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4)
2023(9404)
2022(7993)
2021(7496)
2020(6074)
2019(13672)
2018(13613)
2017(25974)
2016(14240)
2015(16299)
2014(16515)
2013(16400)
2012(16174)
2011(14928)
2010(15552)
2009(14787)
2008(14820)
2007(13655)
2006(12753)
2005(11980)
作者
(44665)
(37259)
(36752)
(34865)
(23449)
(17752)
(16817)
(14237)
(14018)
(13451)
(12511)
(12490)
(12116)
(11906)
(11367)
(11291)
(10976)
(10852)
(10837)
(10676)
(9597)
(9128)
(9062)
(8609)
(8495)
(8370)
(8332)
(8230)
(7649)
(7372)
学科
(66228)
经济(66160)
管理(36408)
(34524)
(24661)
企业(24661)
中国(23800)
地方(21230)
方法(20787)
(20500)
数学(16742)
数学方法(16465)
业经(15298)
(14177)
农业(13761)
(13372)
贸易(13356)
(13303)
(13231)
(13212)
银行(13197)
(12885)
(12874)
(12246)
金融(12245)
(11763)
地方经济(11380)
环境(10799)
理论(9826)
(9618)
机构
学院(215722)
大学(212702)
(85342)
经济(83144)
研究(81132)
管理(73859)
中国(64059)
理学(60438)
理学院(59567)
管理学(58415)
管理学院(57984)
科学(49844)
(48696)
(42855)
(42768)
研究所(37898)
(36598)
中心(36236)
(35897)
(33302)
师范(32997)
北京(32557)
财经(32166)
(29680)
(29544)
业大(29163)
(28714)
农业(28260)
师范大学(26448)
(26124)
基金
项目(125618)
科学(96636)
研究(94594)
基金(86430)
(75393)
国家(74693)
科学基金(61544)
社会(57713)
社会科(54518)
社会科学(54506)
(50303)
基金项目(45408)
(42707)
教育(42519)
编号(39733)
自然(37775)
自然科(36673)
自然科学(36659)
资助(36595)
自然科学基金(35924)
(33862)
成果(33694)
课题(29321)
重点(28564)
发展(27310)
(26873)
(26627)
(24828)
(24091)
(23650)
期刊
(113438)
经济(113438)
研究(72884)
中国(50910)
(35534)
学报(32025)
科学(30902)
(30680)
管理(29634)
教育(29005)
(25709)
金融(25709)
农业(24489)
大学(24170)
学学(22366)
业经(20227)
技术(18718)
经济研究(17279)
财经(15628)
问题(15440)
(13535)
(13088)
(12522)
国际(11884)
图书(11525)
商业(11193)
资源(10930)
(10921)
(10673)
现代(10590)
共检索到360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鲁芳  吴儒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红梅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的景点旅游相对应的全新旅游形式,是在景区(点)旅游的人满为患而且门票价格过高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旅游主体的大众普及性、旅游对象的广泛性与空间开放性、旅游方式的自由自在性、旅游目的轻松体验性、主客互动性等特点。无景点旅游对于缓解传统旅游景区的游客压力、促进热点景区外围资源与社区的开发、推动边远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有重要意义,也为一些旅游目的地尝试新的资源开发模式提供一定的启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美  刘春腊  陈建设  刘沛林  
受启发于"城市意象"理念和图论学说,文章从游客感知出发,提出"旅游意象图"的旅游景区规划设想,认为旅游意象的基本要素包括旅游道路、旅游节点、旅游边界、旅游标识和旅游区域5个方面,旅游意象图的构建过程可分解为旅游意象点→旅游意象线→旅游意象链→旅游意象面→旅游意象图5个基本步骤,指出可从资源类旅游意象、产品类旅游意象、市场类旅游意象3个层面确定具体的旅游意象,并分析了旅游意象调研的4大基本方法:传统问卷调查、绘制心智地图、旅游意象游戏法和旅游意象访谈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向梅  
乡村文化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建筑文化,它是基于地理环境特征以及民俗风情而形成。每个乡村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空间体系以及场所环境,同时又有其比较独特的气质体现。在现代旅游开发与设计中,将乡村文化以及现代审美方式融入到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中,焕发出乡村在地文化的美学以及活力。同时这是旅游景区规划设计重要的出发点与特色,也是响应乡村振兴,艺术赋能乡村发展的重要结合方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树夫,徐菲菲  
本文介绍了CIS及其意义 ,并以南京著名旅游景区玄武湖公园为例 ,进行了CIS导入景区规划的论述。作者认为 ,导入CIS进行总体形象规划设计是改善玄武湖现状的最佳方法 ,而这种方法不仅对玄武湖适用 ,对其它类似景区的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规划设计也有科学的参考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胜高  
旅游景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将环境因素纳入宏观战略决策,协调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障。面对国内外迅速发展的旅游景区,如何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促进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亟需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海南大学符国基教授撰写并由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的《旅游景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一书,及时回应了上述重大的社会需求。全书约53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丰生  罗盛锋  
