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1)
- 2023(7988)
- 2022(6575)
- 2021(6548)
- 2020(5672)
- 2019(13109)
- 2018(13712)
- 2017(27203)
- 2016(15063)
- 2015(17320)
- 2014(17413)
- 2013(17293)
- 2012(15954)
- 2011(14708)
- 2010(15451)
- 2009(14289)
- 2008(14190)
- 2007(13080)
- 2006(11881)
- 2005(10714)
- 学科
- 济(66259)
- 经济(66208)
- 业(46615)
- 农(45889)
- 管理(34534)
- 农业(30176)
- 方法(29257)
- 数学(27092)
- 数学方法(26537)
- 企(25212)
- 企业(25212)
- 中国(20056)
- 业经(17494)
- 制(15608)
- 财(13115)
- 贸(12183)
- 贸易(12174)
- 易(11947)
- 地方(11554)
- 银(11443)
- 银行(11425)
- 体(11070)
- 行(11018)
- 发(10635)
- 学(10630)
- 理论(10541)
- 策(10341)
- 农业经济(10104)
- 融(9538)
- 金融(9536)
- 机构
- 学院(221509)
- 大学(215583)
- 济(93561)
- 经济(91588)
- 管理(84335)
- 理学(72619)
- 研究(71963)
- 理学院(71925)
- 管理学(70400)
- 管理学院(70042)
- 中国(57573)
- 农(53448)
- 京(45570)
- 科学(42580)
- 财(41745)
- 农业(40671)
- 业大(37640)
- 所(36690)
- 江(34478)
- 中心(33737)
- 研究所(32822)
- 财经(32725)
- 经(29616)
- 北京(28913)
- 范(28891)
- 师范(28636)
- 经济学(27659)
- 州(27086)
- 经济管理(25794)
- 经济学院(25017)
- 基金
- 项目(137714)
- 科学(107585)
- 研究(105315)
- 基金(97154)
- 家(83262)
- 国家(82487)
- 科学基金(70220)
- 社会(65226)
- 社会科(61438)
- 社会科学(61418)
- 省(56331)
- 基金项目(50946)
- 教育(50000)
- 编号(46491)
- 划(45821)
- 自然(43448)
- 自然科(42414)
- 自然科学(42406)
- 自然科学基金(41622)
- 资助(41163)
- 成果(37403)
- 课题(31843)
- 部(31442)
- 重点(30983)
- 发(30897)
- 农(30577)
- 创(28407)
- 教育部(26636)
- 性(26616)
- 创新(26498)
- 期刊
- 济(110401)
- 经济(110401)
- 研究(65833)
- 农(57645)
- 中国(47837)
- 农业(38930)
- 学报(32042)
- 科学(30500)
- 教育(29454)
- 财(28833)
- 管理(28308)
- 大学(25869)
- 融(24933)
- 金融(24933)
- 学学(24488)
- 业经(24467)
- 技术(22676)
- 业(18128)
- 问题(16385)
- 财经(15812)
- 经济研究(15767)
- 农村(14161)
- 村(14161)
- 农业经济(14083)
- 经(13537)
- 统计(12407)
- 技术经济(12232)
- 版(11823)
- 经济问题(11637)
- 世界(11481)
共检索到338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长云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日趋升温,农民培训工作引起了理论界和决策层的高度重视;有关部委关于农民培训工作的政策文件频繁出台,支持农民培训的政策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可以预见,随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日趋深入人心,随着全社会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培训的政策和实践地位将会继续提高,其积极效应也将不断释放。因此,加强对农民培训需求和培训模式的研究,其重要性也将迅速凸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帮宏 张亮 张润清
我国现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可以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在对其特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应考虑制度因素、经济、文化和资源条件因素、农业发展因素、技术因素和人员因素,并按照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模式 模式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宏华
针对农民对科技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创业培训需求旺盛的特点,当前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主要采用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两种培训模式,但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在农民自身培训需求及培训供给、培训效果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为此,未来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要加强政策保障,具体包括:加大对农民培训资金投入;创新农民培训相关机制;加强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加强培训法制化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胜军 李翠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同体是由一群关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个体和组织,基于共同目标和责任,以情感为纽带、契约为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机团体。其实质是一个拥有精神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三重意蕴的有机结合体。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共同体 内涵 意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慧芳 夏海鹰
农民创业培训,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一所高校、建设三个基地的"1+3"农民创业培训模式建构,旨在促进学员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对接,拓宽创业渠道,提升创业能力,为农民创业培训提供一种切实可行、普遍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本文对"1+3"农民创业培训模式的基本特点、建构的内容与方法以及"1+3"模式实施的启示等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以供同仁分享与借鉴。
关键词:
农民 创业培训 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冬凌
高效教师培训模式是指追求培训效果最大化的模式,是教师培训的各个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发挥最大培训效益的范式。探索教师培训工作的运行规律,实施高效教师培训模式应在培训思想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培训价值观;在培训目标上以促进学员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在培训课程上以激活学员的实践知识为重要取向;在培训实施上以参与式培训为核心策略等。
关键词:
教师培训 培训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余斌 赵正洲 王鹏
全面提高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民培训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培训事业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农村培训 培训内涵 培训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闻竞
对于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模式,以层次结构作为分析框架,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厘清不同层次的主体和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功能。并将国外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作为实例,分析优劣,予以借鉴,为构建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和成效显著的农民教育培训发展模式寻求最佳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镜
认知科学经历了由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发展进路。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意涵包含认知的具身性、认知的体验性与认知的环境性三方面,其蕴含着教学过程离不开身体的参与、具身体验是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等丰富的教育意蕴。作为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引入具身认知范式,创建以实训课程为主、理论课程为辅的课程设置,以体验教学为主、视听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导学取向的农民培训模式,提升农民培训效果。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教育意蕴 农民培训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宝珍
农民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方法。为提高农民培训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以及时代性,引入"导师制"模式,不仅实现对农民学习的指导,还实现对农民生活的有效帮助。我国农村具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推动农村劳动力开发,使之达到人力资本应有的价值,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是当下农村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求。基于"导师制"模式,探讨"导师制"模式农民培训的相关策略,并针对策略制定相应的保障机制,以便"导师制"模式能够在农民培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导师制 农民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尚国亮 郭书彬 孔英剑
加强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技水平,增加收入,助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省有广大山区,农村青壮年多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多为留守农民。本文基于河北省留守农民的素质、水平、结构等现状,通过构建培训内容、推进实践教育、树立身边榜样、加强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创新河北省留守农民培训模式。
关键词:
河北省 留守农民 培训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建平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培训实践中,将远程培训与传统培训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以微课为主要载体,依托ZLMS平台,设计了混合培训的模型,重点探讨了培训活动中的前期调研、微课资源建设、培训教师活动设计、培训效果评价及参训农民活动设计等内容。该培训模式的设计,对农民增收致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ZLMS 新型农民 微课 混合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赵晓莹 张默
新型农民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可以有效地指导农民培训的实践工作。现阶段辽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主要有高等农业院校+农民、企业+农民、科技示范户指导、现场指导和专业培训班,这些模式对辽宁新型农民培训的实践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工作的开展,这些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分析了这些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培训模式 辽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