40521)
学报(39179)
管理(37661)
科学(37374)
(32644)
大学(28986)
教育(28807)
农业(27861)
学学(27090)
(24561)
金融(24561)
技术(22924)
业经(21517)
经济研究(19365)
财经(17407)
问题(15798)
(15348)
(15154)
统计(13770)
技术经济(13403)
图书(13253)
资源(13192)
(12920)
商业(12328)
科技(12256)
(12074)
共检索到386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雪芹  
为了更好应对全球化经济所带来的挑战,我国提出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对于资源型地区来说,这一战略的提出有利于推动其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抢占新的经济制高点。因此,各省市纷纷加入到这一战略的实施中。本文首先分析了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资源型地区进行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挑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晓莉  黄凌翔  卢静  王丽艳  
文章在对我国29个省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和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差异特征。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最高,中西部地区的集聚水平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现象;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均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城市化率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大,资本存量的提升则有助于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晓莉  黄凌翔  卢静  王丽艳  
文章在对我国29个省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和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差异特征。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最高,中西部地区的集聚水平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现象;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均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城市化率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大,资本存量的提升则有助于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欢芳  陈建设  宾厚  
集聚式发展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相比传统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具有明显的战略性、生态性和国际性等特征。目前我国已有15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评估机制、创新能力、资金保障和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缺失等障碍,未来需要通过完善追踪考评制度、搭建双层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和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等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飞  
文章首先对产业集聚与产业同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二者之间的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与区分,并结合图表分析了山西省现阶段的产业同构与集聚现状。针对现有产业发展的模式提出了山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以期帮助山西在下一步的转型发展中有更大的选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敏  郭群群  雷育胜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吸引科技人才集聚,科技人才集聚呈现的空间差异性又影响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现有研究对人才集聚与产业集聚互动关系忽略了空间因素,难以全面刻画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复杂关系。采用我国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空间交互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存在显著双向促进作用;科技人才集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科技人才集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之间存在负向空间交互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石璋铭  徐道宣  
集聚作为现代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能够促进创新所需的知识生产与汇集,进而带动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以2011—2016年五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分位数估计方法,实证研究集聚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集聚对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等四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网络、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较为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于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却没有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生霞  裴晶晶  
文章以数字经济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探讨了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耦合协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并采用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以来,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表现出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特征。虽然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表现出“先增后减”的非线性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特征。西部地区的线性带动效应较强,而东部地区的门槛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涂文明  
该文在解读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基础上,从国家战略层、区域集聚层和技术-产业层三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剖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三种实践模式,即突破性技术创新驱动型、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型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型,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荣杰  郝力晓  吴超  
用CNKI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新闻报道作为数据来源,借鉴NVIVO软件,通过内容分析法,得出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驱动因素;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演化的驱动力形成方式和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集聚成功和失败的临界点,为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王耀辉  雷名雨  
研究目标:揭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研究方法: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标准差椭圆技术考察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及区位分布特征,并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了其空间集聚模式。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处于较低水平;区位分布呈现出偏东北—偏西南走向的空间格局,分布重心趋于南移;空间集聚模式以高—高型集聚和低—低型集聚为主,高—高型集聚的省份较少且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研究创新:从空间集聚程度、区位分布特征及空间集聚模式等多个层面考察并揭示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演变特征。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和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志成  
基于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2004—2011年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人力资本和研发经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影响。在静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中发现新兴产业的集聚过程的马歇尔外部性是新兴成长的重要动力,而人力资本与新兴产业成长之间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即本省人力资本对新兴产业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不显著,而相邻省份人力资本的外溢却能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结果显示"干中学"和研发经费的投入对新兴产业的成长也有积极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吕荣杰  郝力晓  吴超  
用CNKI中国重要报纸数据库新闻报道作为数据来源,借鉴NVIVO软件,通过内容分析法,得出不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驱动因素;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演化的驱动力形成方式和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集聚成功和失败的临界点,为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国家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本文在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行业分类标准的界定、发展评价模型的设定和反映竞争力水平的集聚度之后,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归属的依托行业,在此基础上利用产业集聚度指数(EG指数)从时间、产业及地理3个维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部门的演进态势及其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集聚度水平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结构表现为产业集聚和扩散两者并存的特性;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珏辉  
集聚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在区域集聚视角下,从空间集聚、技术优势和市场集中三个角度出发,通过三类模型对吉林省2004—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优势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优势,空间集聚度较高;新能源业在金融危机以后发展很快,已有形成产业集聚和市场集中的趋势;生物医药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且市场集中的趋势明显;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很快;旅游业具有发展潜力。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为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