BOT是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产物,是解决发展中国家资金困难的一种较好模式。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需要对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大规模投资,采用传统投资模式,资金存在很大困难。文章剖析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开发采用BOT模式的意义,对可行性进行探讨,根据西部地区旅游景区开发的特殊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窦璐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对游客情感及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少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索。鉴于此,文章基于服务场景理论和已有相关文献,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探索中国背景下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题项。通过对访谈和网络点评资料的三级规范性编码分析,得出了环境氛围、基础设施、自然景观设施、人文景观设施和社会交往5个维度。以此为基础,根据扎根理论资料和已有文献,开发了用于定量测量上述5个维度的30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小规模研究检验了服务场景对满意度的显著预测作用,证明所开发的量表可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九全  
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国际旅游业正经历着一种迅猛的变化,纯经济型的旅游业正向文化型的经济事业转化,文化可以称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文化的多样性和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文化氛围以及专门性人文景观成为旅游者追求、向往的旅游产品。未来的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复杂化,对旅游...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卫东  
开发高校校园旅游景区是提升高校办学经济效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表现。把握教育休闲旅游带来的新机遇,深入挖掘高校建设校园旅游景区的优势,分析高校开发校园旅游景区的现实困境与应对之策,对促进高等教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庆栋  李景新  
海口五公祠景区是海南最重要的历史文化景区之一,曾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在服务质量、接待能力、宣传力度、文化资源、基础设施、人才管理方面都存在诸多局限,目前景区旅游业处于不温不火的局面。为促进景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做好以下工作:提高景区文化旅游的形象,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文化素质,扩大景区宣传面,加大景区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强景区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人才,争取政府的扶持,充分挖掘景区效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卫东  
开发高校校园旅游景区是提升高校办学经济效益、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表现。把握教育休闲旅游带来的新机遇,深入挖掘高校建设校园旅游景区的优势,分析高校开发校园旅游景区的现实困境与应对之策,对促进高等教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斌  从佳琦  
森林作为重要的林业资源,有着非常大的开发优势,尤其随着如今人们愈发追求精神生活品质,森林旅游事业发展势头也愈发迅猛。但在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森林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同样日益凸显。如何在森林环境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做好景区规划设计工作,是开发人员需要重视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由吴章文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一书,以国内部分森林旅游景区为例,探讨其规划过程中所体现的生态学思想,为同类森林旅游区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大悟  
本文认为,旅游度假区供需方结合的3个关键点是:兼顾观光与休闲,重视非假期(日)的经营效益,研究休闲的具体活动内容。本文剖析了旅游度假区自然与文化的两大独立板块,阐明了旅游度假区规划中文化元素的选择与组合,并提出了开发的一般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连琴  
旅游产品开发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内容。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遵循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才能设计出好的旅游产品。作者以此为出发点,首先阐述了当前旅游产品开发规划中应树立的几个理念,即大旅游、大开发理念,市场化、企业化理念,特色化、品牌化理念,绿色化、生态化理念,多层次、多样化理念,整合创新理念;其次,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应遵循的几条途径,即综合导向、三维开发、跟踪趋势、创意构思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